揭秘:深海裡生存的安康魚,漁民究竟是如何把它們捕撈上來的

2020-12-06 牛歡喜

提起安康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都知道它是生存於深海之中的魚類,而且長相奇醜無比,在沿海城市的海鮮市場裡比較容易買到。問題在於很多網友好奇的是,這種深海魚居然可以買到?奇怪的是漁民如何把它們捕撈上來的呢?捕撈上來了,價格卻遠低於相對容易捕撈的三文魚和金槍魚又是什麼原因呢?

閱讀此篇文章,您將解鎖三個答案:

1、生存在深海中的安康魚,究竟是如何捕撈上來的?

2、為何海鮮市場裡買到的安康魚都是雌性?

3、安康魚頭頂上會發光的器官,發光原理是什麼?

生存在深海中的安康魚,究竟是如何捕撈上來的?

別看安康魚富含膠質、礦物質、卵磷脂、胺基酸等營養成分,還是日本頂級料理大師上手烹製的食材,被稱為「海中鵝肝」,但在國內的人氣並不高,價格也很尋常,不屬於我們家常食用魚類。因為即便是在沿海城市的海鮮市場裡,也未必能買得到。

所以筆者在招待朋友的時候,都喜歡準備上一條安康魚這種稀有的魚類。但朋友非常好奇的是,生存在4000-5000米深海的安康魚是如何捕撈上來的呢?費那麼大勁捕撈上來還賣出了白菜價,豈不是入不敷出?

事實上,安康魚是分很多種類的,就像鮭魚還分為銀鮭、金鱒、太平洋鮭、大西洋鮭、北極白點鮭一樣。目前人類已知的安康魚種類就超過了250種。我們在海鮮市場能買到的只是生活在50-100米深的安康魚,並不是生活在4000-5000米深的那一種。由於安康魚在國內的經濟價值不高,所以漁民並不是專門去捕撈安康魚,而是捕撈其它魚類給順上來的。

小貼士:食用安康魚有什麼好處?

安康魚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營養物質有利於構成人體各器官、組織細胞膜,同時還是腦細胞的重要成分,適當食用有利於促進人體和記憶力和免疫力。尤其適合一些老人、孩子們食用,具有不錯的補腦作用,有利於增強記憶力。

安康魚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膠質食用可以消除自由基,降低膽固醇,延緩皮膚細胞衰老、損傷,其中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E有利於平滑肌膚,調節油脂平衡,而蛋白質可以為人體合成膠原蛋白提供原料,因此適當吃些可以美容養顏。或許這就是安康魚在日本比較受歡迎的原因了,要知道在日本的江戶時期安康魚是最高級的貢品,有「東部吃安康、西部吃河豚」的美名。

為何海鮮市場裡買到的安康魚都是雌性?

安康魚的配偶關係,在自然界也是絕無僅有的。大家在海鮮市場買到的,通常都是安康雌魚,這是因為雄魚在出生不久時,就寄生在雌魚的身體上,大多已同雌魚結為一體,雄魚一生的營養也由雌魚供給。只有在仔細觀察時,才能分辨出雄魚在哪裡。最主要的是雄安康魚的體重僅為雌安康魚的幾千分之一,據華盛頓大學Burke 博物館的館長、鮟鱇魚專家Ted Pietsch表示,雌性安康魚也許要比雄性長60倍,重50萬倍

雄性鮟鱇魚

安康魚是不合群的魚類,所以雄性鮟鱇魚一生都在尋找雌性鮟鱇魚,一旦雄性發現了雌性,它便會用牙齒緊緊地鎖住雌性的腹部,然後整個身子顛倒過來。之後二者的生理組織開始相互融合,甚至是兩套循環系統進行連接,但目前的人類並不知道這是如何發生的,是個未解之謎。

融合之後,雄性會變成雌性的一部分,並且永久依賴雌性的血液系統運輸養分。身為寄主的雌性則會變成自我加肥的雌雄同體。此時的雄性也會生長,並且比那些自由狀態的雄性長得更大。它們仍然活著,只要雌性健在它們就能夠繼續繁殖。

安康魚頭頂上會發光的器官,發光原理是什麼?

