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人為什麼這麼會做生意?真是天生的嗎

2020-12-19 我的溫州日記

文/溫州日記原創

01

「書讀不起來就去做生意莫(莫:溫州話語氣詞)。」

如果要說起溫州人天生就會做老闆這個理論,那我想不單單其他地區的人這麼以為,就連本地人也會有這麼一個意識:其他的做不成,做生意總會吧?

於是,做生意似乎就成了溫州人最後的退路。而在這樣的大環境吸引之下,許多人都走上了做生意的道路。

朋友A君職高畢業,開過服裝、鞋業等店,最後皆是無疾而終;鄰居C某醫科大學畢業,因嫌棄工資過低,開了食品批發店,生意平平。

鞋都二期近年來林立的鞋廠

在溫州這樣的從商大潮流之下,人人都可以做生意,但,卻不是人人都會做生意;遍地都是老闆,但,不同老闆的斤兩明眼人都估得出來。

這座從商氛圍濃厚的城市,從何時興起?一批批在商界叱吒風雲的溫商,如何走到現在?

02

「溫州人永遠不會死。」

其實原話是:中國人永遠不會死,這是在義大利圍繞中國偷渡者流傳著的一個傳聞。

他們懷疑中國人買賣屍體,將一些移民義大利的中國人戶籍賣給下一批偷渡者,導致許多義大利登記的中國人都「活」到了150歲。

義大利黑幫文學《那不勒斯的黑手黨》第一章也這樣寫道:「箱門沒有關好,突然敞開,像下雨一樣掉下來十幾具屍體……是永遠不死的中國人。」

於是,上世紀80年代初,第一批偷渡者就蒙上了神秘色彩,而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溫州人。

那時被窮逼到末路的溫州人,反正橫豎都是一死,乾脆就選擇了再拼一把的死法。

他們來到了普拉託——義大利的一座小城,一座說到溫商起源絕對要提到的一座城市。

在逼仄的廠房裡一幹就是十幾個小時,當地人早已入睡的深夜十二點是溫州打工者三三兩兩才下班的時候。

再小的錢也賺,於是低價吸引來了除了普拉託以外其他城市的商家。

不久後,溫州人就在這裡站穩了腳跟。給老家匯外幣,接老家的親人來這裡發展,不久後這座城市最重要的生產就被握在了溫州人手中。

一棟棟溫州廠房拔地而起就意味著——普拉託當地的沒落。

於是就有了——「溫州有座歐洲城,歐洲有座溫州城。」

向死而生,溫州人就被逼著創造出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奇蹟。從商氛圍也就開始愈加濃厚。

03

「溫州商人極具江湖義氣。」

溫州從商較其他地方輕鬆的原因便是「拉幫帶」的義氣,外界不少人士評價溫州群體就是「抱團」。

從第一批發展起來的溫商的行為中就能看到,自己如果混出名堂來,身在老家的親人是絕對要幫一把。

發展到後來,這份江湖義氣就不僅限於血緣紐帶了。

由溫州人組建的普拉託商會

有一位在國外發展的人表示,其他的城市的人要想在國外發展下去必須要學好外語,但是溫州人僅憑一口溫州話和身份證投奔當地商會,商會就會一起湊錢幫著盤下從餐館或者便利店。

