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狗尾巴向左,看門不用鎖,大有講究,如今多數人不知

2020-12-23 每天讀文史

常言道,狗尾巴向左,看門不用鎖,你聽過嗎?真的有道理嗎?

世上本無狗,養狼的人多了,這世上也就有了狗。狗已經陪人類走過了四五萬年的時光,是人類的好朋友。大家都知道,狗有很多種。體型駭人者如藏獒巨貴、玲瓏可愛者如泰迪京巴、憨厚忠實者如中華田園犬和金毛、頑劣放肆者如拆家神犬哈士奇……不管兩隻狗(一公一母)在外形上有多大的差距,只要身體正常,都能繁衍出有二者血統的幼犬。也就是說,即使是處在發情期的藏獒和泰坦,要是被主人長期關在一間屋子裡,很可能會生出"泰藏"犬。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狗與狼分家,出現在人類歷史上的時間雖然已經上萬年,但二者之間並無生殖隔離。也就是說,狼和狗在生物學上仍然屬於同一物種。幾萬年前,靈智漸開的人類出於生產生活的必要,大多都會把捕抓到的狼放在密閉空間裡圈養,並將狼做化成能被人所控制的狗。隨著部落吞併戰爭的不斷辦法,以及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各個部落各邦國往來日益頻繁,犬種也變得多了起來。相較於狼單調的黑黃或是銀灰色。狗的體色明顯多了起來。從最初的黃色、再到反光的焌黑色、以及黑白相間的花色,狗的體色種類比野狼多得多。

狗在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所保留和進化後各式體態特徵,不知不知因為什麼原因,竟然成了古人評判狗之優劣的依據。古代動物學相關著作頗豐,《相狗大全》就是一本專門教人辯狗識狗的書籍。這本書以的體毛顏色來為狗劃分等級,"黃狗最優,黑狗次之,花狗再次之,白狗則居末位"。狗性溫順,狼性狡詐。當街狂吠的惡犬,相較於深山老林之中時刻準備吃人的狼,孰對人類危害小不言而明。為了更好地了解狗,我們有必要好好學習與狗相關的俗語。不知道您發現了沒有,狗感到快樂、逾越,或是向人類示好的時候,都會搖尾巴。成語"搖尾乞憐"即源於此。我們接下來所要學習的這句俗語,就和狗尾巴有關。

"狗尾巴向左,看門不用鎖",狗尾巴向左生長,並不是狗尾巴都向左傾斜,而是在尾巴尖的地方向左生長。有的寵物狗尾巴向左轉,狗主人就會非常焦慮,其實這大可不必。部分狗尾巴向左是由基因決定的,對狗的身體沒有影響。而且尾巴向左的狗一般都非常溫順老實,是看家護院的老手。

狗尾巴向左能看家護院,狗尾巴向右則能更好地保護主人的安全。"狗尾巴向右,出行不拿槍"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尾巴向右的狗雖然看起家來不如尾巴向左的狗,但若是在保護主人、攻擊來犯之人的時候,尾巴向右的狗因為反應靈敏,遠遠強於尾巴向左的狗。大家尤應注意的是,輕易不要養尾巴直立的狗。《相狗經》裡有雲"尾直入荒不掛勾,養只獵狗不憂窮"尾巴直立的狗大多性情倨傲,這些狗往往都被獵戶訓練之後當成獵犬用,普通人最好還是不要與這樣的狗有太多的接觸。

