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六,河南王姓曬家譜了

2021-01-08 王氏研究

農曆的六月初六是中國傳統的曬譜節,中國自古就有「六月六,曬家譜」的習俗。適逢曬譜節,河南省王姓文化研究院、河南王姓企業家俱樂部、河南王姓尋根家譜館就館藏部分家譜網絡曬譜,以弘揚祖德,宣揚王氏文化。

1、河南省焦作市王褚村王氏總譜

編修於2009年,有王褚家族理事會會長王啟儉主持編修。此前曾編修過7屆,最早編修於1779年(清乾隆四十四年)。始祖諱午。館藏編號(豫王藏3312)

2、鄂渝王氏宗支譜(重慶石柱天泉,湖北五峰鄉,利川都亭)

譜載稱三槐堂後裔,又立堂號崇本堂,傳說從湖北麻城遷江西--貴州,洪武二年鳳、凰、經兄弟三人入川,本枝始祖諱經,宗支祖德遠、德潤、德培、德洪開枝散葉,祖上有「九子王」傳說。主編王成棟。館藏編號(豫王藏3319)

3、甘肅渭源潘家莊王氏家譜

本枝王氏相傳為河州黃泥灣廟灘人,清同治遷入渭源縣鍬峪鄉古樹村潘家莊定居,可考始祖為清末九品官員,諱彥林,配郭氏臘月。王平安編著。館藏編號(豫王藏3320)

4、天津靜海嶽家莊王氏族譜

傳說為山西移民,初居王官屯(有說王官莊),再遷青縣陳缺屯,居數世,大約明嘉靖年間,始祖諱琛,遷至靜海嶽家莊立祖。目前家譜已經九修,二修於清道光年間。有三槐堂的傳說。王學忠捐贈。館藏編號(豫王藏3314)

5、陝西定邊王氏族譜

本枝王氏為太原王氏,明初洪洞移民遷至陝西合陽,明朝萬曆年間回遷至山西臨晉西關,清嘉慶道光年左右走西口,到陝西定邊落戶,本枝派祖諱忠(存禮)。館藏編號(豫王藏3315)

6、遼寧營口王氏宗譜

本枝王氏祖籍濟南府小王莊8甲7舍,先在太平莊安身,1651年遷居營口市高坎後中心堡,形成坑王家。一世祖諱金,二世祖三兄弟諱啟山、孝山、樂山,其中老三樂山走散失聯。文革中家譜被毀,導致第四世至第十世無確鑿世系傳承,目前傳承至十九世。祖上有小雲南傳說。王佩勇主編。館藏編號(豫王藏4201)

7、甘肅省蘭州市金城王氏家譜

根據世系圖,本枝王氏始祖諱天祿,號子永,元末明初人,進士出身,官居禮部侍郎,祖籍無錫,洪武元年遷甘肅金城蘭州。截止修譜時已傳承二十四世系,六百三十六年。主編王汝珊。館藏編號(豫王藏5301)

8、鄭州市惠濟區東趙王氏

東趙王氏祖明初自山西洪洞遷至河南,兄弟三人中長門失聯;二門遷於惠濟區(原邙山區),至今已經六百年;三門遷往上蔡縣。遷往惠濟區的又分三枝,長門居戶莊,名諱無考;二門諱進禮居東趙;三門諱進義居關莊。2015年三門共同努力,完成本次家譜編修,此時已繁衍十三世。館藏編號(豫王藏5203)

9、平頂山郟縣冢王街太原王氏族譜

家譜記載明初洪洞縣遷民,王氏九兄弟有去山東、安徽、江浙、湖廣、登封、嵩縣的,其中仁、智兄弟遷平頂山市郟縣冢王街定居,截止2015年修譜,已傳承二十六世,世系脈絡清晰無斷代。王獻賓主編。館藏編號(豫王藏5303)

10、登封市遷民堂王氏家譜

登封遷民堂王氏始祖諱涉遠,為明初洪洞縣遷民至王上村,截止家譜2017年編修已經傳承二十八世。主任編修王曉慧。館藏編號(豫王藏5201)

