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選擇合適的創業合伙人?

2020-12-14 i黑馬

怎樣選擇合適的創業合伙人?

2016-07-06 09:58 創業 合伙人

我該和朋友一起創業嗎?我該找和我互補的,還是相似的?

文|AngelPlus洪泰幫

創業這件事,找對了人,往往就成功了一半。但找到合適的創業合伙人,難度甚至超過找一個合適的結婚對象。因為大多數人都要成家,而想創業的畢竟是少數,範圍小得多,而標準卻絲毫沒有降低。

這幾年,不斷有創業的朋友問我該找怎樣的合伙人。下面就把一些常見的問題摘錄下來,說說我個人的看法。

1、我該和朋友一起創業嗎?

在這個問題上,很多人會走兩個極端,一種叫做「無兄弟,不創業」,另一種則對和朋友合夥做事情充滿了恐懼,認為如果處理不好,回頭連朋友都沒得做了。這裡的重大問題是:如何平衡好感情和利益分配的關係。

東方人的一個重要的特點是經常會把個人情感帶入到工作當中,比較難做到「在商言商」、「對事不對人」,會把很多做事方式和利益分配上的不同意見歸結為「對方對我這個人有看法」上,而且很多人會覺得和朋友談錢很沒面子,或者是很傷感情的事情。

西方則很早就是貿易社會,商業遊戲規則的建立是在個人情感之上的,因此「生意就是生意」的理念成百上千年以來已經深入人心,遇到這類問題時比較好處理。

在是否該和好朋友一起創業這件事情上,我的建議是無論多好的朋友,基本的利益框架還是應該明白地先說清楚,在此有了共識之後,再來探討合作的其他細節。如果你覺得和朋友談利益是一件特別糾結的事情,那可能就不太適合和朋友一起做事,千萬不要勉強。

我的另一個觀點是,只有那些在重大利益衝突中能夠建立規則,並且能夠互相妥協共存的朋友,可能才是真正的朋友,否則,叫做酒桌上的玩伴也許會更貼切一點。

2、我應該找和我互補的,還是相似的?

我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通常會比較簡單:理念和價值觀上要相似,能力和經驗上要互補。

理念和價值觀上的相近,可以保證你們在重大原則問題上的判斷是比較一致的,不至於出現根本性的衝突。這些重大的原則問題包括企業的戰略方向、利益分配機制、做事的基本底線等等。

在這些問題上出現不同意見,通常很難取得共識。因為個性和價值觀的形成,通常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如果在創業的艱難環境下,雙方還要來磨合這個層面的東西,那實在是太痛苦了。

能力和經驗上的互補要更好理解一點,你擅長產品,他專於研發;你有豐富的運營經驗,他則對於商業模式的建立更有心得;你對數字不敏感,他則是投資和財務領域的資深人士。這些都是很好的互補。

互補可以讓你們在具體事情的推進中事半功倍,並建立起對於對方在專業領域的依靠和信任。人不可能是全能的,如果一切未知的領域都需要你自己來摸索,費時費力不說,風險還很大。

對於相似還是互補這個問題的解讀,還可以反向進行。比如你們是能力經驗上的相近,而在理念上互補,你可以想像一下是個什麼局面,一定是你不會的他也不會,你覺得對的他覺得不對,那就真的很難合作下去了。

3、我該怎麼判斷對方的創業狀態呢?

判斷夥伴的創業狀態是在組建創業初始團隊中一個至關重要的課題。這裡有兩個關鍵點需要判別清楚,一個叫做「半途退出」,一個叫做「小富即安」。

先來說說「半途而退」。應該說,真正具有創業氣質的人並不多,別看現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嚷嚷得很厲害,但實事求是地講,追求平穩還是大多數人的基本訴求。

這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而是我們要理解大多數人的這種選擇。於是我經常給創業者提出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一年都不往家拿錢,你扛不扛得住,你家人那邊是否也能夠理解並且支持。這並不是說這種情況一定就會發生,但當發生時,你是選擇堅持,還是另謀一份打工的出路。

對於現金短缺的忍耐,每個人都有限度,畢竟大家都要生活,但在選擇創業夥伴時,如果他的經濟條件非常緊張,單身還好說,如果成了家有了孩子,那種壓力還是很真實的。

因此就「半途退出」這件事來說,第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這樣你才能從客觀上堅持下來,否則都餓死了,還創什麼業。第二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過一段苦日子的心理準備,來自家人不理解不支持的心理準備。有了這兩點,才算是有了一定的創業心態。

