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吃素」這一話題,
大家多多少少都能
說出自己的一些體會與心得。
有的人因為吃素,
自身的糖尿病、三高等
得到了有效緩解,
有的人因為吃素
內心變得柔和且慈善。
有人是因為信仰,有人是為了給父母祈求健康,有的是為了還願,也有人是為了瘦身,還有人是為了環保,或從人道主義的角度出發,我們不僅吃素的原因、理由不同,其實大家所吃「素食」類別也不太一樣。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關於吃素的分類等話題,常有網友後臺留言如下:● 1、該如何定義「食素」?「食素」的標準是什麼?● 3、常聽人提起「蛋奶素」,「蛋奶素」具體指什麼呢?面對網友的諸多問題,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五種常見的食素分類。這樣無論日後你是外出吃飯,還是堅守五戒,都能更加清楚的知道該如何正確地認知、選擇素食及該安排自己的素食餐譜了。
所以吃純素的人,不吃肉類、魚類等動物製品,也不吃從動物而來的奶類和蛋類。食物的烹調過程中也不摻入動物油脂或者由動物油脂製成的調味品等。要求更嚴格的人,也不使用皮包、皮鞋,不穿皮草、羽絨服等動物制飾品衣物等,以不殺害生命為生活準則。純素是最嚴格的素食飲食規範,其它素食種類則是根據素食者的自身實際情況而定的。
與純素不同,吃五辛素的人可以吃上文提到的蔥、蒜、韭菜等五辛類植物。一般非因宗教原因選擇吃素的人,選擇吃五辛素的會比較多。因為這些食物的味道層次更加豐富,口味更加寬泛。一般英文所說的vegan,除非是特別指明有佛教戒律要求,那麼大體上都屬於五辛素這個類別。此外,根據佛教經典,蔥(包括青蔥和其它蔥類)、蒜(包括大蒜、小蒜、蒜苗)、韭菜、薤和興渠(包括洋蔥和蔥頭)等五類辛香調料食物屬於五葷菜,又稱作五辛植物,帶有刺激性的味道和濁氣,會讓人性情暴躁,諸天善神也不喜此味道,從而將會遠離護持此人,因此修行的佛弟子們宜儘量不食用。註:姜、花椒、辣椒,雖然也是辣口的調味料,但是不包括在五辛之內,喜歡吃辣的素食主義者們不用擔心。但也不可過於貪戀辣椒的味覺,因為佛教的本懷是望我們能夠少欲知足,調心解惑,如果放下了對五辛的執著,反而提起更多味覺欲望,也是不明智的。此外,香菜亦不在五辛之中。和純素不同的是,吃蛋奶素的人可以吃蛋類和奶製品,包括雞蛋、牛奶、奶油、芝士等。吃蛋奶素,對於食物的選擇會則更加廣泛,尤其對於喜歡甜點的人來說一般會選擇吃蛋奶素。蛋奶素還可以細分為只吃奶製品不吃蛋的奶素,以及只吃蛋不吃奶製品的蛋素,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對於吃純素者來說,一般不會選擇吃雞蛋,無論此雞蛋是否為受精卵(有無生命),吃純素者都不會選擇去吃。即使是無受精卵的雞蛋其肯定也不屬於素,而為葷食。對於吃素的人,有時候在外用餐找不到素食餐館,或者無法找到純素菜,只好選擇鍋邊素,在葷菜中選擇非肉類食物來吃,或者根據能吃的素食種類決定,可能其所吃素食的烹調過程會沾染到葷食。一般一家人有人吃素,有人不吃素,但他們選擇同時尊重這兩種飲食習慣,或有不方便單獨做素食之人,會選擇吃鍋邊素。選擇方便素或者鍋邊素的目的,是讓自己方便,也是讓他人方便。對於尚未吃純素的人來說,方便素可以作為漸進素食的過程,可先從鍋邊素開始,逐漸遠離肉食,直至達到全素的狀態。成就素食的習慣並不容易,可能需要長久的堅持、願心與外在環境條件的支撐。如果因為一時方便破例,而最終放棄素食,就不好了。如果因工作或家庭的限,實在沒辦法食素,或只能默默堅持食素,這時可選擇方便素,以便不造成對自己與對他人的困擾。相信通過今日的介紹,大家對於食素的種類也有了大致的了解。除非是信仰要求,一般自發吃素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的方式方法來吃素。
在這個講究營養均衡的社會,食素者更要注意營養均衡地攝取素食。素食食物營養豐富,其實並不會使食素者因為吃素而造成營養不良,但是如果因為怕麻煩而飲食種類過於單一,就可能會出現特定營養物質缺乏的問題。不正確的吃素=慢性自殺!這份超專業素食指南,讓你吃素不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