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雷州半島,雞和鴨的待遇完全不同,為何一個要生一個要熟?

2020-12-07 肥蟹看世界

導讀:廣東雷州半島,雞和鴨的待遇完全不同,為何一個要生一個要熟?

廣東省湛江市位置處於雷州半島,是一個美麗的海港城市,可謂祖國的南大門。湛江是著名的糖鄉和魚米之鄉,盛產多種海鮮和水果。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先民在這片紅土地繁衍生息,經歷萬千年的歷史沉澱,形成了鮮明的本土文化,主要語言有雷州話(黎話)、白話和客家話三種。當地人的口味清淡,講究的是新鮮食材的原汁原味,對白切雞鴨情有獨鍾。

湛江人喜歡吃白切雞、白切鴨、白切鵝還有白切狗,都是去毛去內臟後整隻下鍋用清水煮熟。煮好後撈起來,砍塊上桌,蘸著醬料來食用。看起來做法簡單,但想煮好也需要一定的經驗才行。雖然只是白灼,但火候依然非常重要,肉太生或者太熟都會嚴重影響味道和口感,而不同的食材對火候的要求又不一樣。

就湛江的白切而言,雞和鴨的待遇是不同的。當地有句俗話叫「生雞熟鴨」,就是強調白切雞不能全熟,8分熟最香滑,熟過了味道就大打折扣了;而白切鴨則絕對要全熟才能吃,否則會吃壞肚子。白切雞鴨的標準,一定要區分好,不能混淆。

在廣東省的大多城市,比如廣州、深圳、佛山等地,湛江白切雞和雷州鴨仔飯都是非常出名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湛江飲食文化的傳播。雷州鴨仔飯,也可以叫做湛江鴨仔飯,主要吃的就是白切鴨肉和鴨湯飯。當然,除了白切鴨,這樣的食店往往也有賣白切雞、白切豬腩肉等,但主打還是鴨肉和鴨湯飯。

鴨湯飯可是個好東西,很多人都是奔著這碗香噴噴的飯去吃的。做湛江白切雞鴨的食店,一定就有雞鴨湯,因為所有的雞和鴨都是用一口大鍋煮熟的,一鍋清水煮過十隻八隻雞鴨後,想不香甜是不可能的。在煮白米飯的時候,加入鴨清湯和少許鹽巴一起煮,煮出來的湯飯香得不需要配菜都能吃個四五碗。

但這鴨湯飯要煮好也不容易,會煮的能煮出又松又香的飯,吃起來軟硬適中粒粒分明。不會煮的,會將湯飯煮得又實又軟,吃起來就是一坨了。兩者吃起來簡直天差地別。雞湯也可以煮成雞湯飯,也很香,只是沒鴨湯飯香得清雅,而且吃多了容易油膩。

要是有朋友到湛江旅遊,一定要試試鴨湯飯,配上白切鴨肉、鴨腸、鴨腎,再來一碗免費贈送的芽菜鴨清湯,包你吃得心滿意足。吃辣的朋友也不用擔心太過清淡,只要在醬油碟裡加上一勺切碎的指天椒,一樣能過癮。

(網絡配圖)

