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我是成吉思汗35代後裔,知道陵墓在哪,專家看到戶口本笑了

2020-12-17 說書人國師

公元1227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逝世,關於他的死因,至今仍是眾說紛紜,沒有定論,但是更神秘的卻是成吉思汗的陵墓問題。根據《蒙古秘史》記載,蒙古大汗的葬禮是蒙古族的最高機密:子孫會將他的遺體深埋地下,而周圍既沒有陵寢也沒有寶鼎。然後用千軍萬馬踏平,最後在陵墓的方圓三十裡插上一圈箭簇,派重兵守衛這塊禁地。

但是因為已經過去了700餘年,所以真實的陵墓所在已經成為了一個難解之謎。然而就在史學界和考古界,仍對成吉思汗陵墓所在爭論不休的時候,2010年,遼寧省有位叫做滕傳義的廚師,竟然爆料說自己是成吉思汗後裔。

滕傳義,今年63歲,退休之前是一位廚師,現在是一家小古玩店的老闆。據滕傳義介紹,自己的母親叫作烏雲其其格,是成吉思汗第34代後裔,母親是家中獨女,前幾年去世。而作為母親唯一的兒子,滕傳義也理所當然稱自己是成吉思汗第35代後裔。

為了證明身份,滕傳義還拿出了許多收藏的有關成吉思汗的文物。但是這在專家們的眼中,證據顯然並不充分。於是滕傳義又透露說,自己還知道成吉思汗的陵墓位置,但位置一直是家族秘傳,而且只在口頭傳。但是問及具體位置時,滕傳義又神秘起來:作為後裔怎麼會不知道,但是又不能輕易告訴別人。

專家們為了弄清滕傳義的身份,找到了滕傳義家鄉所在地的戶籍民警,經過查閱顯示,滕傳義是漢族,籍貫是山東煙臺。這一結果令大家哭笑不得,滕傳義既然如此重視自己的成吉思汗後代身份,為什麼戶籍上還顯示漢族呢?小編覺得,對於滕傳義而言,真假可能不太重要,自己的小古玩店反正是出名了。

