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推廣山竹果種植 打造名優水果品牌

2020-11-25 海南日報
  ■ 本報記者 易建陽

  「目前,全國已經投產的最大山竹果基地就在海南五指山市。」五指山市分管農業的副市長李永銘對此頗為自豪,他說,該山竹基地位於五指山市毛道鄉,面積達300多畝,已經掛果多年。

  海南在上世紀60年代曾試推廣種植山竹,但由於技術和品種落後,山竹種植面積逐年減少,五指山市毛道鄉的全國最大山竹基地也瀕臨倒閉。2011年,陳華鋒到毛道鄉掛職副鄉長後,決心將山竹基地盤活。他和父親陳龍飛總結出一套肥水管理、催花保果新技術,使山竹產量大幅提高,實現年產值100萬元,山竹基地最終「起死回生」了。

  「五指山山竹果通過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我們在山竹基地設立檢測室,建立一套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陳華鋒說,五指山的山竹果在市場上每斤可以賣到30元左右,五指山四通山竹果基地正在申請有機食品認證,提高山竹果的品質是他們不斷的追求,這也是五指山山竹果價格賣得高的重要原因。

  據了解,目前,五指山市山竹種植面積700畝左右,掛果面積350畝,隨著政府扶持力度加大,種植面積還在不斷增加。

  (本報五指山12月9日電)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30餘種熱帶水果「移民」海南
    本報海口5月14日訊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吳天奧)尖蜜拉、菲油果、冰激凌果、澳洲手指檸檬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將熱帶名優水果裝進市民的「果籃子」
    、澳洲、南美洲等地區的熱帶水果品種,如今正漂洋過海「移居」到位於海南的新家——桂林洋國家熱帶農業公園和海南農墾科學院保亭熱作所。  2017年10月,海墾控股集團制定了熱帶水果引進推廣項目實施方案,擬在熱帶、亞熱帶區域,引入至少20個左右「名、優」熱帶、亞熱帶果樹樹種,30個—50個優良品種,並決定由海南農墾科學院具體負責項目實施。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海南農墾科學院已引進種植35種新品種熱帶水果。  「每個新品種,從引進培育、試種到真正推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短則兩三年,長則十年八年。」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情 赤誠心 芒果甜
    日前,海南日報記者來到位於陵水黎族自治縣英州鎮高土村的芒果生產示範基地。800多畝果園果香瀰漫,一顆顆蔥蘢的果樹上掛滿沉甸甸的芒果。趁著天氣晴好,數十名工人採摘、理果、裝箱,忙得不亦樂乎。  不遠處,還有一群果農正圍著一位「農藝師」模樣的男士傾聽講解。「這是『紅金龍』,俗稱彩虹貴妃芒,是芒果中的早熟類單胚種,4年能掛果,一株樹產量可達50斤以上。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水果「嘗新記」
    海南被譽為全國人民的「果盤子」。尤其在冬春季節,當省外水果還未大規模上市,海南的菠蘿、蓮霧、芒果、百香果、木瓜等水果已在各地的超市、市場上展露身影。然而,近幾年,隨著氣候變化、農業技術的發展和全球熱帶地區更多農產品供應國內,海南水果的這種「先發優勢」正在逐漸喪失。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花一果一世界 農旅融合能生金
    項目現場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墾區2019年省重點項目,萬泉花果文化旅遊區項目去年5月正式開工。  項目位於原東紅農場場部及周邊生產隊,起步區規劃用地3500畝,主要分為熱帶花果觀光園、世界名優熱帶水果示範基地、花果世界風情旅遊度假小鎮和萬泉花果共享農莊等四大主題。項目以「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理念進行建設。
  • 海南日報數字報-澄邁: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徑
    發展特色農業 擴大品牌效應  12月,正值澄邁福橙開摘上市之時。澄邁縣農業局統計數據顯示,該縣目前種植福橙8000多畝,截至11月底掛果面積2500畝,產量同比增長約40%。  福橙剛上市,許多果園已接到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記者在澄邁街頭看到,大大小小的水果攤上,果實飽滿的福橙吸引著消費者的眼球。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我省椰子種植推廣難 進口椰子也解不了「渴」  海南椰子種植總面積僅60餘萬畝,年產椰子約2.4億個,而我國每年需從東南亞進口椰子約25億個,椰子產品加工原料基本靠進口,卻仍然供不應求  8月18日清晨,萬寧市禮紀鎮蓮花村老羅村民小組,54歲的椰子種植大戶羅世傑領著收購商在他的椰子園採收椰子。
  • 海南日報數字報-品牌百花齊放 碩果百姓共享
    12月14日,在2019年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以下簡稱冬交會)現場,來自河南的客商李獻偉走進瓊海館內,邊走邊看,不時用手機記錄下自己看中的產品。  在今年冬交會上,瓊海市精心組織100多種優質特色農產品參展。榴槤蜜、五指檸檬、番石榴等水果以及瓊海油茶、鹹水鴨蛋、生態大米等眾多品牌農產品集中亮相,吸引了不少像李獻偉這樣的外地客商前來洽談合作。
  • 海南日報數字報-培育精品示範區 打造品牌農產品
