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期間上海「網紅」青團人氣旺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清明期間上海「網紅」青團人氣旺
2017-04-01 14:01:5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中新社上海4月1日電 (記者 姜煜)青團,這種中國清明時節江南地區的傳統食品成為了當下滬上最火的「網紅」美食。在南京東路的老字號新雅粵菜館,要排上幾個小時的隊才能限購兩盒其創新產品——「醃篤鮮」青團。

  「網紅」美食是指在微信等網絡社交媒體上引起廣泛關注的食品。傳統青團的餡料是豆沙,新雅粵菜館此次別出心裁,把上海本幫名菜「醃篤鮮」的食材竹筍、鹹肉包進青團,吃的時候滿口鮮鹹的湯汁,繼去年杏花樓的「鹹蛋黃肉鬆」青團之後一炮而紅。該菜館的營業員說,目前店裡每天都要賣掉近萬隻「醃篤鮮」青團。

資料圖:上海一家老字號飯店的師傅們全力生產「網紅」青團。

中新社

記者 潘索菲 攝

  就在離新雅粵菜館不遠的人民廣場附近,還有幾家網紅食品店的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消費者正在搶購杏花樓的「鹹蛋黃肉鬆」青團,以及「喜茶」奶茶、「鮑師傅」糕點。上海人戲稱,這是人民廣場「三巨頭」。

  杏花樓去年的「鹹蛋黃肉鬆」青團爆紅,今年新雅的「醃篤鮮」青團也來勢很猛,其他老字號食品店也不甘人後,王家沙的青團以初春時鮮「馬蘭頭」為原料,沈大成則堅持使用經典的細豆沙,更有商家推出榴槤、芒果青團……這個清明節,滬上「青團大戰」熱火朝天。

  老字號如何創新是滬人熱議的話題,上述這些老字號店家以青團小試牛刀,加之網絡傳播的助推,取得如此銷售佳績,創新帶來的市場效應超出了人們的想像。

  「喜茶」門前排著「之」字形的隊伍,這家來自廣東的奶茶店主打芝士奶蓋果茶,由於人氣太旺,一杯二三十元的奶茶在黃牛手中已經炒到了100多元。芝士、水果、靚茶,「喜茶」標配了新一代中國年輕人的喜愛元素。「我在人民廣場喝『喜茶』」已成為微信上被點讚最多的朋友圈日誌。

  高峰時得排上7個小時的隊才能買到「鮑師傅」的糕點,且每人限購4斤。顧客需要先在人民公園裡排隊,分批排到店鋪後面的位置時拿取號牌,憑號牌再排到店鋪門前的隊伍裡。由於慕名而來的消費者實在太多,加上「黃牛」活躍,店家不得已自己僱傭了數名保安維持秩序。

  有知情者介紹,「鮑師傅」來自北京,由於北京門店較多,現在已基本不用排隊,上海這邊的情形「太誇張了」。品嘗過「鮑師傅」糕點的一位消費者則說,這家店的糕點味道確實不錯,但好像也不值得排這麼長時間的隊去購買。(完)

