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每五個雲南人,就有一個吃菌子中過毒

2020-12-11 lnstagram優選

每年夏天,關於雲南人吃菌子中毒的熱搜,可能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今年來得尤為猛烈一些......

據報導,截至目前已經有300多起中毒事件,各大醫院的野生菌中毒科(沒錯,雲南特色,全國獨有)每天都在上演「魔幻」現場——

有中毒後躺在病床上「咯答~咯答~咯咯答」,高唱《忐忑》的;

有出現幻視幻聽,對著空氣揮手,與小人人、小精靈共舞的;

還有一邊打點滴,一邊用書與小怪獸大戰300回合的;

最慘的是這名女記者!

本來要外出採訪新聞,沒想到,自己一不小心成了新聞。

見小人、打怪獸、抓雲彩、唱忐忑,連中毒症狀都不帶重樣的。

相關話題下動輒五六億的閱讀,外省網友們帶著三分好奇三分不解,忍不住舉手提問:

吃菌子中毒到底是怎樣一種體驗??傳說中的小人人長啥樣??

「人在雲南,剛出醫院,謝邀,這題我會!」

不到30秒,大批雲南人到達戰場,現身說法講述自己曾經的「中毒」經歷——

最多的是看到小人人的

至於是綠帽,還是小精靈

因人而異

「你心中自然擁有屬於你的那一款小人」

有看到美人穿著泳衣蕩鞦韆的

還是紅色高開叉

??!!

這位同學,下課後來一下辦公室

為幫助大家理解

可以參考《哈爾的移動城堡》畫面

一群五光十色的小人

手牽手哼唱著愛的魔力轉圈圈

一圈又一圈

有看到奇珍異獸的

小in嚴重懷疑當年寫出山海經的人

莫不是因為吃了毒蘑菇

五顏六色的水母

像漫天煙花一樣炸開

(竟然,有點浪漫是怎麼肥事。。)

這個就更厲害了

眼前直接開始放映電視劇

孫悟空、小兵張嘎、海綿寶寶

挺豐富

除了看到奇奇怪怪的畫面

中毒後還會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舉動

比如,在沙發上划船

在廚房裡捉龍

甚至

幻想自己變成了一杯奶茶

摁住頭生怕自己灑出來

......

雖然評論區裡一片歡樂,但是小in必須提醒大家:

吃菌子中毒真的不是開玩笑,嚴重的有可能損傷肝臟,甚至危及性命,千萬千萬不要為了好玩以身試毒!!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野生菌這麼危險,雲南人為啥年年中毒年年吃,非要和自己過不去??

對此,久經菌場的雲南人表示:,香啊!誰吃誰知道~

外省人眼裡的蘑菇,無非就是香菇、金針菇、杏鮑菇之類。

不好意思,在雲南人眼裡,這些人工養植的蘑菇是入不了「菌籍」的。

只有在大山深處,集天地之靈氣、納日月之精華,吸風飲露自然長成的,才是一朵合格的野生菌。

哦,對了,雲南人管野生菌叫「菌jier」,你要是和雲南人說蘑菇,他是會生氣的~

雲南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氣候條件,讓省內各地長出了種類繁多的野生菌;

具體有多少種?

不多不多,也就2個綱、11個目、35個科、96個屬,250多種吧,佔全國食用菌的三分之二,佔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

所以當雲南人說菌子的時候,他指的其實是:

乾巴菌、雞樅菌、牛肝菌、羊肚菌、黑松露、雞油菌、青頭菌、喇叭菌、刷把菌、奶漿菌、掃把菌......(此處省略200字)

這其中很多種,都是雲南獨有,而且產量非常稀少。

比如營養價值很高的雞樅、松茸,遠銷日韓,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再比如備受法國人和義大利追捧的黑松露,價格能到幾百美元一斤。

小聲bb一句,黑松露又叫豬拱菌,據說雲南人最早是用它來餵豬的......

再加上菌子一年裡只有7、8、9三個月能吃到,絕對的「雲南夏季限定」~

對於這樣的天賜山珍,雲南人又怎能辜負,不吃菌子的夏天豈不是白過了?

