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和沙俄的崛起之路:兩國領土擴張,奠定如今之版圖

2020-12-20 騰訊網

前言

滿清和沙俄有著許多的相似之處。兩國最初都是國小財薄,為了增強國力又幾乎同時走上了擴張的道路。並最終成為18世紀歐亞大陸上疆域最為遼闊的兩大帝國。正是這兩國的領土擴張,也最終奠定了兩國今日的版圖。

回顧兩國的領土擴張之路,我們可以發現,這兩大帝國自從建立時起,就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俄國突破了烏拉爾山脈的限制,進入了廣闊的西伯利亞。而滿清則從遼東苦寒之地一路南下收復了四季如春的臺灣。兩國幾乎同時崛起,一個向東一個向西,創造了一個領土擴張的奇蹟。本文就將帶大家回到那個近乎瘋狂的「擴張時代」。

擴張伊始

較清朝稍早,俄羅斯帝國建立於明朝中期的公元1547年。這一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正式加冕稱帝。伊凡四世登基之後,打擊了貴族封建勢力,建立起了高度集權的獨裁統治。從此,在他的帶領下俄羅斯走上了漫長的對外擴張之路。

1552年,俄羅斯攻滅了喀山汗國。而這場戰爭的勝利也代表著蒙古的力量在此地徹底瓦解,俄羅斯從此成為這一地區的霸主。隨後,乘勝利之餘威,俄羅斯先後攻滅了阿斯特拉罕汗國、大諾蓋汗國和巴什基爾亞,完全佔據了整個北高加索地區。

在逐漸鞏固了北高加索地區的統治之後,公元1557年,伊凡四世率軍翻越了烏拉爾山脈,開始入侵西伯利亞汗國。僅用兩年時間,便將其完全擊敗,至此,俄羅斯帝國的領土面積已經來到了398萬平方公裡。

在伊凡四世帶領俄羅斯大舉擴張之時,當時仍為女真的滿清還沒能完成各部的統一,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公元1583年。這一年清太祖努爾哈赤以十三萬遺甲起兵,用五年時間消滅了渾河部、完顏部、董鄂部等女真部落,統一了建州女真。隨後,努爾哈赤在公元1593年,領導建州女真各部打敗了由海西女真的葉赫、哈達、烏拉、輝發四部落以及蒙古五部組成的九部聯軍。從此稱霸遼東地區。並於十七世紀初,完成了對女真各部的統一。1587年,即將完成統一的努爾哈赤建立了「女真國」,女真族開始以統一的國家形式出現在世界之上。1616年努爾哈赤改國號為「金」,史稱:「後金」,自稱:「覆育列國英明汗」。正式建立起了與明政府對立的國家政權。

公元1619年,後金與明朝之間爆發了第一次大規模戰爭——「薩爾滸戰役」。此戰以後金大勝告終。從此後金得以佔據了東北大部分地區。但即便如此,後金的國土面積也只有區區幾十萬公裡。

擴張高峰

隨著公元1613年,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建立,自伊凡四世去世後一直動蕩不堪的俄羅斯國內再度趨於穩定。羅曼諾夫在伊凡四世的基礎上繼續加強皇權,使得自身權力極度膨脹。在他的鐵血領導下,俄羅斯重獲新生,再次邁開了擴張的腳步。此時的俄羅斯已經佔據了整個西西伯利亞地區,國土面積大幅度增加。但俄羅斯的擴張之路卻一直面臨著一個重大問題。即缺少出海口。儘管俄羅斯北鄰廣袤的北冰洋,然而因北冰洋常年被冰雪覆蓋,因此時的俄羅斯雖擁有著漫長的海岸線但仍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內陸國家,缺少重要的出海通道。於是,俄羅斯制訂了西進波羅的海,南下黑海,東接太平洋的擴張計劃。

*公元1632年,為了能夠入侵布裡亞特蒙古,俄羅斯在西伯利亞中部地區,建立了雅庫茨克城,作為其前沿陣地。隨著俄羅斯繼續向東南方向擴張,到公元1636年,俄羅斯的擴張腳步已經推進到了鄂霍次克海(中國稱北海)地區。並且把下一步的目標放在了土地肥沃的黑龍江流域,對新興的後金產生了巨大的威脅。

