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是哪四樣?老祖宗的告誡(深刻)

2020-12-22 袁玟凡

很多人說,「有國才有家」,這句話沒錯。可是,國是由一個一個的小家庭組成的,連家沒有,卻妄談國,這不是空話嗎?

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家注意到沒有,齊家是排在治國前面的。這就是老祖宗在告誡人們,要先把自己的小家給經營好,才可以談後面的「治國平天下」。杜甫也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說到經營自己的家庭,古人留下了一句俗語,「家有四樣,不破也亡」,這也是老祖宗對後代的經驗之談。那,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到底哪四樣才能讓一個家庭破敗呢?

-01-第一樣:夫妻不和睦

常言道,「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幸不幸福,看一下夫妻倆的關係就知道。

倘若夫妻倆很恩愛,那這個家庭每天都像過年一樣,遲早興旺發達。很多人看過「七仙女·天仙配」的故事,裡面歌曲唱得好,「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夫妻間互相配合,男主外女主內,如此家庭才可以興旺。

反之,假如夫妻感情不和,彼此猜忌和盤算,每個人想的只有自己的利益,那這個家庭才能說是沒有希望了。

-02-第二樣:家風不嚴

人們時常會說到古代的名門望族,他們的家風相當嚴厲,假如子女觸犯了家規,是要受到懲罰的。

常言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假如一個家庭沒有好的家風,子女就非常容易被人帶壞、三觀跑偏,時間一長,大概率會出現敗家子,不論家裡如何有錢,都很有可能一夜之間被敗光。古人常說的「富不過三代」,通常也是由於對後代管教不嚴,才一代不如一代。

舉個例子來講,清朝末期,很多旗人家庭、王公貴族都沒落了,他們的後代甚至依靠賣掉祖上的瓷器、書畫來度日。像這類情況,通常是家風不嚴惹的禍。

-03-第三樣:家庭成員沾染了惡習

不論在哪個時代,都是會有花花世界使人沉迷當中,很多人無法嚴格要求自己,稍有不慎,就非常容易沾染上一些惡習,最終給整個家庭帶來痛苦。

那到底有哪些惡習呢?例如說,人們通常說到的黃賭毒、好喝酒等,都是惡習。這裡面最可怕的是好賭,「輸了想贏回本,贏了還想贏」,始終沒有盡頭。須知,「久賭必輸」,人一旦沾染好賭的惡習,不輸到傾家蕩產不可能罷手。就算到了現在,也是有很多家庭,由於有些人好賭,最終鬧得妻離子散。

-04-第四:兄弟不和

在古代,那種有錢的、兒子多的家庭,通常都會有一種苦惱:兒子們為了爭家產,成為仇人。尤其是生在帝王之家的,通常視兄弟手足之情如草芥。

即使是到了現在,很多家庭兄弟之間,甚至連陌生人都不如。比如你遇上了急事難事想借錢,找自己的同學、朋友,有可能借得到。但是,有不少人找自己的兄弟借錢,卻被拒絕。「兄弟如冰炭」,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一個家庭如果兄弟和睦,那麼這就是興旺發達的徵兆。如果兄弟反目,家庭就容易分崩離析。

-05- 寫在最後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幸福和睦,如果你家中有這四種不好的苗頭,那就要儘快解決。

不管時代如何變換,古人的很多俗語,依然有借鑑意義。

我國的俗語文化博大精深,仔細品讀,理解透徹俗語背後的內涵,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

你覺得這句俗語有道理嗎?

小俗語,大智慧,是對人世百態的匯總和提煉,縱有危言聳聽之嫌,但也有醍醐灌頂之效,對咱們往後的人生道路也有非常大的啟迪和幫助。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祖宗的智慧,口耳相傳的民間智慧、俗語智慧。雖不見於史書,卻深得人心,反映的都是社會的現實。

《乾卦·象傳》說: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坤卦·象傳》說: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這不就是天之晝夜不息地"運行",人當效法其精神,也要自強不息嗎?

同理,《乾卦·文言》說:"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乾卦之元,之亨,之利,之貞,作為象徵天之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則分別代表著仁、禮、義、智。這就是人與自然的相和、相融。

對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暗藏著更高深的智慧。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針對不同的人生境遇,推演你的每一種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

當你身處逆境時,《乾》《坤》兩卦告訴你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再如《小蓄》卦為你指引了如何進入高端社交圈子,拓展人脈資源;

