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曾國荃遭人陷害,曾國藩卻上書慈禧嚴懲弟弟!事後才知真高明

2020-12-21 小宋古事匯

太平天國爆發後,當年清朝引以為豪的八旗兵成了「戰五渣」,在經過多次失敗之後,清朝不得一下動用漢人,並許下「最先攻下金陵者封王」的巨大誘惑。

在與太平天國的作戰中,曾國藩的湘軍立下大功,他們採用結硬寨,打呆仗方法硬生生的將太平天國推平。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破湘軍攻克太平天國都城天京,贏得了這場不世奇功。滿心歡喜的曾國荃對賞賜充滿憧憬,可結果卻給他澆了一盆冷水——曾國藩被賞賜為候爵,至於曾國荃,僅僅受封威毅伯。

對於朝廷如此態度,曾國藩自然習以為常,薄情寡恩是皇家的常態。很多時候,獲得大功並非是件好事,「兔死狗烹」的事情歷代都有發生。

為了避免遭遇清算,曾國藩更是主動上書,請求裁撤自己親手組建的湘軍,急流勇退,方謂之知機。慈禧老佛爺自然要客套一番,讓曾國藩繼續練兵,不過曾國藩以「臣能力有限,難以勝任」為由而推脫。對於曾國藩如此態度,慈禧很喜歡。

此外,曾國藩還勸說曾國荃回家休養,之後必定有再用之時。

果不其然,太平天國雖然剿滅,但是同時期還有另外一股勢力——捻軍。曾國荃回家休養還不到一年,朝廷就任命曾國荃為湖北巡撫,前去剿捻。

不過剛到湖北任職,曾國荃就看到了一個老仇人——湖廣總督王佳·官文。

在曾國荃眼中,官人就是一個只會吃飯的廢物,剿滅太平天國中,他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得到了與兄長曾國藩相同的賞賜。此外他與兄長曾國藩還是政敵,曾多次對曾國藩掣肘排擠,雖然曾國藩不以為意,但是曾國荃一直耿耿於懷。

曾國荃的不爽是表現在臉上的,湖北任職後與官文初次見面就以冷場結束。回去後,曾國荃找藉口驅逐了官文的湖北綠營軍,佔用他們的訓練場地,訓練自己新招募的湘軍。曾國荃的態度很明顯:就是要和官文對著幹。

不過官文也不是吃素的,很多時候表面上的強勢遠不及被人暗地裡使絆子。

有一次曾國荃派遣親信大將彭毓橘剿捻,而在後方,官文卻截斷了前線的糧草供應,並且在軍中散播負面消息擾亂軍心。原本佔據優勢的湘軍瞬間軍心大亂,捻軍反敗為勝,彭毓橘也隨著戰死。

這場戰役打亂了曾國荃的整個布局,再加上手下兄弟戰死,直接讓憤怒的曾國荃暴走了。當他得知是官文搞的鬼之後就準備召集人手去掀了湖廣總督府,找官文算帳。好在有曾國藩的兒子曾紀澤攔了下來。

冷靜下來之後,曾國荃決定上書參他一本。於是就聯合侄子曾紀澤搜集證據,寫下洋洋灑灑的3000字長文,痛批官文如下罪證:

貪庸驕縱、欺罔徇私、寵任家丁、貽誤軍政、籠絡軍機、肅黨遺孽。

曾國荃原以為這份奏摺直接能掀翻官文。

可是他忘記了昔日兄長曾國藩叮囑他的話了:「不得罪巨室,乃為官不敗之道也。」何為「巨室」,官文就是,官文乃是滿人,更是出身八旗軍世家,家族在朝中樹大根深,再加上官文為官老成,廣結黨羽,常年經營下的人脈已經堪稱恐怖。而曾國荃例數官文的這些罪證,實在牽連甚大,如果朝廷追查下去的話,將會連帶無數人。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曾國荃的這道奏摺,其實是與官文整個派係為敵啊!

