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北方的餃子,南方的餛飩才是真正的王者吧!

2020-12-18 星座小野貓

餃子在北方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好吃不如餃子」大概就是北方人對於餃子的最高評價了吧!北方人逢年過節要吃餃子,重要的節氣離不開餃子,就連有人要出門了,哪怕就是鐵嶺到瀋陽的距離,都得有餃子的身影。餃子已經深入到每一個北方人的生活當中了。北方人生活中的儀式感都是要由餃子來證明的,可是餃子在北方混得開,到了南方卻寸步難行了。南方的朋友似乎對餃子並不買帳,因為他們有更好吃的餛飩啊!

在夏日炎炎的廣東,沒有什麼比一碗清爽的雲吞麵更能撫慰老廣們浮躁的身心了。廣東的雲吞皮薄肉嫩,內餡非常捨得下本,咬開之後Q彈碩大的蝦肉清晰可見,瘦肉鮮香蝦味綿長,浸潤在鮮甜清澈的湯中,每一口都能迅速打開你的味蕾。就是這樣一碗簡單的雲吞麵,陪伴著每一個廣東人從小到大,以至於廣東人離開家鄉數年,回想到家鄉的美食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彈牙爽口的銀絲面和白裡透紅的雲吞,共同交織在微微的豬油香氣中,每一抹都是難以忘懷的回味。

廈門的扁食,也叫扁肉,是一種讓你連湯都不忍放過的餛飩。扁食清湯寡水,只靠蔥花調味。

所以更考驗食材的新鮮度。通常做扁食的肉餡都是要用當天一早送過來的新鮮豬肉,煮扁食的湯則用剔光肉的豬大腿骨熬製而成。湯底香而不濃、清而不淡,扁食柔韌Q彈、鮮滑爽口,外型輕靈小巧,入口之後卻霸氣全開,足以撩動你的味蕾。

肉燕在福州人的心中,就像北方的餃子,重要卻也平常。你可以隨意在福州街頭的早餐鋪看到肉燕的身影,而福州人逢年過節或者家裡有大事喜事發生時,也離不開肉燕來捧場。

和其他地方的餛飩相比,肉燕的皮比餡更精彩,因為它的皮是用是豬後腿上的瘦肉做的,將肉剁成泥後撒入番薯粉,澱粉等,拌勻定型後擀皮紙一樣薄的小方塊。肉燕皮煮熟後如燕窩般晶瑩剔透,肉燕之稱由此而來。而肉燕裡面的餡料,各家有各家的吃法,但是最常見的餡料是用魚肉、蝦肉和豬瘦肉連同切成小塊的荸薺調製而成,魚蝦的鮮、豬肉的香、荸薺的清甜匯集在一起,入口軟韌交雜清而不寡。

如果你覺得南方的餛飩都是清湯寡水的,那四川的紅油抄手將顛覆你對南方餛飩的偏見。四川人嗜辣如命,光吃寡淡的抄手怎麼過癮,必須要有紅油辣子的加持才能讓一份抄手熠熠生輝!

煮好的抄手瀝乾湯汁,直接加入辣子拌勻,喜歡濃鬱口感的再加些花生碎和紅油,只需一口,麻辣與鮮香便開始肆意在唇齒間蔓延,什麼火鍋串串,都不如這一份抄手來得妥帖巴適

以前,我覺得北方的餃子憑藉花樣繁多的餡料,足以滿足每一個挑剔的味蕾,現在,我重新被南方的餛飩刷新了看法,相比餃子,南方餛飩似乎少了一些霸氣,多了一抹溫潤。雖然沒有被南方人日日夜夜的掛在嘴邊,但細品之後,我覺得南方餛飩才是真正的王者吧!

