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既然你媽去世了,老家的地賣了給小叔子買房」「憑什麼」

2020-12-18 情感分析師在線

現在很多人都在推崇不婚主義,我接觸過很多大喊著不結婚的女性朋友,問及理由,有人說一個人更自在,也有人說怕承擔不起責任,但接近一半的人告訴我,害怕處理不好婆媳關係。

前段時間papi醬在某個綜藝中說,結婚好幾年,她甚至沒有見過對方的父母,結婚之後過年也是各回各家,因為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她嫁的是這個人,而不是對方的家庭。

很多人羨慕她的生活,無非是因為現實生活中很難有人做到這樣,大部分人都深陷在婆媳矛盾中,好好的一個家,都能被弄得雞飛狗跳,無法安寧。

林佳結婚的時候,婆婆是看不上她的,她家裡沒什麼錢,當時工作也不太好,母親身體還不是很好,婆婆很擔心她會成為家裡的負擔。

但是最後還是同意了,一是因為她無意中知道林佳老家還有好幾塊地,目前正在徵收,可能會賣一大筆錢,這些都是林佳不知道的,結婚時婆婆給了五萬八的彩禮,就這樣把她娶回了家。

婚後的生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因為跟婆婆住在一起,所以她總是三天兩頭找自己的茬,自己每天上班累得要死,回家婆婆還要各種指使她做這做那,分明能輕而易舉完成的事情,婆婆卻非讓她做不可。

剛開始她願意順著婆婆,覺得只要她足夠聽話,就能讓婆婆改變對她的看法,可她想多了,她冬天懷孕的時候,婆婆都讓她用冷水洗衣服。

這些年她多多少少也給過娘家一些錢,不過是用的自己工資,可婆婆卻不樂意,覺得她就是在拿著自己兒子的錢給娘家,說她嫁過來都是別有用心。

前段時間母親突發重病,醫院沒有搶救過來,去世了,因為沒有其它兒女,父母也早就不在世上了,家裡的幾塊地就到了她的名下。

就在母親去世一個月沒到,林佳還沒從悲傷的情緒中走出來,婆婆就找上了自己「兒媳,你看啊,這些年我們家待你也不錯,你也拿了不少錢給娘家,現在既然你媽已經去世了,你就把老家的地賣了給小叔子買房吧,反正都是一家人」。

林佳聽到這句話,一向溫柔好脾氣的她,第一次爆發了:

「憑什麼?這是我媽的房,我憑什麼要給他買房子,你捫心自問這些年對我到底怎麼樣,我算是明白了,你當時同意我嫁過來,說白了就是惦記上了這幾塊地吧,我媽生病的時候你看都沒去看過一次,現在還想要她的東西,我告訴你,你想都別想」。

奔哥寄語:

其實在一段關係當中,要想獲得些什麼,首先就要學會付出。學會將心比心才是最重要的,若你總是想算計對方,從對方身上得到什麼,卻從來沒想過要付出什麼給對方,那這段關係遲早是會散的。

沒人必須要無理由的為你付出,無論你們是什麼關係,作為婆婆,對方隻身來到你家,你更應該把她當作親女兒一般對待,而不是處處為難。

作為兒媳,面對婆婆的欺壓,不要一味的順從,否則到頭來她只會覺得你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而作為男人,在婆媳出現矛盾的時候,勇於站出來,為雙方解決問題,不偏袒任何一方,只有矛盾解決了,日子才會越過越順遂。

