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逐漸降溫,住宅價格已經逐漸在回落,尤其是二手房,很多城市的目前的房價,和兩年前最高點相比,直接腰斬了。新房開盤價也是大幅降低。那麼網點房、門頭房、商鋪的價格怎樣?
今年,商鋪的價格也是一落千丈。比如青島郊區的一個靠近大學的網點房,面積115平米,大約1年前看到的掛牌單價是1.2萬,總價138萬元。其實這個價格和2017、2018年相比,已經低了至少30%。但是,最近幾天又看到這套商品在賣,中介報價60萬,單價5217元,直接腰斬了。一朋友看到很心動,問我能不能買了出租?
其實,最近很多朋友都在問,住宅失去了投資價值,那麼商鋪還能不能投資?先說下商鋪的成本。
買商鋪要貸款的話,首付要50%,貸款利率上浮10%以上,這個其實和公寓基本一樣。無論是首付還是貸款利息,都要高於普通住宅。土地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營業稅及附加、土地出讓金、土地出讓金契稅、評估費等等,各種項目的稅費,琳琅滿目,普通人很難搞清楚。這些稅全部加起來,可以佔到商鋪差價的一半。或者說商鋪總價的約20%左右。商鋪買到手裡,基本就虧掉了20%,剩下的只能靠租金慢慢貼補。今年這種情況,你覺得租金還能高嗎?能不能找到承租人還要另說。能不能買其實已經很明確。
還有朋友問,自己今年失業了,不想找工作了,想做個小生意,商場裡的商鋪可以買嗎?
最近幾年,綜合性商場已經成為主流,人們也逐漸習慣去這種商場去消費,目前,這種商場還處在發展的前期階段,還會有至少10年的旺盛期。如果投資這種商場裡面的商鋪,要相對臨街獨立門面房要穩妥一些。但是具體還要看業態和位置。商鋪好不好,商場的運營、管理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在商場運營良好的狀態下,再發揮一下個人的魅力,那就是錦上添花,大概率你會掙錢。反之,如果商場人氣很差,流量很低,即使你再有本身,使盡渾身解數,可能依然要虧錢。
這幾年實體經濟一直走下坡路,人去樓空的現象屢見不鮮。商場的商品銷售或者招商,通常都是在開業之前,所以,大家根本不知道開業之後會怎樣?即使你的地理位置很好,商場運營經理不給力,也白搭。所以,新的商場旺鋪投資,基本靠「賭」。如果你的資金不是很充裕,收入還算穩定,那麼建議選擇負一層的商鋪。這種負一層通常都是快餐、小吃、美容、雜貨鋪、小飾品、小商店之類的,買了就算自己不想幹,相對樓上,還比較好出租。整體不會虧錢,值得投資一試。
如果想投資二手的這種商鋪,優先選擇地下商鋪,因為總價低,也好出租,運氣好的,遇上業主急著賣的,還能能撿漏。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商場較好資源的商鋪,大多數隻租不賣。能買到的,也是外圍人流量不好的商鋪或者網點房。而且這類房子產權不清晰,比如多個開發商共同持有,很容易陷入糾紛。另外商場裡面的商鋪,即使你買了,經營範圍也是受限的,也要服從商場統一安排才行,如果不是你擅長的行業,只能出租了。
總之,目前的大環境下,獨立的門面房、網點房、商鋪不建議投資購買,如果是綜合性商場裡的商品,可以選擇負一樓相對優質位置的商品進行投資。不建議購買大面積的,小、多最佳。因為越是經濟不好的時候,大家的投資都會縮緊,小面積反而更好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