鮟鱇魚頭上的發光器官,是由前背鰭演化而成的,它頂端的發光器官內有上百萬隻的發光菌,這個「小燈籠」之所以可以發光,是因為在「小燈籠」內具有腺細胞,能夠分泌光素,光素在光素酶的催化下,與氧作用進行緩慢的化學氧化而產生光的。

這個器官在生物學上叫做「擬餌」,時明時暗,閃閃爍爍。因為大多數深海魚都有趨光性,所以這個擬餌會吸引其它的小魚靠近,一旦發現小魚接近誘餌,就張開大嘴將小魚吸進嘴裡,由於安康的嘴裡長著兩排向內倒伏的尖牙,小魚一旦被安康咬住就難逃厄運。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好吃的淡水魚和深海魚,一個售價8000,一個售價不過百
    1973年的春季,魚汛,長江漁民如期出江撒網。彼時,江裡的魚還有很多,網眼細密,大魚小魚都無所遁逃,一拉上來就是滿船鱗光閃閃。那一年,整個長江中下遊,總計捕獲3945噸刀魚,創下產量新記錄。但它因為不稀少所以價格非常低廉,同時這也是中國許多百姓,嘗到的第一條深海野生魚——帶魚。深海野生魚這一概念,在我國也是近幾十年才開始被人們所熟知。在人民生活水平尚且落後之時,人們認為魚都是淺水魚,深海裡的魚大多數不能吃。而且在當時的捕撈技術下,很多深海魚都難以成功捕撈上來,這樣一來,深海魚這個概念在當時鮮為人知。
  • 中國最好吃的淡水魚和深海魚,一個售價8000,一個售價不過百
    1973年的春季,漁汛,長江漁民如期出江撒網。彼時,江裡的魚還有很多,網眼細密,大魚小魚都無所遁逃,一拉上來就是滿船鱗光閃閃。在人民生活水平尚且落後之時,人們認為魚都是淺水魚,深海裡的魚大多數不能吃。而且在當時的捕撈技術下,很多深海魚都難以成功捕撈上來,這樣一來,深海魚這個概念在當時鮮為人知。
  • 海水汙染和過度捕撈導致近海無魚 捕魚或被逼向深海
    海水汙染和過度捕撈導致近海無魚 捕魚或被逼向深海2012-03-02 10:3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這一天,壽光、濱海、昌邑、萊州等地的漁民拜祭龍王,祈求在新的一年裡四海平安,風調雨順,漁鹽豐產……  然而記者在近日對壽光市羊口港漁民的採訪中發現,這裡的漁船幾乎全部停靠在岸,出海打魚者寥寥無幾。據了解,近年來海水汙染和過度捕撈導致的「近海無魚」現狀,讓早已出正月的羊口漁民無奈地選擇將船隻停港「撂荒」。「近海的魚越來越少了。」
  • 來自深海的美味傳說—說說南海的深海魚
    可見在很久以前,南海這座天然寶庫就成為了當地人賴以生存的重要的資源。 海洋捕撈,從漁場利用方面劃分起來,分為沿岸捕撈,近海捕撈,外海捕撈和遠海捕撈。水深從40米以內到100米,深海捕撈直接到達大陸架以外。
  • 用「十年無漁」換「年年有魚」,無錫2131名漁民退出生產性捕撈
    根據長江暫定10年禁捕的要求,太湖、宜興的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全面禁捕,10月1日起太湖、滆湖其餘水面全面退捕,不得從事生產性捕撈和娛樂性垂釣。9月30日,太湖、滆湖928條漁船、2131名漁民從事生產性捕撈的最後一天。
  • 深海魚·蝦烹飪方法越簡單·越美味
    提到深海魚、蝦·在人們的腦海中·一定會出現·影視劇當中·社會的上層人物·在高檔場所·吃著用眼晴都能吃的姿造刺身·品著美酒·在普通人眼裡·那是奢侈品·的確姿造刺身·生魚片·都出自深海魚、蝦·它們天然·純淨·無汙染·是當今世界上最營養·最美味·最安全的食物·隨著國家的強大·海上捕撈技術不斷提高
