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靜脈及下肢靜脈血栓都卜勒超聲檢查指南

2021-03-02 超聲新視野II

一、目的

髂靜脈及下肢靜脈血栓都卜勒超聲檢查是為了判斷髂靜脈及下肢靜脈有無血栓性病變及其部位、範圍。具體如下:

1.    有無深靜脈和淺靜脈血栓形成。

2.    靜脈血栓治療後隨訪。

二、適應證

1、  下肢腫脹。

2、  下肢沉重、疼痛。

3、  下肢色素沉著和(或)潰瘍。

4、  下肢淺靜脈擴張。

5、  不明原因的肺動脈栓塞。

 

三、禁忌證和局限性

一般無絕對禁忌證。下肢出現以下情況時,超聲檢查有一定的局限性。

1、  下肢重度肥胖。

2、  下肢嚴重腫脹。

3、  需檢查的下肢節段皮膚破損、插管、敷料遮擋、石膏固定。

 

四、儀器設備

彩色都卜勒超聲儀器應配備4~7 MHz線陣探頭、2~5 MHz凸陣探頭(用於髂靜脈、肥胖、腫脹下肢的深靜脈檢查)和5~12 MHz探頭(用於消瘦下肢的淺表靜脈檢查)。

 

五、檢查前準備

髂靜脈血栓都卜勒超聲檢查前,患者需空腹8小時以上以排除腸氣幹擾。下肢靜脈血栓檢查前一般無需特殊準備。

被檢者應穿著寬鬆內褲以利於顯露下腹部及腹股溝區。簡略詢問病史,檢查下肢,並向被檢者簡單介紹超聲檢查步驟。

1、病史:

①是否有長期臥床史;

②是否有過外傷、手術、介入性治療史(如輸液、靜脈穿刺);

③是否有深、淺靜脈血栓史;

④是否有腫瘤病史;

⑤是否存在與靜脈病變有關的臨床症狀。

2、體檢:

①是否存在肢體腫脹;

②是否存在肢體色素沉著、潰瘍;

③是否存在手術或外傷後疤痕;

④是否存在靜脈曲張。

3、體位:常用平臥位,被檢下肢略外展、外旋。檢測膕靜脈、小隱靜脈也可採用俯臥位或側臥位檢查。對於下肢靜脈慢性血栓,評價瓣膜功能時可採取站立位、頭高足低臥位及坐位。

 

六、檢查技術

1、下肢靜脈血栓的超聲診斷

下肢靜脈血栓超聲檢查主要採用間斷加壓法。其操作如下:在短軸切面,用探頭按壓靜脈,靜脈被壓癟。然後放鬆,沿靜脈移動探頭2~3cm,再次按壓。沿靜脈全程,重複此操作。如果有靜脈血栓形成,則靜脈不能被壓癟。

彩色都卜勒及頻譜都卜勒超聲檢查,顯示血流消失,血栓遠心端靜脈頻譜期相性消失或減弱,對Valsalva試驗反應減弱或消失。

急性期靜脈血栓最初幾天呈低回聲,隨著時間推移,回聲逐漸增強;靜脈管腔增粗;有時可見到血栓頭在腔內飄浮。  

隨著病史延長,血栓回聲逐漸增強,慢性期可出現強回聲纖維條索。管壁增厚、管徑縮小、繼發性靜脈反流等。

 

2、檢查步驟

髂靜脈並不是常規檢查項目。習慣上,在腹股溝處通過股靜脈都卜勒信號檢查,來判斷其近心端靜脈是否通暢。

髂靜脈血栓檢查:在腹股溝上方找到髂外靜脈,用長軸向頭側追蹤至髂總靜脈及下腔靜脈。也可以從下腔靜脈開始向下追蹤髂靜脈。髂靜脈血栓檢查主要依賴彩色和脈衝都卜勒超聲,判斷是否有血流中斷、明顯變窄。

採用橫斷面間斷加壓法依次檢查股靜脈、膕靜脈、大隱靜脈、小隱靜脈、脛後靜脈、腓靜脈以及小腿的肌肉靜脈叢。採用彩色及脈衝都卜勒縱切面依次檢查上述靜脈。

 

