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為何叫「魚飯」又稱「潮州打冷」,讓老漁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

2020-08-27 尋覓汕頭

魚?為何叫「魚飯」又稱「潮州打冷」,讓老漁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

大家都知道,潮汕人都是很會吃的,講究食材的新鮮和追求原汁原味,而且同一種食材也能做成很多的美食,所以在潮汕地區,美食種類也是很豐富的,例如魚,我們可以煮,煎還可以做成魚飯。

在潮汕沿海地區,幾乎凡是有捕魚的地方,都加工製作魚飯。新鮮質優的魚飯,其外表魚色富有光澤,魚身堅挺硬直,用手略按魚身,魚肉有堅實感。魚飯肉色潔白,因其製作方法,跟製作白斬雞相似,故能很好地保留魚肉的原有的鮮甜味。過去,魚飯只是作為潮汕地區一道家常菜,隨著潮菜熱的興起,這一極富地方風味,潮菜魚類菜餚中唯一一道冷菜的魚飯,往往也成高檔潮州菜館席上佳餚,它的醬碟,便是兩小碟普寧豆醬。所以也被稱為「潮洲打冷」。

魚飯到底是什麼,可能很多人會簡單地認為就是一碗飯和魚搭配在一起就是魚飯。其實魚飯就是魚,是用新鮮海魚水煮而成。在古往今來的潮汕飲食文化中,漁民和大海支撐了文化的承續,因此魚在潮汕人的生活中有著特殊而且奇妙的地位,「以魚當飯」,魚上升到了米在中原人民中同等重要的地位。

很多外地人聽到「魚飯」兩字,總以為它是一種飯。事實上,「魚飯非飯」,它是魚,是用海水煮出來的海魚,它能夠最大程度保持海魚的原汁原味,同時也能更長地存放。

過去沒有冷藏保鮮技術,漁民在海上捕撈後,將魚直接用海水煮熟,以便保存,同時也可用來充飢,這便是魚飯誕生的最初動機。魚飯是潮汕漁民的衣食父母,在海上就靠魚飯充飢。

— 魚飯的種類 ——

傳統上「魚飯」都是用低值魚做的,這些低值魚主要是巴浪(藍圓鰺)、吊景(頜圓鰺)、寬目(竹莢魚)、花仙(鮐魚)、姑魚(金色小沙丁)、三黎魚(斑鰶)等。鮮魚運銷過程極易變質,所以用巴浪等魚類做「魚飯」,首要條件是一定要新鮮。

按照潮汕人的習俗分類,魚飯的種類除了各類魚之外,還包括了蝦蟹和貝類。在潮式打冷檔——夜糜檔上常見的其他魚飯品種還有:紅蟹飯(凍紅蟹)、龍蝦飯(凍小龍蝦)、爾(小魷魚)飯、薄殼米(短齒蛤肉)和紅肉米(藍蛤肉)等。