  • 23小時實拍青島漁民深海打漁!餐桌上的海鮮是這麼來的
    23小時實拍青島漁民深海打漁!餐桌上的海鮮是這麼來的 青島人生在海邊,長在海邊各種海鮮沒少見,更沒少吃但海鮮是如何從海裡撈上來的?開海後,漁船都是怎麼捕魚的?
  • 奉化漁民又捕獲超級大魚 這次是海鰻
    他告訴記者,這條大鰻魚是他爸爸捕撈上來的,有26公斤重,已被寧波的一位顧客以2500元的價格收購。  家住奉化桐照的林武輝告訴記者,這條魚是從外海捕獲的。平常捕獲的鰻魚大小都有,小的沒幾公斤,大的一般在20公斤左右。這次捕到的鰻魚特別大,有26公斤重,長約2米,魚身有成年人的大腿一般粗。
  • 這種魚有錢人不放在眼裡,普通人卻搶著買,漁民剛打上來就被搶光
    但是海鮮的種類有很多,其中魚類佔據了很大一部分,而我們大家對於的感情也是很複雜的一方面,魚肉很鮮嫩,可是我們吃魚的時候就免不了被他們的魚刺所困擾,因為魚身上的魚刺特別多,吃的時候不小心就容易卡喉嚨而且清洗魚也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情,所以有錢人吃的魚一般都是個頭比較大,肉質很鮮嫩,而且魚刺比較少的,今天我們介紹的這種魚卻恰恰相反,所以因為清洗太麻煩了,有錢人根本不放在眼裡,普通人看到卻搶著買,漁民剛打上來往往就會被搶光了
  • 漁民凌晨捕撈牙鮃魚 上岸先將其拍死放血去腥
    棋簿紫/視覺中國&nbsp&nbsp&nbsp&nbsp為何要對活蹦亂跳的牙鮃魚下狠手直接拍死?據漁民介紹,拍打牙鮃魚是為了把血拍出來,「養殖的牙鮃魚會有很重的泥腥味,而腥味都在血裡,只有把血拍出來才能去腥。拍輕了血出不來,只能狠勁地拍。」
  • 家常紅燒安康魚——肉質富含膠質的深海美味!
    「安康魚是一種深海魚,它們遍布於世界的溫帶海洋中50米到100米深的海底。因其獨特的長相也有人把它叫做"海鬼魚"。安康魚可食用,肉質富含膠質。安康魚肝味道鮮美,被稱為"海中鵝肝"。因為它長得醜,從來都沒吃過;近期某人老說安康魚多麼多麼好吃,耳朵快磨出繭子了。」
  • 俄漁民捕獲雙嘴深海怪魚 盤點世界上的怪魚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3日報導,近日,俄羅斯漁民在俄羅斯東南部沿海的濱海邊疆區海域,捕獲了一條長相怪異的魚。這條魚形態醜陋,還長著兩張嘴。網友指責這可能是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汙染了相關海域,導致魚類基因變異,才有了這樣的怪魚。
  • 老漁民推薦6種魚,目前無法人工養殖,都是野生,營養好吃貴也值得
    從小生活在海邊,對於各種海魚、海鮮也是吃了不少了,不同季節產的應季海鮮也不大一樣,如果季節不對的話,魚不夠肥美,口感要稍差一些,我們當地人買海魚都是喜歡起個大早到漁港碼頭裡買的,因為那裡都是出海打魚的漁民們當天打撈上來的海鮮直接賣的,價格實惠而且還能購買到很多在市場裡買不到的「撿漏」海鮮,價格實惠,還是純野生的。
  • 老漁民推薦6種魚,目前無人工養殖,都是純野生,營養好吃貴也值
    從小生活在海邊,對於各種海魚、海鮮也是吃了不少了,不同季節產的應季海鮮也不大一樣,如果季節不對的話,魚不夠肥美,口感要稍差一些,我們當地人買海魚都是喜歡起個大早到漁港碼頭裡買的,因為那裡都是出海打魚的漁民們當天打撈上來的海鮮直接賣的,價格實惠而且還能購買到很多在市場裡買不到的「撿漏」海鮮,價格實惠,還是純野生的。
  • 松花江畔的魚米之鄉,漁民在自家門口就可以捕撈到魚
