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牛奶奶源供應牧場榮登《國家地理》以國際標準打造世界品牌

2020-12-10 donews

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奶牛養殖企業以及蒙牛乳業高品質生乳供應商,現代牧業榮登2018年《國家地理》二月刊,再一次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廣大媒體和消費者的關注。

正如美國《國家地理》攝像頭中所展現的壯觀景象一樣,現代牧業正以規模化、現代化和標準化的生產標準和生產模式,為蒙牛提供者肩世界品質的優質牛奶,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蒙牛負責常溫產品和低溫巴氏奶的生產,而現代牧業負責牧場環節為蒙牛提供優質的原料奶源,二者共同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滴滴純真好營養。

至今,僅僅是安徽省現代牧業蚌埠牧場已擁有3.6萬頭奶牛,成為了中國最大的牛奶供應基地。蚌埠牧場佔地近3640畝,包含8個巨大的牛舍,每個牛舍中能容納2880頭泌乳牛,整個牧場的牛群數量總計達到4萬頭以上。而現代牧業已在全國建立26座萬頭規模牧場,擁有奶牛數近23萬頭,日產高品質生鮮乳達3300多噸,憑藉著這些數字現代牧業一舉跨入世界最大牧場的行列。

為了給蒙牛乳業提供最高品質奶源,現代牧場創新採用「種養加一體化、零距離2小時」的生產模式,將現代化加工廠建在規模化的牧場裡,規模化的牧場建在配套的牧草場裡,從牧場擠奶到加工廠加工全部都在2小時內完成,這不僅僅實現了一、二、三產業的有機融合,實現了全產業鏈、各環節零距離無縫連結,更加強了生產過程無死角全面監管。現代牧業始終遵循規模化、現代化、標準化的養殖和生產模式,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牛奶需求,解決食品安全、防疫安全與環境安全的潛在風險。

除了在生產模式上的創舉之外,現代牧業的循環經濟也讓人耳目一新。近年來,現代牧業堅持「能源生態型」工藝路線,實現了建設能源自給、資源循環利用。所有牧場都配套建設了牛糞中溫厭氧發酵無害化處理系統,這套系統可將牛糞經過處理後分解為沼氣、沼液和沼渣,用於保障牧場的發電、供暖,沼氣可供發電機組和沼氣鍋爐使用;而「牛-沼-草」循環經濟模式,則是將沼肥通過管道輸送至牧場周邊種植地,進行還田施肥,持續改善土壤質量的同時,也提升牧草及青貯玉米等奶牛飼草料的品質。整個循環經濟模式在能源的循環利用中無限提升了資源的利用率。

現代牧業對產品品質的 「高標準,嚴要求」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這也是蒙牛與現代牧業強求聯合之後,在中國乳業市場一路領跑的最好證明。蒙牛和現代牧業立志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高品質的乳製品,將對「產品、質量、價值觀和執行力」的不妥協和「工匠精神」落實到企業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中去,蒙牛要與現代牧場用全球最嚴標準打造國際級的高品質產品和世界級的中國品牌。

今日的光榮即是明日事業的嶄新起點,未來蒙牛乳業與現代牧業將繼續共同努力,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全心全意履行社會責任,在產品品質上的精益求精,在向未來前進的道路上,蒙牛與現代牧業雙方將共同攜手再創一個新的乳業奇蹟。