發展中間也會有不少老鄉幫著一起扶持,最後站穩腳,只要每年連本帶息還清債務即可。

當然,這份江湖義氣定是要以「義」字走下去。

不能絕對地說溫州商人每個都很守誠信,只是所有人聰明人不敢不守。

每個地區的溫州商會都是一張偌大的關係網,誰都知道信譽若是有損,為避免這張關係網的分崩離析,這粒「老鼠屎」是必須要被剔除出去的。

溫州人堅持走著永嘉學派所說的「不以義抑利」,這份江湖義氣便是共同獲利的途徑。

04

發展到現在,老一輩的溫商已經為我們塑造了極為濃鬱的商業氛圍,而溫州能有「人人皆老闆」的現狀,到了新一代溫商身上就是因著「耳濡目染」這個原因。

小學同學小D,家中經營一家拋光加工廠,從小別的科目不盯,數學一定要學好,到了大學家中就讓她學了會計專業,從實習到正式工作都在自家解決了。

初中同學小L父親開了一家不小的公司,還在初中的他就被他爸帶著參加各樣的宴會,與生意夥伴的孩子們從小就打好了關係。

而早早結婚的他,另一半就是他爸其中一個生意夥伴的女兒。

這樣的例子,身邊乃至整個溫州極多。

鞋業巨頭聯姻:意爾康千金與龍帝歐公子

上一輩鋪好了路,從小開始見識各樣的場面,最後不意外幾乎都會走這條路。

所以說,做生意會成為大部分溫州新一代最後一條退路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05

「溫州人是天生不甘心。」

耳濡目染是基於上一輩還混得不錯的情況,不甘心則是如今大環境之下「從大山裡出來」的溫商興起的原因。

如從大山出來的浙商十大少帥之一的鄒超傑。

8歲才知健力寶,15才嘗蘋果味。

15歲不甘貧窮滋味的他與同鄉去了西班牙,去中餐廳洗廁所。

經過6個月,他發現商機,沒有出一分錢的他說服中餐廳的四十個廚師,開了一家主營夜宵的餐廳。

正值餐廳開得火熱之時,賣了他20%的股權,去非洲洗車、打井去了。有了一批不小的存款後,他回國了。

機緣巧合下,他看中了當時滿是破舊老房的西塘,花了1.1億,買下了100多間破舊院落,改造成了具有特色的民宿。

後來的西塘旅遊業有多火,大家也一定也看到了。再到後來的大理、麗江、鳳凰等古城鎮,也具都被納入了他的財富版圖中。

如今手下持有物業面積遠超10萬平方米的他,一切的起點都是那份不甘心,而每一次進階也還是不甘現狀。

溫州人啊,天生不甘心。

06

「溫州人貪鮮且貪先。」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許多都將這句話用到了溫商身上。

第一批出國發展,第一批義無反顧踏上私營道路,溫商就是一群貪先的商人,與此同時,他們貪婪著別人未曾踏足的新鮮地。

去年去喬治亞旅遊,一個極其小眾的國家,沒想到這裡竟也是烙上了溫商發展的印記。

喬治亞首都提比里西夜景

這個國家最為出名的兩家華人酒店,其中最有名的一家便是一位溫州人開的,一個年齡不過二三十歲的年輕老闆。

為滿足國人的口味,還在酒店樓下開了一家中國餐館。

站在過往溫商的肩膀上,手握世界版圖,尋覓新鮮感與機遇,這就是溫商遍布世界每個角落並持續發展的原因。

07

從來沒有人天生就是當老闆的料,包括活在各類創業例子中的溫州人。

有人說,溫州人聰明,和別的城市的人一樣,的確不乏聰明人,但卻絕不是人人都有一顆經商頭腦;有人說,溫州人運氣好,大家看到的好運是在無數次跌落谷底的痛苦中才抓到的機遇。

靠「炒」出名的溫州商人,被人嗤之以鼻、咬牙切齒冠上「暴發戶」的名號,但對於身為溫州人,一個即使不從商,但卻以溫州商業為傲的我來說:溫州人從不畏懼人們冠以的名號,也不恐懼別人對我們的唱衰,溫州人不是天生會做生意,能有今天,全都是我們在異國他鄉逼仄的廠房,在髒汙泥坑中一分一秒熬出來的!