相關焦點

  • 清明將至青團受熱捧 上海阿婆:為了青團拼了
    從緊俏「限購」到網上代客排隊,清明時節,上海老字號杏花樓再現一年前的「網紅」青團——鹹蛋黃肉鬆青團的排隊大軍。曾幾何時,中華老字號中的飲食精華,在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在傳統節慶期間掀起一波波「逆襲躥紅」熱潮。
  • 青團,清明應節的網紅食品
    一年四季,能吃到青團的時間也就那麼一點,清明過後,可以吃到青團的日子更是短暫。從小就聽父母說,人只有跟著時令吃,才能更好地體會來自當下的美味。就像只有在夏天才需要西瓜消暑,在冬天才需要蘿蔔溫潤。當寒冬過去,下過幾場淅瀝的春雨後,蟄伏了一個冬天的味蕾開始和大地一同甦醒,也就到吃青團的時候了。網紅小糰子的由來作為一種清明時節的傳統食品,青團在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叫法。上海寧波叫青團,蘇杭叫青糰子,南京叫春團或清明團,溫州喚做清明餅兒,紹興則叫清明粿。
  • 傳統小吃青團推陳出新成「網紅」
    傳統小吃青團推陳出新成「網紅」老乾媽、酸菜魚捲入「百團大戰」聽到「青團」二字,很多人腦海裡可能會浮現出綠色的湯圓或麵包,甚至有網友曾在網上發問:「青團是抹茶味的嗎?」青團是將漿麥草、冬小麥或艾草煮出汁,混入糯米粉揉成圓團、裹著各地不同的餡料而製成的深綠色糰子。青團和元宵節的湯圓、端午節的粽子一樣,也有自己的故事。相傳晉文公在燒毀綿山之後悔恨不已,便下令在介子推的忌日時禁止用火。為了填飽肚子,人們選擇了這種蒸好的糯米糰子作為冷食首選。後來江南一帶就形成了用青團在清明節期間祭祀的風俗,正所謂「相傳百五禁菸廚,紅藕青團各祭祀」。
  • 揭秘網紅馬蘭頭青團 長三角80%馬蘭頭上海培育
    揭秘網紅馬蘭頭青團 長三角80%馬蘭頭上海培育 2017-03-22 20:30:00來源:看看新聞網
  • 揭秘網紅馬蘭頭青團"浦東芯" 長三角80%馬蘭頭上海培育
    揭秘網紅馬蘭頭青團"浦東芯" 長三角80%馬蘭頭上海培育2017-3-22 16:00:52 來源:看看新聞網 作者:梁蔚浩 選稿:包永婷 原標題:揭秘網紅馬蘭頭青團「浦東芯」 長三角80%馬蘭頭上海培育
  • 江南傳統美食「青團」 走出江浙滬成網紅
    鹹蛋黃肉鬆青團、豆沙青團、流心龍井青團、酸菜魚青團、鮮花牛奶青團、醃篤鮮青團……清明節將至,江浙滬時令小吃清明糰子再次成為網紅。近一個月,淘寶上的「青團」搜索量攀升至千萬。  「青團是傳統的江南點心,如今賣到西北、西南、兩廣等地,受歡迎程度遠超想像和預估,一天賣出三天的量。」
  • 青團,憑什麼讓整個上海為之瘋狂?
    每逢清明,「百團大戰」就在上海乃至整個包郵區激烈上演。無論是城市中心的網紅店,還是小巷深處的老字號,都排滿了來自各處的人群,望著一疊疊蒸籠蠢蠢欲動——好像只要輕輕咬上一口青團,就能擁抱一整個春天。▲ 這樣的糰子,誰人不愛?
  • 上海老字號青團創新品種 "鹹黨"戰勝"甜黨"
    原標題:上海老字號青團「悄然變味」 創新品種「鹹黨」戰勝「甜黨」圖片說明:某老字號的鹹味青團  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 攝(下同)  清明時節青團綠,那麼青團應該吃甜的還是鹹的?三年前,也許支持豆沙青團的人會佔據絕對優勢,但隨著以鹹蛋黃肉鬆、醃篤鮮為代表的鹹味餡心「橫空出世」,「鹹黨」的隊伍不斷擴大,甚至出現了超越傳統「甜黨」的趨勢。今天清明,青團早已進入熱銷期,老字號門店前長隊不斷,鹹味青團已經成為「當家花旦」,而其背後則是老字號的創新和匠心。
  • 買「網紅」青團要排8小時 旅遊「爆款」2秒售罄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4月1日採訪了解到,有一款杏花樓今年新推的「鹹蛋黃肉鬆青團」成了「網紅」,朋友圈刷的都是這款青團,甚至還有人羅列出「青團前十強名單」,不少消費者就被引導去消費「青團」了,最熱銷的一款「網紅」青團居然要排隊等8小時! 而旅遊業者也沒有放過商機,部分旅遊企業推出「3折起限時秒殺」和尾貨產品等,一些極低價的折扣旅遊產品僅2秒就售罄。
  • 過去的清明食物,如今的網紅小吃,在家輕鬆做媲美杏花樓的青團
    過去的清明食物,如今的網紅小吃,在家輕鬆做媲美杏花樓的青團魔都這一陣瘋啦,杏花樓排隊五小時就為了吃這一口綠油油的青團,有排隊的地方就有黃牛黨,就這一小口糰子,價格被炒到50塊錢一個。可見當一枚合格的吃貨也不容易。老一輩人褒貶人的時候,喜歡說:「你就知道吃!」「你個吃貨!」
