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營山縣女子種油橄欖,一年賣出5000多萬元

2020-12-13 騰訊網

橄欖油,由新鮮的油橄欖果實冷榨而成,具有極佳的天然保健和美容功效,可用於烹調食物,素有「植物油皇后」、「液體黃金」的美譽。

四川省南充市營山縣的胡桂清,在東升鎮黃嶺村種植油橄欖已經10年了。

她用油橄欖的果實榨制橄欖油,一斤特級初榨橄欖油能賣到250元。

如今,胡桂清的油橄欖種植面積已經達到8千多畝,其中有5千多畝開始掛果,1千多畝進入了豐產期。

2019年,她的橄欖油銷售額達到5000多萬元

前不久,《致富經》報導了胡桂清創業種植油橄欖,用果實榨制橄欖油,帶動當地農戶一起發展油橄欖產業的事跡。

胡桂清出生於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

她擺過地攤,開過粉店,學過美容,做過銷售,辛苦打拼十多年,積攢了200多萬元的財富。

2004年,孩子出生後,胡桂清放棄事業,回歸家庭,成了一名家庭主婦。

但她的內心深處,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老闆夢」。

2006年,胡桂清成了一款進口橄欖油的川北區代理商。

當時,橄欖油在市場上比較稀缺。胡桂清代理的這款橄欖油,一斤售價300元,一個禮盒就要598元。

這麼高的價格,讓胡桂清萌生了自己種樹榨油的想法。

油橄欖主要種植於地中海沿岸地區,上世紀60年代初,引入到我國推廣、種植。

胡桂清和朋友聊天時,朋友告訴她,上世紀70年代,當地有不少地方種過油橄欖;但是因為管理不善,產量比較低,再加上油橄欖不能吃,只能榨油,後來農戶們就把油橄欖樹都砍掉了。

