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羽毛球賽開啟,運動員腕關節卻頻頻受傷這是為什麼?

2020-11-16 小冉哥運動康復

近日,丹麥羽毛球賽已經丹麥正式開賽。作為每年一度的國際賽事,羽毛球這項運動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在羽毛球運動中,手腕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腕部的發力好壞能影響著球場上的整體狀態和功能水平,羽毛球的扣殺及吊、挑、推、撲、勾球等技術應用時都要求手腕部位頻繁進行屈腕、伸腕、旋內、旋外等多種變換動作。

不同的技術要領要求手腕不僅具有快速伸直鞭打擊球的靈活性,同時需要其具有控制擊球方向和速度的穩定性和力量,這使手腕部位在運動中承受較大的壓力和負荷,若腕周力量不足或發力方式不佳,極其容易產生腕關節損傷。

關於腕關節解剖

從腕關節解剖可以看出,腕周附著的肌肉非常少,大部分的肌肉都來源於前臂,包括屈伸手腕和手指的肌群。

前臂的肌肉一端起源於前臂的骨骼或骨間膜,另一端則止於手掌或是手指的骨骼,腕部的韌帶、腱鞘等結構將肌腱組織彈性固定於腕部,一方面保持肌腱的正常位置,另一方面增強肌肉肌腱的功能。腕部組織由於其肌肉附著較少,使得其分擔負荷的承重部位集中在韌帶、軟骨、腱鞘等結構,導致這些組織在運動中更容易受傷,從而產生疼痛和相應的運動功能障礙[1]。

這其中最常見的是三角軟骨盤損傷,是腕關節尺側疼痛的重要原因。

軟骨盤的組織結構是纖維軟骨,它被橈尺韌帶所環繞,是腕關節軟組織中最為薄弱的部分。為了適應多方位的壓力,三角軟骨盤由緊密交織的膠原纖維所組成,使得中央部分無血運供應,這就決定了其損傷後的自愈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損傷後常常導致腕關節尺側痛[2]。而羽毛球技術動作中經常需要進行手腕的後伸和尺偏動作,在較大的壓力負荷下,反覆的腕伸和尺偏後屈曲發力,使手腕部位的薄弱環節三角軟骨盤受到碾磨或牽扯,最後導致受傷。

三角軟骨盤損傷後的主要症狀:

1. 被動的尺骨偏移十分疼痛,特別是當手腕同時進行伸展或屈曲時

2. 手腕在被動伸展時會十分疼痛(如用手支撐桌子)

3. 將橈骨和尺骨做被動壓迫會感到疼痛

4. 尺骨遠端尺骨頭處有壓痛感

以下是出現腕部損傷及預防損傷的康復訓練:

1、急性損傷處理。

急性腕關節扭傷或拉傷在羽毛球運動是很常見的,因此做好急性損傷的處理和康復工作,對後期功能的恢復十分重要。傷後24小時內(組織出血停止),建議使用POICE原則。

P-protection :儘可能保護腕部損傷部位,以防造成二次損傷。

O-optimal loading :適當採取腕關節橈偏制動休息,但休息不等於完全制動。有利於長期局部不活動,很容易降低神經控制能力,所以受傷後應該進行一些有意識腕部活動,給予腕關節適當的負荷,在身體可接受範圍內輕柔活動患側手腕和上肢,不僅有利於腫脹消退和減輕疼痛,還得以維持上肢的神經肌肉控制能力。

I-ice :傷後24小時(組織出血停止之前)內冷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縮,減輕充血和出血,達到止痛、消腫、消炎的目的。具體方法:將兩塊小毛巾摺疊成損傷部位大小,放在冰水中浸溼後擰乾敷於患部,每隔5分鐘左右更換一次,連續3-4次,間隔兩小時後重複進行。

C-compression :在腕關節功能位(背伸15-20°)向心性加壓包紮腕關節,可以減輕腕關節過度牽拉和活動,加速水腫、出血和炎症的吸收。但需注意不能包紮過緊,以免引起局部組織壞死,如果發現手指末端出現皮膚顏色蒼白、發冷,可能是繃帶包紮過緊所造成的,需要即刻拆去。

E-elevation :將患側手臂抬高,儘可能高於心臟水平,利用重力作用促進血液回流和腫脹消除。

運動療法

1)牽拉練習

腕關節長期屈伸、內外旋等動作會造成局部肌肉過於緊張,不及時的牽拉和放鬆不僅會增加腕關節內部張力、減少腕管空間,更會影響腕關節及肘關節的活動性,增加損傷風險。因此腕關節周圍肌群的牽伸練習在預防腕關節損傷過程中不容忽視。