至於野生菌的美味,就不用多說了~

《舌尖上的中國》等美食節目專門介紹過,油雞樅、松茸刺身、乾巴菌炒飯、雜菌火鍋......蒸炒燴燉炸,每一種吃法是人間美味~

曾在雲南待過的汪曾祺,也不止一次在自己的書裡強烈安利,

「離開雲南四十年,依然對菌子的味道念念不忘」。

相信我,如果你吃過一次,你一定能理解雲南人對野生菌的執念!

前面說過,雲南的野生菌種類特別豐富,能吃的有250多種。而危險,總是與機遇相伴相生,有毒的野生菌,也多達100多種......

這就意味著,你很可能一個不小心,就採摘到、買到、吃到毒蘑菇。

所以學會鑑別毒菌子,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是每個雲南人必須掌握的技能;

一個最簡單的鑑毒小妙招,能吃的菌子大多長得樸實無華,這種妖豔賤貨,十之八九都是有毒的。

然而,很多毒菌子和無毒菌子,長得特別像,任你是幾十年的吃菌老江湖,也可能會翻車。

闖過第一關還沒完!!

就算沒毒的菌子,烹飪手法不當,體質太虛也可能會中毒——

同一種菌子,去年吃沒事,今年吃可能「基因突變」,不幸中招;

同一碗菌子,第一頓吃沒事,第二頓吃沒熱透或者炒糊了,不幸中招;

更玄的是,同一桌吃同樣的菌子,別人都沒事,可能你體質異稟,不幸中招;

所以每年夏天,為了能讓大家縱享菌子美味的同時又不中毒,當地政府和媒體可謂操碎了心:

衛健委、疾控中心每年製作更新「毒蘑菇圖鑑」;

從5月份開始,提前發布中毒預警;

到了7月份,群發簡訊轟炸;

計程車和公交上的電視和廣播,也不定時輪播;

吃菌子火鍋的餐館裡,也嚴陣以待。

每桌放個計時器,一定要等煮夠15分鐘,計時器鳴叫後,才會給你上筷子,免得顧客吃了不熟的菌子中毒。

一起吃的人,也形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留一個會開車的人不要吃。

為啥?

以防萬一,可以開車送大家去醫院。

所以到底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保證萬無一失??

答案是,沒有。

吃菌子是一種捉摸不透的玄學,中毒與否全看運氣。

最後送上雲南人的吃菌三熟法則,歡迎大家來雲南,祝你好運——

第一:菌子種類一定要熟;

第二:菌子烹飪一定要熟;

第三:去醫院的路一定要熟,懂?

