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作為中興四大名臣之首,其功績自不必多說,最難能可貴的是他身居高位數十年,卻能做到潔身自愛,不貪財不愛錢,這也是他受人尊敬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他的弟弟曾國荃在這方面卻要遜色很多,尤其在聚斂錢財的方面留下了不少的汙點。
曾國荃有個習慣,每次打了勝仗後都要回到湖南老家,幹什麼呢?不是蓋房就是買地,因為每次戰勝都會掠奪大量的金銀財寶,所以要回家顯擺顯擺。
說起曾國荃斂財,最讓人感興趣的就是他在攻克天京時得了多少錢財。野史中記載說:「聞忠襄於此中獲資數千萬。除報效若干外,其餘悉輦於家。」也就是說,曾國荃在天京一戰中,收穫了上千萬兩白銀。那麼事實是否如此呢?通過相關的史料分析,我們卻會得到一個驚人的答案。
同治三年,曾國荃攻克天京,獲得了攻陷太平天國的首功。天京是太平天國經營多年的大本營,時傳城中金銀如山。在入城前,湘軍將士也都知道,這是湘軍最大也是最後一次大發財機會,大家都想最後發一筆橫財。因此,天京城陷以後,湘軍將士如同餓狼一樣,奔著金銀珠寶去了。
曾國荃作為主帥,他很清楚,他的部下們扔下鋤頭、提著腦袋跟著他殺敵,目的就是為了發財。因此他沒有採取措施加以約束,而且數年來欠下了很多軍餉,他想通過這樣的辦法對部下進行點彌補。
經過一個多月的燒殺搶掠,曾國荃部下的每個士兵幾乎都發了橫財,他們不僅將城中的金銀洗劫一空,就連房子裡的木料也拆了下來,用船運用湖南老家。經過這場浩劫,太平天國經營十餘年的大量財富,都成了湘軍的囊中之物。
天京一戰,曾國荃一夜成名,但卻得到了「老饕」的稱號,就是說他發了大財。於是,世間種種流言四起,很多消息經過重重傳說,就會誇張到令人無法相信的程度。有消息說他得了珍貴明珠一串,共有一百零八顆,個如葡萄,還有說他得了個翡翠西瓜,天然而成,是無價之寶。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然而也有人對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曾國藩的心腹幕僚趙烈文就曾披露說曾國荃在天京之戰後並未得到多大的實惠。這一點從後來曾國荃被迫辭職回鄉時就能證明,因為當時湘軍受到朝廷的猜忌,曾國藩不得不裁撤湘軍,並讓曾國荃辭職回家。而這次回家,曾國荃所有的家產也不過是三萬兩銀子。
要知道,從鹹豐八年一直到同治三年,曾國荃一共做了六年的高級將領,按照湘軍高收入的情況來看,他每年的合法收入就有五千四百兩之多,那麼六年的總收入也就是三萬二千兩。他這次辭職回鄉,所帶的也不過三萬兩,從這個角度來看,曾國荃確實沒有在天京浩劫中得到多少好處。反過來即便是三萬兩全是搶的,數字也並不高。
曾國荃死於光緒十六年,有人統計過,他的家產總數為「田六千畝,長沙屋二所,湘鄉屋一所」,按照當時的計算標準來看,最多也就一百萬兩。儘管這個數字也不少,但沒有證據證明這些財產是曾國荃在各次戰爭中搶劫而來的。
要知道,曾國荃辭職後又再度出山,當過數任巡撫,還做過七年的兩江總督。清代的督撫,除去合法的俸祿以及養廉銀之外,還有每年十幾萬兩的陋規收入,也就說,曾國荃做巡撫、總督期間,正常的收入也在一百多萬兩以上。如果是貪財之人,甚至能達到上千萬兩之多。
既然曾國荃沒有留下巨額的家產,那麼為何會有他在天京掠奪上千萬兩白銀之說呢?這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主要還是曾國荃做事太過張揚了。趙烈文曾說,天京城破之後,曾國荃因為找不到寫信的紙,派人到了京城花了八百兩銀子買了幾張信紙,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幾張信紙就花了這麼多錢,顯然是發了大財了。
加上了攻克天京後,湘軍的所作所為,更讓曾國荃坐實了一夜暴富的惡名。如果要說曾國荃沒有發過戰爭財,這也有點牽強,可要是說他在天京城中得了上千萬兩橫財,顯然又有點冤枉他了。不過相比較曾國藩而言,曾國荃在錢財上的自制力確實有很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