相關焦點

  • 記者採訪蒙古國總統,詢問成吉思汗陵墓的位置,總統的回答很巧妙
    2004年,時任蒙古國總統「那楚克·巴嘎班迪」訪華,央視記者水均益在採訪時問到關於成吉思汗陵墓位置的問題,巴嘎班迪回答道:目前誰都不知道陵墓在哪個方向,處於什麼狀態。它永遠是個謎,就讓那些願意猜謎的人繼續猜這個謎底吧!
  • 成吉思汗葬在哪?為何找了800多年都沒找到,專家:可能在此地
    秦始皇陵早已經找到,探勘任務進行了幾十年,以目前的技術來講,發掘秦始皇陵顯然不太可能,但人們遲早可以一探究竟,然而成吉思汗的陵墓找了800多年,至今下落不明,去過蒙古也都知道,位於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只是一個衣冠冢。
  • 百家姓裡沒有它,泰州校姓居民原來是成吉思汗後裔
    「成吉思汗的名字天下傳揚,成吉思汗的家鄉就是我的家鄉。當年他留下的腳印,依然在綠草中珍藏……」一首《成吉思汗的家鄉就是我的家鄉》,唱出了分布在全國各地成吉思汗後裔的心聲。12月2日,興化陳堡鎮校果村、姜堰蔣垛鎮邱劉村建成兩處成吉思汗文化廣場,並舉辦「成吉思汗像落成典禮」,成吉思汗後裔在塑像前雙手並舉指向蒼穹,向祖先獻上蒙古族特有的祭拜禮。
  • 成吉思汗後人屋牆上雕的蒙古馬(圖)
    聽說記者要尋找成吉思汗的後人,一位正在打紙牌的老伯咧開嘴笑個不停,「小丫頭,你看我們都長著方臉,我們都是成吉思汗的後人。」隨後,他又指著老年活動室說道:「這裡當初就是祭拜祖先用的,你看牆上面的浮雕上刻的是蒙古馬。」  話音剛落,另一位在打紙牌的老伯也放下了手中的紙牌,笑眯眯地告訴記者:「浮雕不算回事,傳說村中央還葬著蒙古的貴族,據說和成吉思汗是一家人。」
  • 連哈密回王都是黃金家族後裔?說說成吉思汗子孫現在都在哪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後裔,也就是所謂的「黃金家族」,今天是否還存在? 但如果說成吉思汗沒有後裔留下來,也不客觀。正統的鐵木真後裔,可考證的,不管內外蒙,基本都是達延汗的子嗣,而達延汗本身是忽必烈系僅存的男性後裔(他爹是遺腹子)。帖木兒是巴魯剌斯部人,不屬於黃金家族,但屬於尼倫蒙古。朮赤後裔還是比較多的,但後來基本都成了穆斯林,而且朮赤本人出身一直有問題。
  • 成吉思汗徵服的乃蠻、克烈、汪古、蔑兒乞等部,後裔都去哪了?
    熟悉成吉思汗歷史的人,都知道成吉思汗在起家的時候,曾經消滅了蔑兒乞、克烈、乃蠻、汪古等部落。那麼,這些部落的後裔如今都生活在哪?自成吉思汗第十世祖孛端察兒·蒙合黑單建氏族後,始稱孛兒只斤氏,這個姓氏是由「孛端察兒」這個尊號演化而來,在《蒙古秘史》中有段記載:「孛端察兒為孛兒只斤氏矣。」在成吉思汗第四世祖合布勒汗時期,「乞顏」又放在「孛兒只斤」之前,表述為「乞顏·孛兒只斤」。到了成吉思汗時代以後,才單用孛兒只斤為單獨的姓氏,以顯尊貴。
  • 成吉思汗陵墓及八白室的傳說,40名美女穿黃金寶石服陪葬
    悠悠歲月已過去許久,給後人留下的卻是一段精彩的傳奇故事,有關成吉思汗陵墓及八白室的傳說好多好多。據拉施特《史集》載,成吉思汗身亡後,遵照遺言,秘不發喪,直到平定唐兀惕才將靈柩運回去,葬在不兒罕·合勒敦大山之中,這塊偉大的禁地,當時由兀良合惕部的異密們擔任守護。
  • 成吉思汗後裔,江蘇校姓的來源與遷徙
    校姓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後裔,世係為:成吉思汗—朮赤—拔都—撒裡答—校姓。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孛兒只斤氏,原為蒙古尼倫諸部之一,成吉思汗十世祖孛端察兒時始用此稱。至成吉思汗曾祖合不勒罕時, 復冠以 「乞顏」部之稱,如成吉思汗之父
  • 成吉思汗後人世居江陰700年 屋牆浮雕刻有蒙古馬
    聽說記者要尋找成吉思汗的後人,一位正在打紙牌的老伯咧開嘴笑個不停,「小丫頭,你看我們都長著方臉,我們都是成吉思汗的後人。」隨後,他又指著老年活動室說道:「這裡當初就是祭拜祖先用的,你看牆上面的浮雕上刻的是蒙古馬。」  話音剛落,另一位在打紙牌的老伯也放下了手中的紙牌,笑眯眯地告訴記者:「浮雕不算回事,傳說村中央還葬著蒙古的貴族,據說和成吉思汗是一家人。」
  • 成吉思汗多有錢?答:陵墓裡的財寶不算,起碼兩個羅斯柴爾德家族
    成吉思汗多有錢?答:陵墓裡的財寶不算,起碼兩個羅斯柴爾德家族文 | 史哥哥成吉思汗是大蒙古國的可汗,成吉思汗的意思就是擁有四方,他取這個尊號足以看出他的野心。中國古代的文人,有好多都寫過讚美成吉思汗的詩詞,描述的都是成吉思汗武功了得,統一草原的偉大功績。其實成吉思汗不止會射大雕,他可以稱為超級會打仗的軍事家。其實關於成吉思汗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據說他出生的時候,就帶著一個戰神的標記。為什麼這麼說呢?原來在他母親懷著他的時候,他父親就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一隻白頭的雄鷹飛到他們家裡,後面還跟著一隻金色羽毛的海東青。