圖片來源/ 網絡

撰文、編輯/ 愛吃菌子的雲南人

責任編輯/ 蜜糖

關注我,更多有趣有價值的資訊分享,帶你發現更酷的世界。

相關焦點

  • 雲南人吃菌子的幾個「迷信」
    題記:怕中毒,又忍不住不吃,於是便有了許多還挺科學的"迷信"。雨季,是雲南人的中毒高發季,每年都不知道要報導多少起中毒事件,大多是和菌子的食用有直接關係的。就算這樣,也沒有動搖到雲南人吃菌子的決心。呆久了你就會發現,一些吃菌子的小「迷信」在雲南人的廚房是比較普遍的,有點好玩有點可愛有點.......但這些做法,真的有助於避免中毒嗎?
  • 在雲南吃上一口毒蘑菇,據說他們感覺人生到達了巔峰
    吃蘑菇中毒後出現幻覺是種什麼體驗?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人,當然是——沒有錯,就是那個我們非常那個熟悉,成天用頭撞板磚,吃蘑菇,然後變大變強的下水道修理工!很多人見過馬裡奧吃蘑菇,但卻不知道,他吃的其實是一種毒蘑菇,從外形到顏色,以及吃完後出現的症狀判斷,馬裡奧吃的應該是一種叫毒蠅傘的蘑菇。這種蘑菇被證實食用後會讓人出現幻覺,比如看到的世界變得扭曲,事物忽大忽小,頭腦興奮,覺得自己力大無窮!
  • 我去了趟雲南,當地人給我燉了一鍋毒菌子
    因為那些菌子的模樣,看起來就寫著「我有毒」三個字。我問她,這些是不是新聞上那種吃了會見小人的見手青。結果人家雲南人說,放心,這些都沒毒。有毒的我捨不得寄給你,留給自己吃了。這鍋湯,直接把一個廣東人喝哭了。她說,來杭州之後再也沒喝到過正經雞湯,說完連鍋底都撈乾淨了。當時我琢磨了一下,雲南人吃進醫院都要留著自己吃的毒菌子,那得有多好吃。為了親眼見見小人跳舞,我拉上小思思去了雲南一個叫做建水的地方。
  • 曉食|像雲南人一樣吃菌子
    雲南人吃菌子和過節一樣,每年7-8月份是菌子大豐收的季節!特別是下雨後,菌子就像脫韁的野馬,瘋狂的生長。若是生長在山裡的人就會知道,下雨後最適合採摘菌子。老饕汪曾祺曾說過:「雨季一到,諸菌皆出,空氣裡一片菌子氣味。」身為美食活地圖的汪老一開口就知道是老江湖,——說吃蘑菇的絕對是外鄉人你得說「吃菌子」,否則就是對菌子的褻瀆。
  • 據說,每個雲南人都有一個吃菌中毒的朋友……
    菌(屆兒),這是雲南人一個獨特的發音,也可以叫「菌子」,外地人稱它為蘑菇。在雲南人的觀念裡,菌子和蘑菇可是兩回事。若要跟他們一直念叨蘑菇,他們只會認定你是一個不懂吃的外地人,因為蘑菇他們大抵不屑於吃,唯有從大山深處尋來的菌子才是人間至味。
  • 毒蘑菇?那是雲南人的菜譜
    雲南人吃的,是野外長出來的蘑菇,統一稱之為菌子。由於獨特的地形和潮溼的氣候,雲南成為了一個蘑菇的王國,野生蘑菇的種類和數量特別龐大,是中國其他省份的人遠遠不能想像的。所以,雲南人瘋狂的追捧見手青,每年都要吃掉一個天文數字,把這種毒蘑菇的價格給捧到了本地75-120元/公斤,而淘寶的零售價高達100元/斤。
  • 雲南可以吃的菌子有900種,有毒的200種!吃菌不規範,親人淚兩行
    菌子千萬種,無毒第一種。吃菌不規範,親人淚兩行。雲南可以吃的菌子有900種,有毒的有200種,加起來就是1100種……政府專門給雲南人——野生菌食物鏈頂端人類專屬的簡訊提示!原來雲南人野生菌中毒很普遍,大家還在微博上討論。吃菌子中毒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雲南的菌子到底有啥好吃的?
    那些可以被人工養殖的,在雲南人眼裡,是不配有自己的名字的,一個「人工菌」就統一划分到下等菌的行列裡。只有在山上自然長出來的,才能有自己的名字,不僅如此,雲南人還約定俗稱的形成了一套野生菌鄙視鏈。野生菌鄙視鏈每到菌子季,會致幻的見手青就被段子手門拿出來炒一遍,但是…除了見手青,雲南還有太多太多不得不吃的野生菌了!
  • 雲南人有多愛吃蘑菇?據說身為雲南人都有這種經歷……
    不用多說,雲南一定是排在第一的。要說雲南人有多愛吃蘑菇?據說身為雲南人都有這種經歷……吃蘑菇看見小人!雲南的蘑菇有很多,中毒最多的是「見手青」,這種小小的牛肝菌,因為味道,使得雲南人忘記了它的毒性。每次吃必吃多、吃多必中毒,吃的都快有抗體了,說的就是它。在雲南,你見過洗胃的,不要多想,沒喝酒,八成是吃蘑菇吃的!
  • 拿生命吃菌子,大雲南又又又又上熱搜了
    甚至有人說,如果你身邊的雲南人,沒有吃菌子中過毒,那肯定是假的雲南人……城城這裡說的毒性,說的是烹飪前有著不足致命的微毒性,但烹飪後失去毒性,且味道無比鮮美的菌子。為了避免大家中毒,雲南的商家也是絞盡腦汁……比如你在雲南吃雜菌火鍋,每桌都會有個計時器。火鍋的水燒開後,15分鐘之內都不會給你筷子。