與人交往時,《周易》表揚為主的方法,啟示你高情商說話的藝術。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都將《易經》奉為第一經典。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易經》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一本僅需要59.9塊錢,就是一場電影的錢,便能讓自己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是哪四樣?老祖宗的經典名言句句在理
    那跟這句話相對的我們老祖宗有一句名言叫,「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指的是哪四樣呢?第一個,家教不嚴,孩子沒有教育好中國人很講究傳宗接代傳承的,哪怕上一代人他們白手起家創業,把這個家做的家大業大,如果對孩子教育不好,孩子是紈絝子弟,每天就知道吃喝玩樂無所事事,不求上進,再好的家業他們也繼承不起來。
  • 老話說「家有四樣,不敗也亡」究竟是哪四樣?現在終於明白了
    老話說「家有四樣,不敗也亡」究竟是哪四樣?現在終於明白了家是我們溫馨的港灣,即使是被全世界拋棄,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孩子親人也是不會拋棄自己的。一個家庭不求大富大貴,但最重要的就是和睦。老話說得好,「家有四樣,不敗也亡」。究竟是哪四樣呢?現在終於明白了。一、家教不嚴一個好的家庭,和諧的家庭一定需要好的家風。子女是父母的希望,孫子更是爺爺奶奶的掌心寶,但是很多人對於孩子過分和無邊無際的愛反而會害了孩子。
  • 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哪4樣?為何不能借?
    文/當年一木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哪4樣?為何不能借?農村鄰居之間,平時經常串門,誰家有個困難,其他人都會熱情幫忙,相互之間借借東西,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古人卻留下了一句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古人認為,哪怕鄰居關係再好,有四樣東西是不能借的,說得嚴重些,借了之後會家破人亡。
  • 俗語「家有四樣、人丁興旺」,是指的哪4樣?你家有幾個?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雖然國人平均受教育的程度趕不上那些發達國家,不過我們也有自己生存法則,畢竟幾千年前文明歷史可不是白來的。在日常生活中,古人會根據自己的人生經歷,總結出一些經驗教訓,也就是流傳到現在的俗語,有些道理到現在依然能繼續使用,受人們追捧。
  • 老人常說:「家有四樣,不破也亡」,是指的哪4樣?
    家不僅意味著避風港,同樣也是能量的補給站以及情緒的收容所,不論我們有任何的煩惱或者情緒,來到家裡就可以肆無忌憚的發洩出來,家人並不會因此責怪你,反而還能夠給你帶來更大的能量。因此,對於家庭,對於親人,中國人向來都看得很重。畢竟那是我們從小生活成長的地方,有我們所有的回憶。
  • 俗語:「人貪四樣,一生白忙」指哪四樣?老祖宗教你如何不白忙!
    俗語:「人貪四樣,一生白忙」指哪四樣?老祖宗教你如何不白忙!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的老祖宗用他們的聰明才智,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男怕屬雞,女怕屬羊」 「柳不上堂,死不睡楊」「女人當家,房倒屋塌」等。這些俗語老話雖然很多通俗易懂,但有些讓我們絞盡腦汁很難理解通透,古人講「人貪四樣,一生白忙」,這指哪四樣?
  • 農村人說「家有四樣、人丁興旺」,是哪4樣?看看咱家有幾樣?
    就拿俗語這件簡單的事情來講,很多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已經忘得一乾二淨,但是農村人卻一直堅守所謂的陣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離不開俗語,這也是勞動人民最值得尊重的智慧。從俗語的含義來講,幾乎每一句俗語都蘊含人生道理。而且毫不誇張地說,正是因為這些俗語的支撐,才使現代社會變得更加和諧。
  • 農村俗語:「家有四樣,人丁興旺」,是哪4樣?你家有幾樣?
    有時候一些農村俗語雖然簡單,但是還是蘊含非常深奧的道理。比如農村俗語:「家有四樣,人丁興旺」,是哪4樣?你家有幾樣?一、勤儉持家大家都知道,一個家庭建立不只需要對彼此的感情,還需要穩定的經濟基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 農村俗語:「家有四樣,人丁興旺」,指的哪4樣?家庭和諧的徵兆
    農村俗語:「家有四樣,人丁興旺」,指的哪4樣?老話常說「家有四樣,人丁興旺」,古代的人們就是靠著這四個特徵才判斷一個家庭是否興旺,是否和諧的,那大家知道這四樣都是什麼嗎?不知道的話就跟著小編一起看下去吧。
  • 「東西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哪四樣不能借?老祖宗說的話對不對?
