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劉邦、劉秀與劉備,三分天下與一統江山,就差在這裡

2021-01-18 史路雨絲

說起漢,首先想到的當然是漢民族,其實就是兩漢,再次就是蜀漢,兩漢的創始人分別是劉邦和劉秀,蜀漢的創始人則是劉備。看網上有很多人討論這三人的高下,為什麼劉邦、劉秀能夠一統江山,而劉備只能和曹操、孫權三分天下。今天就和大夥討論下這個問題,就當拋磚引玉,引來一些高手。

我們先來說下劉邦,劉邦差不多五十歲才開始起義,追隨過秦嘉、項梁,項羽分封諸侯以後,聯合各路諸侯對抗項羽,打敗項羽以後,即位稱帝,然後就是誅滅異姓王,真正意義上實現全國統一。在和項羽的爭霸的過程中,劉邦被打得那個慘,彭城之敗,滎陽、成皋之敗,每次幾乎都被打成光標司令,不過劉邦就像個打不死的小強,最終取得了勝利。

劉邦(劇照)

劉秀這邊,他本來是宗室子弟,漢景帝的後裔,距漢景帝也就五六代,在他父親那一輩還在享受皇室帶來的好處,被任命為縣令。劉秀起兵的原因是王莽篡漢自立,劉室的宗族子弟一起起兵反抗,這些宗室子弟的領袖是劉秀的哥哥劉縯。同時起兵反抗的還有新市兵和平林兵等綠林部隊,不過這三支部隊一開始就關係很好,一段時間他們都歸劉縯領導。後來平林兵和新市兵的將領妒忌劉縯的才能,立劉玄為義軍首領,還殺害了劉縯。劉縯一死,劉秀想辦法離開了義軍總部,幾年之後就稱帝。

劉備這邊,開始的時候和劉秀差不多,反抗權臣董卓,但是劉備一直都只是很低層的將軍,他身邊除了關張,就沒有幾個能力。後來曹操撿了個大便宜,抓住了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最終在諸葛亮的幫助下,聯合孫權一起打敗南下的曹操,開始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劉邦小名片

很多人在才能方面分析為什麼劉邦和劉秀能一統江山,而劉備只能三分天下。但事實可能並非這麼簡單,要成為一個開國君主,要嗎就是很會用人,像劉邦這樣,否則就要自己很有軍事才能,像劉秀、朱元璋這樣,劉備在用人方面可能比先祖劉邦要差,但在他的身邊文有諸葛亮、蔣琬、董允、費禕,武有五虎上將等,劉邦手底下除了韓信,也就那麼幾號人。

我記得馬哲裡曾經說過,任何人都不能逆歷史潮流而動,所謂歷史潮流個人認為就是當時的大環境,任何一個人的成就都跟大環境有關,也跳不出大環境。

我們看下劉邦所處的大環境,秦末,秦二世的政策不得人心,而泰朝又剛統一不久,在秦王朝的民間存在大量原來六國的貴族,這些人就是埋葬在各處的定時炸彈,只要有人點了,馬上就四處開花。首先點火的是陳勝吳廣,但因為能力所謂,兩人不久就被滅了。

劉秀(劇照)

接下來就是以項氏家族為主導,熊義為名義上首領的楚國,按當時的情況,項羽和劉邦是兩股最大的勢力。當時的老百姓先經過戰國之亂,不久又歷秦末之亂,很厭倦戰爭,人心思統。本來項羽是最好的人選,可他卻不顧時代的變化,來一個分封諸侯,關鍵是在分封的時候還帶有很強的個人色彩,忠於他的分得地方就好,他不喜歡的分得很差,甚至有功也不封,搞得很多反秦義士很不開心,據書上記載,分封還沒結束就有很多諸侯離他而去,所以歷史最終選擇了劉邦。

劉秀這邊,他天生就有優勢,因為他是西漢皇室。當時天下官民一心反對王莽,對於劉氏反而沒有那麼恨,雖然西漢末期的政策很不得人心。當王莽被滅以後,劉秀的勢力就獨步天下,所以他取得天下才輕而易取,也就有所謂的位面之子之說。