3、操作注意事項

①一旦超聲診斷急性期血栓,尤其觀察到自由漂浮血栓時,必須十分小心,避免不必要的操作,以免引起血栓脫落。

②間斷加壓檢查時不應在長軸切面下進行,以免靜脈滑出探查切面而產生靜脈被壓癟假象。

③左側髂靜脈血栓形成較右側為多,可能與左側髂總靜脈壓迫症候群有關。

④小腿深靜脈多為兩條同名靜脈伴行,檢查時應全程探查兩條血管內有無血栓形成,以防漏診。

⑤小腿肌肉靜脈叢血栓形成是臨床較常見但超聲檢查易漏診的血栓類型,當出現小腿脛後及腓靜脈通暢,但患者小腿明顯腫脹,要留意探查肌肉靜脈叢有無血栓形成。

⑥下肢靜脈血栓都卜勒超聲檢查時,如果發現深靜脈或淺靜脈內血流反流,應參照《下肢靜脈反流都卜勒超聲檢查指南》進行檢查、報告。

⑦當大隱靜脈或小隱靜脈有血栓形成時,應注意觀察血栓上端至隱股交界或隱膕交界的距離。

 

七、檢查報告

包括超聲描述、超聲診斷和可能的建議三部分,前兩者為必須內容。

1、超聲描述:

①描述被檢深靜脈和淺靜脈可壓縮性,血栓回聲特點、範圍。

②描述病變部位彩色及脈衝都卜勒超聲特徵。

③如果超聲檢查過程中發現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應參照《下肢靜脈反流都卜勒超聲檢查指南》作出相應的超聲描述。

2、超聲診斷:檢查結論應包括解剖結構(如左側股總靜脈、右側膕靜脈等)和其病理改變。如左側股總、股淺、膕靜脈血栓形成(急性期、完全栓塞)。超聲檢查時如果發現其它靜脈病變,如靜脈瓣膜功能不全,也應包括在檢查結論中。

本文來源於《血管超聲檢查指南》,超聲新視野整理呈獻!