魚飯,是一道非常具有濃烈地方特色的美食。它鮮甜可口,原汁原味,拿來當下酒菜很不錯。一份白米粥,一份魚飯,多少潮汕人的夜宵回憶。

相關焦點

  • 潮汕特色美食 | 沒有飯的「魚飯」
    「魚飯」,潮汕人之常食也,然魚飯非飯,多少外來吃貨,說到魚飯,都滿腹狐疑,不解明明叫做魚飯,卻為何只見魚不見飯?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走近潮汕魚飯!看到菜單上的「烏魚飯」估計會鬧出以為是「烏魚加飯」的笑話在港澳地區、廣州和深圳一帶潮州打冷便成了魚飯的代名詞
  • 為何樸實無華的魚飯這麼美味?
    突然間「譁啦」一聲,海面上就出現了成群結隊的魚,搖頭擺尾遊來遊去,水手們都十分驚奇。鄭成功把飯一潑竟變成了這麼多的魚!大家紛紛跳下海去打撈,捉上來的魚,每一條足足有五斤以上,下鍋一煮,味道好像米飯一樣,士兵們十分歡喜,都說是鄭成功潑下的半碗飯,變成了這種魚。「魚飯」的來歷就這樣傳開了。
  • 廣東潮州有種「大眾平民化」的美食,稱「打冷」,名字卻源於香港
    在當地朋友的帶領下,珊珊三丫頭來到了一間潮州大排檔品嘗一下「潮州打冷」。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魚飯」,魚飯並不是「飯」,而是把魚當飯,是鮮魚用鹽水煮熟,輕輕滷一下,再擺好凍起來,吃的時候蘸豆瓣醬。為什麼有「潮州打冷」的說法?
  • 潮州打冷
    ◎ 張新民也稱打冷,指潮州大排檔經營的大眾化冷盤熟食。這些食物不同於潮州筵席常見的燕翅鮑參肚等高檔菜餚,多數是潮州風味鄉土菜式,通常由如下幾類組成:一是滷水類,如滷鵝、滷豬腳、滷豆乾等;二是魚飯類,常見的有巴浪魚、大眼雞和紅鸚哥魚等,按照潮汕的食俗,薄殼米、紅肉米和凍紅蟹、凍小龍蝦等貝殼蝦蟹均屬此類;三是醃製品,常見的有醃膏蟹、醃蝦姑、鹹血蚶和菜脯、鹹菜等;四是熟食類,如豬腸鹹菜、豬尾燉豆仁、春菜煲等。
  • 魚飯的做法介紹,十斤水加一斤糖來制湯,吃的就是一個新鮮!
    魚飯就是魚,是用新鮮海魚水煮而成。在古往今來的潮汕飲食文化中,漁民和大海支撐了文化的承續,因此魚在潮汕人的生活中有著特殊而且奇妙的地位,「以魚當飯」,魚上升到了米在中原人民中同等重要的地位。潮州的「凍魚」,吃的時候可以凍吃,也可以再把它煎熱或者蒸熱,還可以蘸上潮州特色的醬料。以前經常用巴浪魚、花仙魚等做「魚飯」,很多魚都會做成凍魚,大家可以嘗到更多不同味道的「魚飯」。來到潮汕地區的餐廳,大部分都會看到一個明檔,擺放著滷鵝、生醃。潮汕地區的人都稱為打冷。魚飯也是屬於打冷的一部分。
  • 潮汕最特殊的飯——魚飯
    白米飯,煲仔飯,腊味飯,揚州炒飯都吃多了,大家有沒有吃過沒有米的飯呢?魚飯者,潮汕人之常食也,然魚飯非飯,多少外來食客乃至本地吃貨,說到魚飯,都滿腹狐疑,不解明明叫做魚飯,卻為何只見魚不見飯?今天,小女子就跟大家一起,走近潮汕魚飯!既然魚飯不是飯,為什麼又叫魚飯呢?潮汕老者解釋道:魚飯之名,說法有二:一種認為煮熟後的魚飯一簍簍擺放著,就像一鍋鍋乾飯一樣,而且魚飯新鮮原味,鹹淡適中,吃起來往往沒完沒了就像吃飯一樣,所以就被稱為魚飯;二是魚飯與疍民的生活習俗有關。
  • 汕頭美食名叫魚飯,只見魚不見飯
    汕頭的市場,有許多攤位賣這種美食,問其名字,叫做「魚飯」。「魚飯」對於潮汕生活的人們並不陌生,對於像我這樣的北方人,聽來很詫異,名叫魚飯,為何只有魚不見飯?這要從早期的漁民說起,當時並沒有現在的各種保鮮設備,打撈出新鮮的魚蝦,天一熱就會壞掉,便在漁船上用海水將這新鮮的海貨煮熟,防止變質,上岸再來出售。現在的一些飯店,還會將魚放在竹器裡,再入鍋中蒸煮,不同種類的海鮮,要區分開,防止串味。用最簡單的方式,烹飪出來的海鮮,原汁原味,裡面只有魚並沒有飯,能被當做飯的美食,可想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
  • 農村這種海鮮價格便宜,名字卻非常古怪,潮汕人最常見的魚飯
