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食要求色自然、味鮮美、形多樣、器精良,而且材料和調理法重視季節感。
在日本料理的製作上,要求材料新鮮,切割講究,擺放藝術化,注重「色、香、味、器」四者的和諧統一,尤其是不僅重視味覺,而且很重視視覺享受。和食要求色自然、味鮮美、形多樣、器精良。而且,材料和調理法重視季節感。
日本拉麵
常常擠滿了各種各樣的上班族。吃麵的時候,會發出嘶嘶的響聲,這個時候是絕不會有人說你不禮貌哦~日式拉麵中,蕎麥麵非常受到人們的喜愛,就連搬家時都不會忘記吃一碗「搬家面」。除了麵條以外,拉麵的湯也是非常重要的~每家拉麵館都有自己的熬湯的秘方,實屬商業機密,外人無法知道。
一碗鮮湯,筋道的麵條,幾片燻制的叉燒肉,幾塊醃製的竹筍,再撒上一把香蔥,就是一碗地道的日本拉麵了。當然,這只是個基礎,根據個人口味和拉麵種類的不同,還可以加上雞蛋、海苔、青菜、紅姜等配菜。從湯底來講,日本拉麵分為「料湯拉麵」和「湯汁拉麵」。所謂「料湯拉麵」,指的是調味料製作的湯底。那麼就有「醬油拉麵」和「鹽湯拉麵」之分,東京拉麵的主流就是「醬油拉麵」。還有一種「料湯拉麵」的湯底使用一種日本獨特的大醬「味噌」製作的,北海道的札幌拉麵便是最具代表性的「味噌拉麵」之一。
2.日本壽司
壽司是日本人最喜愛的傳統食物之一,主要材料是用醋調味過的冷飯(簡稱醋飯),再加上魚肉,海鮮,蔬菜或雞蛋等作配料,其味道鮮美,很受日本民眾的喜愛。
壽司在公元九二七年完成的平安時代法典「延喜式」中,就已有記載。當時的壽司指的是一種保存魚的方式。在魚身上抹上鹽,用重物壓緊,使之自然發酵。當產生酸味後,用水晶米包裹即可食用(水晶米煮熟冷卻之後要通過反覆碾壓)。據《東夷列傳-倭國傳》記載倭人生食海物,即生魚片,後與米粒包裹,形成一種速食。
3.天婦羅
天婦羅是日式料理中的油炸食品,用麵粉、雞蛋與水和成漿,將新鮮的魚蝦和時令蔬菜裹上漿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吃時蘸醬油和蘿蔔泥調成的汁,鮮嫩美味,香而不膩。
天婦羅它不是某個具體菜餚的名稱,而是對油炸食品的總稱,具體的種類則有蔬菜天婦羅、海鮮天婦羅、什錦天婦羅等。
在日式菜點中,用麵糊炸的菜統稱天婦羅。便餐,宴會時都有可以上的菜。天婦羅的名字來自葡萄牙,大約已有150年的歷史。天婦羅的烹製方法中最為關鍵的是麵糊的製作。天婦羅以雞蛋麵糊為最多,調好的麵糊叫天婦羅衣,做面衣用的麵粉,日語叫薄力粉。就是麵筋少的麵粉。這種麵糊做出來的天婦羅掛麵薄而脆。夏季調麵糊的水最好是冰水。是四大日本料理之一。
4.懷石料理
懷石料理是原為在日本茶道中,主人請客人品嘗的飯菜。但現已不限於茶道,成為日本常見的高檔菜色。「懷石」指的是以聖人被褐懷玉的意思。其形式為「一汁三菜」(也有一汁二菜)。
懷石料理極端講求精緻,無論餐具還是食物的擺放都要求很高(但食物的份量卻很少)而被一些人視為藝術品,高檔懷石料理也耗費不菲。主要盛裝食物的器具有陶器、瓷器、漆器等。知名的懷石料理店有京都三條的辻留、大阪高麗橋的吉兆、滋賀縣東近江市的招福樓。
出菜順序:
新一代的創意懷石,延續原味烹調的精神,卻打破了過於講究的傳統懷石作風,首先在出菜順序上,傳統懷石必有的七點前菜(七種繁複做工的小菜)、碗盛(帶有湯汁的手工料理)、生魚片、揚物(炸的)、煮物、燒物及食事(飯或湯),過去一定得照順序上菜,新派懷石料理則謹守先冷菜再熱菜的順序,不堅持何種料理先出菜,讓師傅更能靈活調配菜色。