相關焦點

  • 餛飩和餃子有什麼區別?細說混沌和餃子的來歷
    大家好,我是大廚烏雨,今天給大家分享餃子和混沌的美食故事。餃子,我想一提起它,很多人心中就流口水,就想馬上吃上一碗,解解饞。餃子和混沌不僅皮要做的薄,肉餡味道還要調的好,這樣做出來吃起來才足夠的美味。南方人愛吃餛飩,北方人愛吃餃子,這是地區飲食習慣差別之一。
  • 餃子餛飩加盟店排行榜
    餃子餛飩加盟店排行榜「餃子和餛飩都是非常受歡迎的美食,受到了很多餐飲市場創業者的關注。許多創業者想要了解餃子餛飩加盟店排行榜上榜的品牌,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餃子餛飩加盟店排行榜都有哪些品牌上榜吧。 」餃子和餛飩都是非常受歡迎的美食,受到了很多餐飲市場創業者的關注。
  • 過年了,又吃餃子了,餃子與餛飩竟然是這樣的關係,我也是才知道
    過年了,又吃餃子了,餃子與餛飩竟然是這樣的關係,我也是才知道大家好,我是喜愛研究美食的二胎媽媽,如果你們也喜歡美食,那就點擊關注和泰羊媽媽一起開啟美食之旅吧!今天你家吃餃子了嗎?在北方地區每到過年的時候都會吃餃子,泰羊媽媽家也不例外,今年我包的是韭菜蝦仁餃子,我覺得比牛肉餡的好吃,嘻嘻嘻。其實我是一個對餃子不太感興趣的人,我老公對我說過年這段時間他打算天天吃餃子,我的下巴差點驚掉。他的理由也很簡單,就是這一年吃的餃子次數太少了。他這話說得倒也沒錯,本身我就對餃子不感興趣,再加上包餃子很耗時,所以平時也很少做。
  • 南方北方過年習俗差異大:南方吃湯圓,北方餃子還包這種東西!
    南方北方過年習俗差異大:南方吃湯圓,北方餃子還包這種東西!我們即將迎來2019年的春節,相信很多小夥伴現在也都已經回到了農村老家,和家人團聚在一起了吧!畢竟春節是我們中國人一年到頭最盛大的一個節日,無論我們在外面過得怎麼樣,到了過年的時候,大家總是要回家和家人團聚在一起的,這樣才算是真正的過年。而對於北方的小夥伴來說,到了過年必不可少的一個流程吃餃子。但是等到和南方人相處時,大家也會發現原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在過年的時候吃餃子啊!而像貼春聯,放鞭炮,打掃房子,清理灶臺這些習俗,南方北方都有的。
  • 餃子有那麼多餡的,怎麼還有餛飩,兩者不一樣嗎?
    餃子是北方人逢年過節最喜歡吃的食物了。冬至要吃餃子,不然耳朵會凍掉;除夕夜也要吃餃子,家裡來客人還是要吃餃子,送客人走也要吃餃子。可以說餃子是北方人最能拿的出面子的食物了。
  • 過年為什麼吃餃子?吃餃子有什麼寓意?原來都跟餛飩有關
    春節的食物中,最能體現過年氣氛的,北方是餃子,南方是年糕,雖然這兩樣食物平時都能吃到,但是過年時候的不一樣,北方人如果不吃餃子,感覺年都沒過,除夕晚上吃餃子,初一早晨吃餃子,很多地方一直到初八每天都在吃餃子,南方人無法理解北方人對餃子的熱愛,餃子不僅是北方人們喜愛吃的食物,還成為了一種儀式化的食物,過年吃餃子已經成為了一種儀式。
  • 中國傳統文化之美:餃子和餛飩
    究竟是餃子好吃還是餛飩好吃?這是是一道無解題,或者說根本沒有必要去問。有一個是小朋友包的北方人愛吃餃子,南方人愛吃餛飩,這都是和骨子裡的基因有關,和從小生長的人文環境有關。餃子和餛飩都是極富中國傳統文化之美的食物,寓意與口味都令人印象深刻。
  • 餛飩&餃子|餛飩成了「嘉湖細點」的水點,分大小餛飩
    「餃子」。而由其演變、派生出來的另一如元寶狀的食品卻成了現今的「餛飩」。因此,可以說餛飩、餃子是血脈相承的一族。為什麼古人將餛飩、餃子的稱謂互混了呢?筆者以為,這兩種食品無論從製作材料、製作方法,還是在烹製手段上都有太多的一致之處。
  • 美食鑑賞:北方民間的傳統麵食—餛飩
    餛飩是起源於中國北方的一道民間傳統麵食,用薄麵皮包肉餡兒,下鍋後煮熟,食用時一般帶湯。 1)中國北方等地通常稱為餛飩。常州三鮮餛飩則以鮮豬肉、蝦仁與青魚肉為餡。豬肉、水產、乾貨和醬菜的搭配組合也啟發了日後的餡料創新。廣東以肥、瘦豬肉、鮮蝦仁,加入大地魚碎及蛋黃、調味混成。 小知識: 餛飩和餃子的區別 1、早期餛飩與水餃是一回事,並無區別。
  • 北方過年名菜VS南方過年名菜,哪道才是你家年夜飯的必備菜?
    北方過年名菜一張圖片就可辨別它出自南方還是北方,因為在北方的年夜飯桌上很難找到清蒸、高湯、白水煮海鮮這樣的南方日常……豬肘子過年嘛當然要開開心心的,肉是必不可少的,吃豬肘子寓意「過肥年」。餃子但在北方,必不可少的就是餃子了,餃子意味著新的一年「更歲交子」,為了討吉利,還會在餃子裡麵包上硬幣花生紅棗之類的,吃到的人會在新的一年事事順利、好運滾滾。
  • 除夕北方為何吃餃子,南方食年糕?來說說你們家的風俗