    海南急需建立健全農業標準體系,加快先進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以農業標準化推進農業現代化,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市場競爭力,逐步建立農業標準化示範、培訓、推廣體系,拓寬示範領域,擴大實施標準化生產面積,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脫貧奔小康。」
  • 海南熱帶水果新說
    菠蘿、蓮霧、木瓜、芒果、百香果……一年四季,琳琅滿目的新鮮水果從地處熱帶和亞熱帶的海南出發,走上全國各地人們的餐桌。在世界名優花果示範基地,工作人員抱起30多斤重的非洲楊桃南瓜。  在世界熱帶水果之窗,神奇的水果還有很多。海南日報記者到訪當天,恰逢一個非洲楊桃南瓜成熟。這個南瓜有30多斤重,一人抱起就被擋住了半個身子。  這種從奈及利亞遠道而來的瓜果,有和楊桃非常相似的綠色稜狀外觀,打開之後,果實又和南瓜類似。「人們主要吃它的果仁。」
  • 海南日報數字報-嶺南嘉果話枇杷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時至11月初,正是嶺南嘉果枇杷花開的時間。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農貨「出圈」
    海南日報記者注意到,在今年天貓「雙11」新品牌熱賣榜中,「李子柒」農產品品牌排名躍居第三。在李子柒天貓旗艦店,一款速食螺螄粉成為爆款,月銷售量超90萬單。  「很多年輕人喜歡買李子柒牌農產品,它所代表的是綠色健康、田園鄉愁。」
  • 身為海南人,這麼多水果你未必叫得出名→
    菠蘿、蓮霧、木瓜、芒果、百香果……一年四季,琳琅滿目的新鮮水果從地處熱帶和亞熱帶的海南出發,走上全國各地人們的餐桌。在世界名優花果示範基地,工作人員抱起30多斤重的非洲楊桃南瓜。該基地正在打造的世界熱帶水果之窗項目,是瓊海市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的重點項目,也是全省最大的世界熱帶水果新品種聚集地。這些水果到底長什麼樣?吃起來是什麼口感?
  • 非洲楊桃南瓜、手指檸檬……身在海南,這麼多水果你見過不?
    該基地正在打造的世界熱帶水果之窗項目,是瓊海市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的重點項目,也是全省最大的世界熱帶水果新品種聚集地。這些水果到底長什麼樣?吃起來是什麼口感? 你不知道的海南水果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顆咖啡豆的涅槃重生
    大豐咖啡產業集團總經理李豫坦言,「品牌強墾」戰略的實施,讓母山咖啡找到了方向。「在做宣傳推廣的時候,我們一直堅持把海南農墾的標誌放在前面,海南農墾本身就是一塊有公信力的金字招牌。」  而實際上,這正是海墾控股集團品牌文化建設的重點:以核心品牌「HSF」為支柱,以特色產品品牌為支撐,樹立海南農墾母品牌和著名子品牌「1+N」的品牌發展模式,通過母品牌的打造、子品牌的宣傳,形成以「海墾」品牌統領,母子聯動、互為支撐、協同發展的品牌體系。  品質為先  發力打造全產業鏈  一個品牌,要想形成一定的知名度,還需要一定的曝光度。
  • 海南日報數字報-與口味王共同打造特色檳榔產業品牌
    )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現場,萬寧市舉行「天下檳榔看海南 海南檳榔數萬寧」為主題的檳榔推介會,同時與湖南口味王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萬寧特色檳榔產業品牌。  活動現場,萬寧播放以「小檳榔、大產業,小青果、大民生」為主題的檳榔宣傳片,展示萬寧發展檳榔產業的生態資源優勢、投資環境優勢,以及從開創檳榔青果時代,到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再到加快富硒檳榔產地認證,打造富硒檳榔品牌,做大做強檳榔產業的十餘年曆程。  目前,我省檳榔種植面積156萬畝,收穫面積約100萬畝,常年鮮果產量達76萬噸,乾果產量約18萬噸。
  • 深讀| 楊桃南瓜、馬梅果、黃金甜檸檬……海南神奇水果你知多少?
    楊桃南瓜、馬梅果、黃金甜檸檬…… 從世界走向海南,從海南走向世界  熱帶水果新說  在世界名優花果示範基地,工作人員抱起30多斤重的非洲楊桃南瓜。  菠蘿、蓮霧、木瓜、芒果、百香果……一年四季,琳琅滿目的新鮮水果從地處熱帶和亞熱帶的海南出發,走上全國各地人們的餐桌。
  • 海南日報數字報-鍛造海南咖啡真味道
    文\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儘管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海南咖啡便名聲在外,盛名之下的海南咖啡產業
  • 海南日報數字報-榴槤蜜: 海南人都不一定知道的水果
    十幾年前,我國臺灣地區首先從馬來西亞引進,最終獲得成功並得到推廣,市場效益非常好。大概五年前,臺商又從臺灣引進榴槤蜜到海南瓊海試種,獲得成功。目前,海南瓊海、三亞、樂東等地有部分地區種植。」  一般而言,榴槤蜜種植,以肥沃疏鬆的粘質或砂質土壤為最好。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海:農特產品聲名鵲起
    除了雞屎藤粽,瓊海五色粽、靈芝雞粽、黑豬肉粽等名優農特產品也通過持續創新產品,不斷更新產品載體,在海南乃至全國的農特產品市場上聲名鵲起。  A  持續創新 產業添活力  出生於瓊海的李會革是海口馨藝飲食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也是他最先探索將雞屎藤這一海南常見植物融入海南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