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舊金山8月23日電 題:美加州華人蝦村州立公園唯一居民離世
中新社記者 劉丹
美國加州華人蝦村州立公園(China Camp State Park)唯一居民、華人移民美國百年歷史的守護人關文(Frank Quan)本月15日離世,距離他91歲生日只差10天。
關文在舊金山金門大橋以北聖巴布羅海灣邊那棟祖傳老屋中安詳逝去。好友說,直到他臨終前數日,仍如往常一樣捕魚,經營公園內唯一的家庭咖啡館,維護公園內的歷史建築和設施。
就在8月12日,中國駐舊金山總領館副總領事任發強與經濟商務室和新聞組同事一同前往華人蝦村看望關文,與他聊家常,聽他講故事,陪同的還有關文的中學同學約翰·麥克尼爾及女兒海蒂·麥克尼爾。
「他看上去身體還不錯,帶我們一起參觀了公園內的華人歷史博物館,介紹了華人移民和他的家庭故事。」任發強對中新社記者說。
「老人次日告訴海蒂,『我的祖籍國官員來看我,聽我講故事,送我茶葉,我很開心,很滿足。』」任發強說,「海蒂轉告我們,老人8月15日無疾而終,走得很安詳。」
2011年,華人蝦村州立公園曾因加州經濟危機將在次年關閉,關文和義工們大聲呼籲請求保留。
那時的關文86歲,對家園即將失去、未來不可預知表現得平靜而從容。他照樣在周末煮上一鍋蛤蜊濃湯,為遊客和附近社區的鄰居準備便宜好吃的金槍魚三明治,照樣捕魚,盡力照看好公園內記錄華人移民加州百年歷史的博物館,維護好每一件與這段歷史相關的物品。
公園內的博物館記載,1870年左右,一群遠渡重洋來加州淘金修鐵路後無處可去的廣東移民,或南下務農,或在舊金山經營洗衣店、雜貨店,或在聖巴布羅海灣邊重操舊業,捕魚捉蝦。
76個華人男子因陋就簡搭建蝦場,用加州紅木和松木打造中式漁船,以廣東家鄉的傳統方式謀生,這裡面就有關文的祖父。
源源不斷的蝦群帶來經濟繁榮和人丁興旺,聖巴布羅海灣的華人蝦村逐漸形成社區。1880年,這裡的華人居民人數達495人,30名女性,31名兒童,1名教師,1名理髮師,兩個園丁,3家雜貨店。1929年-1930年最鼎盛時期,漁民們擁有14個蝦場,35條捕蝦船,僱了72個工人,年捕蝦量超過300萬磅,這些曬乾的蝦仁大多運往中國。
1977年,加州政府將這片海灣連同附近的土地徵為州立公園,取名華人蝦村。關文成為公園內唯一的住客,至今仍住在父母1920年修建的木屋裡。
關文雖沒有子女,獨自住在老屋內,但他並不孤單。公園所在的馬林郡,一批不同族裔的愛心人士成立了「華人蝦村之友會」,定期舉辦活動,為公園籌款、宣傳,並在每年8月底舉辦「中華傳統日」慶祝活動,眾志成城得以將公園保留下來。
關文的老朋友、華人蝦村之友會董事、舊金山海事博物館的約翰?繆爾(John Muir)從歷史照片和文獻研究中式漁船和華人移民捕蝦歷史,他去香港、澳門考證,與舊金山灣區325名義工一起用25個周末成功仿製當年的捕蝦漁船,並以關文母親(Grace Quan)的名字命名為「關·歸裡思」號,這艘漁船就停靠在關文的老屋邊。
年輕的女義工結婚了,選擇海灣邊的關文老屋、華人歷史博物館做婚紗拍攝地。
加州州立公園馬林郡轄區負責人達妮塔·羅德裡格斯告訴中新社記者,華人蝦村是華人移民和漁業文化於19-20世紀在舊金山灣區僅存的例證之一,關文更是活生生的歷史文化資源。
而在老朋友約翰·繆爾眼裡,關文就是一部活歷史,因為他,人們在這裡感受到時光倒流,感受到華人歷史和這座公園的過去和現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