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魚是我國淡水魚戰鬥力最強的魚類之一,而食人魚則是南美洲淡水魚中最兇猛的魚類之一。那麼,這兩種頂級的猛獸(魚)的對決一定大有看頭。但是,兩種魚一種在我國,一種在南美,現實中,兩種魚是沒有可能野外相遇的。所以,我們先來簡單地看一下兩種魚的基本數據和習性。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食人魚
食人魚這個名字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作為一種南美獨有的魚類,雖然我們許多人在現實中沒有見過它,但是你一定在網上或者是影視作品中看到過這個滿嘴利齒的「小怪獸」。在許多的影視作品中,食人魚的破壞力甚至超過了鯊魚,它們能在極端的時間內將動物解體,類似於沙漠行軍蟻在影視作品中的破壞力。那麼,真實的食人魚真的如此強悍嗎?
食人魚學名食人鯧,野生個體常見於南美的亞馬遜流域中。在原產地,食人魚有著超過60個不同的亞種,其中大部分為雜食性的,這類的食人魚以水生植物和其他魚類為食,性情相對溫和,而肉食性的食人魚僅佔一小部分,比如紅腹食人魚、胭脂食人魚等等,這些純肉食性的食人魚都有著共同的特徵,那就是一嘴的倒三角形鋒利的牙齒。
在所有的食人魚中,以胭脂食人魚最為兇猛且體型最大,成年後平均體長長達30公分左右,而像紅腹食人魚的平均體長則在20公分左右。作為一種群居性的肉食性魚類,胭脂食人魚的食物有兩個來源,一個是水中的其他魚類和生物,一個則是意外落水的動物。
在捕食獵物時,胭脂食人魚會一擁而上,用自己尖利的牙齒咬住獵物的身體,然後利用旋轉身體將獵物的肉整塊的撕下,因此,即使是大型的動物意外落水,遇到成群的胭脂食人魚僅需要十幾分鐘,就會剩下一具白骨。不過值得一提是,無論是哪種食人魚,它們群居是為了更好的捕獵食物,當落單時,食人魚通常表現得非常的膽小。
黑魚
黑魚是我國淡水魚中最兇猛的魚類之一,之所以說它是「之一」,是因為成年的黑魚比起成年的鱤魚來說還是要遜色一些,並且從某種程度上說,鱤魚是淡水中黑魚的唯一天敵。
儘管如此,能夠成為淡水魚戰鬥力第二位的存在,黑魚的兇猛也是出了名的。作為一種純正的肉食性魚類,黑魚不但會以同水域中的其他魚類為食,它們甚至會攻擊並吃掉比自己體型小一些的同類。
一般情況下,成年黑魚的體長都在20公分以上,最大體長超過了80公分,而一條20公分長的黑魚就能一口吞下10公分長的其他魚類。
值得一提的是,黑魚捕獵的獵物大都小於自身體長的三分之二,而且大都以細長型的魚類為主。
最兇猛的黑魚能不能打過最兇猛的食人魚?
雖然食人魚長著滿口的尖牙,而且異常的兇猛,但是我認為,一條最兇猛的黑魚咬死一條最兇猛的食人魚還是沒有問題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三。
01 體型對比
既然都選兩種魚中最兇猛的,那就是最大的黑魚與最大的胭脂食人魚的對決了。但是,最大的黑魚體長超過了80公分,體重接近10公斤,而最大的胭脂食人魚最長也不超過40公分。
所以,最大的黑魚的體型是胭脂食人魚的一倍多,在這種巨大的體型差下,黑魚有著獵殺食人魚的能力。
02 習性對比
在野生環境下,黑魚是「獨居的王者」,它有著極強的單兵作戰能力,而食人魚固然兇猛,但是它們擅長群居,在落單時通常是比較膽小的。所以,一條黑魚遇到一條落單的食人魚,顯然黑魚在氣勢上就已經贏了,更不用說黑魚有著絕對的體型優勢了。
03 「武器」對比
雖然黑魚在進食時大都是吸入式,但是它的嘴巴中可是有足夠多的尖利的牙齒的,這一點相信許多抓過黑魚的都知道,它們是會咬人的,因此,食人魚尖利的牙齒的優勢就不明顯了。
總結
黑魚和食人魚都是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在現實中,它們想要相遇唯一的機會就是被人為地放到一個水族箱裡,而且這種實驗,也不是最兇猛的黑魚與最兇猛的食人魚之間的較量。
通過上面我們對食人魚和黑魚的一些簡單的了解我們可以看出,最兇猛的黑魚無論是從單挑的戰鬥技巧上、氣勢上、還是個體大小上都有著明顯的優勢。所以,我認為最兇猛的食人魚和黑魚的對決,黑魚是最終的勝者(僅限於單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