    魚米之鄉美名揚,松花江上小船行。這裡就是富饒的黑河口村,漁民們日升而起日落而息。漁民們所使用的漁網基本上自己編織的比較多,據當地人說"這裡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只要是漁民家的人,基本都會編織漁網。漁民是很辛苦的工作,漁民甚至要吃住在船上,為了能有更多的收穫。只能遠赴離家很遠的地方去捕魚,對他們來說,捕魚是季節工作。
  • 為什麼漁民捕撈到鱈魚,要馬上去掉魚頭?摻雜了這種魚可要當心
    不過讓人奇怪的是,當漁民捕撈上這種鱈魚的時候,要立刻將魚頭去掉,然後冰凍送回岸上。 事實上,明太魚的腦袋沒有多少價值,既不好吃又佔了很大空間,從食用價值和經濟價值上來說,都屬於雞肋,而且魚頭很容易變質腐爛,影響到整條魚的品質,因此很多漁民會在捕撈鱈魚的漁船上
  • 為什麼深海魚到了淺海後,就會馬上死亡呢?你們知道其中原因嗎
    為什麼深海魚到了淺海後,就會馬上死亡呢?你們知道其中原因嗎海洋裡的自然資源是非常豐富的,這些年人類探索完了大陸以後,又將目光轉到了海洋裡,生活中離我們最近的海洋資源莫過於鮮美的海魚了。很多海魚生活在深海裡,因為水很深,所以一般都是用海釣的方式來進行捕撈,很多海域被捕撈上來了以後,馬上就得放血冰存,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 俄漁民捕怪異長翅深海魚 盤點十大可怕的深海魚類!(2)
    這種典型的深海魚是大洋深處樣貌最奇怪的生物之一。它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它的大嘴,這種鰻魚沒有可以活動的上頜,而巨大的下頜松松垮垮地連在頭部,從 來不合嘴,當它張大嘴後,可以很輕鬆地吞下比它還大的動物,由此它在西方得到「傘嘴吞噬者」的名稱,而在中文中被叫做「寬咽魚」。被吞的獵物就如同被鵜鶘 吞進的魚一樣被放到下頜的袋子裡,所以在西方也有人叫它鵜鶘鰻。
  • 俄羅斯漁民曬成果:這些魚長得一個比一個醜
    【PConline資訊】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日報導,俄羅斯探險家RomanFedortsov通過在自己的推特帳戶上展示他從深海中打撈上來的奇怪生物意外走紅,這些魚可謂是一個比一個醜!圖中這隻張著血盆大口的魚是深海紅魚,是北大西洋一種數量很多的物種,生活在300米到1000米深的海裡。這種魚在體內完成受精,直接將可獨立成活的幼魚排出體外。來自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州的這位探險家說,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是漁民,所以捕魚成了家族的傳統。而現在,他因為從事魚類加工,所以可以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上圖為大西洋狼魚。
  • 與漁民一起保護「魔鬼魚」
    船行至深海區域,不遠處突然出現翻滾的魚鰭,凱斯婷興奮地呼喊,讓漁民把船再靠近一些。那不是鯊魚的魚鰭,而是另一種海洋精靈「魔鬼魚」的魚鰭。作為海洋生物學家,凱斯婷能一眼辨出兩者的區別——鯊魚只會露出背鰭,而騰躍的魔鬼魚兩側魚鰭交替出現,可能會被誤以為是兩條鯊魚。漁船逼近與魔鬼魚的安全距離,凱斯婷穿戴好潛水裝備躍入海中,試圖將自己與魔鬼魚的距離拉得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