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4月10日,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發布了聯合33家民間協會聯合署名的《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聲明裡強烈呼籲美團取消「獨家合作限制」等壟斷條款,減免疫情期間廣東餐飲商戶外賣服務佣金5%或以上。
對於這個聲明,它的來龍去脈是怎麼回事呢?背後的故事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我們細細說來。廣東餐飲協會發聲,反對美團壟斷,餐館老闆:抽22個點,我太難了!
本文為「小喬的美食美客」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關於外賣平臺,這是最近幾年發展和壯大起來的,以前人們要想吃到餐館的飯菜,只能親自到實體店裡用餐,而外賣平臺出現以後,更多的人選擇了外賣這種方便快捷的用餐方式。
但是以前的外賣,說句實在的,價格不算高,菜量也足,商家和騎手的收入也不錯,三方都得到了實惠,所以最近幾年外賣平臺發展得很快。然而就在最近一年多的時間裡,外賣平臺飽受質疑,到底怎麼回事呢?下面先看一下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4月10日發布的這個《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
焦點問題就是這個所謂的「外賣佣金」,商家也把它叫做平臺的抽傭。賣100塊錢平臺抽取1塊錢,就是抽1個點,抽2塊錢,就是抽2個點。現在美團的抽傭點數普遍在22個點以上,就是說賣100塊錢,商家要交給平臺22塊錢。
很多人只是看到這個佣金的表面,以為餐飲店的毛利率都在50%以上,多抽點沒關係,其實錯了。這個22%,是佔銷售額的比例,並不是利潤的22%。比如一盤辣子雞賣40元,商家要交給平臺接近10塊錢。一盤賣價40塊的辣子雞,毛利20元,先拿出來10塊錢交給平臺,還剩10塊錢,再除去食材、房租、人工、水電等等,商家基本上不掙錢,甚至是賠錢的。有些新商家的抽傭達到了26%以上,更是賠錢。
就上面分析的來說,大部分商家是不掙錢的,為什麼還是有很多商家在堅持呢?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為了維持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別管賺不賺錢,先混個臉熟,讓別人都知道附近有這家餐館。
另外就是抬高菜品的價格和減少菜量了,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有的商家甚至是用劣質食材代替新鮮的食材,在這種情況下,比較正規的良心商家反而更容易受到擠兌,就是所謂的「劣幣驅逐良幣」。當然,最後買單的,還是我們消費者。
其實,在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發表這個聲明之前,很多餐館老闆就已經感覺到很無奈了,感覺很難再支撐下去了。大部分餐館老闆的現實感覺就是,他們在給平臺免費打工。
除此之外,美團還強勢要求很多商家「獨家經營」,就是說只能做美團,別的外賣平臺不允許你加入,這就涉及到壟斷了,在這種情況下,餐飲店的處境更加艱難,特別是在這個特殊時期。原因很簡單,現在生意本身就不好做,並且讓你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了,於是就出現了開頭所說的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的那份聲明了。
其實對於一些正規的、有良心的餐飲店,老闆們還是很心疼消費者的,花同樣的錢,消費者吃到嘴裡的菜量更少了,而餐飲店的老闆又不願意偷工減料,於是,很多餐館乾脆就棄用外賣平臺,老闆哪怕累一點,也要自己把外賣送到消費者手中。
其實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餐館的老闆們也不願意這樣做,可是還能怎麼辦呢?很多餐飲店的老闆從內心裡發出感慨,「我太難了」。餐館老闆騎電動車送餐,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