    按照習俗,除了菜餚外,南方要吃年糕,北方要吃餃子。民俗專家表示,「除夕」吃餃子和年糕均有象徵意義,意在新年發財。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餃子大約來自唐朝的西域,是一種帶餡的麵食。宋代稱「角兒」,有不同的餡心,尚屬點心一類。元代稱「匾食」,至明代亦然,並開始成為過年必不可少的吉祥食品。
  • 你知道抄手、雲吞、餛飩與餃子的區別嗎?
    「老闆,來二兩餃子。」「老闆,來一碗紅油抄手。」「老闆,我要一碗餛飩。」「老闆,一碗雲吞。」是不是很耳熟,然而你能分清抄手、雲吞、餛飩與餃子嗎?要說他們的共同點無非是一張麵皮包著一團餡,若論他們的區別,你且聽我慢慢道來:1、餃子餃子原為「角子」,由「偃月形餛飩」和「燥肉雙下角子」演變而來,史料記載:「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年三十包餃子、吃餃子的風俗興於明代,盛於清代,一直流傳至今,寓意吉祥,以示辭舊迎新。
  • 李碧華:餛飩和餃子的對話
    餃子: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餃子——我們已經是「國食」了。餛飩:別忘了我的出身比你早吶。餃子:什麼話?誰不曉得中國人吃餃子至少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餛飩:可是最早最早,原本就沒有餃子,只有餛飩。兩千多年以前,西漢時期已經問世,南北朝時十分普遍,一直紅火到唐宋元明清……餃子:你有什麼證據?
  • 冬至你準備好吃餃子了嗎,為什麼北方人愛吃餃子呢?
    1968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的唐代墓葬中找到了一隻盛著餃子的木碗。 碗中的餃子是我們目前能見到的最早的餃子,它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 南北朝時期顏之推的《家訓》中說,當時有一種叫做「餛飩」的食品「形如偃月」。 偃月形就是半月形,當時的「餛飩」和今天的餃子從形狀上看並沒有多少差異。
  • 餃子、年糕,誰才是年夜飯的一番?
    在年夜飯的餐桌上,永遠沒有真正的Love & Peace。每逢過年,倦鳥歸巢。遷徙的中國人唯有到這一刻,才真正像個有老家的人。積攢了一整年的愛意,在短短幾天內爆發泛濫,表現為熱衷於「我為我家鄉代言」。複雜到麻將的玩法,簡單到壓歲錢的多寡,都能成為合併同類項的準則。過年都吃些什麼,自然更是各地身份的象徵。
  • 中國飲食文化:餛飩與餃子千年恩怨的背後,為何餃子成為了贏家?
    》:「餛飩,餅也」,混沌與餃子都與麵食有著莫大的聯繫,餛飩和餃子是繼麵條之後出現的,餛飩和餃子在民俗學上留下許多記敘資料,混沌與餃子之間的淵源關係,可以說是相當豐富了。在不同的文獻資料裡,餛飩的歧異大有不同,但大多都是同音異字,一物別寫。大約是到了南北朝以後。餛飩的寫法才慢慢規範起來,中國古代的書生文人,都喜歡擬古標奇,在李時珍《本草綱目》中任有做「渾飩」。
  • 同樣都是餃子,「北方」的和「南方」的有啥區別?答案在這裡!
    餃子在我們的生活裡面特別的常見的,對於我們來講的話,餃子成為了一種非常傳統的美味了,其實每當到了逢年過節的時候,餃子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你們有沒有注意過,現在在這小屋子並不是很豐富,餃子一般都是在過年才可以看到,只不過現在有了一定的提高,什麼時候想吃餃子都是可以的。
  • 四平餃子餛飩小吃培訓哪家正宗
    四平餃子餛飩小吃培訓哪家正宗  餛飩、餃子、扁食原是一物,從詞義來看,「餛飩」應是初的稱呼,而「餃子」、「扁食」各是根據其食用的時令與食物外形而產生的非正式別稱。在漢語云南方言中,「餃子」與「餛飩」至今不分,餛飩也叫餃子;而在福建,餛飩也叫「扁食」——這與早先四川一樣,李實《蜀語》記載:「餛飩曰匾食,射洪縣絕品。」按《宋元明市語彙釋》,匾食即餃子。
  • 主食水餃來源自餛飩嗎?餛飩又是怎麼來的
    宋以後,餃子開始叫做扁食,角子等等。這個過年吃餃子的習俗,應該來自明朝。我們現在日常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源自明朝的很多。又因為是大年三十至初一的時刻吃餃子,這個時間點本身就是更歲交子的意思,所以久而久之,-交子-餃子,這個稱謂就來了。有種說法餛飩是西晉的石崇發明的,就是跟人鬥富的那位。
  • 北方和南方吃餃子還是湯圓
    冬至吃餃子  每逢一個節氣,最熱烈的話題往往是「這個節氣吃什麼」?冬至更不例外。小雪臥羊、大雪臥豬之後,冬至的吃,註定是豐盛的。「冬至不吃餃子凍耳朵」,冬至,「數九寒天」的開始,北方有吃餃子、餛飩等風俗,南方則吃米糰、長線面。  北方食餃,南方食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