  • 青糰子,春天的味道,這就來蘇州和上海,品味甜糯的青團
    不管是上海還是蘇州,都有很多賣青團的店,而上海「杏花樓」和蘇州「文魁齋 」,算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兩家。 而在近幾年,青團的一炮而紅,就是源自上海老字號杏花樓,推出了一款「鹹蛋黃肉鬆」青團。所以呀,青糰子,春天的味道,這就來蘇州和上海,品味甜糯的青團!這款青團是杏花樓的師傅們研發出來的,青團裡的肉鬆,可是用了三種不同的肉鬆融合,為的就是和鹹蛋黃的口感可以完美匹配。除了鹹蛋黃肉鬆青團,杏花樓還推出了紫薯青團等新口味。
  • 清明為什麼要吃青團?
    為什麼清明要吃青團?因為這個男人?在寒食期間,食品應事前制就,供寒日節充飢,不必舉火為炊。青團是採用青艾(有的麥草汁)和糯米粉搗制再以豆沙為餡而成,可以保存3~5天,可以滿足人們祭祀和不炊而食的需求。因為清明和寒食節只相差一天,所以時間日久,大家也把清明節吃青團當成了一種習俗。
  • 八寶飯、青團成「網紅」背後,老字號這樣「玩轉」盒馬
    八寶飯、青團、粽子、鮮肉月餅……這些並不罕見的中華傳統時令點心,近些年屢屢成為網紅美食,頻頻搶奪到年輕消費群體的注意力,成為新興消費群體的「時尚標配」,老字號也煥發青春。這背後,越來越少不了新零售這味獨特的「配方」。
  • 清明美食話青團
    此時,最應景的糕點當屬青團了。上海糕團店門口,顧客盈門,青團淡淡的清香,瀰漫到蒙濛霧氣中。青團,在我兒時印象裡,不是美食,而是寒食節的祭品。春雨淅瀝的江南早春。穿著雨鞋,撐著小傘與爸爸和伯伯走在去墓區的田埂上,給祖父和先輩的祭品裡一定有青團。我們在青松翠柏掩映的墳冢前鞠躬叩拜,念念有詞,回程途中大人會讓我把青團吃掉,說祖先會保佑我。
  • 傳統小吃青團變網紅,你吃的是「天然綠」的嗎?
    青團,是江南一帶清明前後的傳統時令小吃。不知從何時起,這個綠油油的「小胖子」成了風靡全國的網紅食品,圈住了很多消費者的心和胃。青團年年有,為什麼這幾年特別火?你吃的青團是「天然綠」嗎?
  • 清明「網紅」的逆襲,原來是靠這兩位的花式應援
    馬上又是一年清明踏青的好時節。關於清明最深刻的記憶,除了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外,就是那份留在舌尖上,關於青團的清香與軟綿了。小時候,青團都是自家製作,那時候花上一天的時間去採摘、煮汁、和面、蒸煎,最後將這一整天的勞動吃進嘴裡,並沒有覺得是一件多麼特別的事情。然而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這對許多人來說頗為奢侈。也許正是因為這樣,青團帶著童年濾鏡又殺回了我們的視野中,成為了清明節時期當之無愧的食品界「網紅」。
  • 上海老字號新出蛋黃肉鬆青團成「網紅」,排隊6小時才能買到
    青團也有網紅?清明將至,一款青團意外走紅,成為上海本地熱搜詞,在網上口碑相傳,成了眾多網友追捧的「網紅青團」。「網紅青團」什麼味道?既不是傳統口味的豆沙餡,也不是近年來備受歡迎的馬蘭頭青團,而是蛋黃肉鬆餡的。
  • 魔都人氣糕團大盤點,老字號隔空對決網紅!
    魔都從去年起就颳起了一陣糕團風除了老字號,更是冒出了不少網紅糕團!清明將至,各家青團也都紛紛上線鹹口的鹹蛋黃肉鬆、醃篤鮮、黃油腰果甜口的豆沙、奧利奧、黑芝麻……18種口味在線battle,簡直就是神仙打架!
  • 高人氣網紅小吃青團,Q彈不粘牙餡香甜味道佳,不用艾草也能做
    導語:清明踏青節,青團自己在家做,軟糯彈性不粘牙,不用艾草也能做清明節即將到來,不僅是要祭祖,而且這還是踏青的好時機,在清明節的時候,人們便會選擇做一些青團,作為踏青時的零食小吃,青團憑藉高顏值以及好的口感受到不少人的喜歡,還因此成為了一種高人氣的網紅小吃
  • 「網紅」更新迭代加快 叉燒鮑魚包進粽子做「網紅」
    開發創新不是「拉郎配」  去年,新雅成立了由三位國家級烹飪大廚黃任康、錢正華、朱宏組成的「大師工作室」,今年清明期間的網紅「醃篤鮮青團」正是他們的手筆。  新雅總廚、國家級烹飪大師黃任康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醃篤鮮放在青團裡好吃,放在粽子裡就未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