    「魚飯」,是潮汕漁民神奇的發明,「魚飯」保持了魚的原汁原味,而且鹹鮮宜人,可以當飯吃,所以叫做「魚飯」。而潮汕和福建沿海地區做「魚飯」用得最多的魚,就是巴浪魚,也是潮汕人最常見的「魚飯」。巴浪魚的學名叫做藍圓鰺,別名又稱刺巴魚、棍子魚、池魚、黃佔、池仔、熟魚。鱸形目鰺科圓鰺屬的一種。
  • 保持著海洋味道的魚飯
    潮汕平原近海,人們漁、農雜居,在潮汕飲食文化中,漁民和大海支撐了文化的重要延續,其中有一道具有海洋特色潮地文化的漁家菜。潮汕人稱為「魚飯」,外地人有的稱為「潮州凍魚」。魚飯,顧名思義,就是把魚當飯。潮汕漁民出海捕魚,不比農田上收穫,遠程捕魚來不及回到家裡而船上也沒有冰箱,漁民們便想出很多應對的辦法,對海產品的處置一般是是「一鮮二熟三幹四鹹五醃」,「鮮」是趁鮮販賣;「熟」就是煮成魚飯;「幹」是曬成魚乾;「鹹」是製成鹹魚;「醃」是醃成魚鮭或魚露。
  • 叫飯卻不是飯,這種潮汕特有的美食,外地人看了之後一臉懵逼!
    大家好,我是老吳,一個地地道道的潮汕人。大家都知道,潮汕人跟白粥是分不開的,而說起潮州白粥,在廣州以及深圳的小夥伴多半會想到一個詞,那就是「潮州打冷」,潮汕地區沒有打冷這個說法,這是香港那邊的稱呼,流傳到了內地,就成了潮州菜的一個特色了。
  • 潮州「那個」魚 就是這個魚
    打冷「黃牆」漂亮地排在籃子裡。    20餘種潮式冰鮮打冷  美食貼士:推薦各色潮汕打冷,揭西的家鄉土菜粿卷、大豬粿  地點:深圳市後海大道2491號榮泰樓一樓  曾有外地客人吃了潮州「那哥」魚飯後詢問魚名,潮州人告之,這個魚就是「那個」(那哥)魚,對方一頭霧水。
  • 可可的跨年潮汕美食之旅:在潮州的早餐,也是2017年最後一頓早餐
    在潮州的第一個早晨,也是2017年最後一個早晨了。我們從旅館出來又開始一天的美食之旅。出來到大街上,看到有早餐點心店,不少本地人排隊,因為到我們計劃中的阿臣腸粉還有一段路,可可我這個貪嘴的人,就先在這兒排起隊來。雖然汕頭的美食達人異族極限告訴我,這個包道不屬於潮汕本地美食,但是對我這個外省人而言,這個也算廣式點心,有那麼點廣州喝早茶吃點心的意思,所以我還是不想錯過。
  • 魚飯 - 魚飯 廣東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魚飯其實就是潮州的「凍魚」,吃的時候可以凍吃,也可以再把它煎熱或者蒸熱,還可以蘸上潮州特色的醬料。以前經常用秋刀魚做「魚飯」,很多魚都會做成凍魚,大家可以嘗到更多不同味道的「魚飯」。在潮汕沿海地區,幾平凡是有捕魚的地方,都加工製作魚飯。新鮮質優的魚飯,其外表魚色富有光澤,魚身堅挺硬直,用手略按魚身,魚肉有堅實感。
  • 老廣最愛:魚飯,不帶一粒米卻養活了數十代人,你吃過嗎?
    老廣最愛:魚飯,不帶一粒米卻養活了數十代人,你吃過嗎?廣東潮汕有一道獨特的美食,都說它是飯,但是你卻在其中找不到一粒米。說它不是飯,它卻是潮汕人民數百年來,賴以生存的主食。魚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人聽說過呢?
  • 今天被手打牛丸刷屏,可潮州何止這些美味!安排起來……
    "食在廣州、味在潮州"享譽海內外。雞蛋仔今天給大家準備了一份超全的潮汕美食攻略,拿走不謝!手打牛肉丸 可以當桌球打說到潮汕,就不得不提潮汕的手打瀨尿牛肉丸,歷經師傅無數次手打,每一顆都足料純肉,勁道彈牙粒粒爆汁,配上沙茶醬,一個字,絕了!
  • 魚飯不是飯,竟能養眾生
    用帶配方的高濃度鹽水煮魚,新竹筐只用一次    魚飯的製作工藝相對簡單,新鮮出水的魚清洗乾淨,裝筐煮熟晾冷就差不多是全部內容了,奧秘在哪裡呢?是廠房裡自動化的洗魚機,還是工人們聚坐在那裡一層海魚一層鹽的仔細裝筐?
  • 打邊爐、打冷,廣東人怎麼啥都要打?不過是真的很好
    「打」在廣東是個很魔幻的詞彙,似乎對於廣東人來說,萬物皆可打。記得有次我跟一個廣東親戚去菜市場買魚,稱好魚後她說把魚打一下,賣家把魚拿過去放在案板上用刀側「啪」地拍死了,用袋子裝好。我那親戚卻著急了,說打魚不是這樣打,賣家也不耐煩,反問這不是已經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