    在日常的生活中,每個人都有會遇到過,比如做飯著急用醬油的時候,但是家裡卻沒有了,做菜正到了關鍵的時候,平常的人都會跟鄰居家借一下。大部分人都覺得借別人東西沒有什麼關係,能別人一把是一把。但是大家可能不清楚,其實借東西這件事也是有說法的,老祖宗留下了一句話:「東西四不借,借了家敗亡。」關於更多俗語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下面這本書。老祖宗認為有四件東西不能隨便外借,不然會對自己家產生不利的影響。你知道是哪四種東西嗎?一起來看看吧。第一樣東西:殺豬刀殺豬刀,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殺豬的。為什麼說殺豬刀不能外借呢?
  • 俗語「東西有三不借,借了家敗亡」,是指哪三樣?古人經驗之談
    引言古人認為生活中這三樣東西借了,家裡面會敗亡。究竟是哪三樣東西呢?尋常居家過日子,尤其是在農村,朝鄰居借東西是很常見的事情。畢竟鄰裡和諧最重要,尤其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裡,大家都互相幫助,有困難一起解決,鄰裡關係也很融洽。但是再融洽的鄰裡之間也不會借這三樣東西,具體是哪三樣呢?第一、嬰兒床古人覺得家族中,子孫後代的繁衍非常重要。當時無論普通百姓還是富人家庭都希望子孫越多越好。
  • 俗語:「東西有三不借,借了人窮家也敗」,究竟是哪三樣東西?
    俗語:「東西有三不借,借了人窮家也敗」,究竟是哪三樣東西?俗語,從字面意思來看有口語性和通俗性兩大特徵,創作主體為廣大的人民群眾。因而,俗語在我國文化中有著旺盛的生命力,流傳至今生生不息。筆者為大家說一個很有趣的俗語,即「東西有三不借,借了人窮家也敗」。這裡所說的家裡有三樣,究竟是哪三樣東西?本著發展的眼光來看,這句俗語表達的內容,在當時看來可能有幾分道理,倘若放到現在究竟有沒有道理呢?第一樣東西:藥罐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藥罐是用來熬中藥的。
  • 俗語「東西四不借,借了家敗亡」中,指的是哪4樣?你借過嗎?
    但是在古人看來,有的東西絕對不能外借,就有了「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這樣的俗語,這句俗語中的「四不借」指的是哪四種東西呢?你有借出去過嗎?我們一起來看看。一、坐床不能借古代的坐床跟現在的嬰兒床差不多,在這句諺語中,坐床不單單指嬰兒床,更指了子孫後代。
  • 俗語「樓上樓騎樓房,不敗也得亡」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地理位置更是關鍵,也是要找風水先生來測的,如果不找風水先生,就得根據俗語中的講究來,有關地理位置常見的俗語有「門前有堵,前途未卜」、「有錢不買河邊地」等。選好了位置,挑好了時間,還要注意所修樓房的高度是否會影響到鄰居家,也得注意堂屋與大門的高度,為什麼要注意這些?
  • 俗話說「人貪四樣,一生白忙」,到底是哪四樣?
    俗語,也稱諺語,是人們通過長期的生活實踐,總結出來的各種經驗,一般通俗易懂,易於流傳。因為古代教育並不是很發達,讀書識字的人並不是很多,所以人們就把人生的一些經驗編成諺語、俗語,通過口口相傳的形式流傳下來,這也是文化傳承的一種形式。
  • 農村老話「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哪四樣東西,有啥說法?
    說到借東西,現在比較少見了,借錢稍微常見些,而小時候村裡人的生活是很苦的,生活中要用的一些物件自行車、砍柴刀、耕田工具等等有時候是需要借用的,有借有還,每年快過年的時候,要是你還沒有還回去,人家會催你還的,說法是留著別人家的東西在自己家過年對雙方都不好;當然了,有些東西可以隨便借,
  • 俗語「家有三樣,不富也旺」啥意思?
    在我們農村,有很多俗語,這些俗語可是我國文化的瑰寶,雖然他們沒有唐詩宋詞那麼精煉,但是那些俗語,讀起來朗朗上口,言簡意賅,話糙理不糙,用最簡單的語言,講出了最深刻的道理。有些俗語告訴人們做人的道理,有些俗語告訴人們生活的經驗,在生活中,有些俗語確實起到了警醒世人的作用。
  • 老祖宗:人有「四不摸」,到底是哪四樣,有道理嗎
    人與人之間,古人有一言叫作:「四不摸」,據說如果摸了,後果很嚴重,這「四不摸」究竟是什麼?是否有道理呢?「四不摸」指的是哪四樣?木匠的斧子現在家裡家具的製作,都是通過機器完成的,在古代不然,那時大多是手工。
  • 俗語「家有四樣,不富也旺」,其中蘊含的哲理,你都知道多少呢?
    自古以來在民間一直流傳著很多的俗語,而這些俗語都是中華幾千年文化的濃縮。雖然這些俗語表面來看很簡單,並沒有像西方哲學那麼高大上,但是這些俗語蘊含著的哲理,卻並不比西方的那些哲學少。比如今天要跟大家說的這句俗語,「家有四樣,不富也旺」,這句俗語中就蘊含著深厚的哲理。那麼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在一個家庭中,如果能擁有這4樣東西,這個家庭就算不富,往往也能人丁興旺。同時是否能擁有這4樣東西,關乎一個家庭是否幸福和諧。
  • 古人講「家中有四樣,家興人也旺」,是指哪4樣?你家佔了幾種?
    ——《江上吟》「鳥自愛巢,人愛家」,自古以來家都是天下人的根本。從宗法制度看來,幾年前的文明也都不過如此,對個人、民族、國家而言,都是不可忽視的存在。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我們每個人孜孜不倦的目標。當今社會賦予的家庭有很多,但是走向破裂的也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