相關焦點

  • 下肢靜脈血栓超聲診斷
    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肢體腫脹、靜脈曲張、溼疹性皮炎及皮膚色素沉著等靜脈瘀滯的表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後症候群的診斷主要依靠靜脈造影和彩色超聲都卜勒,而彩超具有無創、重複性好、準確率高的優點,逐漸成為診斷此病的首選。受檢查者先取仰臥位,患肢髖關節略外旋,大腿輕度外展且膝關節略曲,使整個下肢呈鬆弛狀態。
  • 靜脈血栓栓塞症的超聲診斷
    明確有無深靜脈血栓至關重要,因為靜脈血栓栓塞症的臨床診斷特異性和敏感性不高,而漏診的後果非常嚴重。本文的目的是討論靜脈超聲在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診斷中的應用。作為一種獨立的檢查方法,靜脈超聲的有效性和實用性從理論上講是很高的,但實際上可能會低一些。超聲檢查結合臨床概率評估以及D-dimer檢查可以解決上述問題,最後探討靜脈超聲在可疑肺栓塞診斷中的應用。
  • 腹部與下肢靜脈血栓的超聲檢查與鑑別診斷——2020年「中日超聲在線」系列課程之專家在線
    主講內容:腹部與下肢靜脈血栓的超聲檢查與鑑別診斷時間:2020年 9月 29日19:30-20:30地點:中日友好醫院國家遠程中心雲視訊遠程在線授課2020年9月29日19:30,「中日超聲在線「系列課程之專家在線很榮幸地邀請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超聲科文曉蓉教授。
  • 腹部與下肢靜脈血栓的超聲檢查與鑑別診斷——2020年中日超聲在線系列課程之專家在線
    主講內容:腹部與下肢靜脈血栓的超聲檢查與鑑別診斷時間:2020年 9月 29日19:30-20:30地點:中日友好醫院雲視訊在線直播2020年9月29日19:30,「中日超聲在線「系列課程之專家在線很榮幸地邀請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超聲科文曉蓉教授。
  • 下肢靜脈血栓的診療
    再次特別提醒:一旦懷疑急性靜脈血栓,必須第一時間做血漿D-二聚體測定!超聲檢查超聲已經在國際上替代靜脈造影成為下肢深靜脈血栓最常用的檢查手段。但急性靜脈血栓早期在超聲影像上無法直接判斷。臨床上採用間接的方法來診斷:(1)深靜脈異常擴張;(2)探頭壓迫後不能完全變癟;(3)深靜脈血流信號消失;(4)由於腸道氣體的幹擾,超聲無法清晰判斷下腔或者髂靜脈的血栓情況。因此,對於臨床高度懷疑而靜脈超聲結果正常的患者,推薦做CT靜脈顯像(首選)或者下肢深靜脈內造影。對於小腿腓腸肌靜脈血栓的診斷,需要高標準的超聲設備和高水準的醫生仔細檢查,否則容易漏診。
  • 下腔靜脈及髂靜脈疾病的超聲檢查技術方案
    下腔及髂靜脈病變行支架植入的標準應結合臨床體徵、症狀以及仰臥位血管腔內超聲檢查結果 1 。      恰當的都卜勒超聲檢查能夠幫助臨床醫生判斷對一個病人進行髂靜脈支架植入是否能夠使其獲益。優化的灰階圖像有助於測量靜脈的直徑,彩色的血流及脈衝都卜勒圖像可以清晰的展示局部的血流紊亂情況(Figure 1);而在靜脈都卜勒超聲檢查時進行靜脈狹窄程度的判定是沒有必要的並且也是不夠準確的 2  。      在灰階圖像上疊加橙色色度則可以提升圖像的解析度及時間增益補償,能夠在想要檢查的深度上提供更為準確的增益調節。從遠心端到近心端,髂靜脈及下腔靜脈的解剖深度是不同的。
  • 動靜脈內瘻都卜勒超聲檢查指南
    分別採用灰階、彩色及脈衝都卜勒檢查,根據不同檢查部位優化都卜勒量程。正常動靜脈內瘻超聲表現如下:①流入道動脈:低阻血流頻譜,血流速度可增高。②動靜脈瘻:低阻血流頻譜,可出現頻譜紊亂,血流速度較流入道動脈增高。③流出道靜脈:呈動脈樣低阻血流頻譜,由動靜脈內瘻處向近心端方向血流速度逐漸減低。探頭加壓後靜脈管腔消失。
  • 髂靜脈血栓病例
    主訴:右下肢腫脹、疼痛半月現病史:患者青年男性,4月前右下肢進行性腫脹,行走後乏力,1月後症狀加重。行雙下肢CTV提示右側髂外靜脈局部狹窄,不除外右側髂外靜脈血栓形成,局麻下行下肢靜脈造影+右側髂外靜脈球囊擴張,擴張後仍殘餘50%狹窄。半月前右下肢再次出現腫脹,症狀逐漸加重。
  • 髂靜脈阻塞
    增補股總靜脈頻譜,因為常規下肢靜脈檢查規範中單純進行股總靜脈壓迫實驗並不能排除髂靜脈血栓存在,大腿腫脹病人如果股總靜脈頻譜不對稱或期向性消失呈連續頻譜,需要排除近心段梗阻的可能[1]。其實除了髂靜脈血栓引起的阻塞外,髂靜脈腫瘤侵犯或髂靜脈受壓都可能引起下肢腫脹,股總靜脈頻譜可以對這類疾病有很好的推測作用,可以診斷「未及之症」。2000多年前扁鵲通過對蔡桓公觀色知其病,現代醫學診斷工具的不斷進步,如果我們能充分利用這些工具,影像醫師可以發現我們影像檢查範圍內沒有看到的疾病。