  • 內蒙古鄂爾多斯:成吉思汗陵旅遊攻略
    內蒙古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旅遊風景區。「成吉思汗祭祀」2006年被正式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是世界上唯一以成吉思汗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文化旅遊景區和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成吉思汗陵,陵墓恢弘壯觀,與大漠孤煙嫋嫋,仿佛可以看見「天驕一代」雄姿英發。儘管不知道成吉思汗埋葬的具體地點,但他的最後一口氣,就是留在這裡(因為他死前最後一口氣要留在駱駝毛上,所以這撮毛就在這裡),還有幾代守靈人為他守靈。
  • 「成吉思汗」是啥意思呢?歷史上有兩個成吉思汗,能力相差巨大
    因為,「鐵木真」是人名,全稱是「孛兒只斤·鐵木真」,他是蒙古族乞顏部人,蒙古第一代可汗,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而「成吉思汗」中的「汗」,是蒙古人對於他們最高統治者的尊稱,「成吉思」是汗位的修飾語。那麼,這個「成吉思」是什麼意思呢?
  • 成吉思汗死因成謎,西夏王妃嫌疑最大?
    成吉思汗是歷史上一個有勇有謀的儲君,也是一個非常富有傳奇色彩的帝君。成吉思汗的一生徵戰無數,他的鐵騎大軍曾是何等風光。幾百年過去了,關於這個帝君的陵寢埋葬在哪始終是個謎。成吉思汗劇照在蒙古鄂爾多斯草原上,有一座蒙古式的宮殿,這裡就是被稱為「成吉思汗陵」的地方。雖然叫做「成吉思汗陵」,但是裡邊並沒有成吉思汗的靈體。
  • 清朝最有名的皇帝,流著成吉思汗的血,只因祖母是黃金家族的後裔
    但是,你知道嗎? 作為清朝最有名、最有能力的帝王,康熙皇帝身上竟然流著蒙古帝國成吉思汗鐵木真的血。 眾所周知,成吉思汗鐵木真是草原霸主,是歐亞大陸的霸主,他的鐵騎曾踏遍一個又一個國度,徵服一個又一個民族,建立起龐大的帝國,創造了屬於他的神話。
  • 他們是成吉思汗後裔,武陵深山生活數百年
    歷經史料和實地考證,村裡有個特罕見的姓:部氏,系成吉思汗鐵木真的「黃金家族」後裔,2002年12月正式掛牌成立。隱匿在大山深處的原始村落,近300年來不為人知曉。254戶人家散居在18.8平方公裡山腰、坡尖、坪壩,叱吒疆場的馬背民族緣何到此,根在何處,路在何方。
  • 成吉思汗與蒙餐蒙藥
    後來,經過民間廚師數百年來進一步的完善、加工,逐步形成了各地餐桌上極具民族風味特色的佳餚。成吉思汗與紫銅火鍋據傳,成吉思汗率兵大舉進攻西夏時,有一天,因為連續作戰糧草供應不足,戰士們個個挨飢受餓,戰鬥力下降。成吉思汗十分心痛,於是一狠心命人殺戰馬充飢,可因為戰事緊亂,鍋盆早給弄丟了,該如何烹製馬肉呢?
  • 身前厲害,但死後尷尬,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到底應該屬於哪個國家?
    中外歷史學家曾經討論過關於成吉思汗是不是中國人。從歷史的發展和傳承,大部分歷史專家都傾向於成吉思汗是中國人。至於說成吉思汗陵在什麼地方。學術界和考古專家爭議非常大。又說在門外蒙古。又說在內蒙古。等等等等,至今也沒有找到正確答案。奈何有的人就是不願意承認那段被殖民、被統治的歷史事實。
  • 叱吒風雲,風骨永傳:民俗學視野下的成吉思汗陵祭祀文化
    人去世後 ,將其遺體與大地、大自然融為一體 ,對陵墓看得很淡 ,但非常重視對靈魂的祭祀。按照蒙古人傳統習俗與觀念 ,成吉思汗奉祀之神 ,就是成吉思汗的象徵 ,比其他的葬身陵墓更為重要。所以 ,成吉思汗陵在蒙古人心目中仍然是祭祀成吉思汗神靈的宮殿 ,而不是陵墓。守護、祭祀成吉思汗陵的達爾扈特人 ,至今不稱成吉思汗陵為「陵」,而將其尊稱為「伊金霍洛」「聖主的院落」或「八白神靈」。
  • 你身邊姓「校」的人 可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孫(圖)
    原來,經專家考證,校姓乃是成吉思汗後裔。  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申子仲/文圖  中牟校姓原是「天驕」後裔  《百家姓》504姓中無校姓,而全國有13000多人姓校,中牟縣就佔了5000多人,遍布中牟縣東漳東村、校莊、大洪、大衡莊、邵崗等,他們的戶籍顯示也均為漢族。
  • 成吉思汗開國十大功臣
    伴隨著戰爭的不斷勝利鐵木真的力量逐步壯大起來,組建了一直隸屬於自己的強悍隊伍,並於1189年被推舉為乞顏部可汗,之後鐵木真相繼擊敗了泰赤烏部、札木合、王汗,佔據了水草豐美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成為蒙古勢力最為強悍的部落,1206年蒙古貴族在斡難河源頭召開大會,諸王和群臣為鐵木真上尊號「成吉思汗」,正式登基成為大蒙古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