官文確實得到了裁決。根據《清史稿》的記載:

坐動用捐款,議革職,詔念前勞,原其尚非貪汙欺罔,優與保全,解總督,仍留大學士、伯爵,罰伯俸十年。

只不過曾國荃羅列的罪名並不成立,只是給官文定了一個「動用捐款」的罪責,而非「貪汙欺罔」。至於處罰,僅僅是解除他總督的職責以及減俸十年,至於他的大學士、伯爵的位置,依舊保留。

對於這個處罰,曾國荃自然不服,準備再次「上訴」。不過被曾國藩嚴厲制止了,因為接下來就是曾國荃倒黴的時候了,還是想著如何自保吧!

果不其然,朝中數位大臣聯名上奏,羅列了曾國荃的兩項罪責:

誣陷大臣(官文)之罪。恃功傲物,推卸戰場失利之罪(剿捻)。應嚴懲!

這兩項罪責說大不大,說輕也不輕,全看曾國荃如何解釋。不過按照曾國荃的暴脾氣,自己彈劾文官並且羅列證據,反而落下了一個誣陷的罪名,而自己當初剿捻失利,也是因為官文在背後搗鬼,結果反而成為自己推卸責任?

這還有沒有王法了?曾國荃當即就暴走了。大有一副豁出去跟他們拼了,一定要為自己討回公道的架勢。

有時候爭個對錯是沒有意義的,官文派系也正想看到他如此做,指不定到時候再給他安一個「藐視國法」的罪名,神仙也難救!

曾國藩自然明白其中的「道道」,於是盡力安撫九弟,並且聯合李鴻章商議對策。

在別人眼中,這件事很可能發展到兩個派系之間的爭鬥:官文背後的滿人派系,以及曾國藩為首的漢人派系。

如果說在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之前,漢臣派系的力量是遠不如滿人的。根據《大清會典》中的記載,嘉慶年間十八個行政省的督撫中,漢人只佔三人,而級別更高的總督位置更是一個漢人都沒有。可隨著太平軍的暴亂以及八旗軍與綠營軍的慘敗,清政府重用漢臣成功平定太平天國,使得漢臣地位水漲船高。

此刻,漢臣已經有了勢力與滿臣一絕高下。

倘若曾國藩為曾國奎出氣,以強硬態度支持曾國奎,跟這些滿臣掰掰手腕,也確實是一個方法。

不過這在慈禧眼中是一種怎樣的信號呢?剛給漢臣地位,他們就開始蹦躂!這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指不定慈禧就會藉助這件事來敲打漢臣。

說段題外話。

當年曾國藩剿滅太平天國後,發生了一件很匪夷所思的事——左宗棠與曾國藩的決裂。

在此之前,左宗棠與曾國藩亦師亦友。曾國藩曾因為數次對抗太平天國慘敗,差點投河時,左宗棠甚至不顧危險,穿越前線去探望曾國藩,感情可謂非同一般。

可曾國藩剿滅太平天國之後呢?兩人就好像商量好一樣無緣無故的決裂了,達到見面就吵的程度,朝堂上互相拆臺,奏章中互相彈劾。

為何會突然如此呢?在筆者看來,這極可能就是兩人商量好的。因為在剿滅太平天國之後,漢臣地位在清朝出現了史無前例的高,這必然會引起慈禧的忌憚。按照以往帝王的心性,絕對會對這種新興勢力進行打壓,可慈禧為何沒有如此做呢?

這一點在文章開頭講過,就是曾國藩的示弱,主動裁撤湘軍。

不過這一點也是不夠的,左宗棠與曾國藩都是漢臣的代表,倘若兩人再決裂的話,就更加不會引起慈禧的忌憚了。曾國藩去世時,「仇人」左宗棠親自送去一副輓聯:

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這道輓聯從可以看出,左宗棠將曾國藩看為知己。「相期無負平生」,他們是真的做了一件可以不辜負一生的事。而這道輓聯更是驗證了筆者的猜想。

之後李鴻章、袁世凱等人能夠在清朝執掌大權,甚至八國聯軍侵華時公然反對慈禧的命令,這絕對都是曾國藩努力得來的。

筆者說這件事,就是為了證明曾國藩為了漢臣的地位是小心小心再小心,那麼他會因為弟弟曾國荃的意氣用事,而公然與滿臣對抗,從而不確定因素嗎?

