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朋友」,顧名思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它就是兩彎相映的明月組合,講究的是肝膽相照,義字當先。不過,隨著經濟活動的不斷擴大和人際交往的深入和豐富,個人活動的大範圍輻射,以及網際網路的普及,在人性被「利」字浸泡時,「朋友」這個詞所蘊含的情義也已經在當下稀釋了許多,尤其是做生意時,許多過來人都有一個共識:朋友之間不能一起做生意賺錢!為什麼朋友之間不能一起做生意賺錢?答案一針見血!因為人性經不起考驗,一個搞不好,不僅生意會虧,朋友也沒得做!
朋友之間不能一起做生意賺錢,這絕不是空口說白話,而是有無數事實做證明的,君不見,凡是朋友間一起做生意的,最後有幾個不是虧了就互相推諉扯皮,賺了則因為利益鬥紅眼的,這都是因為人性經不起考驗,尤其是在生意場上。
有些人或許從小受到了三國、水滸或者一些影視作品的影響,認為朋友之間就應該是刀山火海、在所不辭,何況只是一起做生意賺錢呢?然而,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幹,在個體意識無限覺醒,開始代替集體意識,理想意識被存在意識所代替,賺錢意識代替事業意識的年月,對三國中的桃園結義、水滸中的兄弟同心、影視作品裡義氣為先等的認可和嚮往,都註定是過於理想化的,都是經不起現實和人性考驗的,所以,在這裡告誡大家:朋友之間最好不要一起做生意賺錢,而且,對生意場上的朋友,一定要提高警惕,擦亮慧眼,謹防上當受騙,用「世界第一商人」猶太人的話來說,就是「每次生意都是初交,切勿輕信」!
其實,生意場上,不僅是一起做生意,其他因為朋友而吃虧的事情也屢見不鮮,比如,很多時候,朋友的幫忙對生意人而言並不划算,他幫你找店面、租店面,最後或許在當二手房東;願意在資金上幫你的朋友,或許要收你高額的利息;幫你介紹生意的朋友,或許前提是狠殺你一筆回扣;幫你一點小忙的朋友,或許會順手順走你的好煙好酒……
這裡並非是心理陰暗,而是現實就這麼殘酷,人性就是這麼經不起考驗,生意場上的朋友之情,很多時候是個軟綿綿的東西,很有彈性,也有迴旋之利,所以經常被一些不懷好意的人所利用,才使生意場上出現了不管一起做生意成功還是失敗,朋友最終都反目成仇這樣令人心寒的局面。
生意場上,友情背後藏有商情,友誼會遭受利益和人性最深層次的考驗,雖說真金不怕火煉,但真金永遠都是少數。
俗話說,生意場上無父子。父子尚且沒有,何況朋友呢,這句話話之所以流傳千百年,時至今日,依然在教導商界眾人,就是因為人性經不起利益的考驗。雖然說中國人從古至今都無比重視友情,在「義」與「利」的衝突中,人們提倡舍利取義,在實踐中,也從來不乏把 「利」讓位給「義」的事例。然而,在生意場上,以「義」代「利」不僅會違背生意人逐利的人性,也常常會帶來事與願違的隱患,所以我們說,朋友之間不能一起做生意賺錢。
當然,凡事無絕對,朋友之間不能一起做生意賺錢,也並非是一成不變、完全不可以的,本文也沒有矯枉過正的想法,只是想提醒大家尤其是初涉生意場的人,抱著和朋友一起做生意賺錢,就能一起發大財的想法,是極其危險的。即便是要與朋友一起做生意賺錢,那置身生意場,就應該嚴格遵循生意場上的原則進行「遊戲」,隨時保持一顆警惕之心,別讓朋友之情,在生意場上人性考驗面前,被直接轟成渣。
為什麼朋友之間不能一起做生意賺錢?因為人性經不起考驗,這個答案真可以說是一針見血!不知道大家對此又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討論。(百家號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