未完待續

(圖文編輯 王朝利 轉發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六月初六「洗曬節」
    為了防止東西發黴、蟲蛀,人們會在雨季到來之前將日常用品拿出來洗刷晾曬,每年農曆六月初六還被稱為「洗曬節」,不僅民間要洗洗曬曬,皇家在這一天也要大洗晾曬一番。「六月六」作為節日最早始於北宋年間。從此,上行下效,六月初六就成為一個固定的節日了。然而,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一節日的內涵卻發生了改變,逐漸演變為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節日。《安平縣雜記》稱:「六月初六,俗名是日天門開,人家競曝衣服,謂不虞黴爛。」明清時,無論宮廷還是民間,都有此日洗曬的習俗。這一日,皇家「洗」的工作主要有兩項,一是洗馬。
  • 六月初六到,農村俗語「六月六,家家曬紅綠」是啥意思?
    有些老人說今天的雨水這麼大,看來今年不能「曬紅綠」了,並且後面的雨水可能比較多。突然才想起,原來今天是六月初六,而以前有著「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的習俗,這俗語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所謂「六月六,家家曬紅綠」,其意思是說在農曆六月初六這一天,如果天氣好,那就要在這一天把家中的衣服、被子都拿出來曬一曬。
  • 六月六「曬譜節」 湖北「曬」出華中首個家譜資料庫
    新華社武漢6月29日電(記者 喻珮)農曆六月六日是中國傳統的「曬譜節」,有「六月六,曬家譜」的習俗。29日,在湖北省圖書館舉辦的「曬譜節」上,600餘件數位化家譜吸引廣大譜牒文化愛好者和專家學者的關注。  家風、家規、家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起著穩定家庭、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
  • 六月初六說「曬書」-中新網
    六月初六說「曬書」   每年農曆六月初六,或七月初七,是古人曬書的日子。
  • 王姓家譜記了4500年 懂「譜」的人太少繼續修有點難
    杭州電 前天下午,在浙江省長興縣煤山鎮尚儒村的王家老宅,王姓「德」字輩後人王其大小心翼翼地捧出珍藏了64年的八大卷《尚儒王氏宗譜》。  8卷宗譜包著藍黑封皮。經老人指點,記者找到了蘇軾、嶽飛、蔡元定、許衡等名人所作的序、跋或題文。署名為蘇軾的有兩篇文章《辯事王鞏札子》和《三槐堂銘》。嶽飛作的跋以「王氏世寶」作為結尾。
  • 今天六月初六,農諺:「六月六,家家曬紅綠」,說的啥意思呢?
    導讀:今天六月初六,農諺:「六月六,家家曬紅綠」,啥意思呢?今天是中伏第一天,也恰逢是農曆的六月初六,在農村對於雙數日子都會有很多的說法。其中也包括了六月初六,在北方地區會在這一天包餃子、吃麵條,這段時間正處於頭伏二伏之中,也被叫做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大部分農村在六月六還是會選擇包餃子吃。除了飲食之外,在農村還有關於六月六的農諺叫做:六月六,家家曬紅又曬綠,說的是啥意思呢?
  • 農曆六月初六民俗:曬穀物 吃乾食 熬綠豆 染指甲
    農曆六月初六民俗:曬穀物 吃乾食 熬綠豆 染指甲 2014-06-26 17:37:32來源:鄭州日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陸月陸」就是每年農曆的六月初六
  • 百餘姓氏家譜 「曬」出來 杭州富陽舉辦首屆「曬譜節」
    農曆六月六,家家曬紅綠。揭譜、請譜、遊譜、供譜、祭譜、曬譜.....7月26日上午,2020第五屆中國曬譜節暨富陽首屆曬譜節在杭州市富陽區舉行。現場邀請了150餘名宗親代表、本地文史專家前來參觀,還吸引了不少市民群眾前來觀看,其中有從寧波、上海專程趕來的遊客。
  • 華人家譜|恭賀第五屆曬譜節暨好家風交流會圓滿成功
    「六月六,曬家譜,傳承優良家風,延續家族輝煌,學先人美德與精神,拓啟激勵後人。促進中華譜牒文化發展,傳承中華文明好家風!2019年7月6日,農曆六月初六」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聯合華人家譜共同舉辦第五屆中華曬譜節暨好家風交流會。
  • 庚子年王姓拜祖典禮圓滿成功
    公元2020年8月25日,農曆的七月初七,是中華傳統的七夕節,更是王姓始祖王子晉駕鶴升仙的祭日,河南王氏宗親齊聚始祖出生地洛陽,供奉祭品,舉行第三屆祭祀王子晉典禮。七月初六(8月24日),由河南省王姓文化研究院主辦,河南王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孫都王氏宗親聯誼會承辦,洛陽九九齡醋業保健品公司、洛陽市上皇酒業公司、紅兵手工掛麵廠、鵬雲牧業集團、洛陽九都醫院協辦的首屆王姓祖地文化(孫都)論壇在黃河邊的倉頭鎮舉行,因為疫情,今年我們只派出了河南省政協原副秘書長、河南省王姓文化研究院院長王漢英;院理事會副會長(副院長)兼秘書長王朝利;研究員王西有;副秘書長王瑞的小團隊趕赴洛陽組織參會