答案很明顯:不可能。

那麼,又如何保下曾國荃呢?接下來,曾國藩的舉動絕對屬於「神操作」。

曾國藩直接就站在了官文陣營,為官文說好話,力保官文,還斥責弟弟曾國奎並且上書慈禧要嚴懲。同時,左宗棠也上書慈禧,稱讚了曾國荃這道奏摺是當今天下第一篇好文章,第一等好事。

慈禧自然知道兩個派系之間的小九九,這件事的根本原因也都是曾國荃與官文之間的爭鬥。本來慈禧或許為這件事頭疼,如果曾國藩真的與之硬碰硬,就代表著逼迫慈禧從兩個派系中作出選擇,絕不是高明手段。

而如今曾國藩的這麼一計,巧妙的化解了雙方的矛盾,於是也順著臺階下,將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曾國藩的高明,讓慈禧都不得不嘆服。

看完這篇故事,各位是否有感觸?曾國藩的為人處世之道著實令人佩服。

權利是一時的,唯有智慧才是永恆的。

在曾國藩的書桌上,有一本不可或缺書——《智囊全集》,曾國藩將此書「置於案頭,夜闌人靜時,凝其思,品其味」,從中獲取了很多智慧。

即便是在現代社會,很多企業的老總也都喜歡讀這本書,萬達集團的董事長王健林就非常長推崇這本書,從中學會了很多道理智慧,他也將這本書推薦給萬達高層誦讀。

這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奇書」,竟然有這麼大的魅力?馮夢龍在寫這本《智囊全集》時,就說:「天下無餘智」,這意思就是——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以此我們就知道這本書到底有多厲害了。

而且裡面關於謀略,智慧的道理,不是用晦澀難懂的語句,反而,都是用非常好理解的「故事」講給你聽,裡面每一篇都短小精悍,不會枯燥乏味,而是讓你哈哈大笑還能學到為人處世的智慧。難怪也有人說這套書,「學其十中有二,便可安身立命,趨吉避害。」

原版的《智囊全集》乃文言文版,閱讀起來比較困難,筆者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文言文與白話文雙版的《智囊全集》,更加通俗易懂,喜歡的朋友可以點下方的橫幅購買。