此時的後金,在皇太極的帶領下,也在不斷的加強皇權,並進一步推進了「漢化」,完善了八旗制度。國家實力大為增強。公元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正式稱帝。清朝開始成為一股足以左右東北亞局勢的重要力量。

隨著清朝的建立,滿清與明朝的關係也隨之降到了冰點。在這一時期,皇太極北上徵服了朝鮮和野人女真,向西徵服了蒙古諸部,向南與明朝多次作戰,將明軍勢力趕出了山海關。此時,清朝的疆域已經達到了270萬平方公裡。公元1644年對於明朝來說是災難性的一年。農民軍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自縊煤山,延續了276年的明朝正式滅亡。而這一年對於關外的清朝來說卻是充滿機遇的一年。就在這一年,滿清入主中原,並在隨後的二十年間,先後擊敗了李自成,張獻忠,南明小朝廷,臺灣鄭氏集團等多個反對勢力,基本完成了全國的統一,此時的清朝國土面積來到了驚人的600萬平方公裡。

雙方矛盾

隨著滿清與俄羅斯的不斷擴張,兩個帝國間從原本「老死不相往來」的異邦,成為了「一衣帶水」的近鄰。隨著邊境線的不斷延伸,兩國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深。在滿清入關之前,俄國就趁清朝一心南下無暇北顧之機搶佔了黑龍江地區。待到清康熙年間,清朝與俄國爆發了兩次雅克薩之戰,最終將黑龍江流域收回。隨著《尼布楚條約》的籤訂,兩國關於東北部地區的疆域才最終得以劃定。然而,雙方圍繞著蒙古地區的爭奪卻還沒結束。

在雙方針對蒙古的競爭中,俄羅斯在彼得一世的帶領下先發制人,搶佔了布裡亞特蒙古。但隨著清朝康熙與乾隆年間發動的兩場針對準格爾的戰爭取得勝利,準格爾地區也納入了清朝的版圖。公元1723年,雍正皇帝平定了羅卜藏丹津的叛亂西藏也納入清朝版圖。1727年後,清朝和俄羅斯籤訂《布連斯奇條約》與《恰克圖條約》瓜分了喀爾喀蒙古地區,從此解決了清朝與俄國的蒙古之爭。公元1759年,大小和卓之亂平定,南疆也被清朝佔領。

總結

至此,清朝的國土面積達到鼎盛。在與沙俄的領土爭端中,清朝先收復黑龍江,又在之後兩國對於蒙古的爭奪中大獲全勝,避免了大批北方遊牧民族落入俄國之手。兩國的擴張之路持續了兩百年之久,至公元1757年後,清朝的面積已經達到了1300萬平方公裡。兩國的擴張奠定了今日中國與俄羅斯的版圖,對當今的世界格局有著重要的影響。

參考資料:

