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六說「曬書」-中新網

2020-12-10 中國新聞網

六月初六說「曬書」

  每年農曆六月初六,或七月初七,是古人曬書的日子。曬書的習俗,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穆天子傳》中載「天子東遊,次於雀梁,曝蠹書於羽陵」。東漢崔實《四民月令》云:「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不蠹。」

  提到「曬書」,就不能不令人想起《世說新語》中的故事:「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人問其故,答曰:『我曬書。』」蓋自謂滿腹詩書,後為「仰臥曝日」之典。

  無獨有偶,據傳清代小說家蒲松齡也有過類似的故事。有個鄉紳,家藏書萬卷卻從來不讀,反喜附庸風雅。每到曬書日時,即令家僕將書搬出來晾曬。有次,正好被路過的蒲松齡碰到,蒲松齡就躺在了他家門前的石頭上。鄉紳不解,上前詢問,蒲松齡眼也不睜,說是「曬書」。鄉紳問他書在哪裡,蒲松齡拍拍肚子,答曰「書都在這裡。」真可謂「胸中藏書萬卷,書生敢傲王侯。」

  文人曬書份內事,而統率千軍萬馬的將領也「曬書」,就別有一番意味了。如魏國的大 將司馬懿是個戰功赫赫的名人,功高蓋主是最為忌諱的。魏武帝很是猜疑他有篡位的野心,為免遭不測,他就學劉備韜光養晦,魏武帝派人去偵查他的舉動,那天正好是七月初七,見他正在曬書。只是,這個「曬書」不一般。近代藏書家葉德輝,藏書甚豐,珍本尤其深藏不露,絕不借人。每年農曆六月初六的曬書日,他必親自動手曬書,翻動整理他的書籍,不肯假他人之手。想想那麼多的藏書,他一人搬弄,也夠累人的,其珍愛藏書,可見一斑!

  想來古人「曬書」真是一件雅事;在豔陽高照的日子,把一冊冊藏書,抱到院子裡晾曬,淡淡的黴味和淡淡的書味,在烈日下洋溢出一種別樣的書香味,望著滿院的藏書,該是怎樣的一種悠然自得。

  只是當下人早已沒有那樣的雅致了,最多在網上「曬曬」而已,無非是「曬微博」「曬照片」「曬幸福」……跟古人「曬書」,不可同日而語!

  如果我能夠,我願意做一個書僮,書生,藏書家……不為別的,只為能夠享受這一年一度曬書的風雅。

  (摘編自香港《大公報》 文:孟祥海)