聽到這個消息,胡桂清覺得,既然以前油橄欖就在當地種植成功了,那就證明這裡適合種植油橄欖。

2009年,胡桂清在東升鎮黃嶺村一個3面環水的荒山上,流轉了500多畝荒地,開始種油橄欖樹。

在她之前,已經有5個老闆承包過這片地。他們種過梨樹、桃樹、櫻花樹,但最後都失敗了。

不少村民覺得,胡桂清會是第6個失敗的老闆。

為了能成功種植油橄欖,胡桂清提前做了規劃。

她了解到,當地人以前種油橄欖不掙錢,第一個原因就是種植的品種產量不高,出油率較低

為了精選品種,2009年4月,胡桂清在500多畝荒地裡,種下了1.5萬株油橄欖樹。

這些油橄欖樹有30多個品種,她要從中選出最適合在當地生長的品種。

油橄欖樹種下後,一般需要4、5年才能結果。

在這期間,基地每年都需要人工除草、施肥。一年下來,光工人的工資就得花20多萬元

再加上胡桂清把種植規模逐步擴大到了3千多畝,原本計劃十多萬元的投資,慢慢變成了500多萬元。

為了讓油橄欖樹早點結果,看到效益,胡桂清想到一個辦法——給油橄欖樹多施氮肥,讓樹快點長。

然而,到了2015年,油橄欖樹已經種下6年了,樹上卻一直只開花,不結果

胡桂清從基地裡取了一些土,找到廣元市林業科學研究院的鄧加林請教,才知道了油橄欖樹一直不結果的原因。

原來,油橄欖確實喜歡氮肥和鈣肥,但是氮肥施太多,其他肥料沒有配套使用的話,就會出現樹木高大,卻不結果的現象。

想要讓樹結果,需要補充硼肥、鉀肥等微量元素。

胡桂清按照專家的建議,改良土壤,更加精細地管理油橄欖樹。

2016年,她的油橄欖樹終於試掛果了。

2017年,胡桂清的油橄欖樹有了產量。

一棵油橄欖樹能收穫60-80斤鮮橄欖果,直接賣鮮果的話,一棵樹能賣4、5百元。

但如果把鮮橄欖果深加工成橄欖油,價值就能提高5-10倍

胡桂清覺得,當地之前種油橄欖不賺錢的第二個原因,就是沒有把油橄欖果深加工,直接賣鮮果又賺不到多少錢。

胡桂清和人合夥,在廣元市開了一家橄欖油加工廠

剛採摘下來的橄欖果,在24小時內被送到加工廠,榨出橄欖油,這樣的橄欖油被稱為特級初榨橄欖油,一斤能賣到250元

胡桂清給橄欖油定價,貴的398元一盒,便宜的118元一盒。

橄欖油的價格偏貴,為了拓寬銷路,胡桂清想到一個辦法。

在四川,火鍋店隨處可見。吃火鍋時,一般都會用芝麻油或者菜籽油做成油碟。

胡桂清根據客戶的反饋,用橄欖油調製成火鍋油碟銷售,定價6塊錢一小瓶。

價格雖然降低了不少,但是卻能讓更多人了解、體驗橄欖油。

2018年,胡桂清推銷橄欖油時,認識了四川一個農產品電商平臺的負責人——滕德素。

滕德素平時比較注重養生。

她吃過胡桂清的橄欖油後,對這款產品很有興趣,於是和胡桂清達成合作,把橄欖油放在電商平臺上銷售。

通過滕德素的電商平臺,胡桂清每年能賣出去2000多萬元的橄欖油。

胡桂清之前做橄欖油代理商時,積累了一些固定客戶。

她讓利20%給客戶,請客戶幫她銷售橄欖油。

現在,在全國各地,有4萬多位客戶通過微商等渠道,幫胡桂清銷售橄欖油。

2019年,胡桂清的銷售額達到5000多萬元

看到胡桂清種油橄欖賺到了錢,黃嶺村周圍有不少農戶,也跟著種上了油橄欖。

在胡桂清的帶動下,當地現在有500多戶農戶,跟她一起發展油橄欖產業。

相關焦點

  • 種下油橄欖 收穫「金銀山」
    與橄欖油打了多年交道的胡桂清對油橄欖的市場前景十分看好,「如果自己種植,並生產加工成產品進行銷售,不僅可保證橄欖油的品質,還可控制生產成本,利潤會更高。」胡桂清回到營山,找到縣林業局專家了解到,營山縣的地形條件、光照氣候等較適合種植油橄欖,且在上世紀70年代種過油橄欖。經過兩年時間的謀劃,2009年初,胡桂清決定回鄉種植油橄欖。
  • 種植油橄欖,年收入5000萬!
    四川營山有位創業女俠,叫胡桂清。別人都栽了跟頭的荒山,她卻仍看到商機。通過十年堅守初心,種植油橄欖,讓荒山披上綠裝,結出了金果子,實現年銷售額5000多萬元。她是如何做到的呢?橄欖油也被譽為液體黃金,可以用來炒菜,涼拌和美容等等,有一定的天然保健功效。價格昂貴。
  • 四川營山縣,風景名勝數不勝數
    營山縣地處四川盆地東北部,隸屬四川省南充市,是南充的東大門和交通次樞紐,與蓬安、儀隴、渠縣四縣接壤,有著東出達州通湖北,南向廣安達重慶,西至南充進成都,北上巴中望秦川的地理位置。全縣國土總面積1633平方千米,轄1個街道辦,53個鄉鎮。縣城常住人口23.8萬,政府駐地綏安街道。
  • 南充、宜賓、德陽,誰是四川第三大城市?