相關焦點

  • 古人講「尾巴向左,看門不用鎖」,狗尾巴能看出什麼?有道理嗎?
    俗語「尾巴向左,看門不用鎖」, 實際上說的是農村地區的看家狗,如果它們的尾巴向左搖擺,那麼就說明這條狗是看家的能手。狗尾巴能看出什麼呢?這種說法是由眾多「相狗」經驗積累而成,也是老祖宗挑選土狗的一種方法。
  • 俗語:「尾巴向左,看門不用鎖」,古人挑選土狗的講究,有理嗎?
    俗語:「尾巴向左,看門不用鎖」,古人挑選土狗的講究、有理嗎?有本古書叫《相狗大全》,裡面詳細地介紹了古人如何從一條狗的體型、骨骼,動作、毛色、眼神等各方面選出一條優秀的狗。比方說,從毛色的選擇上,黃狗最好,黑狗次之,然後是花狗,而白狗則被認為是最不好的一種狗。再比如說狗的尾巴,也是分辨狗好壞的方法, 有句老話叫「尾巴向左,看門不用鎖」,說的就是一種辨狗方法。
  • 俗語:「尾巴向左,看門不用鎖」,古人教你如何挑選一隻好土狗!
    俗語:「尾巴向左,看門不用鎖」,古人教你如何挑選一隻好土狗!文/號外歷史之小玲 圖/網絡有本叫《相狗大全》的古書中詳細介紹了古人是如何從一條狗的體型、毛色、動作等各個方面選出一條優秀的狗。就比如說,從毛色上來看,黃狗最好,黑狗次之,白狗則是最不好的。再比如說,從狗的尾巴也能分辨狗的好壞。對此還有一句俗語,是「尾巴向左,看門不用鎖」。說的就是分別狗的好壞的方法。對於狗來說,它的尾巴就是它表達情緒的一種重要工具,也是勇氣的體現。對狗熟悉的朋友相信都知道,狗的尾巴並不是只有一種類型,也不是只有一種形態。
  • 農村俗語「五喜進家福壽財,五樹進宅人亡財敗」,這話啥意思呢?
    要說起農村的俗語,那真算得上是歷史久遠了,俗語也是農村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可以說在農村裡幾乎人人都會說上幾句俗語,有的時候我們看到一些俗語覺得也是比較簡短,殊不知俗語的魅力就在於此,有的俗語你別看是很簡單,有的俗語讓人覺得不太了解,但是你要是真正的領悟到了其中的意思,那麼你就知道其中的奧妙了
  • 俗語說:「添人不添狗」,啥意思?老祖宗說的啥講究?
    俗語說:「添人不添狗」,啥意思?老祖宗說的啥講究?對於俗語文化,近幾年來也是爭議頗多。有的人覺得如今的科學技術發展的這麼好,社會進步的這麼快,大部分俗語已經不適合在如今這個時代再用了,所以會有越來越多的俗語會被人們淘汰遺忘;還有一部分人認為,雖然有很多俗語逐漸被這個時代淘汰、被大多數人遺忘,但不管怎麼說,這種文化也是我們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一筆財富,我們應該繼續將它傳承下去才是。對於這兩種觀點,小編還是十分贊同第二種說法。
  • 農村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有什麼含義呢?
    農村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有什麼含義呢?在農村裡,請客吃飯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因此來說,這農村請客吃飯也確實有很多道道的。而主人在請客擺菜的時候,也有很多規矩的,而農村人認為上菜的時候,上雙菜為好,比如2、4、6……12個菜,以象徵著好事成雙,而單菜卻是不行的,擺3個菜更是不可以。所以在此之下,也就有了「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的農村俗語,那麼這句話有什麼含義呢?我來回答。
  • 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是什麼意思?為啥在農村有這樣的說法
    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有什麼道理?有的人怕狗、有的人恨狗、還有的人愛狗,雖然一些人對狗是又愛又怕,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而在農村裡,狗狗也是農民們的忠實夥伴,一些農戶家中、養殖場裡總有著這麼一條或幾條狗給主人看家。因此來說,相對於城市裡一些人嫌棄狗狗,農村人還是更樂意待見狗的。
  • 農村俗語『寧可讓狗咬,不敢讓鵝擰』,什麼意思呢?有啥道理?
    鵝是農民養殖家禽的一種,它們外表的樣子非常漂亮,白色的羽毛,紅色的額頭,在水裡優雅的遊著,可是鵝可是一種對領地佔有欲極強的動物,一旦有人踏進它們的領土,它們就會追著跑著去『擰』人,而且咬住住不鬆口,農村有句俗語『寧可讓狗咬,不敢讓鵝擰』,又是啥意思呢?
  • 為什麼農村老人說「彎不起尾巴的狗」別養?有這5大原因!
    在農村經常有老人說:「彎不起尾巴的狗」別養,這是為什麼呢?當然這也是一部分的狗狗,不代表全部。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下這5大原因吧。原因一:這種狗不懂得感恩大部分的土狗都是都是非常同人性,如果它自己的主人或者是認識的人,它都會昂首挺胸,搖晃著翹起來的尾巴向你示好或問候。如果你飼養的狗狗是不會抬頭,更不會翹尾巴的狗狗,說明它是不把主人放進眼裡,不懂的感恩,這是一隻「白養狗」。
  • 農村常見野草,開花像狗尾巴還能吃,如今60元一斤成稀罕物
    之前跟村裡的一個老人聊天的時候,老人家說,以前的農村很窮,很多人都吃不上飯,於是只能吃些野菜野果等來充飢,也有很多人生了病也看不起病,於是只能用野外的一些野草來治病了,因此對於一些老農民來說,那些野草可是相當的重要,以至於到現在為止,在農村裡還有不少用野草野花來治病的偏方,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一種可以藥用的野草
  • 農村俗語:「男人嘴大吃四方,女人嘴大吃家當」,有什麼講究嗎?
    農村俗語:「男人嘴大吃四方,女人嘴大吃家當」,有什麼講究嗎?對於農村人來說,除了在紅白喜事上有諸多講究之外,在所謂的「外觀面貌上」,農村人也有一些講究。其中就有這樣一句農村俗語:「男人嘴大吃四方,女人嘴大吃家當」,有什麼講究嗎?答案其實很簡單!