以下是腕關節周圍肌肉的牽伸練習,共三個動作,建議每個方向做20-30s/組,2-3組,牽伸過程中配合正常呼吸,不要憋氣。

2)腕關節周圍肌力訓練

加強腕關節力量,可以使用啞鈴做腕關節的屈伸、內收、外展和環轉運動練習,以加強腕關節力量。如果有三角軟骨盤、尺側韌帶或橈側韌帶損傷,建議減少啞鈴負重對受傷側組織的壓力,如三角軟骨盤損傷時,應減少(健側手輔助)腕關節橈偏的負重力量或進行等長力量訓練,即保持在運動範圍內的某一位置,進行肌肉等長收縮。訓練時,注意保持動作緩慢進行,且不得誘發疼痛,若出現疼痛,則減輕該方向力量訓練的負荷或進行手指的力量訓練。建議每個方向均進行10-15次/組,2-3組,若進行等長收縮,建議20-30s/組,2-3組。

3)手指力量訓練

即在手腕不動的狀態下進行手指的力量訓練。屈曲手指運動:手持網球輕抓握在手上用力捏網球或用力屈曲握拳,該方法對加強手掌、手指關節的力量和穩點性,預防損傷後期軟組織粘連和短縮有很好的作用,建議進行20-30s/組,2-3組。

4)貼扎或佩戴護腕

若需要帶傷比賽,建議賽前諮詢專業人員使用肌效能貼布或護腕給予腕關節和前臂適當的穩定與支持,合理分散腕部的局部負荷。

羽毛球縱然熱情受到喜愛,但一定要注意健康運動。如果有運動損傷,記得及時就診,尋找專業的康復機構尋求幫助,我是小冉哥,希望能幫到你。

[1] Goldfarb, C. A., Puri, S. K., Carlson, M. G.Diagnosis, treatment, and return to play for four common sports injuries of the hand and wris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2016, 24(12), 853-862.

[2] 尚崢輝, 黃富國, 岑石強, 王榮詩, 牛學強, 劉愛學.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損傷後腕關節穩定性的生物力學分析.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誌, 2008, 22(7), 820-823.