《清史稿》

相關焦點

  • 清朝為何不佔領遠東,反讓沙俄撿了大便宜?大清:既不想也不能
    俄國的崛起其實很晚,16世紀初俄國由歐洲一個不大的公國,逐步對外侵略擴張。之前西伯利亞直至遠東地區,還不是俄國的領土。但是如此龐大的地盤,卻也不能說是中國的領土。只不過在歷史上有些強盛的王朝才會涉及這裡。
  • 沙俄彼得大帝改革後在歐洲縱橫捭闔,同時期的康熙在做什麼?
    在彼得一世大刀闊斧改革的時候俄羅斯的版圖也在迅速擴大,沙俄不但在新取得出海口建立新都,而且為沙俄成為近代強國奠定了基礎。而此時的康熙也取得了除鰲拜、平三藩、收臺灣、剿滅葛爾丹的戰績,而且在雅克薩之戰中擊敗沙俄終止了對方對於東北的蠶食和覬覦。雖然兩位君主都可以稱得上大帝,但是兩人的危機意識讓兩個王朝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 中國現有的領土版圖,據說是清朝奠定下的,真是這樣嗎?
    嚴正聲明:本文素材來自《古代史》一書,反對轉載,拒絕偽史,保證沒有任何政治聯想    許多人認為我國現在的版圖是清朝給奠定下的,因為在1661年,吳三桂把明朝在雲南的最後一支力量剿滅了以後,清王朝的版圖才有了雛形。
  • 為什麼說是清朝奠定了中國的版圖?看最新高中歷史書是如何說的
    因此,教材中高屋建瓴地總結到「康乾盛世時期,清朝版圖在前代王朝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開拓和鞏固,奠定了中國的疆域」。然後分別介紹每個地區的情況。1,平定臺灣[原文]1662年,南明將領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1683年,清軍渡海遠徵,鄭氏家族戰敗投降。
  • 當年沙俄與大清存在爭議的尼布楚,現在在哪裡?
    1689年,大清首席全權代表「中國大聖皇帝欽差分界大臣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奔赴尼布楚代表中國與俄方代表籤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明確規定了中俄兩國的東段邊界,兩國以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以及外興安嶺為界,明確了中國對外東北地區的主權,位於西邊的尼布楚劃入俄國。
  • 阿拉斯加是如何成為美國領土的
    在此之後的數千年間阿拉斯加和美洲其他地區一樣處於一種與世隔絕的狀態。1728年和1740年沙俄和丹麥混血的海軍軍官維圖斯·白令奉彼得大帝之命渡過楚科奇半島東部的海峽兩次前往美洲探險考察,後來這一海峽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維圖斯·白令考察了太平洋上的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的海岸線。此後俄國的毛皮商人大規模前往美洲獵殺海獺,他們還成立了各種各樣的皮毛貿易公司。
  • 這塊領土丟失了128年,終於回歸我國,如今發現大量資源
    帕米爾高原古代稱為蔥嶺,《山海經》裡稱之為不周山,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也是最為艱險和神秘的一段路。當地還有一首民謠來概括當地的氣候:一二三雪封山,四五六雨淋頭,七八九正好走,十冬臘月開頭。唐朝時期,帕米爾歸屬了安西都護府轄區,納入了中國的版圖。
  • 越南史學家:曾經的越南版圖能和中國劃江而治,是自信還是事實?
    然而條件日益優渥的越南人 卻逐漸不甘臣服於中國的統治之下 ,企圖擺脫中國的管制,於是開始了漫長的擴張領土之路。但越南擴張領土的方式在如今看來著實艱難,他們通過不斷掠奪周邊國的方式來達到自己擴大領土的目的,卻在施行的過程中頻頻受阻。
  • 納入到中國版圖的庫頁島,是如何一步一步失去的?
    一、 亞洲最東邊的寶島在我國最東部,有一座神奇的島嶼庫頁島,它坐落在黑龍江入海口以東,東面和北面毗鄰鄂霍次克海,西面和南面迎向日本海。如今,這座南北長984千米,東西最寬達160千米島嶼歸入俄羅斯版圖,稱之為「薩哈林島」( 日本稱之為「樺太島」)。
  • 沙俄為什麼熱衷於侵奪陸地資源,而不像其他列強搶奪殖民地資源
