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重慶一大型商場,冷冷清清,商鋪不是賣就是出租

2020-12-13 小胡看看day

曾經有那麼一句話「一鋪養三代」,大概意思就是,如果你有錢,拿這些錢投資市場商鋪,商鋪的租金都能養活三代人了,表示有一個商鋪就能賺到大錢。可是,如果社會在變了,商業圈太多,而且現在是電商時代,越來越多人在網上買的東西。所以越來越少人去逛街了,導致很多店鋪在倒閉,沒有辦法運營,這就說明,市場正在逐步進入「轉讓店鋪」時代。商圈廢了就基本難再有繁華了

今天,小編帶大家看看,重慶一個商業街,這個商業街的大部分的商鋪,已經全部關門了,門口大部分都掛有一個牌子,牌子顯示出售或者出租。同時轉一圈這個商場,感覺冷冷清清,都找不到人,唯一有人的地方就是一個小孩遊樂園,看見幾個媽媽帶著小孩在玩耍。看見這樣悽涼的狀況,我就懂得了,為什麼這些店面都是關門的。

我們都知道,這些商場的店面租金都是很高的,如果一直沒有生意,不但浪費人力,同時每天都要大量浪費自己的存款,得不償失,哪怕你現在有一百多萬,如果店面沒有生意,估計你也堅持不了多久。

今年為什麼商鋪出現這麼大的情況轉變呢?小編認為有幾點,因為今年比較特殊,街道上面的人口流動變少了。還有就是,如今是電商時代,電商崛起已經給狠狠地打擊了實體行業,電商可以利用價格低、不用租金、在家就可以收到快遞等優勢來面對實體店。

如果實體店與電商打價格戰,實體店必敗無疑,很多實體行業紛紛堅持不下去了,只能關店保本,要麼就是轉身投入電商大軍。如果你做生意還是要堅持原來的實體店,那你面對的就是關門倒閉了。

