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下油橄欖 收穫「金銀山」

2020-12-13 四川農村日報

□特約通訊員 彭傑

從銷售橄欖油到租賃荒地種植橄欖樹,從創立橄欖油品牌到建設加工廠,南充市營山縣聖禾油橄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桂清艱辛創業,帶領村民共同致富,走出了一條不同尋常的財富之路。

瞄準商機打工妹回鄉創業

胡桂清出生在營山縣新店鎮飛龍村一個貧困農民家庭,曾在上海打工,學美容、擺地攤、開飯店,後來從事橄欖油銷售工作。「當時賣的橄欖油是從希臘進口的,既可食用又可用來保養皮膚,深受消費者喜歡,銷量也很好。」胡桂清回憶說,2007年,她離開公司,做起了該款橄欖油的川北代理商。

「橄欖油被譽為『軟黃金』,做代理之後,雖然生意很不錯,但進口成本較高。」與橄欖油打了多年交道的胡桂清對油橄欖的市場前景十分看好,「如果自己種植,並生產加工成產品進行銷售,不僅可保證橄欖油的品質,還可控制生產成本,利潤會更高。」

胡桂清回到營山,找到縣林業局專家了解到,營山縣的地形條件、光照氣候等較適合種植油橄欖,且在上世紀70年代種過油橄欖。經過兩年時間的謀劃,2009年初,胡桂清決定回鄉種植油橄欖。

對她的想法,家人一開始並不支持。因為胡桂清的丈夫在外做工程,收入不錯,而孩子也需要人照顧。但胡桂清很堅持,她用了兩個月時間多方考察,最終決定在東升鎮黃嶺村流轉500畝撂荒地種植油橄欖。

聽說胡桂清來種油橄欖,不少村民直搖頭:「先後有人來這片土地種過柑橘、梨樹、桃樹、櫻花,都失敗了。她一個女人更難成功。」

歷經艱辛「富貴樹」結出「黃金果」

胡桂清拿出辛苦多年攢下的錢作為啟動資金,成立公司,組建東嶺農作物專業合作社,毅然投身於開荒拓綠的事業中。

「那時候不會開車,每天天不亮就要出門趕最早的班車到場鎮,再走好幾裡山路到基地。有幾次,到了山上才發現兩隻腳穿了不一樣的鞋子。」回憶創業之初的艱辛,胡桂清記憶猶新。

2009年4月,胡桂清在黃嶺村栽植了1.5萬株「佛奧」「科拉蒂」等油橄欖樹苗。由於沒有種植經驗,胡桂清種的是晚熟品種,要五六年才能掛果,投入還在繼續。胡桂清的丈夫雖然嘴上埋怨她「不務正業」,但還是承擔起照顧孩子的重任,並一次次拿出資金為她解困。投入逐漸超過了百萬元,種下了30多個品種的油橄欖,基地也擴大到了3000多畝。

到2014年,油橄欖好不容易開花了,但讓胡桂清失望的是,居然沒採摘到果子,周圍的質疑聲又起。

胡桂清坐在地裡嚎啕大哭,哭過之後,她請來四川省農科院的專家,找到了問題所在,原來地裡缺鈣、硼、鋅、鉀等微量元素。這時胡桂清才醒悟:「油橄欖是『富貴樹』,需要精心呵護和管理。」她根據專家意見配方施肥,把修枝等管理細節做得更到位。2016年,橄欖樹上終於結了一些果子,讓胡桂清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2017年後,胡桂清的油橄欖終於有了產量,且一年比一年好。近些年,胡桂清與人合作,在木頂鄉、星火鎮等地流轉土地種植油橄欖,基地面積擴大到近8000畝。今年,1500畝油橄欖進入豐產期,共產橄欖果200餘噸。

一片產業富一方人,黃嶺村發展油橄欖產業後,東嶺農作物專業合作社已帶動500多戶農戶參與到油橄欖種植中來。七旬村民汪永吉就在該合作社打工,每年能掙1.8萬元左右。從2009年至今,胡桂清從未拖欠過土地租金和勞務費。