    網上關於四川第三大城市之爭,一直就沒有停過。有人說南充有足夠的資本成為四川第三大城市,也有人認為宜賓才是四川第三大城市,還有人說,都別爭,先問過德陽再說誰是第三大城市。 南充、宜賓、德陽,誰是四川第三大城市? 既然有爭議,那就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 雲南臨滄市女子種夏威夷果,一年賣出5000萬元
    現在,陳榆秀在雲南的種植基地有8千多畝,示範帶動了雲南省80餘萬農戶種植夏威夷果,人均年增收3千多元。2019年,公司的年銷售額達到5000萬元。陳榆秀帶著工人,花了3個月時間,在一千多畝山地裡種上了夏威夷果樹苗。一般來說,良種、良法種下去,夏威夷果樹的豐產期能達到60-70年。但是產量究竟能有多少,還要等7、8年才能知道。
  • 四川省營山縣城南鎮黨委書記文建明去世
    原標題:營山縣城南鎮黨委書記文建明去世 遺體告別儀式26日下午舉行   四川在線消息 據四川省文明辦、南充市文明辦消息:第三屆全國敬業奉獻模範、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四川省優秀黨務工作者、四川省第二屆敬業奉獻模範、四川省南充市營山縣委常委、城南鎮黨委書記文建明於2014年1月25日20時09分在重慶市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病逝。享年51歲。
  • 雲南女子種植夏威夷果,一年賣出5000萬元,致富上的奇蹟
    雲南省臨滄市的陳榆秀在鎮康縣種植夏威夷果已經有十幾年了,從她手上賣出的夏威夷果,一公斤最高賣到了300元,現在陳榆秀在雲南的種植基地有8000多畝,帶動了雲南80餘萬戶農民種植夏威夷果,人均年增收3千多元,2019年的時候,公司的銷售總額達到了5000萬元。
  • 南充營山 春節吃掉6萬多斤涼麵
    四川新聞網南充2月3日電(特約記者 李永輝)春節期間,在營山縣城的大街小巷,成群結隊的人「搶」吃涼麵的場景,著實讓人眼前一亮。2月2日,營山縣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僅初一到初六這短短的6天時間內,營山人就吃掉了3萬餘公斤涼麵。
  • 四川南充:1290個貧困村實現脫貧奔康產業園全覆蓋
    南充營山縣黃渡鎮蘭武村柑桔產業園。梁洪源 攝四川南充:1290個貧困村實現脫貧奔康產業園全覆蓋 將貧困戶「嵌入」產業鏈中新網成都4月16日電(王爵 李然)產業是脫貧攻堅的生命線。南充全市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9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57.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實現了全域脫貧,歷史性解決了區域性整體貧困,歷史性地消除了農村絕對貧困。4月16日上午,記者在南充營山縣黃渡鎮蘭武村看到,一棵棵柑桔樹整齊劃一排列在村道路旁,數名工人正手持鐵鍬、鋤頭等工具,對柑桔樹實施除草、施肥、打藥等田間管理工作。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⑩丨四川涼山:油橄欖讓貧困戶踏上「致富路」
    攝影/周子勳「過去,全家6口人,因為上有老下有小導致家裡很貧困,家裡就種土豆和玉米維持生計,一年總收入才4000元左右。如今,有土地的流轉收入、在油橄欖基地務工的收入以及油橄欖銷售分紅,一年下來要掙2萬多元,相當於過去的5倍。」懸崖村致富帶頭人某色日者看到這些變化,很鼓舞人心。
  • 向抗疫英雄致敬 四川南充40萬元免費請抗疫英雄吃火鍋
    封面新聞記者 汪仁洪2020年4月8日, 「火鍋慰天使·美酒敬英雄——四川南充火鍋企業請四川支援湖北醫療衛生隊隊員2020年度免費吃火鍋」活動啟動。2021年1月2日,南充市火鍋協會會長何偉告訴封面新聞記者:該活動於2020年12月31日24時結束……南充35家火鍋店共接待四川支援湖北醫療衛生隊隊員2844人次,免單金額252395元,同行人員折扣金額151424元,累計耗資40餘萬元。火鍋店老闆籤名。
  • 特別川茶川酒南充出品 斬獲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金獎
