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高粱》中人們喝的什麼酒,它為何能得到莫言喜愛

2020-12-17 曰酒

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著實又大火了一把,要說他寫的最著名的小說,應該是《紅高粱》。

《紅高粱》是莫言在1986年於《人民文學》發表的中篇小說,在當時就引起中國文壇轟動。這篇小說以民間視角講述一群普通人的抗日故事,其中最讓我心心念念的,就是單家的「三十裡紅」酒,好喝到讓日本人都嘴饞不已。

電視劇版《紅高粱》中,師傅羅漢發現單家三十裡紅品質極高,但沒有釀酒秘方,而是在釀造時加入鹼。且不說加入鹼會不會提升酒質,但那時的老酒無一不是好酒。

說起這三十裡紅酒,它的原型莫言喜愛的「紅高粱燒鍋酒」。紅高粱燒鍋酒來頭很大,它是我國歷史上最早有文字記載的高粱酒。2003年,陝西出土二十多件青銅器,上面記載了紅高粱燒鍋酒的歷史:早在3000多年前,單家釀造的紅高粱燒鍋酒已經是專供朝廷重臣享用的美酒。

這厚重的歷史,莫言喜歡上這款酒,最好把它寫入小說《紅高粱家族》中。在姜文主演的《紅高粱》電影中,「三十裡紅」酒貫穿它的始終,不僅普通百姓愛喝,便是歷史中無數朝代的達官貴人專用好酒。

高粱是釀造三十裡紅酒的主要原料,以高粱為原料釀製白酒有700多年的歷史,現在又被稱為白酒或燒酒。

俗話說,「好酒離不開紅糧」,高粱籽粒中除含有釀酒所需的大量澱粉、適量蛋白質及礦物質外,更主要的是高粱籽粒中含有一定量的單寧,紅高粱燒鍋酒具有酒體醇厚、香氣悠久、味醇厚、口感清香綿長,各味諧調的風格。馳名中外的汾酒、五糧液、茅臺酒等名酒都是選用高粱做主料或佐料釀製而成的。唐代詩人白居易有詩:「荔枝新熱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

當然,在《紅高粱》中,這款高粱酒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它既是劇中人物惦念的好酒,也是高密東北鄉人血性的象徵。「三十裡紅」度數很高,成品多在70°左右,甚至有80多度的,是純正的烈酒,因此《紅高粱》中說用高度酒做炸彈。

正如《酒神曲》唱的那樣:「九月九釀新酒,好酒出在咱的手,好酒。」各位覺得這個高粱酒好喝嗎?它有沒有勾起你肚子裡的饞蟲呢?