相關焦點

  • 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差點惹出大禍來,嚇得曾國藩冷汗直流
    想來想去,曾國藩決定採納李鴻章的建議,拖了幾日後他才回復了一道奏摺,說皇帝指定讓他派遣回京的將領品級太低,不能勝任興師勤王的大任,應該由我本人或者胡林翼帶兵回去。 果然,還沒等到鹹豐再次發出回復,八國聯軍已經攻入北京城並且與恭親王奕訢達成和解協議。很快,曾國藩又接到皇上諭旨,告訴他不用派兵回去了。
  • 兄弟曾國荃惹怒高官,曾國藩簡單一招,輕鬆化解危局
    其實這就是作為上位的天子,為了防止手下的人勢力太強盛,為了中央集權而恩威並施的一種手段罷了。兩兄弟當然都看出來了,就在這時歐陽兆熊來了封信,他提醒曾國藩,他們兄弟二人雖然立下大功,但也勢必招來大禍,並暗示此時的君主大有兔死狗烹的意圖,要他們兄弟二人不要趁勢索要太多。於是曾國藩便裁撤湘軍,也吩咐弟弟曾國荃回鄉養病。
  • 曾國荃囂張跋扈惹大禍,曾國藩出手相救的手段太老辣
    曾國藩出手相救的方法讓人佩服。這意味著所有針對官文的問題,都有可能反過來,變成針對曾國荃的問題,正是眾口礫金,人言可畏。事態的演變充分說明了這點,與官文有私交的一波人很快便反擊曾國荃,先說他誣陷官文,再說他藉機推卸戰場失利之責,得出的結論是要嚴懲曾國荃。
  • 曾國荃志得意滿開始膨脹後,曾國藩如何教他做減法?最終字字驗證
    早在同治元年,他就已經發現了自己的弟弟前線指揮官曾國荃開始有了膨脹,有時到處「亂放炮」發表一些對朝政不滿的言論,對此,曾國藩一直對其不斷敲打和訓誡。 其實教育他弟弟,不是一篇書信就能完成,對於不斷敲打膨脹中的弟弟,曾國藩幾乎是每月就要來幾句。 比如這年的六月,曾國藩對曾國荃的訓誡更為嚴厲:「至阿兄忝竊高位,又竊虛名,時時有顛墜之虞。吾通閱古今人物,似此名位權勢,能保全善終者極少。」
  • 彭玉麟號稱晚清包青天,是曾國藩提拔上來的,為何非要除掉曾國荃
    彭玉麟誰都不怕得罪,被他彈劾下臺的官員,多達200多號人,其中高官厚祿之人也比比皆是,可以說晚清時期,誰都不願跟彭玉麟叫板。這麼一來你覺得他還會因為曾國藩是他的領路人,所以他就放過曾國荃嗎?當然不會,他至少三次建議曾國藩宰了曾國荃。
  • 假如曾國藩聽取弟弟曾國荃建議,起兵反清,結果會是怎樣?
    曾國荃勸說哥哥曾國藩稱帝只是傳言,如今並沒有確鑿的文字記載證實過這回事。當然,無風不起浪,除了曾國荃以外,傳聞彭玉麟、趙烈文、李秀成都曾勸說過曾國藩擁兵自立,反了滿清朝廷。按照傳言的說法,曾國荃認為朝廷歧視漢人,明明說好了克服金陵者封王,但卻只封了曾家兄弟一個侯爵和一個伯爵,距離王爵差得太遠,明顯就是過河拆橋。對此曾國荃非常不滿,進而勸說哥哥曾國藩反清,恢復漢人天下。
  • 曾國藩到死都沒明白,親弟曾國荃為何突然不與自己和妻子一起吃飯
    1840年,此時在京城的曾國藩已站穩了腳跟。欣喜之餘,曾國藩便讓自己的父親帶著自己的弟弟曾國荃來到了京城生活。曾國藩料想,一來藉此機會,讓父親和弟弟在京城遊玩開開眼界;二來,留下九弟曾國荃,自己親自輔導其功課,讓其也能走自己的路,一路直上考取功名利祿。
  • 湘軍悍將曾國荃,滅太平天國首功,勝利後辭職回家
    1861年,鹹豐帝過世,之後慈禧太后掌權清朝半個世紀。很多人都在痛恨慈禧統治下的清廷沒有作為,不斷被西方列強侵略,但是她重用漢人的策略,使得清朝的壽命延長了半個多世紀。慈禧在位時,認識到此時的滿人在奢侈的生活下逐漸腐化,難以維系統治,為此,不斷提拔漢人擔任重要官職。
  • 曾國荃攻克南京之後,所得銀兩為什麼都沒上繳國庫
    曾國荃,是曾國藩的九弟,也是湘軍主要將領之一,攻克太平天國都城天京的最大功臣,官至兩江總督、太子太保。1856年,太平運動達到鼎盛時期,曾國荃於此時加入大哥曾國藩的湘軍,因招募到數千人的隊伍,被曾國藩賜予「吉字營」稱號。
  • 曾國藩「戒色」多年,為何50多歲反而納了一小妾?背後有大智慧
    一時之間朝堂之上彈劾曾國藩的奏摺多得如小山一樣。對一般人來說,看到此事阻力如此巨大,也就息事寧人了。但是,曾國藩卻沒有打消這個念頭,不僅如此曾國藩還視朝野議論為無物,還挑起了妻妾。11月時,曾國藩弟弟曾國葆買了個長相不好看的女子送來給曾國藩,希望能夠讓朝野之上的人知道曾國藩娶妾並不是為了貪圖美色,而是需要人服侍。
