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訓練」手腕靈活性不容忽視,提升腕關節靈活性的訓練方法

2020-11-13 張博士體態康復

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到,無論是去打高爾夫、還是在廚房做飯、甚至是開車,在這些活動中腕關節的靈活性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將會向大家介紹一些維持腕關節健康和增加其靈活性的訓練方法。

一、為什麼腕關節靈活性如此重要?

腕關節的靈活性對於很多日常活動都非常重要。例如揮動網球拍或者棒球棒之類的動作都需要多方向的腕關節靈活性。但是像做飯、繪畫、打開一瓶新的果醬罐頭、組裝一張椅子、在街區開車環繞等等活動也需要腕關節的靈活性。

如果我們花費大量時間坐在電腦桌前打字或者是玩手機的話,腕關節會很容易變得僵硬。並且我們可能並沒有經常思考腕關節如何運動、以及如何使它們在整個活動範圍內進行運動。

腕關節最常見的運動就是屈曲,將手掌向前臂方向移動,和腕部的伸展,將手背移向前臂的方向。但不僅如此,還有尺偏,將小指向前臂方向移動(尺骨方向);橈偏,將拇指向前臂的方向移動(橈骨方向)。

二、腕關節的解剖結構

我們的手腕是由跨越多個關節的多關節肌肉所環繞。大多數肌肉從前臂開始,穿過橈骨和第一排腕骨之間的橈腕關節。然後繼續穿過第一排和第二排腕關節,以及腕骨與構成手指根底部的長掌骨之間的腕掌關節。還有許多肌肉穿過指骨和掌骨之間的掌指關節(即第一指關節),甚至穿過指間關節之間的遠端指骨。

三、多關節的運動

腕關節包括很多關節和不同的名字,這對於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這就意味著如果我們想要使肌肉完全伸展或收縮手腕的肌肉,需要在多個關節處結合運動。

舉個例子,腕關節伸肌穿過了手掌的背側。要充分縮短這些肌肉的話,必須同時伸展手腕和手指關節,否則部分肌肉將無法被完全縮短。想要使肌肉被完全拉長的話,不僅需要我們屈手腕,還需要將手指屈曲捏成拳頭才行。

四、怎樣進行訓練

以下的兩種練習方法融合了解剖結構,向大家提供了一種完整範圍內鍛鍊腕部多關節肌肉的方法。

(1)腕關節旋轉練習(握拳)

向大家介紹的第一項練習就是控制腕關節旋轉,這項練習中需要將手握成拳頭使伸肌被完全拉長、屈肌被最大程度地縮短。

保持肘部伸直以幫助手腕單獨運動,並且要使握拳的力量約達到最大力量的40%-50%,不需要將拳頭鎖死,但是需要使雙手保持主動發力。

·將手臂在體前伸直,將手握成一個堅硬的拳頭。

·剛開始維持動作,然後緩慢地控制將手腕移動到最大範圍的橈側偏移。

·繼續將手腕活動至最大的屈曲程度,然後向尺骨側移動,再使腕關節伸展。

·每個方向都循環轉3圈,然後換另一側手腕重複動作。

(2)腕關節旋轉練習(手掌伸展)

第二種練習和第一種練習比較類似,但有一個關鍵的不同。雖然都是控制手腕進行旋轉,然這一次是需要將手指完全伸展開,這樣可以訓練到全幅度縮短的伸肌和完全被拉長的伸肌。

·將手臂在體前伸直,儘可能地將手指展開。

·儘可能地使手指向外擴展,然後慢慢地控制手腕,在自己可承受範圍之內使其最大幅度地向橈側傾斜。

·繼續緩慢地移動,控制使腕關節最大幅度地屈曲,接下來向尺骨側移動,然後使腕部伸。

·每個方向都轉3圈,然後換另一側手腕重複動作。

這兩種簡單的練習方法有助於訓練腕關節的肌肉得到最大範圍的活動幅度,從完全縮短至完全拉長。

如果沒有使這些肌肉保持全範圍內的運動和工作的話,可能肌肉的活動範圍就會逐漸縮小。由於我們的腕關節都經常屈曲——點擊鍵盤、滑鼠、玩手機等等,可能時間久了自己也會注意到,即使在進行這些日常活動時,腕關節的靈活性已經在下降了。