    四川南充造的茶和酒在2020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盡顯風流——順慶「蜀妙黃精茶」、營山「李氏藥酒」,獲得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金獎。「川貨全國行·南昌站」活動與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暨2020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同步開展。
  • 中國特產美食——四川——南充
    南充市位於四川盆地東北、嘉陵江中遊,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南充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早在唐堯、虞舜之前便謂"果氏之國"。南充是三國文化和春節文化的發祥地,民風淳樸,民俗優雅,三國文化、絲綢文化、紅色文化和嘉陵江文化交融生輝,川北大木偶、川北燈戲、川北剪紙、川北皮影飲譽中外,孕育了辭賦大家司馬相如、史學大家陳壽、天文曆法巨匠落下閎和忠義大將軍紀信等眾多歷史名人。
  • 南充營山小花椒闖出大市場
    6月17日, 四川·南充·營山首屆花椒採摘節正式啟動。本次採摘節通過實地參觀、舉辦投資推介會、花椒產業論壇等系列活動,集中展示營山花椒產業發展成果,招引農業現代產業項目落地。花椒飄香 麻柳村裡賓朋雲集6月17日上午,清風細雨,營山縣首屆花椒採摘節在椒香飄溢的老林鎮麻柳村花椒博覽園開幕。
  • 四川南充公布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第六批)黑白名單 黑名單機構117家
    (順慶區仁和春天花園8幢1005-1006號)140 南充市 順慶區 南充優輔教育培訓學校有限公司(順慶區大北街45號1幢2層)141 南充市 順慶區 南充引領教育培訓有限公司(順慶區西藏路65號)142 南充市 順慶區 南充莘學教育培訓學校有限公司(模範街2號南充大都會1幢3層128
  • 《四川新聞》《四川經濟報》點讚南充現代農業!
    「以前可不是這樣,全村90%的地都荒著,很可惜,但在村裡掙不到錢,壯勞力都外出打工了,留村的多是老年人,只能在家門口種點傳統農作物自給自足。」打鼓山村副書記劉永凱說,他曾在外省做水果生意,作為農村娃,看到村裡土地撂荒,十分心疼。「我剛回村想流轉土地種柑橘時,很多村民都不同意,擔心他們的地沒了,原有的收入也沒了。
  • 楊梅深加工產品走俏 有企業一年賣出5000萬元楊梅加工品
    在生產上,如今的楊梅種已邁進「綠色種植」行列;在銷售上,除了常規採銷外,一些楊梅加工企業也風生水起,楊梅果醬、楊梅汁、楊梅酒等產品紛紛上市銷售,也為楊梅產業發展添了把火。  「最甜」楊梅怎麼種?  綠色種植成趨勢  在今年的浙江農業之最楊梅擂臺賽上,蘭谿市馬澗新農夫專業合作社拿到了荸薺種和東魁種雙料冠軍,獲封為今年「最甜的東魁楊梅」。
  • 四川南充:千餘駐村工作隊攜手群眾攻貧困堡壘
    新華社成都9月25日電 題:四川南充:千餘駐村工作隊攜手群眾攻貧困堡壘新華社記者黃毅近日在四川省南充市營山縣黃渡鎮蘭武村脫貧奔康柑橘產業園,六旬村民喻洪偉忙著除草、施肥。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南充派出4143名「最能打仗的幹部」到1290個貧困村組成駐村工作隊,攜手群眾攻克貧困堡壘。「山高坡陡生活難,一窮二白人心散。」蘭武村過去是典型的貧困村,全村沒有一條水泥路,群眾增收沒門路。
  • 營山縣柏林鄉政府擺團年飯 引資近400萬
    團年宴上,營山縣柏林鄉的外出務工經商者不僅積極為家鄉投資,還捐款10多萬元  喝一口家鄉的水酒,吃一口家鄉的小菜,一頓團年飯「醉」了兩百餘名外出歸來的務工經商者。2月8日,大年初二,南充市營山縣柏林鄉政府在院壩裡設宴款待探親返家的鄉友,結果牽出了10多萬元愛心捐款,並引來近400萬元的招商引資項目。  正月初二那天,柏林場鎮分外熱鬧,鄉政府自製的展板前,擠滿了前來觀看的群眾。  「去年11月底,鄉上修通了柏油路,乘車到縣城只要一個半小時,所以今年回家過年的人特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