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城市自西漢建設已有2100多年歷史,為海南三大歷史古邑之一,是中國著名的僑鄉,是瓊崖革命重要的根據地之一。這裡是中國第四座航天之城,是全國科技進步示範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文化先進市。這裡全年無霜凍,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23.9℃。這裡就是文昌,一個名聲不顯,但是又有諸多光環的一個城市。文昌區別於其他城市,他不像三亞那般椰風海韻、風情經典,也沒有五指山那般峰巒起伏、林木蒼翠、綠山如指。文昌就好像一個安靜詩人一般,低調而又內涵。
文昌近年來也吸引了很多自駕遊去遊玩,真正感受它自身的文化內涵。那麼應該怎麼才能真正地讀懂文昌這個城市呢?如果沒有思路的朋友可以借鑑我的路線,以我的路線為參考加上自身的需求就可以真正地玩好文昌。文昌的著名建築、美食、文化、休閒總體可以分為三個線路。
線路一(市內的孔廟-文昌公園-文南老街-張雲逸紀念館)
這三個地方離得特別近。孔廟供奉的是孔子,一進門就看到一個高高的孔老夫子像。許多莘莘學子都慕名前來參觀,以祈禱自己能像孔老夫子一樣學識淵博,通達天下。
出了孔廟可以去文昌公園悠閒的散散心,這裡沒有經典的景點,也沒有匆匆遊覽的行人,但是卻有舒適的氣候,走在公園裡,感覺全身的毛孔都在貪婪的呼吸,看著周圍的年輕人、老人、孩童悠閒的跳舞、玩耍、相互依偎的低聲細語,聽著不懂得本地語言,一切都像慢動作一般,時間在這裡流逝得格外慢。讓我既新奇,又放鬆。
出了公園駛向文南老街。這是一個很有腔調的老街,是目前海南省古建築留存最多的街道之一。全長400餘米,老街建築跨人行道而建,在路邊相互銜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長廊,這是典型的南洋騎樓建築風格,走進老街好像回到了那個民國的時代。對我而言,風景名勝固然好看,但是擁有著文化底蘊、承載著歷史的建築更讓我嚮往。
走在老街上,周圍的商鋪雖是安靜的等待客人的光臨,但是走在人行道上,那生動的銅塑展示著早期人民的生活情景以及辛勤奮鬥史。腦海裡不由自主的浮現了這裡的早期一定是人來人往的繁榮景象。
在這裡還有當地特色小吃:毛薯、椰子紅糖餈粑、糟粕醋、文昌雞。不過這裡的白切雞是骨頭裡帶有血絲的哦,配上自家做的蘸料。吃上一口的第一感覺是有一點點的腥味,一點點的酸味,一點點的蒜味,還有一點點的甜味。可能這就是白切雞的魅力所在吧。
文南老街之後就是張雲逸紀念館。1992年為紀念張雲逸將軍誕辰100周年而建。紀念館分雙層,飾碧綠色琉璃瓦。正中鐫刻著聶榮臻題的「張雲逸紀念館」6個金色大字。大門和陳列室中間是張雲逸全身銅像,總高8米。傳神的形象盡現其大將風採。基座上面鐫刻著彭真題寫的「張雲逸大將」金字。銅像後面陳列室展出的史料系統地介紹了張雲逸光輝戰鬥的一生。陳列室分上下兩樓,分為三個部分。整個紀念館自成一體,布局嚴謹,館內綠草如白,花木扶疏,環境優雅。
一天的行程,在文昌市內舒心地暢遊,感受歷史文化的氣息。
線路二(東郊椰林-環球碼頭-椰子大觀園-高隆灣)
這條線路,我將東郊椰林和高隆灣放在兩端是因為這兩個地方是日出和日落的觀賞之地。清晨的陽光帶我走進東郊椰林,微風中混合著海水和泥土的味道,這裡才真正叫椰林,海岸邊一眼看不到邊的椰子樹,姿態各異,還有金色的椰子(金椰)。在無人的海邊或乘著微風,聽著海浪行走或和心愛的人坐在礁石上相互耳語,徹底洗去了一身的疲勞。當然有條件的可以配個椰子。
臨近中午,漁人碼頭是一個不錯的海鮮聚集地,這裡海鮮應有盡有,也有海鮮代加工,消費前問清楚後自行選擇亦可。
椰子大觀園感興趣而時間富裕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那裡是一個展示椰子文化的生態景區。
高隆灣面臨浩瀚南海,風平浪緩,水潔沙白,海岸椰林成帶,風景秀麗,水溫宜人。沙灘上有當地居民挖蛤蜊、貝殼,周邊還有免費的躺椅和兒童遊樂設施。高隆灣便被譽為"天然泳場"。因此,日落時分的高隆灣更美。直到夕陽落下,黑夜降臨,方才戀戀不捨結束一天的行程。
線路三(銅鼓嶺):銅鼓嶺是海南一大名山,素有「瓊東第一峰」之稱,主峰海拔338米,伴有18座大小不同的山峰,群峰競秀,層巒疊翠,風光旖旎。站在頂峰,可以眺望月亮灣、淇水灣等風景。登高遠望下的月亮灣比親臨更要來的難忘。
以上只是本人根據自己的感想給出的一點點建議,不一定準確,如有不對歡迎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