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打針不哭,真的好嗎?

2021-02-13 王榮輝快樂育兒

【觸覺發展】系列文章之002

有一位媽媽曾經跟Annie說,她的寶寶超級勇敢,10個月的寶寶打針不哭,當爹媽的都驚喜壞了。

可這到底是寶寶這麼小就能夠克服疼痛感覺,還是ta壓根沒啥感覺疼呢?

寶寶打針不哭真的好嗎?咱還是先別開心得太早!


打針是哭好,還是不哭好,我們先了解下寶寶的觸覺是如何發展的。

觸覺是人類非常重要的感官之一,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和建立與外界的聯繫。3歲之前,孩子的其中一個發展重點就是感官。然而一些感官比較遲鈍或敏感的娃,卻會容易導致其感官發育滯後的問題。例如:適應新環境的速度慢能力弱、情緒起伏大、怕生甚至有攻擊性行為等。

所有皮膚接觸到的外界信號都會成為觸覺發展的重要信息來源。而剛出生的嬰兒由於神經發育不完善,對外界的反應會相對比較慢和遲鈍,因此剛出生一個月的寶寶,打針不哭或者過一會兒再哭是正常現象。然而寶寶的觸覺隨後會迅速發展起來,對疼痛的感知會越來越靈敏。一般來說,寶寶滿月後到兩個月大時就已經有明顯且靈敏的對皮膚接觸性痛感的及時反饋了,就像成人不小心被熱鍋燙到一樣,會縮開、會驚呼等。寶寶則會哭。


蛋素!Annie卻在網上看到各種不靠譜的講法,有說這是缺微量元素造成的,更有的說這是寶寶腸胃功能不好的表現,要吃什麼什麼營養品,還說從月子裡就開始加到奶粉裡去,要吃到三歲!天啊!最適合嬰兒的食物和營養品是母乳好吧?而網上有些人的評論則過度渲染這是寶寶天生勇敢的表現!甚至有人建議在寶寶睡著的時候來扎針!什麼樣的節奏能讓人搖擺成這樣了?!要是一個孩子疼痛受傷都沒有一丁點反應,不會哭不會表達出來,這不是勇敢,這是要出大事了!

再看下去,Annie感覺都無力吐槽了。總之,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寶寶兩個月後打針仍然沒反應、不哭、或者反應延遲,粑粑嫲嫲就一定要正視這個問題!因為寶寶觸覺發展遲鈍可不是一件小事!

辣磨,現在Annie就跟大家講講寶寶觸覺遲鈍是腫麼引起的,還有哪些特徵,該腫麼改善。


剖腹產的寶寶比順產的寶寶更容易在觸覺發展發麵出現偏頗。順產寶寶在出生時由於經過媽媽產道的擠壓,就相當於一次最天然的全身按摩,促進皮膚下的神經元之間進行連接,建立一個反應靈敏的神經網絡。而剖腹產的過程呢?直接開刀把寶寶取出來,這第一道天然的全身的按摩就沒有了,因此就要靠出生後的勤快補救。

對於蠟燭包中國媽媽一定不陌生,大家會驚呼:Annie老師,現在什麼年代了,誰還會包成蠟燭包呀!

你和別說,我真還遇到不少。這裡要提醒準媽媽們一定要提前學習科學護理,不要讓無知的愛傷害寶寶。4周內的新生兒在注意保暖的前提下,每天應有適度的肌膚接觸,這能很好的促進觸覺的發育。

4+2+1的模式導致我們的寶寶不停的被這個抱被那個抱,沒有機會或極少有機會接觸其他東西,單一的觸覺體驗可能會阻礙寶寶的觸覺發展。


王榮輝老師這麼多年一直在努力推廣讓寶寶多趴、多爬、多運動的嬰幼兒發展理念。但是還是很多寶寶因為缺少俯趴而影響感官和運動的發展。排除某些特殊疾病導致不能俯趴以外,俯趴是最適合0-6各月的嬰兒的運動了。俯趴時寶寶的身體可以最大面積的接觸地面或墊子,四肢不斷與物品發生接觸,這能夠很好的促進觸覺發展。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我們都說了三千遍了!王榮輝老師說:撫觸、按摩至少到三歲!對,你沒看錯!不是滿月就可以不做了,不是三個月就可以不按了。是至少三歲!告訴你個小秘密,王榮輝的跳妞都快11歲了,還是非常喜歡媽媽給她做按摩撫觸!


