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縣羊肉湯,山東省單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1935年春天,由周永岐、竇寶德和呂運法三人共同出資,以仁義為本,以技藝為先,創立了「三義春」羊肉湯。
單縣羊肉湯始創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經二百多年的發展羊肉湯在製作工藝上不斷創新,使羊肉湯得以發揚光大和多方延續。單縣羊肉湯呈白色乳狀,鮮潔清香,不羶不膩,品種繁多,各具其妙;肥的油泛脂溢,瘦的白中透紅,天花湯健腦滋目,口條湯壯身補血,肚絲湯健胃壯體,眼窩湯清火明目,奶渣湯沙酥帶甜,滋陰壯體,還有馬蜂湯、三孔橋湯、腰花湯等七十二種風味。口感鮮而不羶,香而不膩,不僅是一道爽口的美食,而且還有藥膳的功能,具有溫中散寒、健脾和胃、滋陰壯陽、助消化、增加人體抗病能力等功效。
2015年06月1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單縣羊肉湯」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由此可見,單縣羊肉湯的重要性。
單縣羊肉湯,屬於魯西南山東菏澤市漢族傳統名吃,以其「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質地純淨,鮮而不羶,香而不膩,爛而不黏」獨特風格,載入中華名食譜,以湯入譜的只有單縣羊肉湯,被國人稱為中華第一湯。民間有「來到菏澤牡丹城,不品單縣羊肉湯,等於白來菏澤走一樁」的說法。
單縣羊肉湯,之所以很出名,源於它的獨特性。正宗單縣羊肉湯用水、放肉、添火、配料都十分講究。其「秘方」是:先將50斤清水倒入鍋中,待水響時加入鮮肉30斤、羊雜(下鍋時,需將心、肝、肚等分別用開水氽一下)和骨架一副,接著用急火燒開,頂出血沫和髒氣,用竹編勺避除後再添冷水10斤,開鍋後再次撇出血沫,爾後將各種作料如陳皮等按一定比例下鍋;同時外加生薑、大蔥各半斤和適量的鹽,大約熬製45分鐘即可食用。
熬製單縣羊肉湯最關鍵的是作料和火候的掌握和應用。作料多了則藥味衝鼻,少了則腥羶不淨;火小了則水是水、油是油,水在下油在上界限分明,不能達到水乳交融,一色到底。另外火的急慢也大有章法可循,火太急不但熬不出味,反而丟失了營養成分。很多人都想學到熬製單縣羊肉湯的「絕招」,可就是因為把握不好這兩點不得其精髓而以失敗告終。我曾經親眼所見,有別的地方的人,專門來到單縣,來拉這裡的水去煮羊肉湯。
如果來山東單縣來遊玩的話,一定要去嘗一下,單縣的羊肉湯。真的是一決,單縣還有古代的建築,和歷史名人,風景和美食都有了,兩全其美。會使人流連忘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