相關焦點

  • 今天六月初六,農諺:「六月六,家家曬紅綠」,說的啥意思呢?
    導讀:今天六月初六,農諺:「六月六,家家曬紅綠」,啥意思呢?今天是中伏第一天,也恰逢是農曆的六月初六,在農村對於雙數日子都會有很多的說法。其中也包括了六月初六,在北方地區會在這一天包餃子、吃麵條,這段時間正處於頭伏二伏之中,也被叫做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大部分農村在六月六還是會選擇包餃子吃。除了飲食之外,在農村還有關於六月六的農諺叫做:六月六,家家曬紅又曬綠,說的是啥意思呢?
  • 六月初六「洗曬節」
    為了防止東西發黴、蟲蛀,人們會在雨季到來之前將日常用品拿出來洗刷晾曬,每年農曆六月初六還被稱為「洗曬節」,不僅民間要洗洗曬曬,皇家在這一天也要大洗晾曬一番。「六月六」作為節日最早始於北宋年間。從此,上行下效,六月初六就成為一個固定的節日了。然而,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一節日的內涵卻發生了改變,逐漸演變為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節日。《安平縣雜記》稱:「六月初六,俗名是日天門開,人家競曝衣服,謂不虞黴爛。」明清時,無論宮廷還是民間,都有此日洗曬的習俗。這一日,皇家「洗」的工作主要有兩項,一是洗馬。
  • 六月初六到,農村俗語「六月六,家家曬紅綠」是啥意思?
    而今天雨水也依然沒有停歇的意思,天氣預報說今天可能還會有特大暴雨。遇到強降雨天氣,村裡的老人們沒事就聚在一起聊天。有些老人說今天的雨水這麼大,看來今年不能「曬紅綠」了,並且後面的雨水可能比較多。突然才想起,原來今天是六月初六,而以前有著「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的習俗,這俗語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 農曆六月初六民俗:曬穀物 吃乾食 熬綠豆 染指甲
    農曆六月初六民俗:曬穀物 吃乾食 熬綠豆 染指甲 2014-06-26 17:37:32因此時為麥收後農閒期,故有「六月六,走麥罷」的說法。  六月六也稱為曬書節。相傳朱彝尊在六月六日這天露著大肚皮曬太陽,正好被微服私訪的康熙看見,康熙問他為何露著肚皮曬太陽,他說一肚皮的書派不上用場,快發黴了,所以要曬曬。康熙回宮後就招朱彝尊進宮,經過交談,發現他果然滿腹經綸,於是把撰修《明史》的重任交給了他。此後讀書人都在這一天曬詩書字畫,以示學問高深,系成「曬書節」。
  • 六月初六洗曬日:為什麼中國人過節喜歡洗洗曬曬
    農曆六月初六,是一年裡最有名的洗曬日。這個時間,在江南地區,一般來說黃梅雨季已出、三伏炎天正入,為了防黴防蛀,做兩件事情正當時——曬和洗。  農曆六月初六,是一年裡最有名的洗曬日。這個時間,在江南地區,一般來說黃梅雨季已出、三伏炎天正入,為了防黴防蛀,做兩件事情正當時——曬和洗。曬之事,可以曬衣、曬書、曬經,等等;洗之事,則頗為喜感,清人顧祿在描寫蘇州地區節令習俗的《清嘉錄》一書中說:「諺云:六月六,狗靧(hu)浴。謂六月六日牽貓犬浴於河,可避蝨蛀。」所以問題來了:在這個「洗曬日」裡,連不怎麼喜歡洗澡的貓貓狗狗們都要沐浴,那麼,人呢?
  • 六月初六,河南王姓曬家譜了
    農曆的六月初六是中國傳統的曬譜節,中國自古就有「六月六,曬家譜」的習俗。適逢曬譜節,河南省王姓文化研究院、河南王姓企業家俱樂部、河南王姓尋根家譜館就館藏部分家譜網絡曬譜,以弘揚祖德,宣揚王氏文化。館藏編號(豫王藏3320)4、天津靜海嶽家莊王氏族譜傳說為山西移民,初居王官屯(有說王官莊),再遷青縣陳缺屯,居數世,大約明嘉靖年間,始祖諱琛,遷至靜海嶽家莊立祖。目前家譜已經九修,二修於清道光年間。有三槐堂的傳說。王學忠捐贈。
  • 農曆有七月初七七夕節,那六月初六是什麼呢?
    在古代,民間把一月初一、二月初二、三月初三、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七月初七、九月初九這「七重」均列為吉慶的節日。天貺節起源於宋真宗趙恆。某六月初六,他聲稱天上賜給他天書,遂定六月初六這一天為天貺節,還在泰山腳下的岱廟建造了一座宏大的天貺殿。此俗後流傳各地,便形成了一個民俗節日。
  • 農諺「六月初六曬龍袍,打溼龍袍乾死谷」,啥意思?下雨好不好呢
    農曆的六月初六,在我們農村,可是個大日子,我們農村人都需要曬一曬的日子,曬莊稼,曬衣物,曬家具,曬幫子等。在我們當地有「六月初六家家曬紅綠」,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就是在今天,大太陽底下,把農家的長竹竿,大竹蓆都拿出來,桌椅板凳全用上,然後把家裡的衣櫃的陳年舊衣都拿出來曬,據說六月六的太陽有「殺毒」功效,曬過六月六的太陽,衣物不受潮,莊稼不收蟲蛀,當然,這只能是民間的一種信仰,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是既然傳承下來了,肯定還是有些道理的,至少說明農民洗洗曬曬的好習慣
  • 六月初六天貺節 你知道該做什麼事情嗎
    今天是2019年的7月8日,也就是黃曆上所言的己亥年六月初六。為什麼要特別說明今天的日子呢?因為今天可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天貺節」。天貺節關乎天門開雖然小編如此鋪排來談,但有些人可能是初次聽見「天貺(音:況)節」。