—END—

相關焦點

  • 「兒媳,你月薪五萬,理應出二十萬給小叔子買房」「我沒那義務」
    「我窮我有理」的心理,是「仇富」心理的衍生品,持這種心理的人,不去想著靠自己的雙手勞動賺錢,就只是看不慣別人有錢,厚顏無恥地說「你憑什麼比我有錢」,從而漸漸就生出「你有錢就該對我這種窮人扶貧」的邪惡想法。
  • 小叔子結婚沒錢買房,婆婆逼坐月子兒媳當保潔,兒子打工回家解氣
    小叔子結婚沒錢買房,婆婆逼坐月子兒媳當保潔,兒子打工回家解氣菲菲跟自己的丈夫劉宇結婚三年了,兩人都是農村的一起外出打工時認識的,劉宇為人老實體貼,跟他結婚菲菲覺得非常的幸福。婚後兩人的生活也是甜甜蜜蜜的,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菲菲的婆婆不喜歡她。
  • 「媽,小叔子和我們住一起不合適」「你大概忘了是誰買的房」
    張雅的母親不想她為生活吃太多的苦,知道她一直想在城裡發展,於是向男方提出結婚前必須在城裡買房的條件。而張雅呢,覺得父母把自己養大不容易,無論是出於報恩還是老家的習俗,都應該為他們爭取一筆數額不小的彩禮。婆家那邊聽說條件後有些為難,於是私底下找張雅商量:「小雅,我們知道你們年輕人喜歡住城裡,這樣,買房子的事我們同意,但是彩禮能不能算了。
  • 「兒媳,你憑什麼把小叔子趕走,他住他哥家有錯嗎」「這是我家」
    婆婆的圖謀不軌被戳穿之後,她惱羞成怒來找我算帳,明確跟我說,「我是你婆婆,你就是要不停地為我花錢,不然你就別想安生!」她以為她這樣威脅我就可以把我嚇住,但是,既然撕破臉了,我不可能一直花錢買平安。我把問題丟給了我老公,這種事只能讓他解決。我告訴他,如果他任由婆婆一直作妖,我就跟他離婚,他這才開始重視這個問題,從那時起,一直在阻止婆婆繼續摻和我們的婚姻。』
  • 「兒媳,別趕媽走,媽什麼都答應你」,「傻子才會給你養老」
    前些天,王姐一臉輕鬆地對我說了這麼一句話。王姐說,她對婆婆已經仁至義盡了,是她自己不珍惜,以德報怨,所以被她趕出家門就是她自己作的,連她兒子都無話可說。明明當初分房時,婆婆就說了以後跟著小叔子,並且把家裡的一切都給了小叔子。
  • 「兒媳,你小叔子結婚,你出十萬份子錢吧」「已經準備好了」
    李婷的小叔子要結婚了,李婷和老公也只是走了一個過場,親情已經很淡薄了。果然,婆婆問:「兒媳,你小叔子結婚,你出十萬份子錢吧!」李婷笑了笑,脫口而出:「已經準備好了。」於是婆婆笑著離開了,認為兒媳終於懂事了,以後是不是應該對兒媳好一點。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的嗎?
  • 「兒媳,你小叔子沒能力,房貸你替他還!」「房本加我名字嗎?」
    要結婚的那些日子,我媽整天在家裡唉聲嘆氣,她說你會為你的選擇後悔的。我想就算是後悔,也不想留下遺憾。結婚時兩家湊首付買了房我們共同還貸款。有了自己的小家,即使每個月都要省吃儉用,我們過得也很開心。我知道老公心裡不太舒服,其實我心裡也不平衡呀,我們當時湊錢買房的時候,公婆說一分都沒有呢。我安慰老公說,你別難過,我們什麼都會有的,你妹妹是女孩子,多陪嫁點也是為了嫁過去不受欺負。知道公婆這樣,我們從不主動往他們跟前湊,只要理解到了,對他們還是敬而遠之的好。
  • 陳婷的小叔子已仁至義盡,陳婷的哥哥憑什麼,對人家道德綁架!
    陳婷小叔子已經仁至義盡,陳婷哥哥憑什麼,對人家道德綁架!陳婷一家子真的讓人無語至極,看到第十集才明白她為何會拋下凌霄之後,也毫無愧疚地回來認凌霄。凌霄外婆已去世就不說了,那麼來說說凌霄的舅舅吧!凌霄的舅舅讓凌霄去新加坡上學,一邊上學一邊照顧他媽媽。當凌霄質問憑什麼的時候,他說:憑她是你媽。好吧,好像無力反駁。陳婷可以拋棄兒子,但心地善良的凌霄他做不到不管陳婷,所有他妥協了。
  • 「婆婆,我憑什麼要給小叔子還房貸?」「你是嫂子,你工資高」
    「婆婆,我憑什麼要給小叔子還房貸?」「你是嫂子,你工資高」雖說在二胎政策放開後,徐小藝身邊的一些好姐妹紛紛加入了生子大軍,可是她卻沒有這樣的想法。不是沒有這個能力,而是不願意。她只有一個兒子。她婆婆拗不過自己兒子便說:「你結婚我不會出錢。」她也真的說到做到了,夫妻倆的婚禮十分簡陋,這是徐小藝難以言說的遺憾。原本她以為婆婆只是一時氣性,以後還會繼續對老公好的,可是她老公卻和她說:「我媽這個人平時特別偏心我弟弟。這次她不拿錢,估計也是想把錢留給我弟,你別多想,咱倆該有的都能自己掙。」
  • 所謂「長兄如父,長嫂如母」,不是簡單地把小叔子當兒子養
    以前做哥哥嫂子的通常都會無條件遵守這種規則,覺得只是多個人吃飯,多一雙筷子那麼簡單,所以也沒什麼願意不願意,沒什麼公平不公平,覺得既然有這樣的要求,就按照要求去做就好。但是,對於現在年輕一輩做哥哥嫂子的人而言,不是不能夠無條件養活小叔子,而是,很多時候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 「兒媳,長兄為父長嫂為母,道理明白麼?」「我不給小叔子彩禮」