歡迎關注曰酒,每日分享酒圈的有趣故事。

相關焦點

  • 莫言與電影《紅高粱》拍攝秘聞:高粱 酒 女人
    本文單談莫言與電影《紅高粱》。莫言在外工作30餘年,與家鄉有扯不斷的情結,正如他在《紅高粱》中所寫:「我對高密東北鄉極端熱愛……生存在這塊土地上的我的父老鄉親們,喜食高粱,每年都大量種植。八月深秋,無邊無際的高粱紅成汪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輝煌,高粱悽婉可人,高粱愛情激蕩……一隊隊暗紅色的人在高粱棵子裡穿梭拉網,幾十年如一日。」家鄉的風土人情、一草一木讓他魂牽夢繞。
  • 《紅高粱》中的酒居然是因為這樣東西才如此出名……
    」看過莫言先生《紅高粱》的讀者都應該記憶深刻的就是戴鳳蓮和餘佔鰲家的高粱酒,味道醇厚豔壓群芳,名滿九州十八縣,幾乎壟斷了當時的市場。可是一開始並不是這樣的情況。但是正如莫言描述的那樣,單家父子在經營時所出產的酒味道並不差,但絕對沒有後來經過改良以後的芳醇和蜂蜜一樣甘飴的回味。而這就是餘佔鰲家的家傳秘方了!
  • 什麼狗道?是人道——莫言《紅高粱》中,張藝謀拍不出的1個故事
    關於莫言的這部小說《紅高粱家族》,相信大多數人,都是最先從張藝謀的電影知道了《紅高粱》。電影裡餘佔鰲和九兒在高粱地裡的野合,屠戶被日軍所逼而去剝人皮,還有瀰漫著血紅色的氛圍……都給當年的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 莫言曾是第一代農民工 《紅高粱》歷史確有其事
    [導讀]歷史的真相往往有很多是被遮蔽的,莫言跟他的前輩作家不同,在他的作品中,呈現出了另外一副圖景……歷史的真相往往有很多是被遮蔽的,莫言跟他的前輩作家不同,在他的作品中,呈現出了另外一副圖景……近日,莫言的重要研究者、《收穫》文學雜誌社編輯部主任葉開做客廣州
  • 《紅高粱》:九兒的傳奇人生
    但其實知名度廣的就只有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上映後,引起了國內外觀眾的廣泛關注。張藝謀可以說與莫言先生結下不解之緣,也可以說張藝謀是莫言先生的忠實粉絲,把電影拍攝出來,並且成果得到了觀眾的認可,這對張藝謀來說無疑是極大的鼓勵。
  • 電視劇《紅高粱》山東衛視今晚首播 莫言看完片花潸然淚下
    電視劇《紅高粱》劇照   由山東衛視出品的電視劇《紅高粱》將於今晚全國首播,作為2014年最受期待的電視劇,記者專訪了小說作者莫言先生,講述《紅高粱》從小說到電視劇拍攝的創作歷程與感受。採訪一開始,觀看完電視劇《紅高粱》片段,莫言先生潸然淚下,並坦言自己其實很軟,努力控制,不然沒有辦法做節目。在採訪中,莫言先生還就山東衛視首播《紅高粱》給予由衷的祝福與厚望。  10月14日,正值山東衛視《紅高粱》舉辦首映式,原定參加的莫言先生應中國作協之邀,要出席中央文藝座談會,為此莫言先生再三表示了自己對未能參與首映式的歉意。  談到獲諾獎之後生活上的變化。
  • 高粱為什麼這樣紅——電視連續劇《紅高粱》簡析
    當年播放之初,把個《紅高粱》作足了「造勢」文章。除此之外,還衍生出一部「副產品」——9集大型系列真人秀紀錄片《高粱紅了》,在電視劇首播前大談拍攝花絮,一味推波助瀾,吊足了人們的胃口。為了追求「名人效應」,他們還把莫言的女兒管笑笑(這次觀看才發現是「首席」編劇)和餘佔鰲的扮演者朱亞文請上銀屏,與莫言的二哥管謨欣 「兩唱一合」,搞了22期脫口秀節目——《笑看紅高粱》,在當晚電視劇播完後,沒完沒了抖落起莫言陳芝麻爛穀子的事。
  • 以《紅高梁》震動文壇 莫言用靈性激活歷史,弘揚民族精神
    《紅高粱》以自由不羈的想像,汪洋恣肆的語言,奇異新穎的感覺,創造出了一個輝煌瑰麗的莫言小說世界,也使當代戰爭小說面貌為之一新。它不僅為莫言後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埋下了伏筆,也為當代中國文學走向世界打了先鋒。「咱們高密東北鄉有這麼多素材,你為什麼不寫,偏要去寫那些你不熟悉的事?」
  • 毛尖談周迅版《紅高粱》:莫言哭了,高粱黃了
    《紅高粱》一開頭,九兒的娘給賣了,然後娘上吊祖屋轉手,她自己剛跟心上人海誓山盟完,就被土匪花脖子劫上山,轉眼卻讓餘佔鰲背走了……這是60集《紅高粱》中,九兒出場時候的命運,兩個小時,換了三個男人,完全是《貓和老鼠》的節奏,生生死死恩恩愛愛,全憑臺詞提示。迅哥兒第一集是《桔子紅了》的秀禾,一個轉身成了《射鵰英雄傳》的黃蓉。
  • 陳年《紅高粱》,醇了還是變味了?
    從來沒有一部電視劇能像《紅高粱》這樣,在創作之前就同時有了小說和電影這兩個版本的珠玉在前——原著作者莫言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電影是柏林金熊獎獲獎影片,兩座高峰橫亙在前,對後來者而言簡直不可逾越。而另一層面,酒越陳越醇,如果一壇高粱酒放十幾年會變得更香醇,那麼作品放十幾年再拍也會有更多新意,因為當下的創作人員,詮釋一部近30年前的作品,會有很多新的發現。如今終於改編成電視劇了,會用像看電影一樣的心態對待電視劇嗎?莫言表示還是過去那種心態,但關注度更高,「畢竟《紅高粱》有前面的電影作為紀念碑矗立在前。