  • 左宗棠彈劾清官的一封奏摺,維護了大清的版圖,卻因此得罪曾國荃
    這一案件看似是左宗棠極力彈劾林壽圖,但實際上其背後有著相當複雜的關係,它不僅牽扯到了晚清的糧餉制度,還牽扯到了朝中不同的兩類勢力,而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也被捲入了這場案件當中。
  • 曾國藩:以勤勉報君,以愛民報親,做到忠義兩全
    「才識平常,斷難立功,但守一勤字,終日勞苦,以少分宵旰之憂。行軍本擾民之事,但刻刻存愛民之心,不使先人之積累自我一人耗盡。」曾國藩將「愛民」與「報親」結合起來,這樣就把大道理轉化為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事,更容易讓將士們接受。
  • 曾國荃攻破天京後奏報朝廷請功 朝廷卻對他嚴詞警告
    清廷急令曾國藩、曾國荃分軍救援,曾國荃全心全意撲在天京之戰上,堅決不動一兵一卒。曾國藩只好先後派遣左宗棠、李鴻章組軍前往浙江、江蘇。這也因此成就了左宗棠、李鴻章的一世英名。為了攻破天京,曾國荃想盡了辦法,殫精竭慮,以至於不到40歲的人,竟然白了一半頭髮。曾國藩聽說後,嗟嘆不已。
  • 都說曾國荃貪婪,太平天國的金庫都是被他搬空了嗎
    小珏說歷史——《曾國藩及湘軍》系列八十四 請勿轉載小編在長沙長大,自小聽說過一句俗語「打開南京了」,可能其它地區的人很難理解這是什麼意思。這句話其實包含了一個歷史故事,那是曾國荃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包圍了南京三年後,終於破城。
  • 曾國荃勸曾國藩稱帝,曾國藩幾句話讓他啞口無言,難怪到死是臣子
    曾國荃勸曾國藩稱帝,曾國藩幾句話讓他啞口無言,難怪到死是臣子說到曾國藩,人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太平天國運動,曾國藩建立的湘軍經過十餘年的努力,攻克了太平天國,結束了這場生靈塗炭。當時,曾國藩的湘軍已經達到了三十萬人,他成了滿清入關以來漢族官員中傭兵最多的人。於是,曾國藩的一些部下開始按耐不住了。曾國荃、彭玉麟、趙烈文等人聯合三十多位高級將領,在深夜求見曾國藩,請求他坐上帝位,推翻滿清政府。
  • 曾國荃巨額財富從何而來,真的和貪汙太平天國金庫有關嗎
    曾國荃(1824-1890)是曾國藩的弟弟,字元福。湘軍因在宗族中排名第九,故被稱為「九元帥」。鹹豐六年(1856年),石達開攻打江西。江西的戰爭形勢非常危急。曾國荃參軍,徵召三千湘勇協助兄長到江西攻打吉安。
  • 為何鹹豐的這個遺言到了曾國藩這就不行了?
    彌留之際,他不但任命了顧命八大臣、授予慈安和慈禧兩方大印,為了儘快平定困擾大清的太平天國,他還留下了「克復金陵者王」的承諾。許多人罵鹹豐平庸無能,其實,從臨終前的這些安排就能看出他的縝密,一個皇帝該考慮的,他全都考慮到了,這樣的人,咱們能說他無能、平庸嗎?
  • 曾國藩:為人處世,戒多言,戒忿怒,戒忮求
    曾國藩曾說:「明德、新民、止於至善,皆我分內事也。」曾國藩一生都在修身,想做一個「完人」。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曾國藩曾給自己立過一個「三戒」的規定,即「戒多言、戒忿怒、戒忮求」。一次,曾國藩直接上書,直指皇帝的三個缺點:見小不見大、不求實際、剛愎自用。
  • 曾國藩:層次越高的人,越有這4種富貴相
    曾國藩卻一再堅持「停一步,穩一些」,整頓兵馬,等待四方援軍。 他的弟弟曾國荃不聽將令,帶兵直逼天京,曾國藩不斷寫信告誡他輕兵冒進風險太大,讓他適可而止。 曾國荃卻不管不顧,一心要拿頭功。 果不其然,太平軍援軍抵達,曾國荃很快被圍困在天京城下,陷入絕境。
  • 曾國荃攻克天京後得了多少錢財?從帳面數字來看,多少有點意外
    曾國藩作為中興四大名臣之首,其功績自不必多說,最難能可貴的是他身居高位數十年,卻能做到潔身自愛,不貪財不愛錢,這也是他受人尊敬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他的弟弟曾國荃在這方面卻要遜色很多,尤其在聚斂錢財的方面留下了不少的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