相關焦點

  • 去廣東雷州半島才知道!原來白切雞、白切鴨還有這麼多做法!
    雷州半島位於我國的廣東省,雷州半島的歷史文化悠久,屬於典型的沿海城市,所以說在雷州半島海鮮是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正所謂靠海吃海,靠山吃山就是這麼由來的。廣東湛江地處雷州半島,典型的魚米之鄉,從祖,雷州的文化來講,雷州半島以雷神雷祖,雷歌雷劇等而出名,屬於典型的歷史文化濃厚的半島之一,當然除此之外,雷州菜系也是撐起了雷州半島的半邊天。雷州半島的菜系主要以玉米類為主,由於雷州半島地處熱帶雨林氣候,這裡一年四季的溫度都偏高,所以雷州當地盛產水果的量也是照比大陸的其他城市居多。
  • 中國三大半島之一的雷州半島,為何發展緩慢,你知道嗎?
    我國三大半島之一的雷州半島,為何發展緩慢?今天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我國的三大半島,指的是遼寧省的遼東半島、山東省的山東半島和廣東省的雷州半島。在這三大半島當中,山東半島經濟是最發達的。其次是遼東半島,經濟最落後的是雷州半島。
  • 奇特美食之旅:雷州半島「鴨乸」粽子,世上獨一無二,見過都稱奇
    (世界因你而精彩,請為緣分點關注)廣東雷州半島,或者很多人對這地名比較陌生,其實就是中國地圖「雄雞」肚子下面傲然衝向大海的那一塊。之所以叫「雷州」,是因為這裡的暴雨多,閃電多,雷電的頻率高居世界第二!雷州半島三面環海,土地肥沃,所以海鮮和農作物都非常豐富,民俗風情也古樸多彩。當地的特有劇種「雷劇」(雷歌)十分有意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雷州半島的美食主要講究食材新鮮,追求食物本身的鮮味,比如湛江白切雞、雷州鴨子飯等,在整個廣東省都頗具名氣。雷州半島的傳統粽子堪稱獨一無二的粽子,世間絕無僅有。
  • 在廣東雷州,過春節前必須要做這件事!
    廣東省雷州市位於我國三大半島之一的雷州半島上。雷州半島因「雷」而得名。根據數據顯示,雷州半島一年中有200多天要打雷。雷州也形成了獨一無二的「雷神文化」。那麼雷州的春節究竟有怎樣的特色呢?
  • 雷州鴨乸粽「香飄」央視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6月7日是端午節,記者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了解到:當晚央視財經頻道(CCTV2)《消費主張》欄目播出了專題片《端午尋粽:南粵香粽的味蕾之旅》,節目還上了網際網路,向海內外億萬觀眾生動展現了廣東富有特色的端午風土人情和濃鬱的傳統節慶氛圍
  • 廣東還有什麼不能白切的?雷州的白切狗真的雷到我了!
    小編是一個不正宗的廣東人,畢竟常年不在廣東也不好意思總說自己是廣東人了。包括自己在廣東說粵語都覺得自己是外地人。沒辦法,環境所迫,但是我已經喜歡我的家鄉。喜歡我家鄉的美食。喜歡潮汕大排檔,喜歡街邊腸粉店。廣東的白切雞可以說是粵菜的一個招牌,一提起白切雞基本上都知道,能說出個1、2、3、4、5、6、7的也不少。
  • 雷州半島嶺海牌日曬海鹽成為我國首個「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食鹽...
    記者4月19日從廣東檢驗檢疫局獲悉,近日,雷州半島嶺海牌日曬海鹽順利通過國家質檢總局專家組終審評定,成為我國首個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的食鹽產品。柴米油鹽醬醋茶,是每個家庭的必需品,更是與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關,俗稱為開門七件事。
  • 石狗造型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是雷州半島上一朵藝術奇葩
    它經歷了從「圖騰崇拜」、「呈祥靈物」到「守護神」的演變與發展,以及雕刻形制的具象、誇張和獅狗類型的多樣性變化,呈現了雷州民俗文化浩瀚漫長的歷史。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 實習生 姚碧義 程小晴雷州石狗有具象、誇張、獅象類型據研究顯示,雷州石狗雕刻承載著自春秋戰國至晚清民國時期雷州半島民族的變遷、俚僚等民族原初的圖騰和佛教與道教文化的精髓。
  • 城市中央,繁花盛開處,享一雷州情懷美味
    從南到北,從東到細,其實在廣泛意義的廣府菜也有各種不同的風格和自己的堅持與品位。在廣東一直都非常聞名。畢竟廣東人不嗜辣,辣這種最刺激也是最讓人愛恨交加的味道在我印象中是來自湖南,來自四川或者廣西,貴州等地的味道。但其實在老闆的介紹下我才得知,原來湖南常見的香辣蝦,無論是蝦或是辣椒,產地其實都是在雷州半島。