劉秀小名片

劉備則運氣差太多,在當時,名義上的天下共主是漢獻帝,而且還是嫡傳的,不是眾人共推的,曹操假借著他的名義招納人才。劉備掛著個皇室的名義,吸納人才方面沒有漢獻帝強,又不能反漢獻帝,所以他進退維谷。

還有一點,當劉備稍有點勢力時,曹操早就佔據整個西江,而孫權則在江東經營了三代,只要這兩方不犯大錯誤,劉備是沒有機會吞併他們的,劉備能在兩強的夾縫中獨立出一個國家,已經算是相當的厲害,換成劉秀,真不見得混得比他好,要是劉邦,則極有可能,他會先投降曹操,再幹掉曹操,跟司馬懿一樣

劉備(劇照)

綜上,劉邦和劉秀,他們和同時代的將領,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而他們在同行中,幾乎除了敵人,就他倆勢力最強。劉備這邊,先是劉氏政權本來就不得人心了,再加上他準備上位時,大夥都把蛋糕分完了,而他連個根據地都沒有,怎麼可能統一天下。

讀史明智:「識時物者為俊傑」,「時勢造英雄」,社會現狀是英雄的必然條件,一個很有軍事天賦的人,如果他家裡沒錢,又生活在太平盛世,他怎麼可能成為將軍,劉備綜合才能並不輸於劉邦、劉秀,但奈何歷史不給他展示的機會,他也只能空留恨,我甚至懷疑,他晚年舉蜀國之兵伐吳,不光是為關羽報仇,另一個原因是,他看著自己滿頭白髮了,年輕時的夢想實現無望,只能作最後一博,可惜的是,他軍事能力有限,最後一博也失敗了。

劉備小名片

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在某聊天軟體M佔據社交軟體幾乎全部江山以後,也有很多其它的類似軟體出來,但始終沒能取代M,能說這些軟體的不好用嗎?不見得,只是因為時勢如此。還有某搜尋引擎,例子很多。

我們在選擇職業時也一樣,如果想賺大錢,就千萬不能選夕陽行業,否則會很痛苦,當然如果只想安穩的過生活或者說興趣所致,則另當別論。(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內容為史路雨絲原創,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相關焦點