相關焦點

  • 布局牧場戰略升級 蒙牛推出首款現代牧場純牛奶
    「現代牧場」純牛奶的推出,不僅是蒙牛全新牧場化戰略升級的集中體現,更發揮著促動中國乳業邁進牧場化時代的引領作用。現代牧場樹國際化牧場標準範本中國乳業牧場的發展處於起始期,只有少量企業具有成規模、現代化、達到國際水準的先進牧場。牧場化發展進程中,國際化牧場的建設標準亟待建立。
  • 蒙牛新徵程:好牧場 好奶源 好品質
    中國乳業的規模化養殖第二波浪潮已經開始,蒙牛顯然更有動力來證明自己。截至目前,蒙牛的全國牧場布局已初見規模。資料顯示,蒙牛不僅在華東、華中如河南、馬鞍山都建有大型奶源基地,保證所在區域及輻射周邊的供應,眉山基地、洪雅現代牧場等布局直指西南區域。
  • 蒙牛:一杯牛奶的中國品質
    近年來,蒙牛積極開展國際對標,從奶源到終端,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成為乳品行業率先在全產業鏈層面開展與國際對標的企業。  據悉,蒙牛率先與丹麥 Arla Foods 合作,以國際化的牧場管理經驗和標準,重新定義高品質奶源 ;與法國達能合作,聚焦低溫產品研發和世界級的工廠運營管理,讓蒙牛得以持續發揮優勢效應 ;與紐西蘭 AsureQuality 合作,在國內率先把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食品質量安全認證覆蓋到牧場,讓蒙牛品質達到國際標準;與美國名校 UC Davis 籤署戰略合作,專注營養健康的創新研發,搶佔未來市場的頂層設計
  • 德亞牛奶:開創國內品牌整合全球優質奶源先河
    原標題:德亞牛奶:開創國內品牌整合全球優質奶源先河   人民網訊 前段時間,各大電商都在搞「雙十一」,可謂是業內每年一度的盛世,千萬商品在那一天銷量倍增。一貫低調的德亞牛奶以超高的銷量再度進入公眾視線,隨之產生的關於德亞牛奶是否為正宗「德國貨」、德亞牛奶等進口食品的質量標準由誰來監管等消費者關心的主要問題成為熱議焦點。
  • 數位化浪潮下,蒙牛如何實現由「草原牛」到「世界牛」的蛻變?
    據悉,目前「愛養牛」平臺已有註冊供應商500餘家,註冊牧場650個,完成交易15萬筆,平臺流量近30億元,今年,「愛養牛」平臺預計將為牧場節省流通成本達3億元,有效解決了傳統奶源生產供應以及資源流通的效率痛點。
  • 蒙牛「毒」奶源從何而來:現代牧業牧場?
    用通俗的話來說,導致這一結果的直接原因,就是一批「有毒的奶源」被作為生產原料,混入了牛奶加工廠當中。  那麼,這批「毒」奶源,到底從何而來?  「我們從牧場和當地奶農處都收購奶源,目前已經無法得知到底是哪兒出了問題。」蒙牛的一位權威人士告訴記者,「已經無法追尋到這批奶源的出處。」
  • 「資訊」蒙牛牛奶全程可追溯 各項指標遠超國家標準
    全過程可追溯「我們從奶牛吃的飼草飼料、喝的水、到產出的牛奶,全過程進行層層把關,使每一滴牛奶安全優質,並實現全過程可追溯。」蒙牛工廠相關負責人介紹稱。據了解,隨著中國奶業快速發展,牧場的質量管理體系快速跟進。蒙牛在2012年引入丹麥阿拉花園式先進牧場管理體系。
  • 現代牧業汙染觸目驚心 七成牛奶供應蒙牛使用
    中國的牧場根本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牧場,準確地概括是養殖場。其實,業內專家對萬頭牧場的反對聲也不絕於耳。在2011年的第二屆中國奶業大會上,一位發改委官員就表示:「規模化養殖,值得支持,但是需要適度,萬頭牧場是作秀。」國家對養殖業的發展有一定的補貼政策。鄧九強也介紹,國家對規模化、養殖設施化進行補貼,對奶農用地進行優先審批等。中央政策是一頭好的奶牛補貼1500元等。
  • 伊利蒙牛打響奶源爭奪戰,從流血衝突到入股收購,大型牧場基本被瓜分
    2000年,蒙牛等國內品牌開始突破區域限制,向全國擴張,加之雀巢等海外品牌虎視眈眈,市場競爭激烈,奶業發展速度空前,推動原奶價格走高。但僅僅2年後,行業一片繁榮的表象下,倒奶現象在成都、南京等地零星出現。原因是原料奶供應增長過快,令加工企業猝不及防。到2006年,原奶供應產大於銷已經成為擺在檯面上的事實。
  • 為消費者打造世界品質的中國乳品——專訪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
    矢志創新攀高峰  近日,世界經濟論壇2019新領軍者年會在大連舉行,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在會議期間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隨著戰略化布局有序推進,蒙牛品質與品牌全面提升,實現了從品質引領向品牌引領的跨越。蒙牛將積極推動構建「全球乳業共同體」,擴大國際合作、加強全球資源布局,開啟蒙牛和整個中國乳業新的黃金時代。
  • 伊利蒙牛接連出手!2020年頭部乳企為何加速奶源地投資建設?