如今,網購讓人的生活變得更加簡單了,更多人喜歡在網上買東西,所以,不管在什麼地方,商場的店面都會面臨很大的挑戰,店面的暴利時代可能要結束了

相關焦點

  • 廣東深圳一步行街曾經人山人海,如今冷冷清清,商場也倒閉了
    只是如今的市場下,傳統步行街註定會被淘汰,比如廣東深圳的西鄉步行街,曾經人來人往的場面已經變得冷冷清清,甚至街內唯一的佳華商場也已經倒閉。圖片中的位置就是廣東深圳寶安區的西鄉大門,如今整條步行街冷冷清清,已經沒有了曾經的繁華。
  • 實拍:廣東一服裝批發市場冷冷清清,老闆比顧客多
    不管是商場還是路邊的店面,很多都是關門或者出售。我們平時應該也可以看到,哪怕是周末,大部分實體店都是人煙稀少,不想往年的人山人海了。今天,小編給看看,廣東東莞的一個服裝批發市場,這個時候是服裝批發的旺季,往年的話這時候市場裡基本上人山人海,現在的話店鋪基本上冷冷清清,生意差得要死 ,老闆說店裡生意冷清,但房租卻是每年都漲 ,20平米房租一個月要七千多 ,好一點位置都是一兩萬一個月,老闆堅持不下去直接虧錢走人。
  • 廣西一超市換幾次老闆,依然冷冷清清,服務員比顧客多
    12月12日,有網友爆料稱,廣西柳州谷埠街一超市換幾次老闆依然旺不起,依然是冷冷清清,服務員比顧客多,是地段問題嗎?柳州谷埠街國際商城,是河南片區老城區中心,商業中心。這是經營著各式商品和名牌產品。這個商圈,如果把它從中間分割成東西兩面的話,東面生意紅火,西面門庭冷落。說來挺奇怪,但是,就是這麼奇怪的商圈。
  • 如今,網點房、門面房、商鋪還能投資嗎?
    那麼網點房、門頭房、商鋪的價格怎樣?今年,商鋪的價格也是一落千丈。比如青島郊區的一個靠近大學的網點房,面積115平米,大約1年前看到的掛牌單價是1.2萬,總價138萬元。其實這個價格和2017、2018年相比,已經低了至少30%。但是,最近幾天又看到這套商品在賣,中介報價60萬,單價5217元,直接腰斬了。一朋友看到很心動,問我能不能買了出租?
  • 實拍!重慶主城 「這處商鋪」:多年租不出去,反交14元/㎡物管費
    重慶主城的商鋪越來越多,很多開發商新修房子必建商鋪,除此之外還有層出不窮的各種新商圈,各大新批發市場。然而這一眾商鋪中,有些因為地理位置及其它一些因素能夠快速活躍起來,然而部分商鋪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日前網友私信,自己前幾年在華南城和親戚一起購置了商鋪,當時說某某批發市場要整體搬遷到那邊,未來肯定很火爆。然而幾年過去了,時至今日,那邊非但沒有火爆起來,反而是人跡罕至,她的商鋪當初買來後又花了很多錢裝修,如今卻空置在那裡,想租都租不出。不僅如此還得繼續交納物管費,她現在最大的願望是這個地塊什麼時候能夠起來,不知道能不能盼到那一天,會不會三代養一鋪。
  • 什麼樣的商鋪能買賣?買商鋪必須注意4個事
    作者: 蘇州特價房商鋪是一種高投入、高收益的房產,很多購房者已經將商鋪出租作為一種,但並不是的商鋪都能買賣的,如果看中的商鋪不能正常交易,你不就白忙活了嘛。另外,與住宅相比,商鋪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市民在購買商鋪時應格外注意。
  • 實拍深圳三和人才市場,冷冷清清,打工者都去哪兒了?
    如今也在龍崗有一段日子了,前不久剛好有朋友在龍華上班,順路抽空到三和人才市場看看,發現這裡變得冷冷清清,打工者都去哪兒了?過去的三和人才市場是最熱鬧的,大巴車是這裡的必備,很多中介公司聚集在這裡,只要招聘到合適的打工者,第一時間就有人安排大巴車把打工者運往深圳或者東莞的各個工廠。過去求得一份工作是那麼的容易。
  •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歌曲介紹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這首歌很好聽,聽這歌詞大家肯定也都有點感慨,想必大家都很想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歌。
  • 廣州東區首個商場亮相 周邊商鋪身價大漲
    而該商場的即將開業,已拉動周邊商鋪租售行情大漲,據附近地產中介透露,如今周邊商鋪售價已比兩年前翻了一番,月租金也由五六十元漲到了三四百元。  現狀  中大型商業缺乏  50萬居民消費被迫「往外跑」  東區是廣州開發區開發較早、發展較為成熟的一大片區。
  • 實拍,疫情爆發的石家莊地鐵已經停止運行,如今冷冷清清空無一人