另一個叫做「小富即安」。這通常發生在企業有了一定的規模,達到了一些裡程碑,獲得了一定的收入乃至利潤時。這時該怎麼往下走,是坐地分贓、平穩過渡,還是謀求更大的發展——當然這也往往意味著更大的風險,也許之前得到的那些東西很快就會失去。這就像「歐洲杯」,在上半場 25 分鐘時,你取得了 1 : 0 的領先,你得思考接下來是繼續進攻,還是收縮防守。

在和你的創業夥伴探討這個問題時,就必須要回溯一下大家最初的目標,是「一覽眾山小」,還是「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這裡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只不過你要和你的創始團隊達成一致。

4、我該怎樣找到合適的創業合伙人呢?

兔子要吃窩邊草。你身邊的朋友、同事、同學是當然的資源,他們了解你,和你有天然的信任關係。只要利益談清楚,相對比較好達成合作。我認識的幾百個創業者中,差不多有一半是和熟人一起創業的。

當然,這也是挺考驗人品的事情,如果你之前做人做事不靠譜,陌生人也許還不了解,可以屏蔽一下,但熟人朋友同學就很難了。因此如果說到創業的準備,其實是「時刻準備著」。口碑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像俞敏洪,大學時宿舍裡幾乎所有的開水都是他去打的,就是一個攢人品的過程。

多聽取投資人的建議。投後做得好的投資人會幫助所投企業去搭建核心的班底,或者是他們在還沒有投你之前,也會有意識地進行這種人員和項目的組合。投資人都會有豐富的業界資源,每天都會見各種「創業愛好者」,在這當中會發現不少合作的機會。

而且投資人在進行創業團隊組合時,是非常理性的,他們更多地只會從是否能夠幫助企業增值的角度來考慮團隊的搭配,聽聽他們的意見還是有價值的。當然,談婚論嫁主要還是你們兩個人之間的事情,主要的方面還要自己把握。

資深靠譜的獵頭也是可選的渠道之一。獵頭每天都在外面見人,實時了解很多候選人的動態,當中就有不少是在看創業機會的,是有益的補充。不過創業者需要關注獵頭的成色,畢竟很多獵頭的從業經驗並不豐富,看人看事並不深入準確。這就像買房賣房,你總不想把自己的置業大計交給不靠譜的房產中介吧。

多參加有質量的業界聚會,你也會發現一些不錯的合作夥伴。

把你尋找創業合伙人的需求儘可能多地告訴周圍的人,經常和他們交流進展,他們會記得你的事情,遇到合適的人會幫你介紹。

5、我該如何甄別合適的合伙人?

有人說,我目前找到一個創業合伙人,但我該如何甄別我們兩個合不合適?

保持平和的心態。在婚姻中,他們說所有不以結婚為目的的談戀愛都是耍流氓。但在創業中,心態需要放的更開,談成是小概率,談不成是大概率,所以保持平和。

目標的碰撞。先得聊聊你們想去的是不是同一個地方。如果不是,他想去西安,你想去延安,他想上廬山,你想上井岡山,那就很難談下去了。

價值觀的勾兌。大的格局基本要一致,對事情的決策基礎要大致相似,否則你想做大,他想變現,你想做長,他想做短,也很難在一個鍋裡吃飯。

利益的分配還是要早談,談清。在這個問題上老是遮遮掩掩,要麼是心機婊,要麼是大忽悠,要麼是不成熟,等不到革命成功,你們肯定就會內訌。

談談彼此的經濟狀況,以及近期對於收入的訴求。

在大的問題上取得共識,小的地方沒必要斤斤計較,要善於妥協。

談談彼此對於生活層面的訴求。畢竟創業者也不是真空人,還是要生活的。聊聊各自的成長經歷、家庭狀況、興趣愛好,你會對你的合伙人形成更立體的印象,也可以增進彼此的坦誠。

談的再好,還是要通過一起做事來磨合。節奏上的、力度上的、方式上的,很多東西僅通過談是不足夠的,還是要實際操作,在操作中提升合作的效率。

6、老K是怎樣選擇創業合伙人的?