  • 吃毒蘑菇致幻的雲南人,到底看見了啥?
    吃菌千萬朵,安全第一條,別老想著見小精靈我有個朋友是雲南人……是的,你沒猜錯,她吃野生菌中過毒。那天,她一家人吃了一盤炒牛肝菌。晚餐後,她坐在書桌前,看見巨大的紅細胞排著隊一扭一扭得從面前走過。圖源《舌尖上的中國》在全世界已知的2166種野生菌中,雲南有978種,佔全世界的45%,佔全中國的91%。雲南省2476萬公頃的林地就像是一個探索永無止境的菌子庫。雲南人不願吃人工菌的原因也在於此:目前,實現人工栽培的菌類只有70餘種,遠遠無法滿足人們的食用需求。沒親自品嘗過,也許真的很難理解雲南人的執著。
  • 像雲南人一樣吃菌子,野生菌才是信仰!
    在雲南人眼裡,世界上只有兩種蘑菇,一種叫野生菌,一種不是菌。如果你請一個雲南人吃金針菇炒香菇,他大概會和你絕交。畢竟,野生菌才是信仰。吃野生菌,不僅可能會中毒,還有重金屬超標等風險,那為什麼雲南人還對野生菌如此執著?
  • 這個7月,笑點被吃菌子的雲南人承包了!
    沒錯,雲南人又雙叒要吃野生菌「試毒」了,在很多雲南人看來,沒有吃過野生菌的夏天,都稱不上夏天。有不明所以的朋友在網上問:吃野生菌中毒後,真的會出現幻覺嗎?底下眾多雲南人現身說法,簡直在描繪一個千奇百怪的世界。
  • 雲南女孩誤食毒蘑菇稱看見小精靈:在雲南吃菌子講究「三熟」
    雲南女孩誤食毒蘑菇稱看見小精靈:在雲南吃菌子講究「三熟」 2020-07-26 14: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在菌子的世界裡,雲南人都是勇敢的馬裡奧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農業大國,在長期的農業社會中,農民看天吃飯,天氣成了影響收成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敬畏天地,習慣以四季,氣候為來展開平淡而又充實的新的一年。 每個季節都有它獨特的開場方式,夏天也不例外。
  • 菌子這樣吃最好吃②:雲南只有兩種菌
    雨季,雲南菜市場裡最受歡迎的菜就是菌子,也就是被稱之為「界兒」的那種東西。雲南人不把菌子稱為野生菌,這屬於多此一舉,吃菌,當然是吃野生的。所以菌在雲南只有兩種:菌和人工菌。他們也不把菌子稱為蘑菇,蘑菇這個叫法,容易引起雲南人對小學課本上關於花花綠綠的毒蘑菇的想像。
  • 又到了雲南人「拿命吃菌子」的季節!保山人來告訴你怎麼吃!
    在雲南人,野生的才是菌子云南有兩種菌——一種叫「菌子」一種叫「人工菌」那些可以被人工養殖的菌類,在當地人眼裡據統計,雲南擁有食用菌種類達880多種,約佔世界的43%,是全球野生食用菌品種和數量最多的地區之一,昆明的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就是中國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場。因此說到吃菌子,假如雲南人認了第二,大概沒有其它地方敢認第一了。
  • 雲南的菌子到底多好吃啦?!吃了中毒進醫院「見小人」,還要繼續吃!
    這些野生菌子在雲南人的眼裡,和我們日常吃的蘑菇香菇平菇金針菇這些人工菌,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是不能放在一起相提並論的,但他們也為吃菌子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夏雨下過,菌子蹭蹭蹭地長,雲南人就開始了年復一年的「花式中毒大賽」。雖然是年復一年,但今年更特殊一點,雲南人們都在疫情期間憋太久了!
  • 食菌季節到雲南,最擔心是吃的安全,看看大館子是怎麼做菌子菜的
    到雲南遊玩有一個月了,這個季節正是雲南食用菌上市的季節,吃了幾次菌子,便有朋友為我的安全擔心,因為每年都有很多人因誤食有毒菌子而中毒的,輕者出現幻覺,重則危及生命。「看見小人了嗎」?這是食用菌中毒的初級症狀,於是很多人開玩笑的問我。
  • 親自去了一趟雲南吃菌子,好吃,還活著
    ,所有的雲南人都陷入了一年一度「吃菌(jie r)狂歡」中。,哪怕「中毒」也擋不住雲南人吃菌的熱情。不過撿來的菌子阿球並沒有拿去飯店烹飪,都是不認識的種類,過個癮就算了,還是保命要緊。注意毒蘑菇,只找自己認識的可食用菌採摘,其他長得好看的拍照留念夠了。最好有當地人帶著,教你如何辨別、採摘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