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相關新聞得知,今年關閉的銀行網點已經有2790家,到年底可能湊齊3000家問題不大。曾經花重金租下最繁華地段,最好位置門面的銀行,也因為辦業務的人太少,或者其他原因,在收縮網點,今年是疫情的影響,但2019年沒有疫情,也關掉了3000多家,實際上是線上支付,徹底改變了人們的支付習慣。
前段時間就看到有朋友,在成都某商業街的門面房租不出去,已經免費給商家用了幾年,省點物管費。實際上,在電商的衝擊下,門面已經是比住房更早出現過剩的情況。而銀行關閉網點後,騰出來的這些門面可是好資產。應該說租不出去,還是不太可能的。
有個同事的門面以前是租給某銀行的,租金平均每年35萬左右,2018年銀行關閉網點,給了點違約金,把門面退還給了他,現在他只有租給搞汽車美容的,一年的租金一兩萬塊錢,這就是差距。但好在位置都還不錯,還是能租出去,不像某些在新樓盤附近開發的商業街,那些可能要在手裡捂上十來年才租得出去,而現有門面的主要用途是餐飲,其實的都很不好生存下去。
估計銀行網點還會繼續的關閉,特別是央行的數字貨幣上市以後,最後的那些線下市場可能都要收縮到高齡人群這一個消費群體中。街上的各種非服務類的店面也會繼續因為電商的衝擊而關閉。房東們動輒想給商家漲房租的搞法,可能要倒過來了,如果主動降房租,主動配合商家轉型。可能這部分商家經過寒冬後,還可以生存下來。一定要堅持高房租,讓商家繼續在所售的商品中高額加價才能生存的,以後的門面可能就要燙在自己手裡了。
門面房是營業房,並不像個人住房一樣享受房產稅的減免的,也就是說租出去要按租金來收房產稅,不租出去,要按原值來收房產稅。本次的人口普查和稅務部門已經建立起來的不動產檔案,正在整理這些資料,以前沒有交稅的,可能會逐步要求繳納。弄不好,房東手裡真就又多了一塊負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