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魚以前被視為美味,如今在農村河裡到處都是,汙水溝都能生存

2020-12-13 濤哥美食匯

在我國東北有一道名菜叫鯰魚燉茄子,老話講:魚燉茄子,撐死老爺子。由此可見這道菜的魅力所在,在我國南方還專門有好多連鎖店做鯰魚的美食,那就是黃記煌。以前的人們還是非常喜歡吃鯰魚的,但隨著近幾年環境的變化和一種外來鯰魚的入侵,人們開始厭惡這種魚類,如今在農村農村河裡到處都是,汙水溝都能生存。

鯰魚在我國分布極為廣泛,北面到黑龍江,南面到海南島,都有鯰魚的身影,鯰魚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庫、坑塘的中下層,多在沿岸地帶活動,白天多隱於草叢、石塊下或深水底,夜晚覓食活動頻繁,秋後居於深水或汙泥中越冬。除鯰魚的魚子有雜味不宜食用以外,全身是寶,鯰魚是名貴的營養佳品,早在史書中就有記載,可以和魚翅、野生甲魚相媲美,為魚中珍品,它的食療作用和藥用價值是其他魚類所不具備的。

我國原生的鯰魚還是非常美味的,但隨著一種革鬍子鯰魚的入侵,導致我國本土鯰魚銳減,現在幾乎看不見蹤跡,都讓這種革鬍子鯰魚佔領了生存空間,革鬍子鯰性貪食,常飽食後潛伏於池底的陰暗處不動。因此其生長快、產量高、生產周期短。同時革鬍子鯰魚的卵有毒,誤食會導致嘔吐、腹痛、腹瀉、呼吸困難,情況嚴重的會造成癱瘓。這就使它們可以肆意繁殖,沒有天敵的侵略。

胡革子鯰魚原產於印度,在印度的各個河流都有存在,因為印度的殯葬風俗會把屍體扔到河裡,這種鯰魚開始喜歡上了這種人類的味道,導致經常有人洗澡時被革鬍子鯰魚襲擊,在印度的媒體報導中經常能有出現。我國引進這種魚開始是用於經濟型魚類養殖,在我國南方每年可養2~3季,在池塘條件下養殖,經4~5個月飼養,當年魚苗一般可長到1公斤,最大個體可達2公斤以上,畝產可達5000公斤,效益可觀。

後來這種魚流竄到了野外,因為沒有天敵,愛看似乎肆意繁殖,500克左右的幼魚便大量吞食鯽魚、鯉魚等,同時鬍子鯰的遷徙能力很強,利用強壯的硬棘,在陸上支撐身體爬行,越過許多障礙物,從一個水體遷移到另一個水體去尋找新的生活環境。因為卵還有毒,革鬍子鯰魚的幼崽成活率很高,這也是它的數量成幾何形增長,沒多久本地鯰魚就被這種外來物種代替了。

這種魚在缺氧、缺少食物的環境下也能生存,早在2007年廣西的一個居民樓的化糞池就發現兩條10多斤的革鬍子鯰魚,它們還繁殖了好多的小魚,個體都在5、6斤左右,現在在農村的汙水溝都能看見這種魚,也至於人們現在都不敢再吃它了,嫌棄革鬍子鯰魚太髒了。

好多人會把革鬍子鯰魚和我國南方特有的塘角魚混淆,兩種魚的外觀確實很像,但塘角魚不會長得像革鬍子鯰魚那麼大個,一般都在1斤以下的重量,而且我國的塘角魚味道鮮美,生活在水質清澈乾淨的水塘中,水質不好的環境塘角魚是存活不了的。

你見過革鬍子鯰魚嗎?你敢吃嗎?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點讚評論下,2021年好運連連必發大財!