搞深加工創立品牌走向全國

「油橄欖渾身是寶,如果將鮮果通過物理冷壓榨工藝,提取天然橄欖油,經包裝後則可賣到每公斤600多元。」胡桂清與人合夥在廣元建起加工廠,引進鮮果冷壓榨工藝設備,從油橄欖種植到加工生產,形成了產業鏈。

「我們的油橄欖通過工廠加工成橄欖油,2018年產值達到300萬元,2019年達到700多萬元,今年可實現產值1000多萬元。」胡桂清告訴筆者。

油橄欖掛果後,胡桂清便著手商標的註冊申請。2015年11月,營山縣聖禾油橄欖發展有限公司獲得「婉貴人」的商標品牌註冊權。2016年,該公司嘗試將橄欖鮮果運到廣元加工廠進行鮮榨橄欖油。2017年,「婉貴人」鮮榨橄欖油上市,受到廣州、上海、臺灣等地客商的青睞。2018年,「婉貴人」被貼上了「四川扶貧」商標。今年,疫情突然來襲,給胡桂清帶來不小衝擊。但讓她高興的是,公司生產的橄欖油被國務院扶貧辦列入「全國扶貧產品」名單,從而進入全國工商聯成立的E家消費扶貧平臺,有效地解決了銷售問題。

「隨著基地規模的擴大,橄欖樹逐漸迎來大豐收。為了保證採摘下來的鮮果能在24小時內鮮榨出油,我必須儘快將自己的加工廠辦起來。」胡桂清介紹,工廠選址在營山國際工業港內,初步決定設置兩條生產線,預計將在2021年投產。