    唯一的可能就是通過陸路,這也就是沙俄為什麼和其他擴張的國家不一樣的地方,海路不通,只有通過陸路才能實現變強大的可能。而陸路不像海陸,誰都可以經過,陸路必須被統治佔領才能自己說了算,那說幹就幹,在沙俄殘暴的統治下,擴張主義蔓延,沒有幾十年的時間,這個看似弱小的斯拉夫民族就已經跨越了當時的歐亞之間的山脈烏拉山,進入了亞洲的領地。
  • 晚清時期我國一塊土地,被沙俄用假地圖騙走,如今一境分三國
    地處中亞東南部、中國的最西端,橫跨塔吉克斯坦、中國和阿富汗。帕米爾高原地跨中國新疆西南部、塔吉克斯坦東南部、阿富汗東北部,是崑崙山、喀喇崑崙山、興都庫什山和天山交會的巨大山結,面積約10萬平方千米。《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 一句話總結美國領土擴張史:有錢就是任性
    雖然現在很大,其實在最初建國的時候美國的領土面積只有80萬平方公裡左右,其他的這麼多領土都是後期一步一步擴張來的,下面咱們就來看下美國的領土擴張史。 拿破崙 美國聯邦政府成立之後很快走上了領土擴張的道路,除了戰爭之外,金錢也是美國擴張領土最常用的方式
  • 拿破崙攻打沙俄的時候,為啥不聯手滿清?太自負了!
    拿破崙在歐洲,拿破崙的名號直至今日,仍然有很多擁躉。正是在拿破崙的鐵騎下,歐洲除了沙俄外,形成了大一統,都歸拿破崙管理。當拿破崙可以駕馭整個歐洲後,對待沙俄的感覺就是四個字----如鯁在喉。所以,在1812年,拿破崙親帥使用12種語言的57萬大軍遠徵沙俄。在拿破崙的一生中,打的勝仗太多了,所以他認為很快就能拿下沙俄。
  • 雅克薩之戰,讓囂張的沙俄也不得不低頭認罪,展示出大清的威嚴!
    的確,俄羅斯確實是全球國土面積最大、範圍最廣的陸地強國,其領土面積多達1709.82萬平方公裡,比第二名的加拿大足足多了700多萬平方公裡,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領土大國」。俄羅斯國土面積但如果把俄羅斯再往前推個幾百年,回到16世紀初期,俄羅斯也只不過是歐洲一個面積不大的公國而已,後來才經過一點一點的侵略擴張、對外殖民,有了如今廣袤的國土。
  • 外國畫的明朝和清朝版圖對比:清朝奠定了中國版圖的基礎
    明朝是農耕民族建立的王朝,因此明朝基本將東亞大陸的農耕區佔據了,只剩下越南和朝鮮。而對於西域、青海、西藏、蒙古等地區,明朝也就基本無能為力。明朝在巔峰時期的版圖,也就東到朝鮮,西到吐蕃(吐蕃宣慰司,位於甘肅寧夏),北到奴兒幹,南到交趾,大約700萬平方公裡,這個數據僅僅維持了20年。
  • 李鴻章訪問沙俄,飯後吸了口煙,俄國官員看後感嘆:難怪清朝會輸
    幸好左宗棠排除萬難領兵出徵,要不然,如今新疆或許將成為俄國的領土。除了這兩件事外,還有中法戰爭勝利後,我國作為戰勝國,反而在李鴻章的主導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割讓出去了越南。另外,野史裡曾記載他和俄國人存在利益交換的嫌疑,其曾受賄俄國300萬盧布,籤下《中俄密約》,將我國東北大部分土地拱手相讓。當然,此野史並未找到確鑿證據,倘若是真,李鴻章可謂是千古罪人。
  • 清朝和英國劃定中緬邊界時,失去的領土有多少?
    而這些地方如今是:景東是雲南的景東縣,古刺是緬甸白古,八百媳婦是泰國北部清邁、清線一帶,吐蕃是雲南劍川一帶,車裡是雙西版納,緬國是早期的緬甸,哀牢是雲南保山,西番為雲南麗江一帶。 當明朝將麓川納入版圖後,整個緬甸基本成了明朝版圖,泰國也有一些領土成了明朝的。麓川被徹底瓦解後,明朝設置許多土司,朱棣時期,又增加了十個「十宣慰,二御夷府」。
  • 美國的領土擴張與「海陸雙元」帝國的形成
    首先,我們來梳理美國崛起過程中的關鍵節點: 任何帝國在成長的過程中都少不了領土擴張。但是,美國領土擴張的方式明顯不同於之前所有的帝國,即通過以購買為主,武力為輔的方式。
  • 為什麼有人說唐朝鼎盛時期領土看著比清朝大,實則比清朝小很多?
    導讀:關於題主這個提問小編不敢苟同:什麼叫唐朝鼎盛時期的領土實際比清朝小很多呀?請問有什麼根據嗎?唐朝鼎盛版圖出現在唐高宗李治龍朔年間,在徵服高句麗和百濟後版圖面積達到1237萬平方公裡。歷史上有多少王朝的能突破這個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