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8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肥胖一直是全世界廣泛關注的健康問題,目前市場上有許多減肥相關的產品。據估計,在美國,商業減肥市場年產值達700多億美元。這樣的背景下,消費者非常希望知道他們購買的減肥產品是否真正有效。目前,在歐美市場上主流的商業飲食減肥方案包括阿特金斯飲食、DASH飲食和地中海飲食等,這些飲食方案之間的減肥效果是否存在差異?國內外實踐指南和媒體推薦的飲食減肥方案不盡一致。
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青年研究員葛龍博士牽頭,與來自5個國家13所機構的20名研究人員共同合作,針對目前國際推薦的飲食減肥方案不一致,現有研究證據不足等問題,採用網狀Meta分析方法,首次實現了對國內外主流飲食減肥方案的效果以及對心血管風險因素的影響進行全面分析。
該項研究成果「Comparison of dietary macronutrient patterns of 14 popular named dietary programmes for weight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 reduction in adults: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trials」(《基於14種主流的商業飲食減肥方案的宏量營養素飲食模式對成年人體重和心血管危險因素的影響:隨機試驗的系統評價和網狀Meta分析》)於4月2日在《英國醫學雜誌》(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The BMJ)(IF2019=27.604)在線發表。
此外,基於宏量營養素的攝入比例,一些人群側重於通過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而限制體重,另一些則側重於減少脂肪攝入,低碳飲食和低脂飲食是否存在差異?該研究基於主流的商業飲食減肥方案(如:阿特金斯飲食、DASH飲食、地中海飲食),根據不同飲食方案中宏量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比例,將其分為低脂飲食、低碳飲食和中度宏量營養素飲食(介於低脂和低碳飲食之間)。共納入121項隨機對照試驗超過2萬名肥胖或超重人群進行網狀Meta分析,並採用國際公認的GRADE系統對證據體確信度進行評價。結果顯示,與常規飲食比較,堅持6個月的低碳飲食(如:阿特金斯飲食、區域飲食)和低脂飲食(如:歐尼斯飲食)後可帶來適度的體重減輕(約4.5kg,中等確信度)和重要的血壓降低(約5mmHg收縮壓和3mmHg舒張壓,低至中等確信度);低碳和低脂飲食與中度宏量營養素飲食方案(如:DASH飲食和地中海飲食)相比,在降低體重和血壓的效果方面略好一些,但無顯著性差異。然而在12個月隨訪後,飲食的減肥效果出現反彈。低確信度的證據顯示,不同飲食減肥方案之間的效果差異較小。
圖片來源:BMJ期刊
論文的第一單位是蘭州大學循證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公共衛生學院,通訊作者為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的BradleyJohnston教授。國際循證醫學創始人,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Gordon Guyatt教授、蘭州大學循證醫學中心楊克虎教授和田金徽教授參與了本研究。該研究成果是蘭州大學循證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公共衛生學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和合作研究,堅持「向一流學習」、「做一流研究」、「出一流成果」的具體體現。
BMJ同期發表了國際權威的飲食減肥研究專家、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Helen Truby 和Terry P Haines兩位教授對該研究的專家述評,認為該研究極具創新意義,對引導公眾採取符合飲食指南的膳食方案、將科學研究的知識轉化為有效的健康促進運動具有重要意義。
圖片來源:HLSE團隊公眾號
葛龍是公共衛生學院為加強人才隊伍和一流學科建設引進的青年研究員。早在博士學習階段即在導師楊克虎教授指導下從事循證社會科學研究,取得一系列高顯示度的研究成果,如:Ge L, Guyatt G, Tian J, et al. Sleep Med Rev,2019 Dec,48:101215. doi: 10.1016/j.smrv.2019.101215 (IF2019= 10.517);Wang Y, Ye Z, Ge L, et al. BMJ, 2020 Jan 6, 368:l6744. doi: 10.1136/bmj.l6744.(IF2019=27.604)等。其中2018年在SSCI收錄的期刊發表的兩篇研究論文(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2018, 93:45-55;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2018, 15:72-86),發表1年多來已經分別被引用51次和18次,成為高被引論文,為我校社會科學總論進入ESI全球前1%做出了貢獻。
自2019年7月入職公共衛生學院以來,葛龍緊緊抓住「健康中國」戰略和「雙一流」建設的契機,積極開展國內外交流與合作,將循證醫學網狀Meta分析方法應用於循證社會科學、公共衛生與健康科學等領域研究,領銜創建了由青年教師、研究生和本科生組成的健康生活方式證據研究團隊(Healthy Lifestyle Evidence, HLSE Group),聚焦健康生活方式證據的研究、評價與轉化,成為我校循證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最具發展潛力的一支年輕研究團隊。
The BMJ是世界三大醫學會之一的英國醫學會BMA(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會刊,始創於1840年,每年收到來自全世界的投稿7000-8000篇,僅有約7%得以最終發表。2019年發布的影響因子為27.604,與《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柳葉刀》(Lancet)、《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一起被稱為 世界四大頂級醫學期刊。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