Catherine是我的創業合伙人,我們在兩個月前還誰都不認識誰。

不是我不想找熟人,而是實在沒有遇到合適的,況且熟人還是生人,我並不認為是必然的條件。朋友也好,路人也罷,一起創業後,碰撞都是少不了的。

我們是在爭搶一個優質員工的過程中認識的。A 在找工作,同時找到我和 Catherine 的公司,我們兩個也都給 A 下了 offer,結果 A 來了我這裡。Catherine 可能是有點好奇吧,想看看到底是什麼人搶了她的人,於是通過 A 介紹,我們有了第一次的見面。

第一次的見面是輕鬆愉快的,找的也是一個相對清靜可以談話的飯館。看來中國人談事情,吃飯總是免不了的。雖然我搶了 Catherine 的人,但我並不擔心她會揍我。大家在過去 8 年做的事情都差不多,槽點很一致,於是就有了很多的共同話題,完全不用找話說,都是順著嘴就說出來了。也談了彼此接下來想做的方向,總體上非常契合。

當時我正在整理我公司的業務和團隊,她也處在相同的階段。於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想法產生了——大家是不是可以一起做點事情。應該說,我對於各種合作始終持開放的態度,只要能夠雙贏,什麼方式都可以談。

Catherine 也是相近的態度。但一開始的相談甚歡,乃至於相見恨晚,並不構成任何的合作基礎——在商業的領域,我很少會相信「一見鍾情」這回事,這算是我這個內向性格的人偏保守的一面。

我們約定兩天之後去到她的公司,增進了解,探討更多的可能性。

兩天之後,見到了 Catherine 的核心團隊,感覺很不錯。大家更深入地溝通了在網際網路職場和人才這個領域中的看法。會議過後,我和 Catherine 單獨留下來,開始就可能的團夥作戰構建更多的信息,包括股權的結構、財務狀況、業務狀態、彼此的訴求等等。

在其後的 10 天左右的時間,我又和 Catherine 以及她的團隊就更多的細節問題、操作問題進行了一對一和一對多的溝通,都比較順暢,沒有發現明顯的錯位。隨著彼此之間更多的了解,我發現在基本價值觀相對一致的基礎上,我們之間在很多地方還是比較互補的:我偏思考,她偏行動;我偏主外,她偏主內;我偏冷靜,她偏激情。

終於進入了利益分配的溝通環節.....(此處略去500字)。應該說,經過之前的深入了解,大家對彼此是什麼樣的人都會有了一個基本的概念。這個過程雖然持續了一個禮拜左右,但並沒有原則上的分歧。

在一個周一的早上,我和 Catherine 正式結成創業團夥。我們都知道這僅僅是個開始,我們都抱著既敬畏又坦誠的心態,進入到一輪又一輪的磨合當中。希望在後面的文章中,我可以講述一些創業夥伴之間如何磨合的故事。我也更希望這是個圓滿的故事——「老張」和「老張」從此過上了沒羞沒臊的創業生活(改編自郭德綱老師的相聲段子)。

註:作者老 K,「招蜜」創始人。

[本文作者AngelPlus洪泰幫(ID:AngelPlus001)。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注i黑馬訂閱號(ID:iheima)。題圖來自123RF。]