堅持訓練,並且要集中注意力儘可能最大程度地控制自己的關節運動。腕關節和手部的血液循環得到改善,肌肉將會重複發揮其作用,逐漸使關節恢復至最大的活動範圍。

把這些簡單的練習加入到日常的訓練活動中,運動表現和靈活性都會得到提升。

相關焦點

  • 哈佛醫學院:腕關節&肘關節康復訓練計劃
    哈佛醫學院:腕關節&肘關節康復訓練計劃 2019-01-28 10:23  張景琦Unlimited
  • 身體靈活性訓練方法
    因為不少工作過久或者是學習過久的人都會發現自己的身體逐漸變得僵硬,這時候就應該增強身體的靈活性。而在增強身體靈活性的過程中,有哪些可以選擇的小方法呢? ,身體儘量降到最低,經常做這一動作可以大大提升你腿部的柔韌性。
  • 手腕力量弱,影響健身效果?這幾個動作,增強手腕強度提升靈活性
    健身時,除了要注重關節的熱身外,更要做好關節的保護工作。否則一旦關節受傷就不只是訓練受到牽連,影響我們的增肌減脂效率,更關鍵的是我們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去恢復。在這個期間你即便心急如焚,也什麼也做不了。其中手腕可以說是我們身體非常最弱的關節部位之一了,因為健身的很多動作都要動用手腕的力量,如深蹲,臥推,硬拉,引體向上,划船等動作。擁有一副強大的手腕,就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抓握槓鈴,啞鈴等器械,讓訓練更加自如。
  • 怎樣強化手腕的靈活性,三個動作,充分發揮你的潛力
    怎樣強化手腕的靈活性,三個動作,充分發揮你的潛力 強壯的手腕對於任何力量訓練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為手腕是我們手臂的關鍵
  • 髖關節靈活性訓練
    文章思路:髖關節是連接軀幹與下肢的重要關節,也是全身負荷體重最多、受力最重的關節。髖關節在日常功能活動中承受巨大應力作用的同時,也在人直立行走中起著特殊的力傳導作用。髖關節是球窩關節,但關節窩較深且包圍著大部分股骨頭,因此它既有穩固性,又有很大的靈活性,是僅次於肩關節的人體活動度第二大的關節。
  • 穩定性訓練VS靈活性訓練:6個方法提高
    提升靈活性穩定性是為了能有更好的運動表現防止受傷,可如果你連基本的都做錯了怎麼提高自己呢?2.努力增強你的核心我們常說的要提高穩定性、靈活性,其中最最重要的部分當然就是核心了。3.每次鍛鍊之前都要充分熱身一位專業的健美運動員對於關節的熱身的注重程度不會亞於他們對於力量訓練的重視程度。
  • 劉陽的健身必修課1:靈活性訓練
    如果你的靈活性不好去做運動就好比帶著手剎去開車,會導致你的目標肌肉沒有在正確的時間活動正確的關節,從而導致動作不合格,產生代償。關節和肌肉的活動範圍都會受到限制,其實靈活性和生活是息息相關,使得我們更加自如去完成一些生活動作。 本期指導教練
  • 成人休閒高爾夫運動//運動損傷防護訓練//穩定性與靈活性
    正確的力學動作模式可以防止受傷,且正常的靈活性是必要的條件,這其中包括正常的關節活動範圍和肌肉延展性的結合。良好的關節靈活性和神經肌肉效率帶來的運動控制的穩定性,是確保良好運動能力發揮的基礎,是取得理想運動成績的重要保障。
  • 丹麥羽毛球賽開啟,運動員腕關節卻頻頻受傷這是為什麼?
    在羽毛球運動中,手腕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腕部的發力好壞能影響著球場上的整體狀態和功能水平,羽毛球的扣殺及吊、挑、推、撲、勾球等技術應用時都要求手腕部位頻繁進行屈腕、伸腕、旋內、旋外等多種變換動作。不同的技術要領要求手腕不僅具有快速伸直鞭打擊球的靈活性,同時需要其具有控制擊球方向和速度的穩定性和力量,這使手腕部位在運動中承受較大的壓力和負荷,若腕周力量不足或發力方式不佳,極其容易產生腕關節損傷。
  • 跑步腳踝力量訓練6個動作提高下肢穩定性和靈活性降低受傷機率
    隨著全民健身的開啟,越來越多人開始加入健身跑步運動中,跑步不但可以增強全身的運動能力,同時也是減脂最好的訓練項目,如果你想減脂,可以先從跑步開始。當然任何事都有兩面,跑步雖然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但是對身體同樣有副作用,比如跑步對膝蓋,腳踝和腿部關節,滑膜的損傷也是不容忽視的,所以跑步一定要科學,絕對不可盲目,跑步前一定要做好一且準備,比如跑鞋,護膝,緊身褲都要提前準備妥當,最重要的就是跑到的選著一定要選著露面比較平整的跑步路線,還有腿部關節穩定性和靈活性的鍛鍊,這是一個跑者必要放在第一位重視的,如果下半身力量不夠穩定
  • 8個增強手腕關節靈活性穩定性動作有效降低訓練手腕關節疼痛