相關焦點

  • 溫州人做生意,為什麼很容易成功?這兩大格局、三大思維是關鍵!
    在中國的商人群落中,溫州商人應該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成就最為突出的一個群體,相比其他地方的生意人,溫州人做生意的確是很容易成功。那麼,溫州人做生意為什麼很容易成功?他們憑什麼贏呢?以下這兩大格局、三大思維就是溫州人或者說溫州商人做生意、賺大錢的關鍵,希望讀完對大家有所啟示。
  • 氫創社|溫州人做生意經驗——生意不分貴賤
    >窮人:我為什麼總是沒錢?更有甚者,許多人極其痛恨溫州人,似乎溫州人是造成全國人民貧窮的元兇,似乎溫州人應該像當年批鬥地主一樣得到「應有的打擊」。一時間,溫州人似乎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各種各樣的罵名全部落在了溫州人的身上,溫州人到底惹誰了?有一首民謠這樣說:「十個溫州人九個商,還有一個會算帳。」
  • 溫州人傲氣會做生意很風光,而那些生意失敗的溫州人呢?
    大家都知道溫州人,潮汕人,被稱為中國的猶太人,這裡的人很會做生意,很有商業頭腦這或許就是他們的屬性,他們很會做生意,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家底都很不錯記得在非誠勿擾的一期節目上,主持人說,如果溫州人說自己說做生意的,沒有年入1000萬,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做生意的,這句話我們足以看出,這裡的人多有錢,多有商業頭腦事業成功了的確很風光,但是做生意不可能每一次都是賺錢的,我們都知道投資有風險
  • 特稿| 溫州人為什麼善於做生意?——溫州地緣性格探秘
    溫州人為什麼善於做生意?——溫州地緣性格探秘○鮑琪蕊一「江南皮革廠倒閉了,全場皮包統統20塊,統統20塊!」說起溫州,若問人們對溫州人的印象,幾個標籤怕是躲不開——生意精、腦子靈、肯吃苦、非常拼、抱團得緊……所以,經常有人問:為什麼溫州人天生精於做生意?二過去一年,我因工作原因,頻繁往來於溫州。聽到這樣的發問,總不禁莞爾一笑。
  • 都說溫州人很會做生意,可為何浙江的省會不是溫州,而是杭州呢?
    可一提起溫州這座城市,很多人腦海中的第一印象是這裡到處都是生意人,的確,溫州人很會做買賣,他們遍布世界各地,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吃苦耐勞經營著自己的生意和事業,有人說有人類的地方就有溫州人,被稱為「我國最會做生意的城市」,當地人也被大家稱讚為「東方猶太人」。
  • 溫州人做生意說好2毛錢的利潤,一下賺300000,學者:這錢太容易
    溫州人做生意從不計較大小,只要有一點點的賺頭,他們都願意去做,因為他們知道,任何生意都是積少成多,任何賺錢的生意都有人去做,你不做,就只能等著別人去賺,往往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都是會搶到先機,搶到大部分市場。
  • 溫州人為什麼那麼有錢,看過溫州人的生意經,難怪他們比別人有錢
    全國各地的人,打工的很多,不管是北方人還是南方人,不過,這麼些年,我就沒見過溫州人給別人打工的,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其實,和溫州人打過交道就會知道,他們的邏輯都是寧願擺地攤一天賺10元錢,也不去打工一天賺100元。
  • 歷史上溫州人並不擅於做生意,溫州人掙錢是因為以前窮怕了
    在清末到民國年間,浙江省流行這樣一句話:「做生意靠寧波人,打官司靠紹興人,讀書靠溫州人。」 當時的寧波人生意遍天下,海內外到處是寧波會館。打官司靠紹興人是因為紹興師爺在中國幕僚界的壓倒優勢。那時候,溫州人或許是浙江人裡很不會做生意的。
  • 為什麼溫州人是中國人的「異類」
    猶太會做生意也是迫於無奈的,他們沒有國家,沒有土地,只能靠經商才能維持得了生活這樣子。溫州人卻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他們做生意做到世界各地,是好奇心的驅使,是開拓精神使然。溫州人屬於主觀能動性,猶太人則是被動的結果。
  • 潮汕人和溫州人做生意誰更厲害?
    潮州人和溫州人做生意哪個更厲害?他們在哪些地方有不同見解?有一次我和潮州老闆到浙江出差。上飛機後潮州老闆先跟旁邊的一個人點頭打招呼,旁邊那人也點頭回應並熱情問老闆道:「先生哪裡人?」其間兩個人也探討起兩地做生意的訣竅和彼此的差異。溫州老闆說,「」我們溫州人喜歡抱團作戰,集團式出擊,能有效防止別人的反攻擊」潮州老闆說「我們潮汕人喜歡單打獨鬥,以家族模式,一人為龍,單兵出擊,瞅準時機,果斷出手」談到對故鄉的情懷時,兩個人有些微不同見解。
  • 溫州人為什麼這麼有錢?