  • 民間傳奇故事:六月初六潮汕傳統的「過橋節」一些禁忌
    如果有潮汕人,應該有聽過農曆六月初六的鬼仔過橋節把。在當日,潮汕地區傳統民俗有曬書曝物、死鬼過橋和問死鬼活動。本期民族文化,帶你看看那過橋節那日的禁忌。每年六月初六,是潮汕傳統的「過橋節」,凡家裡有老人去世,到六月初六這天,滿百天,就要在這一天進行祭拜過橋。
  • 六月六請姑姑,農曆六月初六,出嫁的姑娘你們回門了嗎?
    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古時候人們可沒有我們這麼方便,為了防止衣服受潮發黴,人們都會選擇在這一天洗曬衣服。那麼,這跟姑娘回門又有什麼關係呢?相傳,在春秋時候,晉國大臣狐偃生性高傲,都說二先生君陌很驕傲,只因柳白說過劍不及身前一尺,就習慣把劍放在一尺半外懟劍聖,不過這位狐偃更加驕傲,目中無人,只因親家公好言相勸就把人家痛斥,把人氣死了。
  • 「天貺節」來了,今天你曬書了嗎?願你此後六六大順,福祿滿堂
    「天貺節」來了,今天你曬書了嗎?願你此後六六大順,福祿滿堂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農曆六月初六,也是俗話說的「六六大順」之日,那麼六月六是什麼日子與什麼節氣呢?具體可能有好幾種說法呢,我們先來講這個有些科學的說法:農諺說的:『六月六,看谷繡』!意思是農曆六月初六,可以看的穀物「繡穗子」了。這按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與農事活動來說的。就是說到了這個節氣莊稼會長到哪個程度和狀態?比如穀子到了6月6的時候就開抽穗了。
  • 了解過農曆的六月初六嗎?是農村的傳統節日嗎?看完心裡有數了!
    農曆的六月初六為啥在農村這麼重視?看完有數了!今天就是我們的農曆六月初六,我小姑一家今天就回家來了,還有我的兩個小表妹,中午就吃了一頓,幾乎每年都是如此。要說今天具體是什麼日子,我也說不出來,但至少一定是個好日子。為此我也還問了下我奶奶。但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和大家簡單說明一下為什麼重視農曆的六月初六吧!
  • 催呼稚子曬書忙
    相傳康熙皇帝曾於農曆六月初六初伏這天微服私訪,偶然看到朱彝尊在曬書的同時,自己也袒胸露腹在曬太陽,意謂晾曬滿腹經綸。好奇之下,康熙經過攀談,覺得朱彝尊是一個有學問的人,即對其破格重用。這件事一時傳為美談,引得一眾讀書人紛紛仿效,於伏天攤曬藏書,尋求一份高雅的心態。雖然這只是一個傳說,但卻滲透著古人愛書、尊書的美德。
  • 農曆六月初六具體是什麼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嗎?最後一點不說你可能...
    農曆六月初六是中國傳統節日之天貺(kuàng)節和翻經節。天貺節中的貺意思同賜相同,天貺與「開天門」有關聯,它是起源於宋真宗趙恆,據悉某年的黃曆六月六,趙恆聲稱上天賜予他天書,遂定此日為天貺節,在當時認為天貺節是上天要賜福予人間的時日,所以在這一天民眾多會準備果物等祭物前往寺廟祈福朝拜並誦經,以消災免難。
  • 慶陽農曆六月六日
    在慶陽民間,農曆六月初六有更多的民俗文化傳說。民謠曰:「六月六,日頭紅;糧豐收,人無病,曬了衣服不生蟲。」又有俗諺曰:「六月六,曬絲綢。」農曆六月初六,古稱天貺節,當地民間稱「曬夏」節,因這時天氣已非常悶熱,又正值雨季,氣候溼,萬物極易黴腐損壞,所以在這一天從城鎮到農家小院都有很多洗浴和曬物的習俗。婦女在這一天多洗頭沐發,據說這一天洗了發,可使頭髮不膩不垢。
  • 這裡辦了一場曬書大會
    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辦,孔子博物館、山東省古籍保護中心承辦的此次活動,藉助曬書這種傳統形式,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近大眾,融入生活。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志清介紹,為防止典籍黴變生蟲,古人曬書的傳統由來已久。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的記載頗為具體:「五月溼熱,蠹蟲將生。書經夏不舒展者,必生蟲也。
  • 「六月六」|這些傳統節日你聽說過嗎?
    ;廣西龍勝 曬衣節;7月18日是農曆六月初六,擺起長桌盛宴,舉辦擺古活動,歡慶「六月六」。新華社記者陶亮攝貴州松桃苗鄉 · 情人節農曆六月初六· 傳家訓;;農曆六月初六中國民間有「曬家譜,傳家訓」的習俗
  • 黃曆新說:周一 農曆六月初六,運勢早知道
    7月8日 周一農曆六月初六己亥辛未丙午黃曆新說:
  • 農曆六月初六是什麼節日 臨沂人也很重視這個日子
    在我國有農曆和陽曆兩個曆法,但是我國很多的傳統節日還是以農曆為基礎的,那麼農曆六月初六是什麼節日你知道嗎?   天貺節   六月六明朝,夏天時皇史宬要晾曬皇家檔案月六還被稱作「天貺節」(貺,kuàng,賜贈的意思),起源於宋真宗趙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