  • 劉勇:靜脈血栓有真假,血管超聲巧識別——下肢靜脈血栓的超聲診斷及鑑別
    靜脈血栓症有兩種:一是血栓性靜脈炎,它是指炎症為首發而血栓形成是繼發的;另一個是靜脈血栓形成,它是指血栓形成為首發現象,靜脈壁的炎症過程是繼發的,以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最常見。在近期的相關學術會議上,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超聲科的劉勇教授分享了下肢靜脈血栓的超聲診斷及鑑別要點。
  • JAMA: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症的診斷和治療(二)
    3.懷疑 DVT 患者的影像學檢查在初級醫療機構和門診,根據臨床決策規則和年齡調整D-二聚體檢測陽性懷疑DVT患者應進行診斷性影像學檢查。靜脈超聲是一線的影像學檢查項目(圖2)。DVT患者的超聲檢查發現包括靜脈不可壓縮、血栓的直接徵象伴靜脈擴張、頻譜和彩色都卜勒血流異常。超聲異常情況通常分為急性DVT、慢性血栓的急性發作、慢性血栓後改變或不確定。
  • 【熱點文章】李曉強:慢性下肢靜脈疾病診斷的爭議和共識
    下肢返流性靜脈疾病的診斷 (一)診斷方法 1、病史詢問和體檢:通過詳細的病史詢問和體檢,了解疾病的臨床症狀和體徵。 2、功能試驗:包括大隱靜脈瓣膜功能試驗(Trendelenburg試驗)即屈氏試驗,用來判定隱股靜脈瓣膜、大隱靜脈瓣膜功能。
  • 靜脈血栓栓塞症指南解讀
    靜脈血栓栓塞症(VTE)是指血液在靜脈內不正常的凝固,使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
  • 婦產科靜脈血栓病要做什麼檢查?
    1.深部靜脈血栓形成  (1)都卜勒超聲檢查:是常用的無創傷性檢查方法,以超聲波檢查血流速率。根據管腔內血栓導致血流改變的道理,將探頭放在靜脈血栓的近側端,在血栓遠側端加壓,若不能檢測到靜脈血液流速增強的信號即說明兩者之間有阻塞。此為簡便有效的方法,可反覆檢查腓腸肌靜脈血栓的準確性差。
  • 髂靜脈狹窄急性血栓手術一例-圖鑑
    患者女性,主訴:左下肢酸脹感3天。既往體健。查體:雙下肢圍度正常、膚色正常,左下肢皮溫升高,觸之較硬。輔助檢查:下肢靜脈彩超:左髂靜脈血栓形成。取出大量血栓髂靜脈支架植入下肢造影后未見血栓及狹窄,後取出靜脈濾器
  • 下肢血管超聲檢查及診斷思路(豐富病例圖像展示)
    彩色都卜勒超聲正常下肢動脈血流我院US檢查,第一次僅提示腹主動脈及髂動脈粥樣硬化斑。第二次檢查:除斑塊外,還發現雙側髂內動脈閉塞。下腔靜脈濾器後2周:2012-1-4 2112140:下腔靜脈濾器後2周,下腔靜脈、右側髂總靜脈及髂外靜脈管徑未見異常,內查見濾器回聲。CDFI及PW:下腔靜脈內彩色血流充盈,血流通暢,頻譜未見明顯異常。提示:左側髂總靜脈及髂外靜脈、左下肢深靜脈血栓,部份再通。
  • 腿腫無小事,小心下肢靜脈血栓
    腿腫無小事,小心下肢靜脈血栓 2021-01-13 20: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下肢靜脈血栓不在意?小心要命!
    (其實病人血栓栓塞已經十來天,早已不是新鮮血栓,使用溶栓治療十有八九效果不好,而且還有出血致命的風險。但是,肺血栓栓塞症診療指南中明確提到「中高風險的肺栓塞合併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屬於溶栓治療的適應症」。說白了,如果不溶栓,只有死路一條;最後搏一把,沒準兒還有希望。)
  • 超聲圖解胎兒臍靜脈異常
    胎兒超聲心動圖示下腔靜脈增寬(圖1A),心臟解剖結構正常,門靜脈及靜脈導管血流難以顯示,懷疑先天性門靜脈系統發育異常(CAPVS)。遂行針對性胎兒超聲檢查,見臍靜脈異常分叉為兩支,較小分支與門靜脈左支相連,較大分支與左髂靜脈相連(圖1B-D)。彩色都卜勒未探及右側肝內門靜脈血流信號,餘門靜脈左中右支、肝靜脈及靜脈導管均顯示(圖1E-F),考慮胎兒門靜脈血栓或CAPAS。
  • 下肢血管超聲檢查及診斷思路,手法、病例......這篇文章都說全了!
    彩色都卜勒超聲正常下肢動脈血流我院US檢查,第一次僅提示腹主動脈及髂動脈粥樣硬化斑。第二次檢查:除斑塊外,還發現雙側髂內動脈閉塞。下腔靜脈濾器後2周:2012-1-4 2112140:下腔靜脈濾器後2周,下腔靜脈、右側髂總靜脈及髂外靜脈管徑未見異常,內查見濾器回聲。CDFI及PW:下腔靜脈內彩色血流充盈,血流通暢,頻譜未見明顯異常。提示:左側髂總靜脈及髂外靜脈、左下肢深靜脈血栓,部份再通。 於是準備取濾器,但DSA提示濾器處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