寶寶有許多與生俱來的原始反射,健康的寶寶一出生就會看到明顯的生存反射和動作反射,但有些寶寶在動作反射方面卻表現得遲鈍,而這類孩子如果加上缺乏俯趴、按摩等,就會顯得不夠靈敏。其中一個與感官相通的原始反射叫做莫羅反射,即寶寶受到驚嚇或體位發生改變時手指和腳趾會張開,手臂會伸開來,一副尋求保護的樣子。一般3個月前尤為明顯,但如果這個反射激發得晚,就會導致寶寶的反應沒有同齡孩子靈敏,甚至長大了讓人感覺總是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

下面這些現象,也可能是觸覺發展遲鈍的特徵,粑粑媽媽要注意啦:皮膚粗糙或乾燥、手重腳重、1歲以後還止不住流口水等。

還記得那個被媽媽忘記關了吹風筒燙傷的70多天的寶寶嗎?這個不僅粗心大意居然把開著的風放到寶寶的大腿上,比這個更嚴重的是寶寶70多天了居然感覺不到風筒的炙燙,這觸覺明顯有點遲鈍呀!

最後,嫲嫲可能會問,那寶寶每次打針號啕大哭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嗎?當然不是,寶寶的堅強、勇敢的品質也是可以培養出來滴!

正確認識寶寶的生長發育規律,並且結合年齡和能力對寶寶有客觀正確的期望值。不要強求3歲以內的寶寶打針時要很堅強不許哭,0-3歲的孩子由於身體控制、情緒控制在一步步提高中,心智尚未成熟到能夠完全做到這麼高的自我要求。粑嫲可以耐心引導,但寶寶做不到而且有情感上的宣洩是可以被接受的。3歲以後如果寶寶可以做到打針基本不哭,粑嫲也應該為他們高興和慶賀喔!

【感官發展之觸覺發展】系列文章,將陸續發布,:

(之一)寶寶膽小怕生、一摸就哭可能是觸覺敏感,你造嗎?

(之二)寶寶打針不哭,真的好嗎?

(之三)觸覺敏感or觸覺遲鈍怎麼辦?撫觸、按摩、多體驗!

(之四)撫觸、按摩怎麼做,對寶寶才最好?

(之五)家長特別愛乾淨,對寶寶的成長發展真的好嗎?