    據了解,伊利今年在奶源地建設上投入非常大,除中地外,伊利旗下悠然牧業與土左旗政府籤約萬頭奶牛養殖示範牧場項目,將建設起三座現代化奶牛養殖示範牧場;伊利旗下賽科星,擬在土默特左旗塔布賽鄉城留村建設一座存欄3500頭後備牛牧場;同時伊利還與邢臺市政府、內丘縣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內丘縣投資建設奶牛養殖及乳製品深加工項目,打造世界級高端牛奶加工基地;另外伊利還將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建立起
  • 蒙牛密切布局國內外營銷 成國際知名乳企品牌
    抓住行業發展機遇 成功進軍國際市場   1997 年到 2008 年是中國乳業發展的「黃金十年」,這一期間,我國人均乳製品消費量顯著增加,城鎮居民增長了179%,農村居民增長了203%,奶業開始成為一個惠及全國 13 億人口的產業。蒙牛抓住這一行業發展機遇,於 1999 年在呼和浩特一間 53 平米的出租房中起步,由此開始了一個中國乳業乃至世界乳業巨頭的成長之路。
  • 奶價進入上漲周期,伊利蒙牛再次搶購奶源,大型牧場幾乎搶佔一空
    2000年,蒙牛等國內品牌開始突破區域限制,向全國擴張,加之雀巢等海外品牌虎視眈眈,市場競爭激烈,奶業發展速度空前,推動原奶價格走高。但僅僅2年後,行業一片繁榮的表象下,倒奶現象在成都、南京等地零星出現。原因是原料奶供應增長過快,令加工企業猝不及防。到2006年,原奶供應產大於銷已經成為擺在檯面上的事實。
  • 從「大草原牧場」到「高鐵小桌板」蒙牛成為京張京呼高鐵首家乳品...
    據悉,京張高鐵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重要一項,也是「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的組成部分,京張高鐵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第一條智能化高速鐵路,智能化貫穿建設和運營始終。而京呼高鐵開通後,內蒙古將實現「草原高鐵」進京,結束當地無「出區高鐵」的歷史,從而帶動內蒙古與東部地區在旅遊、經濟、物資外運等方面的互動與合作。
  • 蒙牛開啟下一個黃金20年的底氣在哪裡?
    在乳品行業,蒙牛無疑就是這樣一位重要的選手。2018年財年,蒙牛收入接近700億人民幣。  夯實奶源基礎  對蒙牛來說,對品質的把控,就是在不斷的學習世界一流企業的同時,結合自身和中國市場的特點,一方面引進國際先進的奶源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大範圍布局優質奶源供應鏈,來真正為蒙牛品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聖元奶粉奶源 源於是世界純淨牧場
    這點同樣適用於奶粉行業,只有最純淨的牧場、最佳的奶牛管理,才能成就最好的奶粉。在奶粉品牌聖元,就憑藉著優質的奶源,始終在國內佔據著重要的地位,聖元奶粉奶源源於哪裡?聖元奶粉奶源為何如此有優秀呢?一起來看看。
  • 七張圖解讀上遊奶源現狀,伊利、蒙牛、飛鶴加速布局
    就牛奶產量來看,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1-10月全國液態奶產量2150.95萬噸,同比增長3.32%。據了解,原生態牧業七個大型現代化牧場中有六個在黑龍江,其優質奶源與飛鶴工廠相鄰,飛鶴藉此打造並形成了「2小時生態圈」,成為飛鶴奶粉「極致新鮮」的保障。可以說,飛鶴對原生態的加碼收購,無疑為飛鶴未來高品質的產品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外除了大型收購外,各大乳企還在不斷投資、規劃建設奶源基地,與外部牧場合作等。
  • 蒙牛:為消費者提供世界品質的中國乳品
    中糧、達能、Arla三大國際化戰略股東的引入,幫助蒙牛建立起國際化的牧場管理標準、研發體系、生產布局與管理、國際化的品牌合作,打通乳業生產要素在中國與全球的流通通道;在澳大利亞、紐西蘭打通了從奶源到生產銷售、從研發到質量管控的全部環節,率先代表中國乳企在海外進行全產業鏈布局。
  • 蒙牛:從一棵牧草到一杯好奶
    作為中國乳業的領軍企業之一,每年有超過10億人次的消費者選擇蒙牛,為了保證每一滴牛奶的高品質,蒙牛正通過數位化、智能化、端到端的全產業鏈管控技術,打造從牧場到餐桌,從一棵牧草到一杯牛奶的品質管控嚴苛標準。
  • 【荷斯坦現場】蒙牛奶源遼蒙東大區攜「奶牛金鑰匙」專家走進通遼 為牧場望聞問切
    9月25日,中國奶業競爭力提升行動、奶業生態圈「奶牛金鑰匙」第七場技術示範現場會在內蒙通遼開展,會議由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中國奶協經濟專業委員會、奶業技術服務聯盟共同主辦,蒙牛乳業、奶業生態圈互助聯盟、通遼市農業局、蒙牛奶源遼蒙東大區聯合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