  • 莫言《紅高粱》:九兒的崛起之路,是敢於遠離毫無用處的丈夫
    莫言筆下的女人總是能成為男人那樣的豪情英雄,比如《豐乳肥臀》中,「母親」不堪其辱和不同的人生下八胎女兒,照樣堅強地活著,最後成為高密東北鄉各族勢力的「丈母娘」。當然在莫言的代表作《紅高粱》裡,裡面的主人公之一九兒,也是一個敢作敢當的女中豪傑。但九兒成年的時候還是一個懵懂的農家女孩,對世界一無所知,只是理想嫁給一個說文解字,知冷知熱的丈夫。這和所有女孩的理想一樣,但是平平淡淡的九兒也有一股較別人不一樣的倔強,這股倔強使她面對第一任男人的時候,表現出了人生第一次勇敢和決絕。
  • 2019舞劇《紅高粱》濟南站門票_演出信息及詳情介紹
    生為茁壯耐活的高粱,在貧瘠的土地上依然能活出自我;死為豪情萬丈的烈酒,激蕩出熾熱的輓歌,這就是紅高粱,這也是莫言筆下《紅高粱》的故事。關於《紅高粱》觀眾們肯定不陌生,它以抗日戰爭及20世紀三四十年代高密東北鄉的民間生活為背景,講述了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恩怨情仇、國難家恨的故事。由於戲劇感十足,曾被改編成電視劇、電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張藝謀導演的影片《紅高粱》。
  • 麥家稱中學生閱讀莫言可從《透明的紅蘿蔔》開始
    第一次讀莫言 從哪本書開始  連日來,「莫言熱」席捲全國,平時很少讀書的人如今也開始關注文學,讓閱讀莫言成為一種時尚。曾調查顯示:2011年我國人均讀書僅為4.3本,是世界人均讀書最少的國家之一。網友「單兵掘進」就感慨:雖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他個人的榮譽與成功,但是如果能激起全民讀書就是最大的社會意義。
  • 張藝謀首談《紅高粱》選角,決定選鞏俐時為何說出「更有味道」?
    張藝謀首談《紅高粱》選角,決定選鞏俐時為何說出「更有味道」?一般在了解一部電影時,往往知道電影的情節和演員的陣容,而卻忽略了導演,在娛樂圈中也是一樣,往往明星的身價都可以碾壓導演也更加賺錢,然而即使我們對於知道的導演遠遠不如了解的明星更多,我們也會知道一些著名的導演如張藝謀、馮小剛、徐克、陳凱歌、陸川等人。而這些導演之中,又以張藝謀成名最早,名氣最大。
  • 《紅高粱》幕後探秘:毛收入超三億 周迅累到想吐
    鳳凰娛樂獨家專訪山東衛視傳媒常務副總魏巍、《紅高粱》總製片人曹平、導演鄭曉龍、編劇趙冬苓以及演員周迅、朱亞文等相關主創,為您揭開這株《紅高粱》成熟背後的耕耘之路。出品方版權不易拿!原著作者莫言沒版權山東廣播電視臺副臺長、山東衛視總監閆愛華在《紅高粱》的整個籌備製作過程中起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穿線作用。
  • 莫言談張藝謀新電影:看哭他這個60歲的老男人
    莫言總結,一部電影能讓人流眼淚是很好的衡量標準,但不是唯一的標準。《歸來》讓他這樣一個60歲的老男人能哭出來,說明影片觸動了他內心深處最痛的地方。  張藝謀  有觀眾問張藝謀:「結尾為什麼要讓陸焉識和馮婉瑜在車站中等待?沒有想過其他的結局嗎?」張藝謀回答說,這個結局,他在兩年半的改編中,從來沒有動搖過。
  • 郭星月高粱情懷 鄉土厚重——我最早接觸的「紅高粱文化」
    對家鄉文化情有獨鍾,喜愛打油詩,曾多次義務為國內外遊客講解莫言舊居裡的故事。諸多文學作品散見於報紙和期刊。曾被高密市委、市政府表彰為《高密市十佳優秀通訊員》,自譽「身居東北鄉,心向黨中央,雖是星一枚,時發月之光。」
  • 《紅高粱》小說和影視劇都很精彩​,莫言卻為什麼突然不火了?
    在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有多少人知道莫言呢?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六年之後,有多少人還在讀莫言的書呢?莫言所代表的文學形式,只是一種小眾的文學。一霎之間莫言老師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中國有莫言,世界有莫言。這是尋常百姓最喜聞樂見的好消息,如同看了一部皆大歡喜的好戲,心裡樂滋滋地,見人就笑,一高興就要談莫言和諾貝爾文學獎。可是現在,幾乎沒有人再去談論莫言和他的諾貝爾文學獎,甚至很少有人會談論文學。
  • 《紅高粱》:不能忽略的彩色旁白
    03第三符號即使在現代社會,人們仍然有主觀的色彩情感。例如,象徵純潔和愛情的婚禮是白色和紅色,象徵空虛,隨性的自由是藍色的,我們都關心顏色的匹配,每個人的心目中中顏色的位置是不同的,因此在電影中,色彩所表達的意義實際上是作者和導演想要傳達的具體意圖。
  • 莫言:椰棗是很美好的食物,營養比紅棗高,還深受健身人士的喜愛
    莫言曾經在2016年的亞洲對話分論壇上,用輕鬆的語調講了關於他和椰棗的故事。莫言說,自己小時候曾在供銷社工作的叔叔那裡第一次嘗到了伊拉克椰棗的滋味,這種甜蜜的味道在他的記憶中"留存了幾十年"。甚至第一次海灣戰爭的時候,他堅決反對的理由就是:怕把椰棗樹打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