相關焦點

  • 以前被當作觀賞魚引進我國,如今在農村河裡泛濫,至今沒有天敵
    這就是清道夫魚,如今在農村河裡泛濫,至今沒有天敵!清道夫魚吸盤魚屬於甲鯰科,又叫吸盤魚、垃圾魚、琵琶魚,原產於南美洲各地的河流中。幾乎只要有水就能存活。它們經常吸附在水族箱壁或水草上,舔食青苔,是水族箱裡最好的清道夫。清道夫魚成年後食量巨大,除吃青苔等藻類之外,還經常以其他魚類的魚卵為食,一天能吃掉上萬粒魚卵,也能大量吞食魚苗。
  • 農村河裡一種不受待見的魚,曾經多到無處不在,如今卻很難買到
    一直以來農村就是一個天然的大寶庫,農村地區什麼都缺,唯一不缺的就是各種各樣的野味了。以前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對於抓野味已經是再熟悉不過的吧,以前農村的田間或者小河裡經常有各種各樣的野味,有時候周末放假就會跟一群小夥伴一起去抓。
  • 依靠糞便生存,4月上市,南方曾大量養殖,如今被視為「垃圾魚」
    「想要獲取更多與美食相關的內容,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哦~」文丨食小斯【依靠糞便生存,4月上市,南方曾大量養殖,如今被視為「垃圾魚」】雖然以前農村比較貧窮,一年吃肉的次數屈指可數,但魚卻是不缺的。因為農村的河比較多,裡面會有很多野生魚,什麼時候想吃了,用硬的鋼絲圈個圈兒,固定上一層網子,一頭綁上長木棍,抓魚的工具就做好了,我們叫做「搶網」。用的時候也比較簡單,找著水草比較多的地方,一網下去抄起來,就能看見活蹦亂跳的魚了。
  • 這種魚專吃青苔,90年代農村小河裡到處都是,現在很難看見野生!
    可是時間到了今天,因為農村的經濟發展建起了不少工廠,加上農村種地都開始大範圍用農藥等,很多農村的小河都被嚴重汙染,河裡面的小魚也開始變少,有些小河的水已經變黑,有些河裡面甚至除了垃圾什麼都沒有了。比如在小編生活的地方,原來村子旁邊有兩條小河,很多人都能在河邊抓到魚,但是最近幾年,很少有人抓到魚了,即便是抓到也都是小魚苗,再也沒有大魚了。
  • 以前農村河流,七星魚到處都是,如今幾乎絕種,200元一斤買不到
    這類天然的的魚在如今能賣去100-200斤不一,並且十幾年前到處都是,現如今最終難求。它究竟是什麼魚呢?它便是大家沿海地區獨有的魚類,在大家廣西省之前很普遍,可是因為大家過多打撈,如今江河中難以尋找它的蹤跡。
  • 這種魚長得像「棒槌」,個頭雖小,但是非常的美味,如今不多見了
    這種魚個頭雖小,但是非常的美味,如今不多見了這種魚長得像「棒槌」,我們當地都叫它「棒槌魚」在農村長大的人,很多都有過抓魚的經歷,因為在農村的小河溝裡,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野魚。尤其是90年代以前,那時農村的環境相當的好,基本沒有什麼汙染,河水非常清澈,小河裡每年都是魚蝦成群,只要你願意去抓,肯定都能滿載而歸。小編是80年代出生的人,記得以前小的時候也抓過不少魚,那時後我們的捕魚工具非常的簡單,就是一個竹子製作的簸箕。這種工具其實不是專門用來捕魚的,而是晾曬稻穀時,用來鏟稻穀將稻穀裝進口袋裡用的。
  • 曾經在農村河裡最常見的小魚,如今卻成了城裡「稀罕」觀賞魚
    曾經在農村河裡最常見的小魚,如今卻成了城裡「稀罕」觀賞魚,價格還不便宜,在城裡的生活待久了以後,大家是不是會覺得都忘了農村裡的那種感覺。每次久久回一趟農村時,都會去到河邊釣魚,這種悠閒自在的生活還是挺適合養生的,約著幾位小夥伴坐在河邊等著魚上鉤,釣到了還能加餐呢。
  • 汙水溝釣上大黑魚,體長差不多70釐米,能吃嗎?放生又捨不得
    都說釣魚是很多男士喜歡的,這一點也不假。對我來說,也喜歡釣魚,不過都是喜歡到大河裡釣魚。有的人沒地方可去了,那小河溝釣魚也不錯,也有的到一些汙水溝/排水溝釣魚。說實話,我是受不了的,主要是汙水溝氣味太臭了,而且釣上魚後還不知道能不能吃呢。
  • 農村小孩都吃過的一種魚,油炸好吃,如今卻很少見了,賣20塊一斤
    之前一直在農村生活的人,相信小時候都有過到河裡捉魚的經歷。過去人們的生活條件不是很好,不會像現在這樣對對都有肉吃,農村的小孩也沒有那麼多的零食,為了解饞,小夥伴們會一起去村裡的小河裡捉魚。以前農村的水源豐富,而且水質清澈,各種各樣的魚類非常的多。
  • 農村河裡,一種趴在沙子裡的小魚,以前沒人要,如今真是稀少
    周末或休息時候邀上三五釣友,到農村的河裡垂釣,一來可以打發空餘時間,二來到戶外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可以緩解生活或工作上的壓力。在河裡洗澡時候捎帶著摸些小魚小蝦,整天曬得黑黢黢的,這樣的事對農村孩子來說都沒少幹。老家的河邊樹木很多,河裡的水清澈見底連在沙粒間遊動的魚蝦都看得見。河裡最常遇到的是一種灰不溜秋的小魚,這魚個頭不大,喜歡懶洋洋地趴在沙子上,農村娃都叫它「沙裡趴」,因為其太小了,基本沒人理會它。
