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9月11日 17:20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製圖:孫好
市場星報訊 東西南北中,合肥商鋪租金漲價中。對合肥的小老闆們來說,節節攀升的門面租金,成為今年的切膚之痛。
面對經營成本中的房租壓力,不少老闆發出感嘆:我不是在做生意,我是在給房東打工!
20平方米的門面,租金15萬
地處合肥市中心的宿州路,因臨近黃金地段步行街,租金是「居高不下」。幾年間,淮河路步行街優質地段商鋪的每平方米租金和售價,由當初的200多元和2萬元漲至500多元和6萬元。包括之前的愛兒艦童裝店和肯德基店,都因為房租太高而告別了宿州路。宿州路上很多這樣的門店,都是因為租金高,做生意有壓力而選擇離開。
「宿州路上門面都很貴。」宿州路一家鞋店員工告訴記者,他們家門面不到20個平方米,年租金15萬元,「但這邊是旺鋪,還是有潛力的。」
紅星路租金,想漲就漲
紅星路一家服裝店的商戶告訴記者,近年,紅星路形成了小型商業旺街,「租金再貴,還是有很多人想在此開店。」
而且,紅星路商鋪租金,也呈現「中間低,兩頭高」形勢,桐城路以西的紅星路商鋪租金高達上萬元左右,紅星中路商鋪租金多為3000~5000元/月,紅星路臨近宿州路段商鋪租金在七八千以上。
「租金高,看形勢以後可能會漲。」紅星路一女裝店老闆說,這邊很多商鋪都是幾經周轉,「我們商戶很難見到一房東,都是和二房東甚至三房東接觸」。她解釋道:「門面本身租金不太貴,但中間轉了好幾道,租金自然就高了。」採訪中,多數商戶表示,租金高,生意難做,而且「這邊商鋪都屬於私人的,房東想怎麼漲就怎麼漲,也沒什麼限制」。
外地經商者,租金一年漲30%
來自四川的唐東,今年在定遠路的中間,盤了一家200平方米的門面做川菜。說起今年的房租,一個「高」字就足以概括他的心情。來合肥三年,他大大小小的商鋪也盤了好幾家,粗略估計了一下,他手中門面房的租金,每年的漲幅大概在30%左右。紅星美凱龍的店面,租金從當初的55元/平方米漲到了現在的120元/平方米。而他現在在美凱龍旁邊盤下的這家小店,每個月的租金也在5000元以上,而且是一年一籤。
「我的很多朋友已經撤出合肥,將店鋪轉到了西安和鄭州」,唐東目前也將投資眼光,轉移到安徽的二線城市,理由很簡單,蕪湖紅星美凱龍的租金才60~70元/平方米,還有5個月優惠期。
已經在合肥經營11年的詹氏山核桃,也飽嘗了租金之苦。「在合肥13個店,平均每年租金上浮8%左右」,其合肥分公司營銷總監潘道偉說。
供需不對稱,旺鋪難求
為什麼合肥的門面房,會出現如此狀況?吉大房產濱湖區郭祖清經理告訴記者,門面房的價格一直在漲,好的門面房一鋪難求。以濱湖為例,門面房開始的售價在8000元~1萬元/平方米之間,而現在好的門面房,如永輝超市旁的,售價在3萬元/平方米,濱湖區差一點的門面房價格也在1萬元以上,現在買二手門面房的人少,基本上以租為主。
合肥好的門面房一鋪難求,合肥鋪鋪旺網的張經理告訴記者,每天,他們要發放鋪位轉讓、出租信息500多條,但來洽談的多數是要餐飲、服裝鋪位。合肥門面房的轉讓費用也是年年攀升。
但中國商業地產顧問機構首席策劃師何其琛建議,對於普通商鋪的投資者來說,預期一定要降低,所謂「一鋪養三代」完全是騙人的鬼話,任何商業地產用這個宣傳語都是噱頭,隨著商鋪產品的豐富性提高、價格區間拉得越來越大,最高的6萬一個平方,低的有1萬多,商鋪原來8~12年收回成本,現在可能要25年才能收回成本。大家都關心的商鋪價格,價格不取決於哪一個時代,凡是區位好的,經營價值高的,價格都會高。從產品業態上來講,未來社區購物中心將成為開發的亮點。
租商務樓或化租為買
門面房房租持續高漲,小企業老闆又該怎麼辦?
做咖啡廳生意的西老闆有著切身體會。「今年我曾去一些樓盤進行過諮詢,100多元一平方米,算下來一個月房租就要一萬多元。後來我在一家商務樓開了家店,租金省了將近一半,生意也還不錯。從這以後我給自己制訂了一個原則:只要在市區,都進商務樓,不用門面房,這樣才能減輕經營壓力。」
安徽博達遠觀房地產營銷機構總經理陳衛明認為,對創業型公司來說,已經到了一個化租為買的高峰期,「對於經營了五六年的創業型公司來說,如果有這個能力,可以投資商務公寓和寫字樓,一方面對生意的長遠來說有利,另一方面也是抗通脹的一種不錯的方式。」
對那些沒有能力化租為買的小商戶,陳衛明覺得,商戶可以在經營和管理上多下功夫,通過提供特色商品,優質服務,實行差異化定位、個性化經營來贏得顧客,「也要儘量運用計算機、網絡、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等節省人工支出,通過自我消化來化解成本壓力。」(汪跟弟 任金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