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小鮮肉」和「娘娘腔」的出現,幾乎改變了人們對男人的審美觀,在有些場合,也很難分清到底是男人還是女人了。不過古人講究:「男人要五大三粗」,那麼「五大三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五大」指的是什麼?
「五大」指的就是:「手大、腳大、耳朵大、肩膀寬、臀大」。當然這樣的男人在以前也符合人們的審美觀,而且以前人認為這就是有福之人,都願意把女兒嫁給這樣的人,因為以前的男人主要是靠體力勞動來養活家人的。
在80年代以前,村裡人找對象,首先看的就是男人會不會幹農活,幹活有勁的男人找對象就容易多了,這也是以前女人找對象的標準之一。那時候的農村人找對象,去了女方家裡,首先會幹農活,到了地裡之後非常賣力,特別是女方父母在的情況下,再累都會說「不累」。就像機器一樣表現自己。
如果農閒時節,那就去山上背柴,男人們往往都是傾盡全力背一大捆柴,還要綁得很整齊,因為女方父母也是通過幹活來觀察男人的,當然男人也知道這一點,於是就非常賣力。往往在女方家幹一天活,回家後都要休息好幾天的。
而「五大三粗」的男人肯定個子不會太低,而且還有勁。以前有句話叫做:「耳大四寸,高聳垂肩,富貴長壽。」意思是耳朵大而且很長,幾乎可以挨住肩膀,那就是有福之人。而肩膀寬的人又可以背更多的東西,在家種地也是一把好手。
人們常說「男人是耙,女人是匣」,意思就是男人在外邊賺錢養家,賺下錢後就會交給女人放到匣子裡,因此女人一般是操持家務的,也就是管錢的人。以前人認為:男人的手,是抓錢的耙子。因此人們覺得手大的人也就可以賺來更多的錢,以後的生活才能過得好。
再加上男人的「腳大」,那就更完美了。因為男人是要走南闖北的,而女人就要在家裡守著,因此女人纏著小腳,肯定喜歡大腳的男人,首先腳大走路就穩定,會給人一種踏實的感覺。畢竟男人是用來依靠的,那就必須要可靠。
「三粗」指的是什麼?
「三粗」指的就是:「腰粗、腿粗、脖子粗」。有句話叫做「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夥夫」,雖然這句話曾出現在小品中,很多人把它當成了笑話,其實這句話在以前是很有道理的。大家都知道,以前大多數人都是沒有土地,給地主家幹活來維持生活,再加上以前的糧食產量很低,普通人基本上都是吃不飽飯的,飯裡也沒有什麼油水,因此以前的窮人大多都是餓得很瘦。
在以前如果看到一個人「腰粗、腿粗、脖子粗」,首先會讓人想到他家裡肯定有錢,因為窮人是不可能吃那麼胖的。當然也有一些夥夫也不瘦,畢竟夥夫就是專門做飯的人,肯定也能跟著沾光,但是在以前,夥夫肯定是沒有主人胖,否則就認為你偷吃東西,會把你趕走的。
雖然現在人都以瘦為美,特別是女人更是巴不得自己一陣風都能吹走,但是有句話叫「女人胖是男人的財富」,其實在以前,根本沒有人會去減肥。要有一個家庭有沒有錢,從他老婆的身材上就能看出來,如果瘦的只有幾十斤,那肯定是生活條件差,整天粗茶淡飯才瘦成那樣了。
所以以前人在找對象的時候,都喜歡「五大三粗」的男人,包括女人也是一樣,前些年經常聽農村人調侃別人:看他媳婦身小力薄,連一袋糧食都背不動。連女人都要幹體力活,更何況是男人呢?所以「五大三粗」才是以前好男人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