公號名稱:嬰幼兒發展王榮輝

公號ID:W4008780066

在後臺回復「睡眠能力」、「進食能力」、「運動發展」、「感官發展」、「內耳前庭」、「育兒課程」、「生長發育評估」可分別查看對應的系列文章

點這裡可查看精品課程,提前學習育兒知識讓自己更專業。

相關焦點

  • 寶寶打針不哭不鬧,竟然是件壞事?
    Jiaojiao作品最近有媽媽跟我聊天說,她的寶寶超級勇敢,10個月的寶寶打針不哭,當爹媽的都驚喜壞了
  • 6個月大嬰兒打針的時候突然說了一句「真疼啊」!寶寶打針不哭鬧竟然不太好!
    果然人的潛能都是逼出來的啊~最近有媽媽跟我聊天說,她的寶寶超級勇敢,10個月的寶寶打針不哭,當爹媽的都驚喜壞了。可這到底是寶寶這麼小就能夠克服疼痛感覺,還是他壓根沒啥感覺疼呢?寶寶打針不哭真的好嗎?咱還是先別開心得太早!打針是哭好,還是不哭好,這是跟寶寶的觸覺發展是脫離不了關係的,我們先來看一下寶寶的觸覺是如何發展的?觸覺是人類非常重要的感官之一,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和建立與外界的聯繫。
  • 國外醫生是怎麼給娃打針的?寶寶全程樂呵呵,寶媽:我寧願孩子哭
    擼起寶寶的兩邊胳膊,兩個護士一左一右一起扎針,寶寶當下哭都不知道該對著哪邊張嘴。不少網友表示,這樣打看著太心疼了,就不能一針一針打嗎?還有的網友說:打一針疼一回,打兩針疼兩回,還是一次疼完,可以少哭一次,挺好的。
  • 寶寶打針怕疼怎麼辦?直接告訴寶寶打針疼就好了
    這麼大的孩子打針還折騰成這樣的不多,不過也有成年人因為害怕打針痛哭流涕的,之前就從網絡上看過一段視頻,一個二三十歲的大男人面對護士的針頭哭得稀裡譁啦。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打針有那麼怕的,至於嚇成這樣嗎?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大孩子他們對針對的恐懼都源於幼兒時期留下的陰影。
  • 寶寶害怕打針,大哭大鬧怎麼辦?這三招讓寶寶不再懼怕打針
    已經經歷過打針的咘咘十分抗拒,看到媽媽開車將自己帶到了醫院樓下就開始大聲哭鬧,死活不從車裡出來,一直喊著讓媽媽快點回家。媽媽賈靜雯看到女兒哭的如此傷心也跟著掉眼淚,過了很長時間都無法安撫好咘咘的情緒,只好暫時將女兒帶回了家。難道面對打針這件事,父母真的束手無策只能任憑寶寶哭鬧嗎?
  • 「最不搭父子」火了,寶寶打針哭得撕心裂肺,爸爸樂得合不攏嘴
    每個孩子都逃不過打預防針,打針時寶寶們的反應也各不相同,有的很勇敢,淡定地看著護士把針打完;而有的則懼怕不已,哭得撕心裂肺。@琳琳麻麻:是「最慘寶寶」沒錯了,本來心情很好,卻被突如其來的針嚇了一跳,這老爸實力坑娃。@IL_sugar:真是「最不搭父子」,爸爸也不太靠譜了,孩子哭得撕心裂肺也不趕緊哄哄,還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回家估計得跪「搓衣板」。
  • 寶寶打針不哭不鬧,還被媽媽表揚真乖,半年後體檢才知竟然是病?!
    別說打針,就在踏進醫院的那一刻,看見刷白的牆壁和穿白大褂的醫生護士,聞到消毒水的味道,孩子們就會忍不住哭起來。到了打針的那一步,那就需要醫生家長護士齊上陣,固定住孩子的四肢讓他不要亂動,醫生趁機找準位置打針。一個寶寶打完針,周圍的大人都累覺不愛。不過也有孩子例外,比如下圖這個孩子。
  • 寶寶打針大型現場,前一秒萌,後一秒哭!網友:活脫脫的表情包
    前兩天無意中看到一個視頻,視頻中是一個8個月大的嬰兒在打針,當天媽媽本想著給寶寶拍一段打針哭鬧的視頻,便讓爸爸抱著,但是等打針都結束了,寶寶依然表現得非常淡定,一聲都沒有哭,讓媽媽感到十分意外。看到這個視頻的網友們也驚呆了,不由得感嘆:這不就是傳說中的天使寶寶嘛!
  • 打針不哭,那不是勇敢--中國數字科技館
    1306  營養健康  導醫臺 打針不哭,那不是勇敢從5個月開始我就堅持帶寶寶去醫院做康復訓練。那個時候我就發現孩子痛覺不敏感,打針、磕碰到都不會哭,孩子爸爸說可能是運動發育遲緩。但是他真的是感覺不到疼痛,我試了好幾回了,有時候我還會故意咬他的手指,咬的越重他反而越開心。雖然說寶寶不怕疼,帶他打針是方便了,可是他這樣,受傷了也會感覺不到啊,好擔心啊。」
  • 「打針一點都不疼,真的!」你還在用這句話騙孩子嗎?該改改了
    我不打針!」奶奶沒辦法,狠狠說了一句:「你再哭,再哭我打你!打個針你看你這些事!」女孩被奶奶的威脅嚇到了,哭聲戛然而止。但是不停往奶奶懷裡拱的動作,顯然還是在害怕。其實,今天見到的女孩不是個例。每次帶女兒去打疫苗,都懷疑自己是要去參加「花式哭慘大賽」。
  • 寶寶怕打針,一打針就哭鬧,4招讓寶寶勇敢起來