    導語:「兒媳,長兄為父長嫂為母,道理明白麼?」「我不給小叔子彩禮」作者:三點/原創有中國傳統式大家族觀念當中,有一種非常奇怪而霸道的認知:只要是嫁進自己家的女人,就跟賣進了門一樣,從此只能以為夫家效犬馬之勞為唯一目的,人生的價值就在於孝順公婆、伺候老公、生兒育女、操持家務這些事情上。
  • 被兒媳高看一眼的好方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結果,還沒等她提要求,秀秀就把陪嫁房給賣了。這本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秀秀有權利決定自己房子的去留,可是在婆婆看來,「從我想要你的房子那一刻起,房子就屬於我了,雖然我暫時沒問你要,你也不該私自賣掉!」基於這種心理,她開始沒事找事,衝秀秀髮脾氣,「要麼,你立馬把房子贖回來送給小叔子;要麼,我就讓我兒子跟你離婚!」
  • 「兒子,你結婚買房可以,但名字必須寫媽」,「媽,我不同意」
    其實他和母親發生爭執,就是因為結婚買婚房的事,他答應了女方,以後婚房由他買,而且他自己也有買房的首付金,本來一切都談好了,甚至連婚期都定了下來。可到了他母親這,卻被他母親拒絕了。小偉說,那天母親告訴他:「兒子,你結婚買房可以,但名字必須寫媽的,房貸還是由你們還,因為我害怕你以後離婚了,還得被分房子」。
  • 「兒子,讓你媳婦把50萬陪嫁交出來,給你弟弟買房用」「遵命」
    ,你要乖哦~昨天有個朋友在群裡問:「那些算計兒媳陪嫁的婆婆,都是怎麼想的?」另一個人的回答是,「有些婆婆雖然不窮,但也會算計兒媳的陪嫁,因為太自私,任何有可能讓別人花錢的地方,自私的人都不願意自己花錢。」事實上,真正因為窮而算計兒媳陪嫁的婆婆,沒有那種因為自私而算計兒媳陪嫁的婆婆多。只有自私的人才會認為:「我的錢是我的,別人的錢也是我的,我只要能花別人的錢,就絕不花自己的錢。」
  • 「兒媳,把房子騰出來給小叔子住,你們去外面租房住」「別做夢」
    現在回想起那時的我,真的太單純,太幼稚,明明婆家什麼都沒給我,只是空口許諾了會給我房子,我就傻乎乎地嫁了,真的太不應該。不光我單純,我父母也都很單純,都是老實人,根本沒做判斷就全盤相信了男方家的承諾。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他們家雖然買了房子,但房子不是在我前夫名下,而是在婆婆名下。
  • 憑什麼不給我養老?兒媳三句話,婆婆無言以對,你現在改還來得及
    老人如果能拎得清,那麼以後就可以安度晚年,但是有一些老人就是因為年輕的時候,苛刻地對待兒媳,老了想指望她們照顧的時候,卻出現了矛盾。回老家時聽到隔壁的阿姨炫耀:「兒子兒媳給我養老是天經地義的,我住在他們家,一旦我有了什麼病,他們一定會好好孝順我。」
  • 「我60大壽你居然不來」「婆婆,你忘了十年前的恩怨嗎」
    因此我跟老公結婚的時候婆婆並沒有出錢給我們買房。開始我也以為婆家的條件一般,畢竟除了老公外還有一個弟弟,想著撫養兩個兒子長大一定不容易,應該沒有什麼多餘的錢拿來買房了,我也就不說什麼了。可是我和老公結婚3年後小叔子要結婚了,婆婆直接拿出30萬給小叔子買房。只因為弟媳是她看中的姑娘,不捨得人家吃苦,因為這事,我跟婆婆種下了不和睦的種子。
  • 兒媳回娘家過年,婆婆擅自讓小叔子搬進來,大年初一她後悔了
    兒媳回娘家過年,婆婆擅自讓小叔子搬進來,大年初一她後悔了!傾訴者林菲:本以為只要自己對老人好、凡事看開一點就能維持家庭和諧,但後來才發現,那只是我自己的想法罷了。老公還有個已經結婚的弟弟,小叔子一直在他丈母娘家住著,因為路途遙遙遠,所以很少回來。和婆婆住在一起之後,我發現婆媳矛盾真沒想像中那麼簡單,我一再忍讓,婆婆一再得寸進尺。後來我懷孕了,本以為婆婆會看,在孩子的份上對我好一點,但是並沒有,她說:「哪有那麼矯情?我當初懷孩子還下地幹活呢,你倒好,還想讓老人伺候。」
  • 「兒媳,你給你媽買金鐲子,憑什麼給我買銀的」「憑你沒花錢」
    人們都說,一個女婿半個兒,那一個兒媳也應該算半個女兒了,很多嶽父嶽母都能把女婿當作兒子來對待,卻並不是所有的婆婆,都能把兒媳當作親生女兒來對待。有些婆婆,雙標得可怕,明明自己做不到待兒媳如親生的,還要奢求兒媳對待父母和婆婆一碗水端平,這對兒媳來說實在太不公平了。
  • 「兒媳,你把房子賣了,我兒子住哪裡」「我不是他媽」
    在家庭生活中,也有著這樣貪得無厭的人,他們把兒媳女婿當成實現自己孩子幸福生活的工具,總想著從兒媳女婿那裡獲得好處,一副理所應當的模樣。雖然,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大家互相幫助是應該的。婆家還有一個小叔子,比丈夫小了七八歲,從大學畢業正在實習。實習的公司離家挺遠,再加上小叔子正在談戀愛想要搬出去住,而今租房也很貴小叔子負擔不起只能朝公婆伸手,於是不想花錢的婆婆就打起了劉夢薇房子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