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補充蛋白質得吃這種魚,做法簡單,吃到最後連湯都不剩
黃花魚是老百姓最熟悉、也是經常吃的一種海洋魚類。白白的蒜瓣肉肥美細嫩,而且富含大量優質蛋白質,是一種性價比很高的大眾食材。現在三高患者越來越多,甚至不少兒童也出現在了三高的行列中。更多人已經意識到健康飲食的重要性:減油減糖,同時補充更多優質蛋白成為大家在飲食上的新追求。
尤其是抵抗力相對較低的老人和孩子,補充優質蛋白質,增強自身免疫力更加重要。魚蝦脂肪含量低,蛋白質含量高,是除雞蛋牛奶之外最好的優質蛋白來源。俗話說「四條腿不如兩條腿,兩條腿不如不帶腿」。
這道紅燒黃花魚雖然經過炸制,但魚肉並沒有吸收很多油脂,黃花魚刺少肉嫩,最適合老人和孩子食用,濃濃的湯汁吸收了魚肉的鮮甜,與軟糯的白米飯是絕佳搭配,再配上肥美的蒜瓣肉,我家孩子一眨眼就吃掉一大碗。
紅燒黃花魚
食材:大黃花魚、蔥、姜、蒜、料酒、生抽、米醋、白糖、鹽
烹製方法:
1.黃花魚去內臟後清洗乾淨魚腹中的黑膜,在魚身兩面輕輕打上花刀,花刀不要太深,尤其是在魚肚子的位置,否則炸制時很容易碎掉。用料酒、蔥姜和少量鹽醃製半小時。
2.用廚房紙巾將魚身上的水分儘量吸乾,防止在炸的過程中油花飛濺。炒鍋中油燒至六、七成熱後小心地放入黃花魚炸制,炸到兩面金黃後盛出備用。寶媽全家喜歡吃焦香一些的,所以炸的時間長,魚比較幹一些。
炸魚看油溫的小竅門:炸魚的時候油溫是關鍵,油溫不夠魚下鍋後魚皮會立即粘鍋,魚肉也很容易碎掉,無法炸出兩面金黃的完整魚形。寶媽以前總掌握不好油溫,後來無意間發現個小竅門,以後炸魚不再是問題了。把一個蝦片放在油鍋裡,如果立刻膨脹起來,並且不會炸糊,說明此時的油溫正合適。
3.調製碗汁:按照料酒:生抽:米醋:白糖為1:2:1:1的比例調製碗汁,加入少許鹽後再用適量清水稀釋。白糖的量根據個人口味習慣適當調節。
4.炒鍋中放少許底油,把蔥姜蒜片爆香,倒入調好的碗汁,大火燒開。
5.放入炸好的黃花魚,中火燒制大約十二、三分鐘。燒制過程中不時地在魚身上淋上湯汁,確保魚身兩面都能很好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