  • 十位粵菜名廚齊聚雷州網紅村,傾力締造中國最南半島醉美村宴
    雷州半島尋秘味,粵菜師傅炫絕技! 正是陽光燦爛、生機勃勃的火紅時節,7月24日,「2020廣東省粵菜師傅雷州足榮村醉美村宴活動」在中國最南半島的網紅村——雷州足榮村隆重開幕並取得圓滿成功。 此次活動為貫徹落實省委市委關於實施「粵菜師傅」工程,推進鄉村振興發展,助推經濟和就業創業精神而特別舉辦,引來社會各界人士齊聚足榮村,品味雷州半島的特色美食與獨特文化,通過與美味激情宴遇,共敘綿綿鄉情,感受濃濃鄉愁。
  • 雷州登上央視,湛江又要出名了!
    38分42秒 最近,雷州再次榮登央視CCTV-10 在《中國影像方志》雷州篇中驚豔亮相 我們雷州又要在全國出名了!
  • 湛江雷州真的沒什麼好驕傲的……
    據有關史料記載中原漢族從秦、漢、唐、宋、元、明不同時期分成幾撥途經古莆田暫居而後遷居於雷州半島,也就是說,現在的雷州人大多數是從福建遷移過來的,所以雷州話,其實就是由閩南語演變過來的,也是閩南語的一種。
  • 廣州周邊遊:雷州半島上鮮為人知的沿海小城!美得一塌糊塗!
    位於全國最南的雷州半島,它被稱為"花園城市",也是全國最重要的港口之一,甚至南海艦隊也在此駐紮。★ 雷州民俗 - 歌盡桃花扇底風湛江也是古時的雷州之地。作為廣東四大民系文化之一的雷州文化,給湛江平添了一份淳樸與厚重。在雷州人之間口口傳唱的雷州歌,早已是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雷州有句古話"一條歌唱到城",即趕集時沿途接連不斷地唱歌,直唱到城鎮。
  • 這隻上過央視的雷州「鴨子」,長得好奇怪哦
    其實小編都可以接受,但要我選出一款最驚喜的粽子,那還要數來自雷州半島的鴨乸粽。第一次看見鴨乸粽,是在上年的端午佳節,公司給我們發了鴨乸粽過節。而且採集簕古葉,一定要在早晨,被露水沾溼的簕古葉更為鮮嫩。採好的簕古葉還要先放在陽光下曬一曬,然後將簕古葉去掉中間和兩邊的刺,並將中間凸起的「界」壓平,工序相當繁瑣。
  • 雷州鴨乸粽:沒有鴨子的鴨乸粽,你吃過嗎?
    距離端午節不到一個月,各種口味、包裝的粽子已被擺放在商場超市顯眼位置。記者了解發現,今年,本地商家少推新品粽子,基本以傳統肉粽為主,深耕本地社區、家庭市場。本地制粽的幾個老字號商家表示,針對市民消費者的零售端以傳統肉粽為主打,新口味基本為大客戶定製,放在禮盒內搭配銷售。
  • 為何吃牛排會問你要幾分熟的牛排,吃豬排就不問你要幾分熟的?
    吃牛排的幾成熟更是考驗一個人西餐的理解,比如西方大多數五分熟,正常就是點七分熟,當然了如果品味夠好了還可以點和英國女王同樣熟度的全熟牛排。關於吃牛排幾分熟的文章大家可能看過非常多,從開始的爭議到現在的共識,但有沒有發現牛排文章很多,但關於西餐另一熱門肉類豬排卻完全沒人說豬排要幾成熟,好像都是大家默認的一熟度全熟。
  • 為何講雷州話的能和潮汕人暢聊?
    雷州人:「滾啊」外地人:「……"也許只有潮汕人才能明白雷州人真的有在認真說方言假如一個潮汕人來到湛江他一定能夠聽懂一句:甲卟(吃飯)廣東共有72種方言雷州話和潮汕話被認為是廣東方言中最難聽懂的兩種粵西和粵東距離接近1000公裡雷州話和潮汕話為何如此相似?
  • 在廣東湛江的雷州老街,滄桑有史,福建莆田人是從哪裡來的?
    有人說,去廣東湛江旅遊,不到雷州就等於白來。僅憑名字就可以知道雷州的重要性。例如,湛江被稱為雷州半島,但不叫湛江半島,這是因為雷州是雷州半島文化的發源地,兩千多年來一直是郡、州、軍、路、府、縣的治所,是古代雷州半島和環北部灣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雷州大粽
    雷州大粽是廣東雷州的漢族傳統小吃吃,屬於粵菜系。歷史悠久,曾有天南佳品之稱。做法是以糯米為皮,蓮子、豬肉、紅棗、香菇等作餡,用海南大粽葉包裹,蒸4~5個小時即熟。雷州人吃大粽常與牛肉湯一起吃,稱之牛肉大粽。做法、配料:雷州大粽由包套和米餡組成。包套用野菠蘿葉編織的。野菠蘿長在山坡或田畦,葉子長條形,上面長著三行鋸齒狀的尖刺。做包套是在端午節前一天,要選取不嫩不老的葉子,去掉尖刺,一分為二,放在清水裡泡浸,洗淨,便可編織。
  • 雷州足榮村上榜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9月2日,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680個村入圍,廣東地區有22個鄉村入圍,其中雷州市龍門鎮足榮村也包括在內。各地要在政策、資金、市場、人才等方面加強對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的支持,充分發揮其示範帶頭作用,更好地服務國家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