    溫州人真的很有錢嗎?溫州老闆都是從哪裡冒出來的?現在的溫州人哪裡去了?一切的故事,都從一個秋天開始。多山地勢阻隔交通,隔壁的新都大港冉冉升起之際,溫州農民還在田垟裡做著小農手工的活計。到1981年時,營業額最好的10部門負責「八大王」之一的胡金林生意額已達120萬。在對外開放的機遇下,還有大批溫州人重拾當年的走私老路。
  • 為什麼有些溫州人寧願餓死也不願意打工?
    在這個「萬眾創業」的年代裡,人人都有創業的機會,有的人寧願打工,也不願意自己創業,但有一些地區的人卻寧願餓死,也不願意打工,天生一副創業的性格,這些人大多都是溫州人。溫州人——事業做得非常成功的一個群體,生意遍布世界各地。
  • 溫州人真的很有錢嗎?看看這個你就知道了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那溫州人為什麼普遍都比較有錢呢?一、窮極必反,窮則思變其實溫州也是窮過的。在政治上,溫州一直是北京政府「後娘養的孩子」,為什麼這麼說呢?在新中國建立以後,溫州因為地處沿海,鄰近臺灣,一直被作為對臺作戰的前線。所以政府對溫州幾很少投資,因為一旦開戰,溫州可能是一片焦土。沒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也沒有政府支持,所以以前的溫州是很窮的。人因為窮才會思變,越來越多的溫州人外出經商,溫州人最喜歡說「掙錢是因為以前窮怕了」。
  • 溫州人做生意為什麼虧錢?踩坑集03
    溫州人有錢,會賺錢,精明的形象似乎深入人心。但這裡面也存在一個倖存者偏差,其實做生意虧錢的溫州人也很多。只是在溫州,生意人的基數實在太大了給人一種人均老闆的錯覺。不幸的是,我父親則是那虧錢大軍中的一員。
  • 為什麼溫州人要跑去武漢做生意
    義大利佛羅倫斯,居住著一群溫州人2011年,包括港澳的在外溫州人有233.54萬人,佔溫州戶籍人口的30%[2]。溫州人為什麼要去武漢所以,溫州人為什麼要到處跑呢?浙江溫州雁蕩山風景區。此處風景確實是絕美的但這不足以解釋溫州人強烈的外出意願,也不足以解釋人往高處走,為什麼溫州人卻是往「低」處走,四處擴散。1997年,人類學家項飈和他「浙江村」的朋友一起去成都。可是接待他們的溫州朋友,準備把成都所有攤位都退掉。項飈得到的解釋是:「你不曉得,越是小地方,生意越好做。在成都競爭很激烈。
  • 溫州人那麼有錢,為什麼溫州的GDP總量卻不高?人均也排倒數?
    說起大老闆,相信大家肯定會想到溫州人,因為在全國各地經商的溫州人實在是太多了,溫州人靠著吃苦耐勞和敢打敢拼的精神,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溫州人也是有著「東方猶太人」的美譽,但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溫州的GDP總量其實並不高,甚至人均GDP還排在了浙江的倒數
  • 歐洲歷史最悠久的國家,匯聚著我國最會做生意的一幫人
    如果你去過義大利一定會驚奇發現,這個西方國家中處處充滿著我們東方的身影,換句話說有的人比我們更會來事。這個國家的人特別能說會道,這點有點像我國北方人的性格,只要有酒他就有故事,陪你嘮嗑一晚上也是家常便飯的事。除了有北方人愛侃大山外同時還有南方人那份細膩,有時候會小心眼,得空愛喜歡佔點小便宜。你以為玩微信,做低頭族是我們國人專屬嗎?
  • 溫州人為什麼精於經商致富?
    在清末到民國年間,浙江省流行這樣一句話:「做生意靠寧波人,打官司靠紹興人,讀書靠溫州人。」 當時的寧波人生意遍天下,海內外到處是寧波會館。那時候,溫州人或許是浙江人裡很不會做生意的。當年的京師大學堂到北大早期,教員就有十幾人是溫州人,所以說溫州人有經商傳統,或者商業傳承,在歷史上是說不過去的。 溫州人喜歡說「掙錢是因為以前窮怕了」。歷史上溫州的天然環境遠遠不如寧波、杭嘉湖、上海、蘇南、山東、這些大平原,也不如大多數地區。屬於中等,不算富,也不是很窮。
  • 溫州人靠吃肉越來越富,每一口來自溫州的肉都是一本生意經
    曾經的溫州,因為貧瘠閉塞,可能實現溫飽都是個問題,也許是饑寒交迫的緊迫感刺激到了溫州人的大腦皮層,更或者是溫州人與生俱來就帶著經商頭腦,總之,溫州人從被全國人民知道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和精明能幹掛上鉤了。
  • 為什麼說溫州人是「東方猶太人」?溫州人的3條從商之道
    一提到溫州人,很多朋友第一個想到的都是會做生意、很多大老闆,那麼他們為何會做生意會如此成功呢?下面我們來一起探討一下溫州人的從商之道。敢想敢幹溫州人從商最大的特點就是是敢想敢幹。再加上溫州人從不會覺生意有高低貴賤之分,他們在異地安定下來以後,最基本的手工業便成為了他們最初的經商手段,例如修鞋、補衣服、理髮這些不起眼的生意在早期幾乎被溫州商人包攬了。這種「遊擊戰」策略的經商手段並不是溫州商人唯一擅長的,他們也能打好「陣地戰」。