相關焦點

  • 想要成功創業,找合伙人合作是不錯的選擇!但是這三類人不要碰!
    很多人都想要創業,不想做著每天都重複的工作,他們嚮往有挑戰性的工作。所以創業是能夠挑戰自己,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方式。但是創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在創業初期,找到幾個合適的創業夥伴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但是有三類人不要碰,他們會成為你創業路上的絆腳石!
  • 合伙人:如何才能發掘合適的高潛力人才?
    為什麼找到優秀的合伙人如此重要又如此困難?為 什麼90%的領導者都找不到好的合伙人?合伙人有哪些關鍵的特質?員工幹不過合伙人,薪酬幹不過股權。創業時代,你的團隊離成功只差一位合伙人。今天第一桶金學派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合伙人:如何發掘高潛力人才》。合伙人的時代已經到來,共創共享共擔將取代簡單的僱傭關係,合伙人將取代職業經理人,有潛力的員工也將以事業合伙人的身份真正主導自己的事業與未來。創業者與管理者只有不斷吸引優秀的合伙人加入,才能保持團隊的戰鬥力。
  • 創業,什麼樣的人適合做股東或合伙人?
    創業夥伴的定位合夥創業是一件激動人心的事情。每位合伙人嘔心瀝血是為了取得更大的利益,獲得更廣的發展,是把自己的夢想,凝聚到一件共同的事情上,通過不斷的努力,讓夢想實現。合夥創業,做什麼樣的合伙人?選擇對了,分配好了,避免從同舟共濟走向同室操戈。宏觀上,合伙人類型有以下三種:利益合伙人一位哲學家說過,「利益是人類行動的一切動力」。
  • 究竟給技術合伙人多少股份合適?
    ↓前三話移步文末傳送門1, 技術合伙人堅決不要和不懂技術的創始人在一起,你同意嗎?2, 創業公司初期根本不需要找技術合伙人,你同意嗎?3, 網際網路技術合伙人,比其他合伙人,承擔更大的風險,你同意嗎?第一季第4彈Go go go!
  • 看三國學如何建立創業合伙人模式
    現在創業圈流行這樣一句話:「創業學劉備,管理學曹操,守成學孫權!」這對於精讀三國的人也許感悟深刻,但不是每個創業者都能領悟書中的深意,更不要說沒有讀懂的那些人。我想說三國演義確實是一本值得每個創業者好好讀的書,裡面不僅包含了無數商業思維,還教人如何創業、管理、守成。
  • 去哪兒找合伙人?這個創業社交app讓你事半功倍!
    當你創業,想找個合伙人時,有沒有這樣的困惑:「去哪找合伙人?」「到底該怎麼找合伙人?」◆去哪找合伙人- 一般我們會先從朋友、同事圈搜索,不過要找到理念相投還能力互補的夥伴人選,其實並不容易;- 如果熟人圈找不到的話,你可能會進一步拓寬社交圈,去些創業沙龍什麼的,但魚龍混雜,效率太低。那麼,如何擴大搜索範圍,同時又提高遇到靠譜的人的機率?
  • 想合夥創業,去哪裡找你的合伙人?
    那麼大家都知道創業合夥很重要,合伙人的選擇就更加重要,那麼到哪裡去選擇你的合伙人呢,合夥制度隨著越來越潮流化,那麼我們到底到什麼樣的平臺上才能找到自己中意的合伙人呢?就像我們當初找對象一樣,人人嚮往,但又發現在尋找的過程當中,叫人才難覓,也可以理解為知音難尋,是從哪裡來找合伙人呢?我歸結了大概有九類人可以成為合伙人的人選,合伙人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
  • 為什麼要找創業合伙人?怎麼找?
    最近和身邊的很多小夥伴聊天創業,都說自己有創業的想法,但是就是不知道怎麼開始。有的人想自己一個人幹但是不知道幹什麼,有的人想找合伙人,但是不知道怎麼找,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這個問題,為什麼要找創業合伙人?然後咱們怎麼找創業合伙人?
  • 創業公司如何設計合伙人股權的進入和退出機制?
    剛成立的創業團隊該如何設計公司的股權結構,尤其是創業合伙人的股權結構,一直都是一個最為困擾創業者的問題,當然裡面的坑不僅多,而且深。 如果你正好被這個問題困擾,這篇文章從哪些人適合成為合伙人,如何進行合伙人股權分配與合伙人股權退出機制這3方面對合伙人股權分配進行闡述,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一、哪些人才能作為合伙人?
  • 在創業中,技術合伙人該拿多少股權?
    從我個人的經驗看,技術合伙人參與創業的風險比創始人更高。如果說技術合伙人不願承擔風險,那是因為他承擔的風險和獲得的收益、權利不對等。 b.個人發展平臺的風險 創始人在創業過程中,只要不是太差,拿到天使、A輪的融資,就能在創投圈積累一定人脈,通過社交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宣傳擴大個人聲譽。即便項目後續失敗了,也能在其他企業、風投、或者其他創業團隊獲得不錯的職位。