    一聽到要去打針,就嚷嚷著:我不打針,我不打針。那麼如何緩解孩子如此畏懼打針的心理呢?寶寶為什麼這麼怕打針呢?為了孩子健康,接種疫苗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小寶貝一打針就開始哭鬧,醫生根本沒有辦法進行。其實寶寶哭鬧的原因主要有三。
  • 讓寶寶不再害怕打針,竟然和培養堅強意志有關!
    別急,關於如何讓寶寶克服對打針的恐懼心理,今天的文章裡,小編和你慢慢道來。甚至很多時候睡得迷迷瞪瞪的就被戳了一針,疼就哭兩聲,等到不疼了,或者被轉移注意力了,也就不哭了。9月齡左右的寶寶,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對外部陌生的世界開始有恐懼和警惕。所以往往這個時期的寶寶,在打針時,一個哭,個個跟著哭,因為寶寶們感覺到了危險的信號!1歲以後的寶寶,漸漸產生了複雜的情感體驗,知道「怕」了;再大一些,還會表達「不」,所以更需要家長們的正確引導。
  • 寶寶一哭就抱,真的會被慣壞嗎?
    在寶寶剛出生以後,全家人都會圍著寶寶轉。無論是寶寶的一顰一笑,還是一舉一動都會牽扯著家裡每一位人的心。但是自從寶寶生下來以後,你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寶寶愛哭都是家裡人慣出來的毛病,下次寶寶如果再哭的話,你千萬不要立即去抱著他,讓他先哭一會兒。要不然寶寶今後就會養成一個習慣,他就學會了用哭來控制你,到時候你會很累的。
  • 寶寶不哭不鬧是好事嗎?7個月前有這些表現,建議去醫院檢查下
    媽媽B也說,是啊,我家孩子也經常哭鬧,餓了哭,醒了哭,困了也哭,沒事還哭,一天哭好幾場,這是不是情緒有啥問題啊?如果孩子不哭就好了......孩子不哭不鬧真的是好事嗎?這兩個媽媽恐怕還不知道有種孩子叫「智力低下」,就是不哭也不鬧,安安靜靜的「乖」孩子,可是攤上這樣的孩子,才是父母最害怕的呢。智力低下的孩子有什麼表現?
  • 不打針,不吃藥,如何讓寶寶的感冒快速好?
    原標題:不打針,不吃藥,如何讓寶寶的感冒快速好?早晚都加了外套,到最後也沒有躲過「感冒君」的騷擾,寶寶感冒了...」 「真恨自己,帶寶寶出去玩,結果一吹涼風就受到了感冒的「侵襲」... 「寶寶6個月了,一直哭鬧不止,量體溫後才發現發燒快39℃了,小寶寶能吃退燒藥嗎?怎樣物理降溫啊?」 「我家寶寶最近一直鼻塞,流鼻涕,反反覆覆五六天了,怎麼辦?」
  • 「大哥範」奶爸帶娃去打針,跟著寶寶一起哭,網友:白瞎了這身肉
    換句話說就是靈魂與外在氣質非常不搭,最近就有一位奶爸將這一點展現到了極致,這奶爸看上就像是個五大三粗的漢子,但是內心卻非常細膩,寶媽看了他的表現都不淡定了。「大哥範兒」奶爸帶娃去打針,跟著寶寶一起哭寶寶在出生後就會開始不斷接種各種疫苗,為了寶寶的身體健康,家長們自然是不敢耽誤的。
  • 用盡了洪荒之力 為什麼寶寶還是怕打針?
    寶寶怕打針怎麼辦呢?學齡前兒童怕疼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生病後不得不去醫院打針,這可要如何幫孩子緩解怕打針和打針的疼痛呢?寶寶怕打針的預防方法孩子怕打針,很多情況下是父母製造的「害怕」——「你不聽話,帶你去打針」,是許多家長在孩子不聽話時嚇唬孩子的殺手鐧。殊不知這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陰影。本來針扎到孩子身上,孩子哭是正常反應,哭並不是害怕打針,而是感覺到疼痛才哭。孩子第一次打針後,有了疼痛感,而家長不斷用這種痛苦來提醒孩子,「你不聽話,帶你去打針」。
  • 兄妹倆一起打針,妹妹疼哭,哥哥竟拍手大笑,網友:天道好輪迴
    對於免疫力低的小孩子來說,疫苗是對孩子身體健康一個非常好的保障。媽媽帶著兄妹倆都去打疫苗。妹妹還小,看著打疫苗的架勢就被嚇得不行了,剛打疫苗,就號啕大哭,臉都哭得漲紅了。哥哥看到妹妹打針號啕大哭,哥哥不僅不害怕,還拍手叫好,大笑妹妹打針哭。結果輪到哥哥打針的時候,也是滿臉的委屈和痛苦。
  • 小男孩「打針」走紅,不哭不鬧全程碎碎念,討好醫生又安慰自己
    小男孩"打針"走紅,不哭不鬧全程碎碎念 有位網友曬出了自家孩子打針的視頻,孩子打針的時候不哭不鬧,反而全程碎碎念,讓看到的網友都樂了。 小男孩約摸5、6歲的模樣,準備要打針的時候,他跟很多孩子一樣害怕,步子忍不住往後退。
  • 你還在跟孩子說打針不疼麼?
    有些孩子的臉上掛著還沒有幹掉的淚珠,有些孩子一直帶著一種不安恐懼的神情窩在家長的懷裡,還有一些剛從打針室被抱出來的小可憐,哭的撕心裂肺。   「不疼,真的不疼,一點也不疼,一下就好了,很快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