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魚
■鱈魚(資料圖據《重慶晚報》)
■採寫:新快報記者 戴曉曉 張國鋒 鄭雁虹 陸琨倩
昨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稱,其從北京家樂福超市買到「贗品」鱈魚,引發各地網友關注。知名演員馬伊琍也在微博怒斥,女兒疑因誤食假冒鱈魚而腹瀉拉油。據了解,國外油魚多作工業用途,食用會導致不同程度腹瀉。目前我國對於油魚食用和工業用途沒有相關規定。
家樂福廣州分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州家樂福所有分店銷售的均為鱈魚。
網爆有毒油魚假冒鱈魚售賣
昨日上午,北京網友「Triple顏」發帖稱,「在家樂福給寶寶買的鱈魚,原來是油魚,在歐洲被列為有毒魚種,是禁止上市的,太坑爹了!」該微博迅速被網友轉載,也引起了知名女星馬伊琍的關注,她在新浪微博上發表博文稱,「女兒一個月前莫名其妙拉出一堆油,實驗室人員檢測到排洩物全是脂肪,所有人都無法理解,只好推斷是女兒偷油喝,原來是吃了冒充鱈魚的油魚。」馬伊琍還質問監管部門:「油魚不屬鱈魚怎可被標成鱈魚?我們的監管部門到底在幹什麼?作為母親我無比憤怒!」其丈夫文章下午也轉發此微博,並爆粗口怒斥黑心商家。
關於「贗品」鱈魚一事,也引起不少網友對肯德基(微博)的擔心,「肯德基所銷售的深海鱈魚堡和深海鱈魚條是真鱈魚嗎?」
調查家樂福中國總部未回應
昨日下午,新快報記者來到深圳福田區家樂福中心城店。在其中一個冷凍櫃內,記者看到有三種鱈魚產品,均以單切片密封包裝方式出售,僅憑肉眼實難辨別鱈魚的真偽。隨後,記者走訪家樂福新洲路店發現,該超市沒有銷售鱈魚。
昨日,家樂福廣州分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家樂福廣州和深圳設有不同的採購中心,廣州家樂福所有分店銷售的均為鱈魚,而非北京微博網友所說的油魚。另據上海家樂福回應,針對部分網友反映的「油魚」冒充銀鱈魚問題,根據國家商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出具的證明,該司售賣產品為凍水鱈魚。對於「贗品」鱈魚一事,截至昨日20:30,家樂福中國總部未做任何相關回應。
此外,昨日記者試圖聯繫肯德基相關宣傳部門,未得到相關答覆。
鑑定記者所購「鱈魚」為油魚
記者在深圳福田區某超市購買了售價為15.8元的鱈魚切片產品,給相關專家進行鑑定,「經過我的初步鑑定,我認為這個肯定不是鱈魚,應該是油魚。」
「因為油魚的含脂量較高,普遍達到了27%左右,蛋白相對就較低,營養價值當然是沒有鱈魚高的。」但專家認為,油魚並不像微博傳說的「不能吃」。「只有部分比較敏感的人吃了會拉肚子,但不是所有人都會出現這個反應。」
專家支招
勿貪便宜買低價「鱈魚」
昨日,新快報記者致電中山大學教授、魚類研究專家楊廷寶,他告訴記者,目前商場上販賣的鱈魚大多是已經切塊的,市民在購買時,主要還是靠肉眼判斷。「一般來說,油魚的腹側和背面顏色較一致,且顏色較深,肉色由於油脂含量較高的緣故呈現透明或半透明狀,發亮且呈黃白色。而鱈魚的腹側和背面的顏色是有差別的,而且鱈魚的肉很潔白。」同時,市民還可以通過觀察購買的魚肉的鰭條是否有翅來判斷其是鱈魚還是油魚。「鱈魚的鰭條較軟而且無翅,油魚的背部則有很多硬刺而且有翅。」
此外,楊廷寶還建議市民千萬不要貪便宜而買低價的「鱈魚」。「現在市面上的鱈魚價格都在70-80元/斤以上,而油魚的價格則只要10-20元/斤,價格差了幾倍。但不排除有些不法商家以油魚冒充鱈魚,並且以高價賣出。」
新快辭典
油魚
棘鱗蛇鯖和異鱗蛇鯖的通稱,分布於熱帶和溫帶海域,屬低價魚類,主要用於提煉工業用潤滑劑——它含有一種名為蛇鯖毒素的天然蠟酯。蠟酯在人體內難以消化,食用後容易導致胃痙攣,油脂囤積在直腸,導致排油性腹瀉。一些西方國家已把它列為禁止食用或限量食用的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