    所以在健身健美鍛鍊身體的同時也要做好自我保護工作, 如果不能做好身體保護工作,長期的磨損加上重負荷大重量的壓力,將會給全身關節造成不可修護的傷害,比如健身對膝關節,肘關節和手腕的磨損傷害,是每一個健身者都不可忽略的,
  • 這就是你需要的腕管症候群康復訓練方案,3個動作輕鬆緩解手腕疼
    手腕遠比我們的想像要更為重要,它必須向手部接受、傳遞、引導和分配來自手臂的力量,所以,手腕是一個非常精密、複雜的結構,這樣手腕才能完成這麼複雜的動作,實現穩定性和靈活性的統一。我們往往只有到手腕產生疼痛的時候,才意識到手腕的重要性。
  • 別說健身,擰毛巾都會痛,手腕力量靈活性不能忽視
    羽毛球、桌球、籃球,這些常見運動都需要手腕具備相應的力量和靈活性,否則技術肯定受限。健身也同樣要求手腕強壯有力,不然別說伏地挺身、倒立撐、俄式挺身這些動作做不好,就連抓啞鈴都可能費力。生活中擰毛巾、拎東西經常手腕痛,都是手腕力量和靈活性差的表現。
  • 【視頻】跑步必備訓練:髖關節的靈活性及爆發力
    髖關節的靈活性及爆發力,影響著跑者在跑步過程中的表現。
  • 這樣訓練寶寶的手部靈活性,可以讓寶寶小手靈巧、頭腦聰明
    1個月——抓握反射家長可以經常輕輕地撫摸寶寶的手掌、手指,刺激寶寶手部皮膚2個月——無意識伸展手指家長可以經常按摩寶寶的小手,從指尖到手腕,之後輕柔地屈伸每個手指3個月——手有時會張開遇到這種情況,首先家長要反思是否在平時沒有注意進行針對性訓練,造成寶寶手指的靈活性比較差,手的靈活性不是生下來就有的,而是要有一個相當長的發育過程,這個發育過程也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家長應適時地給予一定地訓練,對寶寶手部靈活性地發展非常有益手指的靈活性差,也可以從生理上找找原因
  • 肌肉強大但關節脆弱的健身會出大問題,關節靈活性的3組動作
    但是如果沒有注意到關節的拉伸,這樣健身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比如,在練習一到兩年舉重的人當中,幾乎沒有人能避免手腕、肘部、膝蓋的慢性關節疼痛。「囚徒健身」的作者保羅·威德也曾指出一個現實,健身房中一些人肌肉塊頭很大,但是肌腱和關節卻非常脆弱,他們練習臥推時舉起的重量驚人,卻可能連2個標準的單腿深蹲都做不到,因為膝蓋的韌帶難以承受。所以健身時,強大的肌肉必須與靈活的關節相搭配,這樣才能協調運用自己的力量,同時避免關節的損傷與病痛。
  • 「功能訓練」提升髖關節外旋能力的三個練習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過提高髖關節的靈活性來受益,提升髖關節的外旋能力,以下是三種練習方法。提高髖關節外旋能力的三個動作1.站立式髖關節分離練習第一項練習是一種分離技術——意味著它會打破一些常見的運動模式,在這個過程中有利於進行更好的神經肌肉控制。
  • 改善髖關節靈活性訓練
    我們人體每個關節都有著不同的性質。比如髖關節,被賦予靈活性的標籤。意味著他可以大幅度的活動。由於長期伏案,在工作時的姿態多以坐姿為主,導致髖關節周圍的肌肉變得緊繃,沒有彈性,平時也很少鍛鍊到髖關節。這會直接影響到髖關節的靈活性,限制髖關節的活動。而髖關節靈活性降低以後,髖關節附近主穩定的腰椎和膝關節則會代償髖關節喪失的靈活性,久而久之,本該穩定的關節被迫大範圍的活動,自然此關節和周圍的軟組織就容易損傷了。好多人腰椎疼痛,膝關節疼痛的根源都起自於髖關節。
  • 手腕無力扭傷頻繁?2個訓練提高關節靈活度,提升腕部力量
    手腕和腳踝都是人體最脆弱的關節之一,但又是最經常用關節。一副強大的手腕力量能幫助自身更好地去握緊槓鈴或者啞鈴,讓訓練動作變得流暢,同時也能避免關節受傷風險!手腕活動度及手腕力量對於上肢訓練來講是尤為重要的,在拉背推舉臥推動作中多多少少需要靈活的關節活動作為基礎,不用把它當成正式的訓練項目,一周甚至是半個月練一次也不一定要在健身房進行首先要從前臂的軟組織開始,這也是關鍵性所在,很多健友在進行槓鈴划船或是引體向上時都會感覺小臂內側或是外側都會有不適的緊迫感,這也就是需要進行訓練的原因之一。
  • 完整的上肢熱身和靈活性訓練,上肢訓練前必做!
    在力量與增肌訓練中,一個正確的熱身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個方面,但它卻是最小化損傷風險和改善整體訓練質量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在力量訓練之前,花幾分鐘充分熱身一下能夠提高核心溫度,改善關節靈活性和活動幅度,激活肌肉和神經系統來幫助你為訓練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