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段時間接連迎來了立秋和處暑,處暑一過,代表著夏天的結束,秋天的開始,相信大家也感覺到了,天氣逐漸轉涼,尤其是早晚都出現了明顯的溫差。秋天涼爽,最適合滋補,大家可能會選擇大魚大肉或者牛羊肉,但是在我看來,入秋後最該吃的肉其實是它,鴨肉。
民間有句俗語:處暑吃鴨子,這句話可是有依據的,鴨子常年生活在水裡,性涼,脂肪比一般的肉類少,但是蛋白質含量比牛羊肉還高,秋天乾燥,多吃也不用擔心上火。並且鴨子的價格便宜,10塊錢一斤,買一隻鴨子才二三十塊的成本,成本低更實惠。
鴨子的吃法有很多,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道山藥鴨湯的詳細做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跟著一起做。這麼做有湯有水,補水潤秋燥,解饞營養兩不誤,並且山藥這種食材,還具有健脾養胃的作用呢。
所需食材:山藥、鴨子、料酒、蔥、姜、幹辣椒、食鹽、清水
步驟一:鴨子讓老闆收拾好,回來洗乾淨,斬成塊備用。
步驟二:山藥去皮洗乾淨切成段,蔥剝皮切斷,姜去皮切片,幹辣椒切成小段。
步驟三:鍋內添冷水,放入鴨肉,倒入適量料酒,大火煮開,直到煮出浮沫好血水,撈出鴨肉控水備用。
步驟四:另準備乾淨的燉鍋,放入鴨肉、蔥段、薑片、幹辣椒,倒入適量清水。
步驟五:大火煮開,稍等一會,換成中小火慢燉,繼續慢燉1個小時。
步驟六:然後倒入山藥,繼續慢燉20分鐘,撒入適量食鹽,慢燉10分鐘,即可關火盛出食用。
小貼士:
1、燉湯的話,建議大家買那種好幾年的鴨子,那種鴨子燉湯會更香。
2、燉湯的時候,儘量臨出鍋的時候放鹽,這樣可以避免營養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