相關焦點

  • 腕關節易受傷,如何用護腕保護?
    小王最近不小心扭傷了腕關節,導致腕關節向外側活動時有較明顯的疼痛,到醫院就診後,發現原來是腕部筋膜出現了炎症。
  • 國羽隊醫門診:運動前,切記做好腕關節準備活動
    國羽隊醫門診:運動前,切記做好腕關節準備活動
  • 世界羽毛球冠軍喊你來分獎金 成都職工羽毛球賽開啟三大「賽點」
    「好的熱身可以放鬆關節、肌肉和韌帶,能夠在正式比賽時迅速進入興奮狀態。」海哥告訴記者,他的熱身動作是自創的,已經練了一年多。記者了解到,本次羽毛球賽設置了男子單打、女子單打、混合雙打三個項目,恆翼羽毛球館、和嘉天健蛟龍羽毛球館、羽林軍羽毛球館3個場館同時「開戰」。
  • 腕關節扭傷 腕關節疼痛不可忽視!
    下面現由我給大家分享一則病例典型病例患者小楊,男,25歲,消防官兵前一個月在訓練的時候不慎摔倒,左腕著地,隨即腕部就出現了疼痛、腫脹的症狀;前去部隊醫院就診,大夫考慮為急性腕關節扭傷,囑其局部制動腕關節及局部塗擦扶他林軟膏治療。
  • 腕關節受損,大陵穴與陽池穴皆是護腕將軍!
    關節是身體當中活動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磨損的地方,在當今這個社會關節,尤其是手腕受傷的概率更大,為什麼呢?你有幾天是不摸滑鼠、鍵盤、手機屏幕和電視遙控器的呢,真說起來恐怕沒有幾天。這就導致了腕關節的過度使用,從而患上了滑鼠手等腕部病患,面對這種腕部的過度使用,我們要怎麼辦呢?
  • 解析:奧運項目中 運動員哪些部位最易受傷
    據媒體報導,今年1月份,孫楊在澳大利亞集訓時意外受傷,檢查結果是右腳第5蹠骨疲勞性骨折,5月份又發現一處骨折。事實上,每個運動員都與傷痛為伴。  「競技體育的超大訓練強度超出我們的生理範圍,必然會導致身體的一些關節、器官和部位因為嚴重的磨損而產生一種運動損傷。」專家分析。
  • 腕關節脫位的常見幾種類型
    腕間關節脫位多伴有嚴重的軟組織撕裂傷。[影像學表現]一、月骨脫位【受傷機制】 手於外撐位跌倒。【診斷要點】 ①正位片月上骨旋轉與頭骨重疊,頭月關節、橈月關節間隙可消失;②側位片上月骨向掌側脫位為特徵性表現;③舟狀骨、頭骨與橈骨關係保持原位不變。
  • 骨科腕關節常見損傷: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損傷
    這一距離會影響經尺骨遠端傳導的負荷比例。中性尺骨變異(關節面位於同一水平)時,大約20%的負荷會經尺骨傳導。負向尺骨變異(尺骨關節面較橈骨靠近近端)時,通過尺骨和TFCC的負荷減少。在旋後時傳導負荷也會減少,因為在此過程中橈骨相對尺骨向遠端移動。正向尺骨變異和腕關節旋前過程中,尺骨和TFCC所受負荷均增加[8]。因為TFCC解剖結構複雜並具有多重功能,所以其損傷和退變的風險很高。
  • 我們追看的奧運項目,運動員哪些部位最易受傷
    此外,桌球運動員最常見的傷勢,大多出現在肩部、肘部、腕部、背部和膝蓋。 由於桌球的特性,肘部和肩部最容易受傷,因為這是使用最多的發力部位;尤其是肘部,許多愛好者因運動過量和姿勢不正確而患上了網球肘。
  • 每個Bboy的切膚之痛 | 腕關節損傷之三角軟骨
    通常出現這種手腕受傷後後我們去醫院檢查,沒有出現骨折,但是往往會疼上一個月。很多人不禁會想:我到底傷到了哪?為什麼這麼難恢復?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手腕的損傷— 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TFCC)損傷。 導讀1. TFCC是什麼?在哪裡?2. 什麼原因會導致受傷?3.
  • 精於匠心,至臻卓越——2019積水潭腕關節國際會議及操作工坊學習感想
    今年10月有幸參加2019北京國際腕關節論壇及腕關節鏡操作工坊,為期兩天的學習讓我感受良多,受益匪淺。,以及歐洲講師團(英國,挪威,法國,丹麥),亞太講師團(香港,新加坡,韓國,日本)以及大陸講師團,北醫三院敖英芳院長為特邀嘉賓。
  • 前臂,腕手關節的解析
    手部和手腕是上肢中最常活動且最複雜的部分,因此它們很脆弱易受傷而導致很大的功能障礙。腕和手是上肢最靈活和最複雜的部分,由28塊骨、19塊內部肌肉和20塊外部肌肉組成。手作為運動和感覺器官,能感知物體的溫度、厚度、深度、質地、形狀以及運動等信息;同時作為與人交流時的表達器官,也能做出各類姿勢與動作。
  • 腕關節疼痛可能是韌帶損傷
    原標題:腕關節疼痛 可能是韌帶損傷   38歲的趙先生1個多月前不小心摔傷時腕部著地,X線片檢查結果沒有明顯骨折等異常,趙先生也就沒當回事兒,可是1個多月來腕部腫脹疼痛不見緩解,甚至都不能完成用力擰毛巾、擰瓶蓋等動作,於是來到瀋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就診。
  • 腕關節症候群
    壓迫或叩擊腕管處、背伸腕關節以及勞累時可使麻木及疼痛加重。患者會出現手部大面積的萎縮,魚際肌橈側肌肉萎縮,拇指不靈活,不能出現相反的手指、手掌、不能揉捏,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針刺時感到過敏和異常鈍感。病情發展之晚期時,甚至可能失去感覺。
  • 您的腕關節還好嗎?告別腕關節周圍「腱鞘炎」
    寒冷冬季本就是腕關節疾病的高發時期,再加上假期的過度使用,很多同志的腕關節出了問題。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腕關節疾病中的一種——「腱鞘炎」,並帶大家學習一套腕關節的醫療體操。腕關節周圍「腱鞘炎」都有哪些表現臨床中最常見有以下幾種表現 :疼痛、關節彈響、麻木、腫脹、關節活動不靈。其中疼痛是最主要的臨床症狀。
  • 護具類---腕部固定器(護腕)
    腕部固定器,指的是用於保護手腕關節的醫療器械,在當今社會,護腕基本上成為運動員必備的運動器材之一。手腕是人們最常活動的身體部位,也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之一,運動員手腕處出現筋腱炎的機會是很高的。要保護它不被扭傷或加速痊癒,佩戴腕部固定器是其中一個有效方法。1、護腕是由高級彈性布料製成,可完全緊密貼合於使用部位,防止體溫散失,減輕患部疼痛,加速痊癒。
  • 肘、腕關節的基礎解剖
    今天簡要給大家科普一下肘、腕關節的基礎解剖,有興趣的可以留言或者私下交流學習。 1這是整個手臂的外形,包括肘、腕關節,前臂和手指。 2如圖,形成肘關節的骨有肱骨、尺骨和橈骨;腕關節的構成比較複雜
  • 腕關節手術入路
    作者: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骨科 趙晶鑫腕關節是連接手與前臂的唯一關節,面積雖小卻由5塊掌骨、8塊腕骨及遠端尺橈骨等15塊骨組成,包括遠端尺橈關節、腕尺關節、腕橈關節、腕中關節、腕骨間關節及腕掌關節等多個關節。
  • 腕關節骨關節炎——為何會得腕關節骨關節炎?如何知道腕關節骨關節炎的嚴重程度?
    醫生稱之為退行性關節炎,用來描述關節磨損,通常需要很長時間,幾年甚至幾十年。腕關節的解剖結構非常複雜,可能是人體所有關節中最複雜的,這也造就了人類的心靈手巧。手腕是許多關節和骨頭的集合。靈活的手腕給我們的手提供全方位的活動。同時,為緊握物體提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