烹飪風格:再來就是烹調上,也跳脫傳統日式調味,加入歐式料理風格,如歐洲香料牛膝草,就可以運用在海膽泥的調味,以及牛肉、乾貝的調味醬汁中;義大利白酒則可以加入梅子醬中,或加在枇杷中做成美味配菜;甚至直接以義大利紅酒醋調味,呈現歐日結合的創意懷石新潮流。
5.鰻魚飯
鰻魚飯是將鰻魚沾上又甜又鹹的調味醬,然後在白米飯上蓋上配菜鰻魚製成的蓋澆飯,也叫鰻魚蓋飯。
從江戶時代起傳達至今的「鰻魚蓋飯」,可以說是日本式快餐開拓者。鰻魚從江戶時代起,就被當作是高價的食品。鰻魚的專門店,設定了相當貴的價格。不過,由於進口的人工養殖鰻魚增加的緣故,變得在一般的超市,也能夠以相對比較便宜的價格入手,得以品嘗了。一年之中,鰻魚不分季節隨處可見,但是最最容易品嘗得到的季節,是夏季。這是因為,立秋之前的十八天被稱做「夏之土用」,是一年裡最最炎熱的時期,從江戶時代起,就有「土用醜之日[7月25日前後]吃了鰻魚,夏天也不會瘦」說法的緣故。鰻魚的專門店自不必說,超市或魚店等等,街上到處都擺滿了「燒烤鰻魚」,成為島國夏季的一道風景。
6.大阪燒
大阪燒,是一種日式蔬菜煎餅,為日本關西的一種民間美食,也是大阪飲食文化的一部分,麵食文化的代表。由於外觀的關係,也有人稱大阪燒為「日本式比薩餅」。
相較於其他日本料理,大阪燒售價算是便宜的,所以大阪燒又稱為「一錢洋食」,就是一錢就可以吃到的洋味食品。
7.蕎麥麵
在日本街頭經常能看到,一些人聚在一起吃蕎麥麵,而且還是站著,「滋溜滋溜」的聲音,還真是讓人流口水呢,日本人對蕎麥麵簡直有無與倫比的熱愛。
其實這種快餐式的文化,在日本流傳已久了,他們還有個共同的名字叫立食處,主要是可以節約時間,價格又便宜。而蕎麥麵作為一種方便快捷的美食,自然就成為這些店鋪的主打,飢餓的時候,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是不是頗具幸福感呢。
8.炸豬排
日式炸豬是一道日本常見的家庭料理。排鮮香酥脆,製作較為簡單,可以搭配米飯、蔬菜一同食用,營養豐富,普遍受到青少年的喜愛。
9.涮涮鍋
涮制菜餚的始源是在20世紀70年代,日本人將人們聚集在一起,收集各種火鍋材料,在明火上把一鍋食物煮熟的總稱。其中最有創意的火鍋料理是涮涮鍋,它是一種樂趣,是大家共享一餐的一種社交方式。因為這個料理的核心是一起煮食,涮涮鍋是家庭為了慶祝特殊的日子或是為了款待朋友在漫長的周末單純的到訪時推出的一款絕佳的聚餐方式。
日式涮涮鍋在中國很多地方又叫呷浦呷浦。是把切的極薄的肉片放進放在桌上的專用鍋中來回涮著加熱至熟,與蔬菜、豆腐等蔬菜一起蘸著調味料吃的日本鍋料理。調味料一般為芝麻醬和醋。湯底比較清淡,一般有味噌湯或者昆布高湯。
10.日式咖喱
日本咖喱是一種日本菜品。一般不太辣,因為加入了濃縮果泥,所以甜味較重。雖然日式咖哩又稱歐風咖哩,事實上還是由日本人所發明的。
其所用的稠化物為法式料理常用的奶油炒麵糊(roux),多用來製作濃湯,而且香料取材也多傾向南印度風格。歐風咖哩雖然較為濃醇,但與印度相似料理比較起來,香料味還是明顯不及。咖哩除了可以伴飯吃外,還可以作為拉麵和烏龍麵等湯麵類食物的湯底,這方面和其他地方的咖哩有較大分別。北海道札幌地區有一種湯咖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