  • 俗語「富貴之人兩腿毛,貧賤之人毛兩腿」,老祖宗的講究,在理?
    文//豬友巴巴俗語「富貴之人兩腿毛,貧賤之人毛兩腿」,老祖宗的講究,在理?行走在農村,盛夏的午後,陸續有老人走出家門,去避暑去納涼消遣,前幾日,筆者也回到了家中,來到了村裡老人聚集的槐樹下,聽到老人們在閒聊,有一句俗語「富貴之人兩腿毛,貧賤之人毛兩腿」,說是老祖宗的講究,大家知道其中的道理嗎?
  • 農村常見的「狗尾巴」,沒想到竟是「天然的殺蟲劑」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在農村的山林中,總能夠看到很多價值珍稀的野草,農民見到之後總會格外的保護,身體有什麼疾病之後,大家都會將這些野草採摘回家,這樣就可以進行身體的調理。不過也有很多的野草,大家並不會將其重視起來,卻不知它本身就有著非常高的價值。比如說牛根草就是如此,因為它的生長力比較強盛,很容易就會導致糧食的減產,因此大家總會及時的進行清理,卻不知道它有著非常高的藥用功效,還可以進行泡茶飲用。
  • 農村俗語「人敬有錢的,狗咬挎籃的」,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一直都有很多俗語,有些俗語話糙理不糙,還是挺有道理的,那麼「人敬有錢的,狗咬挎籃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如此嗎。農村俗語「人敬有錢的,狗咬挎籃的」,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1、人敬有錢的人敬有錢的其實在現在還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在農村,更加看重有沒有錢。如果你在農村掙到錢了,那整村人都看得起你,而且威望也是慢慢提高的,很多人以前在村裡一點話語權都沒有的,但是在有錢後說話都有人說了。
  • 農村俗語「頭髮硬而粗,一生很辛苦」,有什麼講究,說的對嗎?
    農村俗語「頭髮硬而粗,一生很辛苦」,有什麼講究,說的對嗎?關注農村生活,了解更多的農村趣事。相信對於農村俗語而言,很多人都有聽過一些。而這些農村俗語其實是老人們在農村生活中總結的一些生活和經驗,那麼所以大多數都和天氣特徵和種植田地有關,當然還有一些俗語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畢竟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以田地為生,所以對我們影響也比較大。比如說有一句農村俗語就說「立冬南風雨,冬季無幹土」這句話就是說如果在冬天的時候,也就是立冬這個時節刮東南風,冬天雨水就會很多。
  •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不能吃?有何講究?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不能吃?有何講究?文/號外飛飛說歷史 圖/網絡中國民間有很多關於飲食的俗語,大都是老一輩人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總結而來的。就比如說「豬不椒」、「魚不蒜」等等,或許結合當時的社會情境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今隨著人們認知的提高以及烹飪技術的進步,類似的俗語就不一定適用於現在了。今天要和大家聊聊的這句俗語是「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黃鱔的頭和田螺的尾是不能吃的。那這是為什麼呢,這其中是有何講究嗎?小編馬上為您揭曉。首先來看前半句「黃鱔不吃頭」。
  • 俗語「好狗絕不在家中死」有道理嗎?農村的狗老死後如何處理的?
    農村俗語「好狗絕不在家中死」有道理嗎?老狗去世後如何處理的?文/農夫也瘋狂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它們不僅對主人很忠心,永不會背叛自己的主人,而且還有看家護院的本領。在過去農村裡養狗,多數就是希望它們能幫忙看家護院,而現在更多的人養狗,則是把狗當成了朋友。在農村所養殖的基本是中華田園犬,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土狗」。其實在農夫看來,土狗一點都不土,它們不僅聰明、忠心,而且還是很可愛的。不過,相比於城市裡的養尊處優的寵物狗,中華田園犬的壽命就要短一些。
  • 13個農村俗語,簡練而形象,讓別人一聽就知道其中的含義
    古時候人們的智慧,我們不用懷疑,他們為我們總結了好多有用的俗語,這些俗語在古時候,對於那時候的人們來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流傳下來的俗語,都有一定的道理。13個農村俗語,簡練而形象,讓別人一聽就知道其中的含義。1.農村俗語:冬至的時候不結冰,冬天的時候凍死人。
  • 為什麼農村的俗語說「貓忌送,狗忌買」?難道還有什麼含義嗎?
    為什麼農村的俗語說「貓忌送,狗忌買」?有哪些依據?在農村很多家裡面都會養狗,養貓。狗比較忠誠,在農村主要作為看家護院,貓,養來主要是為了捉老鼠。在農村,狗通人性,狗是有感情的動物,狗對主人不離不棄,不會因為貧窮,吃的不好等原因離家出走。
  • 農村俗語「果樹過房,家敗人亡」,到底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嗎?
    對於很多農村人來說,都會在房前屋後種一些蔬菜或者果樹,不僅可以美化環境,還可以享受最新鮮的果蔬;但是老一輩的農村人卻經常說這樣一句農村俗語「果樹過房,家敗人亡」,到底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嗎?其實這句俗語「果樹過房,家敗人亡」從字面上就很容易理解:「果樹不能壓過房屋,否則會給家庭帶來不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