    一個城市的繁華可以從交通看出,疫情之前的石家莊地鐵每天都是人來人往,非常熱鬧,而疫情後為了更好的管控,如今地鐵站冷冷清清,空無一人。疫情期間,管控嚴格,也是為了更好地保證群眾的生命安全,也希望大家能理解同時做到自己該有的責任。
  • 「吃人」的昆明返租商鋪?難以置信!
    買商鋪,做的是長遠投資,打的是一鋪養三代的算盤。 昆明幾年前商業地產「十人搶一鋪,買到就是賺到,一本萬利」的黃金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在電商和地攤經濟的雙重衝擊之下,商鋪早已褪去了往日的光環。
  • 重慶洪崖洞在長春「現身」?在商場內部打造「這有山」,不輸真身
    在重慶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景點,叫洪崖洞,這個景區可以說是重慶的眾多網紅景點之一,客流量最火爆的時候那真是擠都擠不進去,所以當地就將千廝門大橋封堵,以此來保證遊客的安全以及體驗感,這種情況卻是是不多見,著名的千廝門大橋讓位洪崖洞遊客?不可思議。而就是如此火爆的洪崖洞卻是在長春現身了,怎麼回事呢?
  • 商鋪頻現「退租潮」,為何「不香了」?原因有三,都很現實
    可是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商鋪業主卻發現,租出去的商鋪頻頻退租,將商鋪放租卻找不到租戶,即使降價出租也租不出去,更別提售賣了。許多業主手中的商鋪長時間空置,除了貸款外還有高額的物管費,經濟壓力十分大。商鋪的投資回報率大大下滑,從「一鋪養三代」變成了「三代養一鋪」。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商鋪頻現「退租潮」、商鋪投資者血本無歸呢?答案很現實。
  • ...多萬買的商鋪成了消防通道 商場解釋說十年後可以再改回來|解憂幫
    投訴人姚女士稱:「發現商鋪已經變成消防通道了,地上還設置了疏散指示標誌。這樣的『鋪子』我拿它怎麼辦?無法出租。」   揚中市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徐雪春稱:「按照我們通過消防審驗圖紙設計的要求來看,現在的區域是消防通道,而不是商鋪,不能在上面擺東西用於經營。」
  • 深圳商鋪調研報告:有業主一年收租302萬,有商鋪開價100萬/平都不賣
    香港的投資畢竟不是熟悉的領域。但是深圳,一些地段不論售價或者租金,都能遠超其他地段。不僅是在商場和商業街的轉角位,面積大招牌更醒目,同時還在海岸城一樓上二樓的必經之地。
  • 商鋪陷入「租不出、賣不掉」僵局,投資商鋪還有未來嗎?
    因為當時商鋪非常吃香,所以有一鋪養三代的說法,也就是說有一個商鋪之後,家裡基本上就不愁吃不愁喝,光靠租金就可以獲取豐厚的收入,比如在一二線城市一些黃金地段,一個10平米的商鋪,每個月就有可能達到上萬元的租金,光是商鋪的租金就比很多人的月工資高出很多。
  • 長春桂林路商圈多家商場店鋪退租 旺季緣何遇寒流?
    6月份服裝百貨銷售旺季,走在各家商場,「旺鋪出租」、「本店出兌」、「全場甩貨」等廣告隨處可見。在多家商場負責人眼裡,桂林路商圈正在萎縮,一些業戶在苦苦掙扎,透著一股寒意。是什麼原因導致商場經營困難、舉步維艱?近日,新文化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 商鋪租賃 幾家歡樂幾家愁
    商界有一句投資金句:「一鋪養三代」。商鋪作為一種投資的方向,其最大的優點在於穩定性高。投資商鋪坐享其成,是有效的保值增值手段,因而成為市場投資的「香餑餑」。然而,隨著商鋪的數量增加迅猛,電商的興起,當初瘋狂建設的商鋪如今面臨出租難、商家停業轉讓頻頻出現,一鋪坑三代的也不在少數。
  • 商鋪租賃中的「排他性條款」
    編者按商業活動中,一些大品牌方為了實現在一個商場片區的效益,往往會與商場物業在商鋪租賃合同中約定「排他性條款」,即排除或限制與其有「競爭關係」的同行商戶入駐同一商場,以避免出現同行入駐同一商場帶來的同業競爭和客戶分流。
  • 花70多萬買的商鋪成了消防通道 商場解釋說十年後可以再改回來
    最近,鎮江揚中市有人反映,他們購買商鋪,遇到了一件非常奇葩的事:花幾十萬買到的商鋪,卻成了消防通道,更離奇的是居然還能辦到產權證。位於揚中市江洲西路8號的中央商場屬於中心區域,也是較為繁華的商業地段。去年,商場方推出了一批商鋪,並打出了年化收益高達12%的宣傳。姚女士看到宣傳後心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