  • 「六月六」|這些傳統節日你聽說過嗎?
    ;廣西龍勝 曬衣節;7月18日是農曆六月初六搶繡球 |新華社發(龍元彬 攝); 曬家譜· 傳家訓;;農曆六月初六中國民間有「曬家譜,傳家訓」的習俗>湖北是荊楚文化發祥地家譜文化繁榮在湖北省圖書館舉行的湖北省第十屆曬譜節上,「讓」「危」「操」等20餘個稀見姓氏的家譜成為主角,吸引眾多譜牒文化愛好者及專家學者的關注
  • 六月六肥東曬族譜 李氏家族憶家風談家訓
    原標題:六月六曬族譜 憶家風談家訓7月21日,是農曆六月初六,也就是俗稱「六月六」,民間流傳著「六月六,曬族譜」的習俗。在這一天,有族譜的家族都會舉行曬譜祭祖的活動。肥東縣大李集李氏家族重新拾起這項傳統活動,攤開家譜,重溫家族歷史。
  • 「王氏譜牒」王姓最早的家譜
    說明至少在南朝初年,王姓已有自己的家譜。其後梁朝人劉孝標註釋《世說新語》,又十五次引用《琅邪臨沂王氏譜》,八次引用《太原晉陽王氏譜》,一次引用《引用家譜》,一次引用《王氏世家》,說明王氏家譜在當時已經廣泛流傳開來。
  • 農諺「六月初六曬龍袍,打溼龍袍乾死谷」,啥意思?下雨好不好呢
    農曆的六月初六,在我們農村,可是個大日子,我們農村人都需要曬一曬的日子,曬莊稼,曬衣物,曬家具,曬幫子等。在我們當地有「六月初六家家曬紅綠」,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就是在今天,大太陽底下,把農家的長竹竿,大竹蓆都拿出來,桌椅板凳全用上,然後把家裡的衣櫃的陳年舊衣都拿出來曬,據說六月六的太陽有「殺毒」功效,曬過六月六的太陽,衣物不受潮,莊稼不收蟲蛀,當然,這只能是民間的一種信仰,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是既然傳承下來了,肯定還是有些道理的,至少說明農民洗洗曬曬的好習慣
  • 農曆有七月初七七夕節,那六月初六是什麼呢?
    農曆六月初六是天貺(kuang)節,天貺的意思就是賜予,又稱天貺節、六月六、姑姑節蟲王節、翻經節、回娘家之日等,另外還是滇黔等地兄弟民族歡樂的歌節。天貺節可以認為源於數字的崇拜。在古代,民間把一月初一、二月初二、三月初三、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七月初七、九月初九這「七重」均列為吉慶的節日。天貺節起源於宋真宗趙恆。某六月初六,他聲稱天上賜給他天書,遂定六月初六這一天為天貺節,還在泰山腳下的岱廟建造了一座宏大的天貺殿。此俗後流傳各地,便形成了一個民俗節日。
  • 六月初六洗曬日:為什麼中國人過節喜歡洗洗曬曬
    農曆六月初六,是一年裡最有名的洗曬日。這個時間,在江南地區,一般來說黃梅雨季已出、三伏炎天正入,為了防黴防蛀,做兩件事情正當時——曬和洗。  農曆六月初六,是一年裡最有名的洗曬日。這個時間,在江南地區,一般來說黃梅雨季已出、三伏炎天正入,為了防黴防蛀,做兩件事情正當時——曬和洗。曬之事,可以曬衣、曬書、曬經,等等;洗之事,則頗為喜感,清人顧祿在描寫蘇州地區節令習俗的《清嘉錄》一書中說:「諺云:六月六,狗靧(hu)浴。謂六月六日牽貓犬浴於河,可避蝨蛀。」所以問題來了:在這個「洗曬日」裡,連不怎麼喜歡洗澡的貓貓狗狗們都要沐浴,那麼,人呢?
  • 尋找家譜中的文化力量!今天,第五屆中國曬譜節暨富陽首屆曬譜節開幕
    家譜是中華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獻,每年的農曆六月初六是中國傳統曬譜節。「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今天上午,在位於富春江畔的富春山館,30多名身著漢服的小朋友用清亮的童聲吟誦《百家姓》,拉開了第五屆中國曬譜節暨富陽首屆曬譜節的帷幕。
  • 薛氏家譜
    椏溪鎮橋李村薛家自然村64歲村民薛修禮家中保留了21本薛氏家譜在薛修禮家筆者見到了這些家譜,薛修禮介紹到:21本家譜都是前年翻新的,原有的老譜失火燒掉了,新家譜還是從相鄰的溧水縣夏莊村翻錄的。夏莊那邊姓薛的有2000多人,我們是同宗同祖,我們這裡的薛家村只有10來戶人家,都是老早從溧水搬過來的。家譜裡記錄了薛家代代世事和名錄,到我這一代巳是47世。家譜裡也有我的名字,排在47世屬於修字輩。
  • 六月初六天貺節 你知道該做什麼事情嗎
    今天是2019年的7月8日,也就是黃曆上所言的己亥年六月初六。為什麼要特別說明今天的日子呢?因為今天可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天貺節」。天貺節關乎天門開雖然小編如此鋪排來談,但有些人可能是初次聽見「天貺(音:況)節」。
  • 慶陽農曆六月六日
    在慶陽民間,農曆六月初六有更多的民俗文化傳說。民謠曰:「六月六,日頭紅;糧豐收,人無病,曬了衣服不生蟲。」又有俗諺曰:「六月六,曬絲綢。」農曆六月初六,古稱天貺節,當地民間稱「曬夏」節,因這時天氣已非常悶熱,又正值雨季,氣候溼,萬物極易黴腐損壞,所以在這一天從城鎮到農家小院都有很多洗浴和曬物的習俗。婦女在這一天多洗頭沐發,據說這一天洗了發,可使頭髮不膩不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