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荃沒有從他率軍攻陷太平天國都城後,嗅出「兔死狗烹」的味道而有所收斂,反而在出任湖北巡撫時,更加囂張跋扈,差點惹下大禍。曾國藩出手相救的方法讓人佩服。
01
曾國荃率湘軍吉字營攻陷太平天國都城天京,立下不世之功,朝廷不但沒有兌現「最先攻下金陵者封王」的許諾,反而頒下一道薄情寡恩的上諭,一邊對他進行嚴厲的斥責,一邊賞了他個一等威毅伯。
如此恩威並施的手段讓曾國荃很是憤懣不平,可憤懣不平又能怎樣?小胳臂你啥時候也擰不過大腿,很快他就被哥哥曾國藩勸回荷葉塘老家去養病。
曾國荃不會明白,大哥曾國藩這樣做不是消極避世,而是屈身擇機。正所謂進一步陰雲密布,退一步海闊天空。
一年之後,清廷因剿捻所需,再次啟用曾國荃,任命曾國荃為山西巡撫。貧瘠苦寒的山西並非理想之所,曾國荃無動於衷,當然這是曾國藩的意思。
02
幾個月後,慈禧的上諭又頒到了荷葉塘,命曾國荃赴任湖北巡撫。這次,曾氏兄弟再無猶豫,曾國荃隨即赴湖北上任。此時的曾國藩正深陷剿捻泥潭,正需要曾國荃這樣的一位悍將助力。
與昔日曾國藩重新出山後重新拜訪各級官員,梳通上下關係不同,曾國荃一到武昌,便兇狠盯上了湖廣總督官文。
官文有件事讓曾國荃耿耿於懷,就是官文當年拒不派兵救援湘軍李續賓、曾國華所部,讓曾國荃因此受了不小損失。
這次重逢,算是仇人相見吧,所以分外眼紅。
03
先是曾國荃出招,淘汰湖北綠營,日夜訓練新編湘軍,並將湖北糧道改成了軍需總局,將鹽釐各項歸釐金局核收;接著是官文反擊,截了曾國荃手下大將彭毓橘的軍糧,導致剿捻前線軍心大亂,彭毓橘本人也慘遭捻軍聽斬首示眾。
當得知這一切是拜官文所賜時,殺人如麻的曾國荃渾身的血管差點沒有炸開。
官文根本沒有理會曾國荃有什麼反應,緊跟著又給朝廷上了個摺子,說湖北捻情嚴重,請賞曾國荃以幫辦軍務的名義帶兵離開武昌,駐紮襄陽。
朝廷立馬準奏!(這裡意味深長啊!)
曾國荃接到上諭,他一劍砍下了書案一角,嘴裡高喊,真是奇恥大辱。
原來清廷的幫辦軍務一職基本都是授給降將的(這裡和玉皇大帝封孫猴子做弼馬溫有得一拼),曾國荃接下此職,等於是自扇耳光。
還有,讓曾國荃離開武昌,駐紮襄陽,這裡也分明是要調虎離山,砍斷曾國藩的臂膀。
04
盛怒之下,曾國荃聯繫自己的侄子(曾國藩的兒子曾紀澤)寫了封奏摺,擬了官文貪庸驕縱、貽誤軍政等亂七八糟一些罪名。那份奏摺遞上去後,立即在朝廷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官文是朝中大戶,不僅深得慈禧信任,而且在朝堂之上,他幾乎沒有針鋒相對的敵人,有的儘是可以桌面下講話的朋友。
這意味著所有針對官文的問題,都有可能反過來,變成針對曾國荃的問題,正是眾口礫金,人言可畏。
事態的演變充分說明了這點,與官文有私交的一波人很快便反擊曾國荃,先說他誣陷官文,再說他藉機推卸戰場失利之責,得出的結論是要嚴懲曾國荃。
05
得知自己的弟弟闖禍,曾國藩預感此事若不能巧妙化解,後果將不堪設想,於是趕緊寫了一封勸誡信發到了武昌。
在信中,曾國藩告訴曾國荃:吾輩在自修處求強則可,在勝人處求強則不可。
曾國荃被穩住後,曾國藩立刻找李鴻章商量對策。李鴻章給曾國藩開了一方:由曾國藩出面打圓場,密保官文,申斥曾國荃。
曾國藩對李鴻章的方子贊口不絕,但從事後看來,他的處理方法顯然比李鴻章更高出一個檔次。
06
陝甘總督左宗棠,給朝廷上了份正義凜然的摺子,稱讚曾國荃彈劾官文一折,是一篇好文章。
雖然沒有沒有史料證明左宗棠的這個摺子是曾國藩的意思,但說這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想必也不會有人否認。
更有意思的是,慈禧剛看晥左宗棠這道摺子,曾國藩密保官文、申斥曾國荃的摺子同步就到了。
左宗棠和曾國藩的兩份摺子,一前一後,一紅一白,時間又拿捏地如此之精妙,慈禧再糊塗也能明白是怎麼回事,何況慈禧本是個精明異常的女人。
慈禧順水推舟:官文內調京師,李翰章署理湖廣總督。好像從來沒有曾國荃什麼事,曾國荃直接被慈禧無視。
在那樣的風口浪尖,能被慈禧無視處理,若不是曾國藩在官場上內力深厚,手法老辣,其他人,門也沒有。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套《曾國藩》,不但可讀性強,而且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價格也不算貴,也就一頓飯的價錢,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了解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