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作為一名平時上班的上班族,也只有周末去郊區或者農村釣釣魚。
小編一直喜歡垂釣野塘,首先野塘的面積小,不管是打窩誘魚還是人找魚,可以輕而易舉的掌控魚情,野塘與水庫河流相比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小。再一個很容易了解魚情,也就是釣魚人常說的釣明白。
最近幾年農村野塘少了許多,很多塘以前是養魚塘,但是面積小很多都不賺錢,加上釣魚的、電魚的增多。很多塘都不再養魚,這是好事但是沒人管理的坑塘慢慢的扔滿了垃圾,所有的坑基本上全都汙染了,小編這兩年也沒好的地方釣魚,開始了黃河野釣,經常跑到山東鄄城縣舊城鎮黃河附近釣魚。在釣魚路過武張莊時,得知村裡有個老塘可以隨便釣沒養魚。下面小編講一下魚塘概況。
一、此水域兩邊緊鄰農戶,另外兩邊是麥田;整個坑內沒有一點垃圾。
二、岸邊寬闊,是周末燒烤野炊的好地方。
三、此水面有六到七畝地大小,多年未乾枯,裡面魚種豐富尤其是鯉魚;但是竄條也不少。
四、時常有釣魚人來釣,都因雜魚太多釣不到而不再來。
五、電魚、下網的猖狂,但是水較深,底下有樹枝,很少能把大魚電出來,下網的也就是逮點竄條。
五月三十一日星期天,一大早便從市區驅車60公裡來到黃河灘區釣魚,來的較早整個村莊在公雞、布穀鳥、山雞、黃牛的叫聲中開始了新的一天。作為一個星期只能釣一次魚的我起的比雞還要早。這是第二次來,有三個大致的作釣思路。
一、將釣位選擇在樺尖位置。
二、有第一次的作釣經驗不準備打窩;下兩支魚竿,長杆掛玉米粒阿波釣底;短竿上鉤商品餌下鉤麥粒。
三、若魚情不好的話,將釣位搬到對岸有樹枝的障礙區。
既然有第一次的作釣經驗,又有第二次的釣魚計劃,於是很快按原計劃進行。
兩竿下去後,長杆玉米阿波釣底一直沒見有魚吃口,短杆小魚鬧鉤厲害,掛上商品餌小竄條直接拉跑浮漂,偶爾下鉤麥粒能釣到個竄條。堅持了一個小時,兩個鉤子全上麥粒,上的還是竄條。
麥粒一直上竄條這魚情太差,那就實施第三個方案。將釣位搬到障礙區。
首先拿著長杆去試試水深,到那裡一看二話不說,這就是好地方。只看見魚星細密成團,大小不一,位置有所移動,並且聽到聲音就停止了,冒出水面的魚星能在水面保持一小段時間。這不是師傅常說的鯉魚魚星嗎;此時鯉魚正在氣泡位置呼吸或者攝食,所以會產生一種含碳的粘性氣泡。
看到魚星立馬又出了新的方案,按照大師講的追星釣,改換釣組分兩步。
1、將立漂換成七星漂。
2、雙鉤變單鉤。
經過我仔細觀察辨別,這片障礙區出現的氣泡不是地氣,正是師傅常說的鯉魚星,很快裝備已經到位,下面具體實施追星釣鯉魚。
我觀察魚星的走向後,快速的將餌料拋到魚星的前面,等了有十秒中左右,浮漂始終沒有動靜,緊接著魚星在浮漂的前端又冒了幾個泡,我輕輕的提出魚竿,繼續把鉤子拋到魚星的前端二十釐米處,很快七星漂慢慢的黑下去了,並且有向前移動的趨勢,此時趕緊揚竿刺魚,魚竿一個大彎弓,接著就是魚線切水的聲音。第一條鯉魚不一會就出水了,判斷的不錯,就是鯉魚;
同樣的方法找到第二條魚魚星實施作釣,這條魚開始並不買帳,第三次拋竿後,輕輕的逗了一下,緊接著出現了第一條魚的黑漂移漂。這樣很快就收穫兩條鯉魚。
藉此次作釣的心得體會,我針對追星釣魚總結了這麼四個關鍵點分享給大家,不足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出,小編一定虛心接受學習,在今後的釣魚生涯中共同進步。
一、看見魚星後必須要快,「快」是追星釣魚成功的關鍵。魚在水裡是遊動的,再者魚星出水後幾秒後很快破碎,再找魚的蹤跡就難了。
二、餌料落點要準。此次用餌是發酵玉米粒,在拋投餌料時一定要準確的落在魚的前端二十釐米左右,若是拋不準多次拋竿,很有可能餌料落在魚身上,或者驚嚇到魚造成追星釣的失敗。
三、我們的一切行動要輕;鯉魚是非常狡猾的,稍有動靜便會逃之夭夭,我們的腳步要輕,餌料的入水同樣也不能驚擾到魚。
四、「逗」;如果我們將餌料入水後幾秒,魚一直在那裡吐泡,浮漂始終沒有動作;這時候我們的魚餌有多種可能。
1、餌料落在魚的後面。魚不易發現餌料造成的。
2、水底環境複雜,釣餌下水後即落在雜草,坑窪、石峰、淤泥等處,這種情況魚兒不宜發現餌料。
以上兩種情況比較常見,這就是要我們人為地製造動態,逗一下讓餌料的動引起魚的注意,從而做好提竿中魚的準備。
#釣魚#最後的總結:
黃河灘區武張莊釣點位於舊城浮橋西北1.5公裡處,遠離市區,但是交通便利,水質較好(黃河水)。魚種豐富,唯一的不足就是小竄條太多,裡面最多的是鯉魚,其次大板鯽,草魚,鰱魚等。寫本文的初衷就是給那些喜歡野釣而不知去釣友提供一個休閒野釣的地方,分享作釣方法,以便及時的準備線組和餌料,為大家節省時間和不必要的餌料開支。感覺此篇文章能給你帶來幫助,請轉發讓更多的人看到,謝謝。
我是黃河野釣者,一名常年在水邊野釣的釣魚人,分享釣點,分享實戰經驗,用鏡頭記錄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