  • 農村河道裡的4種常見生物,如今河道都快要沒了
    農村的物產一直都非常豐富,地裡有野菜野果,河裡還有各種野生的美味,以前在農村都不怎麼又人抓,現在如今卻有不少都成了餐桌上價格高昂的美食。現在回農村老家想捉個蝦摸個魚連個地方都沒有,多數的河道都被填平了,一些大的河道危險係數太高,不會有人輕易下河作業。
  • 以前在農村河裡常見的小魚,現在變成「稀罕」觀賞魚,一條上百塊
    相信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有這樣子的經歷,那就是去河邊釣魚了,以前小優在農村生活的時候,最喜歡跟著幾個小夥伴去河邊釣魚。那農村的小河小溪是很多的,裡面的水是非常清澈的,有著很多各種各樣的小魚小蝦,非常原生態。下面這種以前在農村河裡常見的小魚,現在變成「稀罕」觀賞魚,據說一條上百塊呢!
  • 農村河裡10大野生魚,長相醜陋,味道卻鮮美,看看你都吃過哪些
    農村水資源豐富,野生河魚也多。溪水潺潺流過,清澈見底,魚蝦成群,小的時候我們經常下河捉魚,好像怎麼也捉不完!抓魚這種事對我們農村人來說再簡單不過了,小至孩童大到五十多歲的大爺都可以在河裡有點收穫的。這對我們農村娃來說也是生活中的一種樂趣,下面就來看看農村河裡10大野生魚,長相醜陋,味道卻鮮美,看看你都吃過哪些!
  • 農村人視為「髒魚」,以前餵鴨子,如今2元漲到30元,吃不起了
    導讀:農村人「誤會」最深的魚,以前2元1斤沒人吃,如30元1斤熱銷以前的時候,如果人們想吃魚,可以直接去小溪中撈幾條,不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很多農村的小溪都已經受到了汙染,就算是有魚類也很少有人敢食用了,如今人們食用魚類一般都是在市場上購買人工養殖的魚類
  • 7種農村河裡「好吃」的魚,一般人都不知價值珍貴
    在農村的河裡有許多魚,因為個頭小一般人看不上,卻是「窮人海鮮」,當下卻極為珍貴。野生魚生長在山澗溪流或湖泊中,以水草或水生浮遊動植物為食,沒有固定的食物來源,為了獲得足夠的食物需要不停遊動,因此上野生魚生長緩慢肉質緊實,口感細嫩鮮美。野生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胺基酸,維生素B12等物質,相比飼養的魚類來說更營養。
  • 河裡5種美味淡水魚,如今有錢不一定吃得到,成了農村人的鄉愁
    善於吃的老饕常用「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這句話來對美味加以描述。常聽老人說:「如今的食物沒有在以前的味道,吃著不香」。除了老人的懷舊,事實上,不管是營養還是口感來說,養殖的動植物都比不上是野生的。如今,以前農村地裡的野菜,野果,野生魚蝦走上了餐桌,成為城市人喜歡的美食。
  • 這種魚以前翻開石頭就撿到,如今「一金難求」,最貴時一斤700元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魚這種食物被做成各種各樣的樣式端上了我們的餐桌,經常買菜做飯的人都知道,野生魚相比養殖魚不僅味道更鮮美還有更好的價值,因此過去農村河裡過去沒人稀罕的黃辣丁,鯽魚,泥鰍等野生魚在市場上成了搶手貨,因為野生魚資源少,其價格也越來越貴。
  • 農村河裡常見幾種魚,第一種太醜,最後一種上過新聞
    農村的生活節奏特別慢,在農村的生活特別舒服,雖然沒有燈紅酒綠的娛樂生活,但是很多農村的娛樂是別人也很難享受到的。就比如釣魚,很多農村河流比較多,人們閒下來的時候都會帶上自己的釣具去釣魚。河裡的魚也會各種各樣的,愛釣魚的你能認得全嗎?
  • 農村河裡10大美味,味道鮮美,一斤難求,看看有沒有你愛吃的
    隨著這些年農村的發展,好多水資源都消失殆盡,溪水也沒有以前的流量大了,有的還被工業人為的汙染,導致好多以前常見的小魚都消失不見了,現在想起來哪些美味的河鮮都要流口水。下面就來看看農村河裡10大美味,味道鮮美,一斤難求,看看有沒有你愛吃的。1、田螺田螺在我國大部地區均有分布,一般像是小河裡、稻田裡都有存在。田螺對水體水質要求較高,產量少。
  • 我國農村河裡常見的10大野生魚,味道鮮美,外觀漂亮,價格不菲
    在我國農村的旁邊幾乎都會有一條河,河裡生長著許多的野生魚,小時候沒人把它們當好東西,逮到往往都是做成飼料餵雞鴨了,如今這些野生魚可成了稀罕物,不僅成為了觀賞魚,有些還是餐桌的美味,一斤難求,而且價格還很貴,有些種類品質上乘的野生魚,一條就要幾百元,下面就來看看我國農村河裡常見的10大野生魚,味道鮮美,外觀漂亮,價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