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關於雲南人吃菌子中毒的熱搜,可能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今年來得尤為猛烈一些......
據報導,截至目前已經有300多起中毒事件,各大醫院的野生菌中毒科(沒錯,雲南特色,全國獨有)每天都在上演「魔幻」現場——
有中毒後躺在病床上「咯答~咯答~咯咯答」,高唱《忐忑》的;
有出現幻視幻聽,對著空氣揮手,與小人人、小精靈共舞的;
還有一邊打點滴,一邊用書與小怪獸大戰300回合的;
最慘的是這名女記者!
本來要外出採訪新聞,沒想到,自己一不小心成了新聞。
見小人、打怪獸、抓雲彩、唱忐忑,連中毒症狀都不帶重樣的。
相關話題下動輒五六億的閱讀,外省網友們帶著三分好奇三分不解,忍不住舉手提問:
吃菌子中毒到底是怎樣一種體驗??傳說中的小人人長啥樣??
「人在雲南,剛出醫院,謝邀,這題我會!」
不到30秒,大批雲南人到達戰場,現身說法講述自己曾經的「中毒」經歷——
最多的是看到小人人的
至於是綠帽,還是小精靈
因人而異
「你心中自然擁有屬於你的那一款小人」
有看到美人穿著泳衣蕩鞦韆的
還是紅色高開叉
??!!
這位同學,下課後來一下辦公室
為幫助大家理解
可以參考《哈爾的移動城堡》畫面
一群五光十色的小人
手牽手哼唱著愛的魔力轉圈圈
一圈又一圈
有看到奇珍異獸的
小in嚴重懷疑當年寫出山海經的人
莫不是因為吃了毒蘑菇
五顏六色的水母
像漫天煙花一樣炸開
(竟然,有點浪漫是怎麼肥事。。)
這個就更厲害了
眼前直接開始放映電視劇
孫悟空、小兵張嘎、海綿寶寶
害挺豐富
除了看到奇奇怪怪的畫面
中毒後還會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舉動
比如,在沙發上划船
在廚房裡捉龍
甚至
幻想自己變成了一杯奶茶
摁住頭生怕自己灑出來
......
雖然評論區裡一片歡樂,但是小in必須提醒大家:
吃菌子中毒真的不是開玩笑,嚴重的有可能損傷肝臟,甚至危及性命,千萬千萬不要為了好玩以身試毒!!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野生菌這麼危險,雲南人為啥年年中毒年年吃,非要和自己過不去??
對此,久經菌場的雲南人表示:害,香啊!誰吃誰知道~
外省人眼裡的蘑菇,無非就是香菇、金針菇、杏鮑菇之類。
不好意思,在雲南人眼裡,這些人工養植的蘑菇是入不了「菌籍」的。
只有在大山深處,集天地之靈氣、納日月之精華,吸風飲露自然長成的,才是一朵合格的野生菌。
哦,對了,雲南人管野生菌叫「菌jier」,你要是和雲南人說蘑菇,他是會生氣的~
雲南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氣候條件,讓省內各地長出了種類繁多的野生菌;
具體有多少種?
不多不多,也就2個綱、11個目、35個科、96個屬,250多種吧,佔全國食用菌的三分之二,佔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
所以當雲南人說菌子的時候,他指的其實是:
乾巴菌、雞樅菌、牛肝菌、羊肚菌、黑松露、雞油菌、青頭菌、喇叭菌、刷把菌、奶漿菌、掃把菌......(此處省略200字)
這其中很多種,都是雲南獨有,而且產量非常稀少。
比如營養價值很高的雞樅、松茸,遠銷日韓,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再比如備受法國人和義大利追捧的黑松露,價格能到幾百美元一斤。
小聲bb一句,黑松露又叫豬拱菌,據說雲南人最早是用它來餵豬的......
再加上菌子一年裡只有7、8、9三個月能吃到,絕對的「雲南夏季限定」~
對於這樣的天賜山珍,雲南人又怎能辜負,不吃菌子的夏天豈不是白過了?
至於野生菌的美味,就不用多說了~
《舌尖上的中國》等美食節目專門介紹過,油雞樅、松茸刺身、乾巴菌炒飯、雜菌火鍋......蒸炒燴燉炸,每一種吃法是人間美味~
曾在雲南待過的汪曾祺,也不止一次在自己的書裡強烈安利,
「離開雲南四十年,依然對菌子的味道念念不忘」。
相信我,如果你吃過一次,你一定能理解雲南人對野生菌的執念!
前面說過,雲南的野生菌種類特別豐富,能吃的有250多種。而危險,總是與機遇相伴相生,有毒的野生菌,也多達100多種......
這就意味著,你很可能一個不小心,就採摘到、買到、吃到毒蘑菇。
所以學會鑑別毒菌子,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是每個雲南人必須掌握的技能;
一個最簡單的鑑毒小妙招,能吃的菌子大多長得樸實無華,這種妖豔賤貨,十之八九都是有毒的。
然而,很多毒菌子和無毒菌子,長得特別像,任你是幾十年的吃菌老江湖,也可能會翻車。
闖過第一關還沒完!!
就算沒毒的菌子,烹飪手法不當,體質太虛也可能會中毒——
同一種菌子,去年吃沒事,今年吃可能「基因突變」,不幸中招;
同一碗菌子,第一頓吃沒事,第二頓吃沒熱透或者炒糊了,不幸中招;
更玄的是,同一桌吃同樣的菌子,別人都沒事,可能你體質異稟,不幸中招;
所以每年夏天,為了能讓大家縱享菌子美味的同時又不中毒,當地政府和媒體可謂操碎了心:
衛健委、疾控中心每年製作更新「毒蘑菇圖鑑」;
從5月份開始,提前發布中毒預警;
到了7月份,群發簡訊轟炸;
計程車和公交上的電視和廣播,也不定時輪播;
吃菌子火鍋的餐館裡,也嚴陣以待。
每桌放個計時器,一定要等煮夠15分鐘,計時器鳴叫後,才會給你上筷子,免得顧客吃了不熟的菌子中毒。
一起吃的人,也形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留一個會開車的人不要吃。
為啥?
以防萬一,可以開車送大家去醫院。
所以到底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保證萬無一失??
答案是,沒有。
吃菌子是一種捉摸不透的玄學,中毒與否全看運氣。
最後送上雲南人的吃菌三熟法則,歡迎大家來雲南,祝你好運——
第一:菌子種類一定要熟;
第二:菌子烹飪一定要熟;
第三:去醫院的路一定要熟,懂?
圖片來源/ 網絡
撰文、編輯/ 愛吃菌子的雲南人
責任編輯/ 蜜糖
關注我,更多有趣有價值的資訊分享,帶你發現更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