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做的好就學誰,靠著這個簡單樸素的思路,有創業者通過在三四線城市,模仿大公司的模式,找到了一條成功創業的捷徑。
十年前,有位在星巴克工作了一年的創業者,決定回家創業。
第一次創業失敗後,他覺得是因為自己在這個方向沒有經驗,一切都需要從頭摸索。
他有星巴克的工作經驗,而他所在的城市當時還沒有星巴克。
這位創業者突然有了靈感,為什麼不模仿星巴克的做法,開一家咖啡店呢?
於是他找了幾個合伙人,建立了自己的咖啡品牌,搭建起星巴克那樣的夥伴文化和運營體系。
從品牌形象、夥伴服務、運營體系,各個方面都借鑑星巴克的模式和做法。
用這個方法,他的咖啡店很快在當地大獲成功,一口氣開了好幾家店,拿到百萬級的融資,成了當地第一個連鎖咖啡品牌。
小城市房租成本、人工僱傭成本低,只要選址合適、人員薪資把控好,加上借鑑模仿星巴克的成功經驗,自然成功率大增。
這位創業者開了4家門店,生意好的店年營業額達到120萬,利潤接近20萬。
因為學習星巴克,這位創業者開店之初就有連鎖開店的想法,所以一開始,他就有強烈的品牌意識。
然後他開始模仿星巴克的服務,提升用戶體驗。
很多人喜歡去星巴克,是因為在星巴克感覺很舒服。
星巴克員工會叫出老用戶的名字和口味,經常給用戶一些小驚喜。
於是這位創業者也把服務細節做到極致,很多地方都是直接學習星巴克的做法。
這家咖啡店也像星巴克一樣,有專門的熟客登記本。
本子上會記下老客戶的名字和口味,習慣什麼時間來,甚至會拍一張合影,貼到店裡的牆壁上。
星巴克員工對顧客做出關懷的行為時,會有直接獎勵,這家店也照搬。
比如雨天有人進店,員工主動遞上紙巾這樣的行為,會被店長念出來當眾表揚,並發給員工一張小卡片。
小卡片集齊5張之後,還有徽章作為鼓勵,不斷強化、促進服務意識的提升。
星巴克有師傅帶徒弟的制度。
這家咖啡店也一樣,師傅不但會教徒弟各種操作,還會把熟客介紹給徒弟。
在人員管理上,這家店也學習星巴克的做法。
在價值觀相同的基礎上確立招聘標準,從考核打分到薪酬把控,都有一套完整的流程。
新員工會有一周的試工期,店長和所有員工都會對他打分。
考察他做事是不是積極、看到別人需要幫助會不會主動、態度是不是向上等等。
只有所有員工一致認可,才可以入職。
當然不能光是複製模仿星巴克,複製模仿只是第一階段。
然後這家咖啡店開始尋找自身特長和特色,不斷迭代,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這家咖啡店經過了早期對星巴克的照搬階段,逐漸在咖啡豆烘焙程度,手衝和拉花等工藝上,形成差異化風味和自己的特色。
這樣即使星巴克來到當地開店,也不會對這家店的生意造成致命衝擊。
這位創業者成功的邏輯在於,借鑑星巴克的模式,搭建自己的體系,在小城市降維打擊。
這是一種可以學習複製的通用創業思路,能夠運用在各個行業,是一條可以批量生產老闆的創業捷徑。
用這個思路最多的是網際網路行業,中國IT網際網路企業都源於對國外同類企業的跟隨複製。
比如微信之前有kik和talkbox,新浪微博模仿了twitter,攜程是模仿美國在線旅遊網站Expedia,美團模仿了groupon,校內網,也就是後來的人人網模仿了facebook。
許多通過模仿起家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在發展中都很快超過了最初的模仿對象,反過來成為國外公司模仿的對象。
賈伯斯談及蘋果的成功時,引用過畢卡索的名言:「優良的藝術家抄襲, 偉大的藝術家偷竊。」
賈伯斯說當我們剽竊別人的卓越的創意的時候,從不覺得羞愧。
有很多人想創業,又不知做什麼,在苦苦尋找創業方向。
也可以像今天介紹的這家咖啡店一樣,在三四線城市複製模仿那些成功的大公司的做法。
在學習模仿的基礎上,逐漸改進和迭代,形成自己的特色。
這一定能讓創業者少走很多彎路,進一步提高創業成功率。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富日記原創,如轉載請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