  • 劉邦和劉秀都能迅速一統天下,為何劉備做不到?原因其實很簡單
    後來,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劉氏又有光武帝劉秀,橫空出世,在沒有一兵一卒的情況下,被派去河北平叛,卻用十二年的時間,一統天下,建立東漢,重塑劉氏江山。按理說,劉邦、劉秀的起點,不比他高,能力應該也不會比他卓越太多,為什麼劉邦和劉秀能做到的事情,偏偏劉備做不到呢?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因為他的對手太過強大了。畢竟劉邦爭霸之時,最大的對手是霸王項羽,而項羽雖勇,卻無謀,而且有婦人之仁,劉邦這樣的無賴,滅掉項羽,並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劉秀當時的對手,到了如今,已經沒有幾個人能夠被世人記住了。
  • 都知道「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其實後面一句更經典
    於劉備而言,諸葛亮幾乎一手撐起了他的江山大業。他得到諸葛亮,如魚得水。在諸葛亮的策略之下,劉備從一無所有,到擁有荊州,再到力挫曹操。只是,劉備死後,諸葛亮五次北伐,卻都以失敗告終。在他死時,蜀漢也只佔據天下的三分之一罷了。曾有這麼一句話廣為流傳:「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意思是諸葛亮再牛,最終也只是三分了天下,而劉伯溫卻實實在在幫助朱元璋統一了江山。
  • 漢武帝劉徹,和東漢光武帝劉秀,是一脈相承的血緣關係嗎?
    因為兩個人的諡號只差一個字,歷史小白很容易把他們搞混。這裡就簡單梳理一下西漢與東漢的關係,也就能理清這兩位皇帝之間的區別與關聯了。我們現在說西漢、東漢,實際上不過是後人的區分。劉章的父親是漢高祖劉邦的長子齊悼惠王劉肥。也就是說,劉盆子和漢朝皇帝的直系血緣關係要追溯到開國皇帝劉邦那兒了,比起劉玄來就有些遠了。這兩位都號稱自己是漢朝正統,不過由於王莽後來在國都長安破城後被殺,頭顱先送到了劉玄那裡,劉玄藉此遷都長安,所以顯得劉玄這邊更名正言順一點。那漢光武帝劉秀又是誰呢?
  • 中國歷史上最狂妄的皇帝:獨尊劉邦,蔑視劉秀,對曹操嗤之以鼻!
    石勒,後趙開國皇帝,羯族,今山西人,是個有名的勵志人物,奴隸出身,最終打下一方天地,登基稱帝,勢力遍及天下12州,是北方最大的割據政權。單憑「奴隸皇帝」這個金字招牌,石勒「梟雄本色」含金量十足。話說劉邦為發跡以前,遊手好閒,經常為其父所斥責,說其和哥哥比起來差遠了。劉邦當皇帝以後,特意問其老父親,我和哥哥比起來怎麼樣。差一點把這中國第一太上皇當場噎死,地痞嘴臉可見可見一斑。活說著石勒也是白手起家,稱帝以後,和劉邦同出一轍。
  •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二人到底誰更強?
    有句話叫「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這是對我國古代兩大神機軍師諸葛亮和劉伯溫(劉基)的評價。我們都知道:諸葛亮和劉伯溫都是頂級軍師,只是生活的年代不同,如果非要把他們進行縱向比較的話,二人到底誰更勝一籌呢?1、諸葛亮先來看諸葛亮。
  • 為什麼劉備叫大耳賊?劉邦和劉備比誰更有能力?
    劉備無論軍事才能和實戰經驗都高於劉邦,不知道劉備如果是漢朝開國皇帝,那漢朝會不會繁盛久遠一些呢?   劉備一生有著不少的外號,其中除了「劉皇叔」之外,最有名的就是「大耳賊」的稱呼,那麼這個稱號是怎麼來的呢?
  • 劉邦能從亂軍中殺出,一統江山,為何年近半百卻依然一事無成
    能夠從眾多的勢力中脫穎而出,最終一統江山,絕對不是靠運氣,也絕對不是憑誰打起來更厲害。要說打起來最厲害,項羽就最厲害。但是項羽最終只能落個自殺身亡的命運。所以,劉邦能獲得江山,肯定是有傑出才幹的。而且,從劉邦打下江山後治國的情況來看,他也是相當優秀的。
  • 司馬徽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卻滿了劉備一句話,因此三分天下
    在《三國演義》之中有這麼一個橋段,說的就是劉備在被蔡瑁等人追殺之後逃到了一個隱士的家裡,在這裡他遇到了水鏡先生司馬徽。司馬徽一眼就瞧出了劉備如今的窘迫是因為沒有一個謀士給他做長遠的規劃,劉備本人深以為然並想請司馬徽出山。
  • 同是亂世之中的創業者,劉備卻無法複製劉邦的成功,時勢造英雄
    劉備與劉邦都深居於亂世之中,而且兩個人都懷有掃清六合席捲八荒的帝王之心,從出身上來說,劉備自稱皇族之後,有著先天的優勢,從自身實力來說,劉備手下人才濟濟,諸葛亮之才傲視群雄,關羽之勇震懾四方,但最終卻沒能複製劉邦的成功,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 曹操不如劉秀,是強大對手太強?曹操不如劉秀,恰是劉秀對手太強
    東晉十六國時期,後趙的皇帝石勒曾經這樣評價自己:「如果遇到漢高祖劉邦,我就面朝北面服侍他,和韓信、彭越這些人比誰的功勞大。如果遇到光武帝劉秀,我就和他爭奪天下,最後鹿死誰手,還不好說。大丈夫做事情要光明磊落,就好像天上的太陽月亮一樣皎白明亮,一定不能夠像曹操、司馬懿父子這些人,靠著欺負孤兒寡母那樣取得天下。」