相關焦點

  • 四川南充營山縣女子種油橄欖,一年賣出5000多萬元
    聽到這個消息,胡桂清覺得,既然以前油橄欖就在當地種植成功了,那就證明這裡適合種植油橄欖。2009年,胡桂清在東升鎮黃嶺村一個3面環水的荒山上,流轉了500多畝荒地,開始種油橄欖樹。在她之前,已經有5個老闆承包過這片地。他們種過梨樹、桃樹、櫻花樹,但最後都失敗了。不少村民覺得,胡桂清會是第6個失敗的老闆。
  • 每畝增收3000餘元 大涼山村民種油橄欖 京東包銷鮮榨橄欖油
    種玉米種烤菸,不如種油橄欖樹喜德縣冕山鎮民主村三面環山,這裡少見現代工業的痕跡,遠遠望去,正在山間勞作的村民們縮小成了一個個小點,仿佛進入了世外桃源般的地方。40多歲的鄺小武戴著大大的遮陽帽,和其他村民一起給油橄欖樹鋤草。
  • 油橄欖變「黃金」橄欖油,京東助大涼山村民增收
    清晨,在公司基地安排、指導工人對油橄欖園施肥、除草;上午,驅車百餘裡到喜德縣種植區進行技術指導;下午,趕回基地學習、探索最新的選種、育苗和豐產栽培技術……這是四川涼山州中澤公司技術員付永平的一天。每畝增收約4000元「我有兩畝地,原來租給別人種烤菸,每年收入600元。」喜德縣冕山鎮民主村村民謝詩蘋(48歲)家有七口人,她家的收入除了土地租金,只有自家的油桃樹每年能收成千餘斤,收入三四千元,人均收入不足千元。
  • 赫山:金銀山學校開展管制刀具排查活動
    紅網時刻益陽12月8日訊(通訊員 鄒蓉)為預防校園安全事故發生,強化學生安全意識,12月7日上午,益陽市赫山區金銀山學校聯合金銀山派出所深入開展「管制刀具及危險品檢查」專項整治活動,對全校學生進行一次全面的清查。
  • 栽培優質油橄欖,採用溝灌免耕技術,使得油橄欖達到豐產
    導語:採用溝灌免耕技術,對溝渠進行合理布置、開溝強化了根對養分的吸收、對溝渠式樹盤的免耕管理,有助於促進油橄欖的生長種植油橄欖,我們可以採用溝灌免耕技術。這種種植技術們,有助於促進油橄欖的生長。接著呢,咱們就一起了解下這方面的相關知識吧!
  • 油橄欖品種的穩定性嗎,那品種類別呢,油橄欖良種的作用呢
    油橄欖各品種都是在一定的生態環境和栽培條件下形成的。我國從歐洲地中海引入的100多個油橄欖品種,經在不同地區(自然環境條件不同)栽培試種後,發現有適合各品種栽培的適生區域及不適生區域。品種時間性:隨著各地區的經濟發展、自然和栽培條件的變化,傳統品種不能適應,必須不斷創造當代所需的新品種,交換舊品種和惡劣的品種。
  • 【70年滇人滇事】50多年前,周總理在昆種下油橄欖,麻花辮成「鐵...
    周總理在昆明親自種下油橄欖  l961年4月,周恩來總理從阿爾巴尼亞引種2200株油橄欖到昆明海口林場,現在,它們已鬱鬱蔥蔥。這一年,周恩來總理還蒞臨西雙版納、石林等地,對雲南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出了不少具體指示和要求。
  • 種植油橄欖,年收入5000萬!
    胡桂清覺得守著當地好的資源,沒有必要替別人做嫁衣,產生了種油橄欖的想法。種植油橄欖 創造新財富2008年,胡桂清在到離家不遠的四川廣元市打聽到有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這個荒地雖然有5個老闆(種植果樹與景觀樹)都栽了跟頭,但沒有影響到胡桂清。因為橄欖球的市場太有潛力了,只要種出來就能賺錢。
  • 李金山:讓荒山變成花果山金銀山
    人多,地少,而且還是丘陵地,要靠種玉米等傳統的大田作物致富並不現實。  「我諮詢過不少林果專家,都說這裡適合發展林果經濟。」李金山多年前就有建果園的想法,但果園怎麼建,如何管,既涉及土地經營權等問題,又關乎家家戶戶的利益,必須慎之又慎。  2013年,後甸子村打機井、鋪管路,嘗試著建了一個200畝的小果園。  建果園的做法,很快得到政府的支持。
  • 油橄欖果渣油不算橄欖油
    啤酒橄欖油國標10月起實施  油橄欖果渣油不算橄欖油    據青島晚報 從10月1日起,關於啤酒、橄欖油的重要國家標準將實施,其中,《啤酒》國家標準為代替原有國標的新國標,而《橄欖油、油橄欖果渣油》國家標準為醞釀多年首次實施。  新《啤酒》國家標準由中國釀酒工業協會修訂。
  • 土耳其油橄欖引進國內為何面臨減產?市場雖好,但農戶傷腦筋
    土耳其油橄欖是世界唯一的可以直接採用鮮果冷榨工藝自然提取的草本植物油,又因為其對心腦血管的保護作用,油的質量上乘,我國在90年代進行嘗試後無疾而終,直到近些年才有所起色,但是因為技術手段都不成熟,因此種植的規模總是呈現一種小打小鬧的局面,那麼對於國內農戶來說,在油橄欖的種植上,到底有哪些可吸取的經驗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⑩丨四川涼山:油橄欖讓貧困戶踏上「致富路」
