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原班人馬再創頂級美食紀錄片,想要吃旗魚也是來之不易!
騰訊視頻最近開掛,國內綜藝口碑榜被騰訊霸榜了,《風味人間》、《奇遇人生》、《一本好書》、《極致中國》等等,做紀錄片的騰訊簡直秒殺了各大衛視啊。《風味人間》由陳曉卿總導演,李立宏配音,小編認為陳曉卿+李立宏=中國最高水準的美食紀錄片。
昨天播完之後,介紹了許許多多的美食,大家可能沒有記住全部,但是大家都對大浪逐旗魚的鏢魚小哥哥印象一定很深。
拍攝旗魚的時候,因為黑潮外移200公裡,洄遊到臺東的旗魚特別少。在拍攝之前,攝製組就擔心如果今年冬天拍不到成功鏢旗魚該怎麼辦,於是提前制定了兩套方案。
第一就是先在冬天拍白肉旗魚,第二就是拍不到就等開春的時候再來拍紅肉旗魚,第三是等夏天的時候拍雨傘旗魚。三種旗魚種類不同,採用的都是相同的鏢漁法。
第一天出海,攝製組在海上飄搖了一整天,都沒有看到旗魚的影子。接下來一連四天,攝製組一隊人在海上精疲力竭,都空手而歸。
大家就很絕望了,不確定的旗魚,第一天沒有收穫,可以再等明天。但這麼多天都過去了,真的不能再等了。畢竟拍攝時間十分緊張,要趕在確定的日期之前保證所有素材的採集,只能和時間賽跑。
大家差不多快要放棄的時候,導演想起之前從臺灣當地的導演那裡聽來的故事:一個研究海洋生物的博士為研究旗魚,需要在旗魚身上安放科研的標誌物。但他一連跟著漁民出海九天,也依然是一條旗魚的影子都沒看到。後來這個博士像漁民一樣,轉而去拜了臺灣的廟,最後竟然真就看到了旗魚。
這種最後關頭,一絲希望也是希望啊!導演就打算試試這個甚至不是方法的方法(這不是迷信,真的只是想做完一切努力再說放不放棄…)。三更半夜,帶領攝製組,跟隨漁民來到當地的廟宇叩拜祈禱。漁民本身就有出海前拜廟的習慣。大家就先後拜了掌管流水的大禹廟和媽祖廟,和當地掌管生靈的萬善廟。萬善廟裡有專門供奉著的旗魚,出海鏢旗魚的漁民每年都會來這裡拜上一拜。
神奇的是,第二天出海,天氣就正是出海釣魚的好天氣。那天海上浪特別大,他們真的看到了旗魚,但鏢魚手沒有鏢到魚。不過這條轉瞬即逝的旗魚卻給了攝製組很大的希望。晚上回到岸上,導演就決定,再等最後一天,成敗在此一舉,如果還是鏢不到,就來年春天再來。
晚上導演又和漁民們去了一座叫山海廟的廟,導演特別喜歡這個名字。後來,據導演說,當時他們攝製組三人面色凝重,拜廟的時候特別虔誠,期望老天能賞大家一條旗魚。
最後一次出海,最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一條旗魚逆浪而上!也就是片中的那條旗魚,鏢魚手兩次出手,終於,鏢中了。要知道,逆浪魚極其罕見,幾乎一年只有一兩次,所以這條旗魚也是來之不易了
大片的既視感,這一段小編看得好緊張。好刺激。洶湧大海上獨立鏢臺的魚手就像一個史詩劇中無畏的英雄。攝影也是帥到爆,感覺這一段可以單獨做成一集,也一樣精彩。第一集的口碑反響真的挺好,良心之作,希望後面7集有更大的驚喜,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