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課文《琥珀》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內容】教科書 P16-18頁第5課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探究琥珀的形成和科學價值,學培養學生閱讀科普讀物的興趣。
2、學習詞語之間的聯繫,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像琥珀的形成。
【教學重點】
探究琥珀的形成和科學價值,培養學生閱讀科普讀物的興趣。
【教學難點】
學會用詞語之間的聯繫,體會科學家推測琥珀的形成。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筆、練習本
【教學課時】2課時
第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琥珀》這篇課文,了解到作者根據一塊裹有蒼蠅和蜘蛛的琥珀,推測了松脂球形成過程,知道了松脂球形成的條件,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探究琥珀的形成,下面一起跟老師讀一讀:松脂球形成的條件。
二、探究琥珀的形成
1、變為化石:學習10-12自然段,要求默讀並動動筆在課堂練習本上寫下你不懂的問題。(松脂球是怎樣變成琥珀的?為什麼陸地會沉下去,海水會漫上來?樹根腐爛,為什麼松脂球不會腐爛等等)
2、完成課後閱讀:《琥珀物語》
(1)抓住時間描述(幾十年,幾百年等)說明化學形成時間長。
(2)從「陸地漸漸沉下去,海水漸漸漫上來、、、、、、」等句子,說明琥珀的形成,是地殼運動、長海桑田,巨變的結果。
(3)師朗誦課文,生小聲跟。
(4)請同學們按找老師板書,說說琥珀的形成吧!
(5)琥珀給誰發現了?什麼地方?是怎樣發現的?請同學們說說?(漁民的兒子、海邊、赤腳踩到、挖出來)
三、了解琥珀的價值
1、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閱讀:並答疑琥珀的發現有什麼價值?
2、科學家的推測:從那塊琥珀、、、、、、、、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已經有蒼蠅和蜘蛛。
3、注意詞句之間的聯繫,重複閱讀課文,根據科學家的推測,找到推測依據?完成下面表格:
四、拓展
1、除了課文中寫到的,你還能想到這塊琥珀還有哪些價值?請你用「從那塊琥珀的發現,我們可以推測、、、、、、」來練習說話。
五、小結
琥珀的形成,是多麼的奇妙,下面請同學們有個感情的朗讀課文,再次體會琥珀形成的奇妙旅程。
六、作業布置
1、完成語文書課後練習
2、完成一頁練習題(後面附答案)
七、板書:
5 琥珀
形成松脂球:海邊 夏日 松樹林
蒼蠅 蜘蛛
變成化石: 時間漫長 地殼運動
附作業練習題答案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課文《琥珀》教案,附視頻作業練習及答案優秀老師推薦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電子課文和預習的好處,不錯!部編版四年級下語文第五—六單元課文和學習方法,非常好!
本文由作者文體隨筆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