    懸崖村書記某色吉日對記者說,懸崖村現在種了近200畝的油橄欖樹,如果保護好的話可活百年以上。橄欖樹2年就能結果,5年就能豐收,未來的日子不愁了。扶貧必先扶智。致富帶頭人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力抓手。在國務院扶貧辦的指導下,平安聯合中國扶貧志願服務促進會開辦「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
  • 【中國科學報】開啟油橄欖葉「重生」之門
    甘肅盛產油橄欖,橄欖油給當地農民帶來了豐厚的收入,但油橄欖的枝葉處理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們:每年修剪下來的上千噸油橄欖葉無處安放,微生物的滋生還帶來嚴重的環境汙染。 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邸多隆經過技術攻關,為廢棄的油橄欖葉賦予了「新生」——從油橄欖葉中提取橄欖苦苷和總黃酮,並將其產業化後廣泛應用於食品、化妝品及藥品,提取純度及提取率均超過90%。
  • 武都:油橄欖喜獲豐收 鮮果採收加工有序展開
    為保護「武都油橄欖」這一優勢品牌,確保果農利益,做到「增產不減收」,鮮果採摘期間,武都區提前謀劃,及早安排,科學制定採摘收購方案,遵循「成熟即採、隨行就市、以質論價」的市場規律,堅持「以鄉鎮(街道)為主體,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依託,按需求、分時段、整村組採收」的工作原則,努力實現產購雙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贏,有效促進油橄欖種植戶和加工企業增收增效。
  • 武都油橄欖:生態特色產業終成「綠色銀行」
    &nbsp&nbsp&nbsp&nbsp「2012年,通過土地流轉方式,我承包了村上閒置的600畝荒山荒坡,建了油橄欖種植園。去年,油橄欖鮮果產量達5000公斤,收入近3萬元。」已成為武都區外納鎮周家山村脫貧致富帶頭人的村民周忠義這樣告訴筆者。
  • 武都:油橄欖採收探新路為民增收促發展
    通訊員 黃驪珠  今年油橄欖進入採摘季以來,武都區積極引導油橄欖種植戶按需求、分時段、整村組進行採摘,分級分類規範裝筐,採取合作社統一交售、企業現場收購等新方式
  • 「甘味」區域公用品牌|獨一份:隴南油橄欖
    白龍江河谷地的土壤條件,簡直是天造地設最適宜於油橄欖的生長。武都地區的土壤為褐土類礫質砂土和黃綿土,成土母質多為千枚巖、頁巖和石灰巖的風化物,砂粒含量佔60%以上,PH值在7-8之間,屬中性偏鹼性土壤。土層厚度為60釐米以上,且具多孔性、多鈣性,土質疏鬆,通氣透水性能良好,適宜油橄欖生長發育。
  • 甘肅武都油橄欖果成熟 農民白龍江畔「淘寶」
    近日,甘肅隴南市武都區數十萬畝油橄欖果成熟。圖為綠油油的油橄欖果。 李蕊娜 攝圖為油橄欖果果粒飽滿壓彎枝頭。 樊翔 攝圖為雨後的油橄欖果。 鍾欣 攝甘肅武都白龍江兩岸的河谷及半山地帶,油橄欖果成熟,遍地是「寶」。
  • 從洋芋到油橄欖 平安人一步一腳印帶懸崖村走出脫貧路
    這一切還要從「懸崖上的油橄欖」講起。隨後他一鼓作氣,通過動用各種資源,找到了專業發展油橄欖育種,有育苗基地、油橄欖榨油工廠項目的涼山州中澤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並第一時間和對方達成合作。  當張權武滿懷期待地和村民們分享這則消息時,卻被村民們的遲疑潑了一盆冷水。有人不相信會有高收益、有人不願花錢買種子、有人說不懂如何種植油橄欖、有人說種了也賣不出去,天梯擺在那不好背啊……即使設備擺在眼前,村民們還是置若罔聞。
  • 家庭種菜小課堂 :室內種這五種蔬菜,美觀漂亮,吃起來也很美味
    歡迎來到小可家庭種菜小課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五種可以種在家裡,裝飾室內,清新空氣,而且吃起來非常美味的蔬菜,即室內觀賞類蔬菜。第一種就是我們常吃的秋葵。秋葵是一種口味獨特的蔬菜,喜歡吃的人覺得是人間美味,不喜歡吃的人則是一口也吃不下去。秋葵的口感是黏黏的,沒有什麼特殊的味道,但是因為其具有消除苦夏的功效,所以在夏天的時候還是受到一些人的歡迎。秋葵的種植時間在5月上旬到下旬之間,6月中旬到9月下旬就可以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