  • 創業學院:十二星座的創業選擇
    時機壞壞歹年冬,今年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失業率攀高,想找份工作都不容易,如果自己創業當老闆又該選擇哪些行業呢?憑著十二星座天生個性專長,如果想要創業的話,不妨參考一下自己星座的特色和職業屬性喔!
  • 手上沒錢,怎麼創業開公司?學三國劉備找合伙人,拉天使投資
    很多人想要打破朝九晚五的固定上班模式,想要創業開公司,但是苦於自己沒錢沒資源,只能望洋興嘆。但是,沒有錢,就一定成不了事麼?那可不一定,當初劉備家裡也很貧窮,人家一樣白手起家,開創了蜀漢這個上市大公司。那麼我們不禁要好奇,劉備是如何做到的呢?
  • 合伙人丨創業團隊的股權(股份)應該如何分配呢?
    關於股權分配的問題,是創始人合夥創業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單打獨鬥一人創業走天下的時代早就過去了,現在都是走團隊,講合作,任何一家優秀的創業公司背後一定有一個優秀的團隊一起打拼,合伙人股權架構設計是最重要也是最難的一部分,如何量化創業團隊的股權(股份)是本文需要探討和深究的話題。
  • 史光起:創業找合伙人時需要注意的6件事
    現在創業公司失敗率非常高,其中,合伙人離心離德,甚至是散夥分家,成了創業公司一個重要的失敗因素。創業不利時,相互推諉抱怨,見到點成績又搶功逐利。最後相互猜疑、防範,甚至拆臺,最終不歡而散,曾經的好朋友,好同事,最後形同陌路。
  • 老公創業收入翻數十倍:打工人,如果有條件,就找個人合夥創業吧
    也是借著這個契機,我系統地學習了創業合夥原則。在經典經管類書《合伙人原則》裡面,我了解到了關於「合夥」的一切事宜,比如合作關係的機會與風險、該如何挑選合伙人、合伙人原則的制定、合伙人的眼界和戰略,等等有用的建議。下面,我將書裡的重點提煉成精華和大家做一個分享,供正在創業、或有創業的小夥伴一些借鑑。
  • 當你的合伙人只想出錢不願出力,怎樣處理其中的權益關係才公平?
    在此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年代,如此創業熱潮之下,合夥成立公司非常普遍!它彌補了個人創業的諸多不足之處,而如何處理好合伙人之間的關係,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知道幾個人一起合夥,必定是有一定的原因,可能是能力互補,資源互補,亦或是啟動資金與能力互補。
  • 合伙人選擇不當導致企業內亂不斷,怎麼辦
    那麼其實在所有人創業的過程當中,都會講到合夥,合夥有很多人因為合夥節目反目成仇,因為很多人因為合夥導致兄弟反目成仇,原來戰友是很好的關係,同學是很好的關係,但是因為合夥做事把原來很好的關係通通抹殺,變得最後老死不相往來。那麼,到底哪些人可以合夥哪些人不能合夥?我們首先來看一個案例,這也是我們課程裡面的一個學員。我們把它暫且把它稱之為這個老張。老張那有親兄弟四個,老大非常能幹。
  • 李彥:創業找合伙人不能將就 應該是過命交情
    因為畢竟創業不是兒戲。當然我說的更多是發展型創業,就是有更高要求和志向的,不是單純的做做小生意創業。今天說說合伙人的事吧。   幾個人喝個咖啡吃頓飯幾個人就合夥創業,股份怎麼分?誰多拿,多拿多少?平分肯定要不得,你多拿,為什麼你多拿呢?咱們一起幹的,你多拿多少?
  • 真格基金合伙人戴雨森:什麼樣的「⽼司機」創業成功率更⾼?
    【獵雲網北京】7月10日報導在職人社三周年活動上,真格基金合伙人戴雨森以「創業老司機」和資深投資人的身份,分享了創業者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搭建創業團隊的要素,以及他對創業大趨勢的分析戴雨森發現,「有這三種經歷的人,創業成功率會更高一些。」「在創業早期,應該搭建一個什麼樣的團隊呢?」針對這一問題,戴雨森認為,「要有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想要業務做得深,做得快,復盤要勤;不要過早陷入產品細節雕琢;不要給自己假想出老闆; 學會「投機取巧」;要不斷引入比自己強的人才。」
  • 若在古代創業,鮑叔牙必定是最佳合伙人
    春秋時期,在鮑叔牙與管仲入朝輔助齊桓公之前,兩人曾有過一段合夥經商共同創業的日子。管仲本為官員子弟,管氏一族的大部分人都在朝做官,管仲希望能走內推渠道,讓族中長輩推薦他到國君身邊施展平生所學,於是自幼就勤學苦讀,熟讀兵法禮法,廣交各路大v,妥妥的有為青年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