  • 一個匈奴人將國號定為漢,尊劉邦、劉秀、劉備為三祖,他就是劉淵
    他定宗廟的時候,尊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徹,漢昭烈帝劉備為三祖。這個人就是劉淵。劉淵是南匈奴的後人。南匈奴最早可追溯至漢宣帝時期,由於西漢的持續高壓打擊,導致匈奴內部分裂,呼韓邪單于向西漢稱臣,並親自到長安朝覲漢宣帝。
  • 架空文:異世爭霸,群雄逐鹿,收名將,獨霸天下,一統江山
    導語:哈嘍,大家好我是小編小嫻感謝各位小主點開小嫻這篇文章哦,今天小嫻繼續為大家推薦架空文:異世爭霸,群雄逐鹿,收名將,獨霸天下,一統江山!喜歡的小可愛們記得關注加收藏哦,愛你們!誰人不知涼州劉少卿異世爭霸,群雄逐鹿,收名將,獨霸天下,一統江山片段:虎賁軍得令,三下五除二便將十幾名守門兵甲按倒在地,也不管兵甲號啕大哭拼命求饒拔出配到手起刀落十幾顆人頭便咕嚕嚕的滾到地上,如砍瓜切菜一般,鮮血將城門都快灑滿了五大家族雖做過見不得人的勾當卻又哪裡見過這種陣仗,十幾條生命轉眼之間便煙消雲散,變成一堆碎肉其中膽子小的當場便癱倒在地褲子溼了一片田徵背著手掃視了一眼眾人眼光之中透露著無盡令人膽寒的威脅三位林族長
  • 開國皇帝出生時的異象,劉邦最離譜,劉秀最親民,楊堅最高調
    從一介質子,歷經磨難,踏上王位,最終吞六國,並天下,一統寰宇,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這樣的一個傳奇帝王,他出生時卻沒有絲毫的神話異象,有的只是平平無奇的記載,「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
  • 劉秀臨終前下遺詔為什麼說「我無益於百姓」?
    劉秀是東漢的開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九世孫。 這段時間,很難過。
  • 王莽建立新朝,劉秀光武中興,竟然都是因劉邦「拔劍斬蛇」而起?是...
    漢高祖劉邦想來沒有人不知道的,農家出身,從沛縣泗水亭長起步,先是將暴政的秦朝推翻,最後又擊敗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項羽,得以一統天下,成為了漢朝的開國皇帝。當初,劉邦在芒碭山「拔劍斬蛇」,起義誅暴秦,後來尊懷王之約,西略地入關,兵伐鹹陽,子嬰投降後,中獎都建議殺之以謝天下,沒想到,劉邦卻說:「使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遂寬宥了子嬰。
  • 劉秀是很傳奇的人物,他有文治武功的才能,在位期間,多有賢名!
    劉秀是個怎麼樣的人物呢?劉秀有著文治武功的才能。西漢末年,豪強割據,烽煙四起,再加上乾旱、蝗蟲等自然災害,天災人禍下的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劉秀能順應歷史潮流,揭竿而起,一舉推翻了王莽的政權,殲滅了諸多反動勢力和諸多軍閥,促進了天下統一;這在當時很有積極意義。整頓吏治,加強權力,鞏固邊防,使國家興旺發達。
  • 煮酒論英雄的時候,劉備還沒有自己的地盤,為什麼曹操對他的評價...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可以說是英雄輩出的時代,能和三國相似的時代,就是那秦末漢初的那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武將謀士上榜最多的時代,其中這麼多的英雄人物,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了,關於英雄的評論, 在《三國演義》這本書裡,有青梅煮酒論英雄這一情景,成為一段佳話,在這一情節中,後面三分天下的關鍵人物就出場兩位
  • 秀麗江山袁弘劉秀,這盛世江山,我與卿共享
    今天小編偶然間刷各種看點的時候看到了《秀麗江山之長歌行》這部電視劇,其實已經完結了好久好久,而且評分也不是特別的高。但總的來說還是挺好的。至少沒有評分所表示得那麼不好,只是第一集和第二集的槽點確實有些多。
  • 同樣是漢景帝之後,為何劉秀與劉備差距那麼大?
    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光武帝劉秀是漢景帝劉啟之子長沙定王劉發的後代,而漢武帝也同樣是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與漢武帝是兄弟,所以劉秀和漢武帝的親緣關係微乎其微了!
  • 皇帝的對決,劉備vs劉秀,如何看待光武中興和蜀漢的割據?
    這兩句出自98版央視《三國演義》裡,劉備攜民渡江那一集,播放的歌曲,很好的詮釋了劉備的中年,當時是赤壁之戰前夕,曹操大軍南下,劉備不敵,向南敗亡,荊州被曹操所取。這時的劉備已經47歲,在古代絕不能算是年輕。落魄中年劉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