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在北方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好吃不如餃子」大概就是北方人對於餃子的最高評價了吧!北方人逢年過節要吃餃子,重要的節氣離不開餃子,就連有人要出門了,哪怕就是鐵嶺到瀋陽的距離,都得有餃子的身影。餃子已經深入到每一個北方人的生活當中了。北方人生活中的儀式感都是要由餃子來證明的,可是餃子在北方混得開,到了南方卻寸步難行了。南方的朋友似乎對餃子並不買帳,因為他們有更好吃的餛飩啊!
在夏日炎炎的廣東,沒有什麼比一碗清爽的雲吞麵更能撫慰老廣們浮躁的身心了。廣東的雲吞皮薄肉嫩,內餡非常捨得下本,咬開之後Q彈碩大的蝦肉清晰可見,瘦肉鮮香蝦味綿長,浸潤在鮮甜清澈的湯中,每一口都能迅速打開你的味蕾。就是這樣一碗簡單的雲吞麵,陪伴著每一個廣東人從小到大,以至於廣東人離開家鄉數年,回想到家鄉的美食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彈牙爽口的銀絲面和白裡透紅的雲吞,共同交織在微微的豬油香氣中,每一抹都是難以忘懷的回味。
廈門的扁食,也叫扁肉,是一種讓你連湯都不忍放過的餛飩。扁食清湯寡水,只靠蔥花調味。
所以更考驗食材的新鮮度。通常做扁食的肉餡都是要用當天一早送過來的新鮮豬肉,煮扁食的湯則用剔光肉的豬大腿骨熬製而成。湯底香而不濃、清而不淡,扁食柔韌Q彈、鮮滑爽口,外型輕靈小巧,入口之後卻霸氣全開,足以撩動你的味蕾。
肉燕在福州人的心中,就像北方的餃子,重要卻也平常。你可以隨意在福州街頭的早餐鋪看到肉燕的身影,而福州人逢年過節或者家裡有大事喜事發生時,也離不開肉燕來捧場。
和其他地方的餛飩相比,肉燕的皮比餡更精彩,因為它的皮是用是豬後腿上的瘦肉做的,將肉剁成泥後撒入番薯粉,澱粉等,拌勻定型後擀皮紙一樣薄的小方塊。肉燕皮煮熟後如燕窩般晶瑩剔透,肉燕之稱由此而來。而肉燕裡面的餡料,各家有各家的吃法,但是最常見的餡料是用魚肉、蝦肉和豬瘦肉連同切成小塊的荸薺調製而成,魚蝦的鮮、豬肉的香、荸薺的清甜匯集在一起,入口軟韌交雜清而不寡。
如果你覺得南方的餛飩都是清湯寡水的,那四川的紅油抄手將顛覆你對南方餛飩的偏見。四川人嗜辣如命,光吃寡淡的抄手怎麼過癮,必須要有紅油辣子的加持才能讓一份抄手熠熠生輝!
煮好的抄手瀝乾湯汁,直接加入辣子拌勻,喜歡濃鬱口感的再加些花生碎和紅油,只需一口,麻辣與鮮香便開始肆意在唇齒間蔓延,什麼火鍋串串,都不如這一份抄手來得妥帖巴適
以前,我覺得北方的餃子憑藉花樣繁多的餡料,足以滿足每一個挑剔的味蕾,現在,我重新被南方的餛飩刷新了看法,相比餃子,南方餛飩似乎少了一些霸氣,多了一抹溫潤。雖然沒有被南方人日日夜夜的掛在嘴邊,但細品之後,我覺得南方餛飩才是真正的王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