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為何叫「魚飯」又稱「潮州打冷」,讓老漁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
大家都知道,潮汕人都是很會吃的,講究食材的新鮮和追求原汁原味,而且同一種食材也能做成很多的美食,所以在潮汕地區,美食種類也是很豐富的,例如魚,我們可以煮,煎還可以做成魚飯。
在潮汕沿海地區,幾乎凡是有捕魚的地方,都加工製作魚飯。新鮮質優的魚飯,其外表魚色富有光澤,魚身堅挺硬直,用手略按魚身,魚肉有堅實感。魚飯肉色潔白,因其製作方法,跟製作白斬雞相似,故能很好地保留魚肉的原有的鮮甜味。過去,魚飯只是作為潮汕地區一道家常菜,隨著潮菜熱的興起,這一極富地方風味,潮菜魚類菜餚中唯一一道冷菜的魚飯,往往也成高檔潮州菜館席上佳餚,它的醬碟,便是兩小碟普寧豆醬。所以也被稱為「潮洲打冷」。
魚飯到底是什麼,可能很多人會簡單地認為就是一碗飯和魚搭配在一起就是魚飯。其實魚飯就是魚,是用新鮮海魚水煮而成。在古往今來的潮汕飲食文化中,漁民和大海支撐了文化的承續,因此魚在潮汕人的生活中有著特殊而且奇妙的地位,「以魚當飯」,魚上升到了米在中原人民中同等重要的地位。
很多外地人聽到「魚飯」兩字,總以為它是一種飯。事實上,「魚飯非飯」,它是魚,是用海水煮出來的海魚,它能夠最大程度保持海魚的原汁原味,同時也能更長地存放。
過去沒有冷藏保鮮技術,漁民在海上捕撈後,將魚直接用海水煮熟,以便保存,同時也可用來充飢,這便是魚飯誕生的最初動機。魚飯是潮汕漁民的衣食父母,在海上就靠魚飯充飢。
— 魚飯的種類 ——
傳統上「魚飯」都是用低值魚做的,這些低值魚主要是巴浪(藍圓鰺)、吊景(頜圓鰺)、寬目(竹莢魚)、花仙(鮐魚)、姑魚(金色小沙丁)、三黎魚(斑鰶)等。鮮魚運銷過程極易變質,所以用巴浪等魚類做「魚飯」,首要條件是一定要新鮮。
按照潮汕人的習俗分類,魚飯的種類除了各類魚之外,還包括了蝦蟹和貝類。在潮式打冷檔——夜糜檔上常見的其他魚飯品種還有:紅蟹飯(凍紅蟹)、龍蝦飯(凍小龍蝦)、爾(小魷魚)飯、薄殼米(短齒蛤肉)和紅肉米(藍蛤肉)等。
魚飯,是一道非常具有濃烈地方特色的美食。它鮮甜可口,原汁原味,拿來當下酒菜很不錯。一份白米粥,一份魚飯,多少潮汕人的夜宵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